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可以适当加印,亦可以发行战争债券,然而粮食,需要时间筹措购买。

    同时,还要看武器甲胄储量是否足够。”

    典型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若非明国一直在整军备战,一直不停地往边境运送粮草物资,恐怕也不敢把大军派出去。

    以粮食说话,每个士兵每天消耗不会少于六斤,一百万大军,每天消耗六万石。

    按照战争持续六个月计算,至少需要千万石。

    大明田税一减再减,加之百姓多用钱代替实物,每年收取的粮食也就这么多。

    最低价收购的粮食,能有两千万石。

    备灾救灾,抚恤贫困,国家工程实施,都需要粮食,一年结余,大概在三百万石左右。

    这还未计算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损耗。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至少要掏空大明三年的粮食积蓄。

    方天定道:“民间储粮数量,各部可有估计?”

    桓逸道:“此时秋收过去不久,民间每户存粮不会少于五石,商户储粮不会少于两万万石。”

    嘶~众人再次倒吸一口凉气。

    也就大明如此富庶,民间才能有如此多粮食吧。

    方天定却不甚满意。

    粮食虽然多,人口也不少啊。

    按照估计的数据,平均每个人每天不过两斤半口粮。

    这个年代,也就刚刚保证不饿,吃饱都有困难。

    当然,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方天定又问道:“若保证民间粮价涨幅不超过五文钱,可能满足军队需求?”

    桓逸道:“可。”

    看他回答的痛快,明显是提前做过预案的。

    这也不奇怪。

    方天定这个皇帝,习惯听取数据,那些华而不实大多屏弃。

    若想稳稳当当地做官,数学不好可不行。

    方天定道:“即如此,户部会同转运司,保证军粮以及各项物资不缺。”

    除了粮食,油盐酱醋茶糖酒,煤铁布药材,豆子干草车辆牛马……需要的物资太多太多了。

    桓逸应下。

    方天定看向陈胜祖,问道:“军备司储备的军械甲胄可足够扩军用?”

    陈胜祖道:“秉陛下,供应前线后,军备司尚有三十万套军械。”

    满满地自豪感。

    “目下,刀枪甲胄等大多是新近赶制,质量十分优越。

    弓弩有一部分乃是赵宋的大黄弩等良品军械,质量同样不差,另外,弩炮、火药也是足够。”

    “善!”众人微微颌首。

    这么多兵器储量,就问其它国家怕不怕!

    要知道,大明可是一直在出口武器啊。

    特别是大理,高段两家已经打疯了,已经各自进口了二十万套军械。

    如此情况还有大量存货,不得不服啊。

    其实也不奇怪。

    看看各个矿场堆积的奴隶尸骨,便能估计到铁矿产量。

    要是四国皇帝把河边锻造厂的水车数一遍,估计也不敢来打了。

    说到底,战争打的是钱粮。

    只要有足够的钱粮,随便爆兵。

第489章 古筑村的变化() 
铛铛铛~

    铜锣声响起,打破了古筑村的平静。

    听到锣声,村民们不顾一天的疲累,纷纷走出家门,到村口集合。

    此时,古筑村比方天定来时,模样已经大变。

    村子里铺了碎石路,十分平整。

    家家都是砖瓦修建的房舍院落,看着颇为气派。

    只看这些,就知道绝不是当初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了。

    不一刻,大家到了村口。

    里正黄云看人到齐了,示意大家安静后,叫道:“乡亲们,朝廷发出的战争通告,大家可知晓了?”

    “知道。”

    “啊呀,天杀的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还有还是的宋狗要打过来了。”

    “一百万呢,乖乖,不得了……”

    “安静!”黄云叫道:“朝廷已经发布了募兵令。”

    闻言,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黄云道:“我古筑村现今有户三百六十一,口一千二百余,二十岁到二十六岁青年一百零二人。”

    说完,黄云往人群中扫了一眼,道:“适龄的都出来。”

    人群一阵骚动。

    这些人已经想到了,黄云肯定是想让大家投军去。

    犹豫中,大多数出来,有几个却赖在人群里没动弹。

    黄云大怒,骂道:“忘恩负义的狗东西,躲在女人裤裆后面,还要不要脸。”

    “里正,如何就骂人了?”一个膀大腰圆地妇女回道。

    咻~

    黄云径直扔出手中木棒,正中这妇人额头。

    “啊啊啊啊~里正打人啦……大家评评理啊……”妇人立刻躺倒在地,连哭带闹起来。

    “瞎了你的狗眼,我看是好日子过多了,忘记以前受的什么苦了。”黄云破口大骂:“若非朝廷恩典,你狗日的穿的起这身好衣服,能天天吃肉,盖的起砖瓦房,你娃能上学?

    怕不美死你个贱货!

    现今国家危急,你拦着你男人作甚?你个骚蹄子就这么痒,离不开男人?

    我黄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我古筑村适龄青年有一个算一个,都他娘的去投军!

    谁敢不去,看老子不把他搞的倾家荡产。”

    这妇人许是觉得脸面挂不住,从地上跳将起来,就要与黄云拼命。

    就黄里正这七老八十的,怕真不是妇人对手。

    “够了!”她男人按住她肩膀,道:“别人都去,我黄二如何能不去?还要不要脸了。”

    说着,黄二走到前面人群里。

    “不错,是个男人。”黄云赞道。

    妇人不依,径直躺倒在地,拉着黄二的裤脚不放。

    只听她嚎啕大哭道:“当家的,那么多军兵,偏偏少不得你,你要是死了,我们娘三个怎么活啊!

    今天你要是敢走,老娘立刻撞死在你跟前。”

    黄二立刻陷入两难,只眼巴巴地看向黄云。

    “来人,给她拿绳子凳子,让她去死!”黄云骂道:“整天算这算那,算没算过宋贼打回来是什么后果?

    黄二家的,你自己说,你你家前后溺死了几个娃娃?”

    闻言,妇人立刻停下嚎哭。

    本来只是干嚎,眼中无泪,此时却不禁泪流满面。

    黄云并不理他,继续道:“你如今在矿里卖饭,每个月赚了十多贯,可还要继续干?”

    他又看向看向人群中,喝道:“张石娃,你还记得你娘怎么死的?”

    张石娃没吭声,默默地走到了前面。

    他六岁那年,年景不好,家里一粒米都没了。

    为了让家里四个孩子活下来,张石娃他娘把自己卖到了青楼里。

    原以为可以攒钱赎身,结果去了不到半年,便被客人折磨死了。

    没有赔偿,便是遗体也没钱运回来。

    想想那个时候,真不是一般的苦。

    下面不用说,剩余的五六个人都出来了,只有黄二站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还不过来!”黄云喝道。

    “哎。”黄二搓着手走到前面。

    她浑家张了张嘴,却没再阻拦。

    点了点人数,黄云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不错,我古筑村青年都齐了,不错!”

    古筑村的村民,以及新近搬迁来的,基本都是依靠漓渚铁矿讨生活。

    晚间铁矿停工,他们都回家休息,事故聚集齐全。

    “乡亲们啊,不是我黄云逼大家去送死啊,实在是不得不去。

    想想以前做牛做马,尤自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家破人亡的,这日子还是人过的?

    朝廷危急,你不去我不去,眼睁睁地回到过去?”黄云语重心长地说道。

    “国朝军队遴选严格,我等未必就能被选中。”

    话虽小声,却被黄云听个正着。

    黄云道:“选不上是选不上,不能不去,我古筑村绝不要孬种。

    谁要是敢在选拔时不倾尽全力,我黄云就让他在矿上什么活都接不到。

    除非你搬去外地,留在左近,你要是能挣到一块铜板,我黄字倒过来写。”

    当了一辈子的里正,在古筑村这一亩三分地上,黄云的威望十分卓著,所以这个牛逼真没人敢不信。

    其实都不需要黄云做什么,只要把逃避兵役的事情广为传播一下,立刻就要被人戳脊梁骨。

    名声坏了,还能有个好?

    现在遍地学堂,不止小孩子上课,成人也都去听。

    国家大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戴上无忠无义地帽子,不止自己难做人,孩子的前途也要遭受牵累。

    发了狠,黄云又道:“没有适龄青年的人家,每家出两贯钱,作为投军成功的奖励。

    投军期间,所有损失由我黄云补一半,其它众人均摊。

    要是死了,我黄云给他在黄广旁边塑个金身,保证香火不断。

    家里的事情也不用担心,我黄云家的只要还没死绝,就不会让孤儿寡母受人欺辱。”

    狮子大开口中,黄云把官府的事情全部接了。

    明军入伍安家费丰足,军饷高,待遇好,烈属同样尊崇无比,其实并不用他许诺什么。

    不过,为了能让青年们安心从军,他也是下了血本。

    实在是不想过回原来的日子了。

    “记住了,明早这里集合,我亲自带你们去绍兴城选拔。”嘱咐一声,黄云转身回家。

    第二天,所有青年全部随着黄云出发嘉兴。

    如同古筑村这般觉悟的存在,其实并不普遍,然而也不少。

    更多的是想改变自己命运,或者为了改善家里生活的,主动前去投军。

第490章 调兵() 
杭州城作为重要的商贸港口,每天来往的船只不计其数。

    其中有高丽东瀛的,也有波斯天竺的商人。

    为了维持秩序,保证港口的安全,这里一直驻扎着一个营。

    此时,四百人全部集中于校场之中,肃立待令。

    “孙二官。”

    “到!”

    “枢密院军令,原杭州港驻军第一都头孙二官晋升为副提辖,立刻该营第一二三都出发,限十一月十一赶至应天集合。”

    “是!”孙二官敬礼后,接下调令。

    “都有!”孙二官看向跃跃欲试的军兵,喝道:“立刻回营收拾行装,半个时辰后出发。”

    “是!”

    呼喝中,众军小跑回营去了。

    孙二官又回身,笑道:“姐夫,怎么是你来宣令了?”

    被他叫做姐夫的,不是祝小弟还能有谁。

    祝小弟也对姐夫这个称呼十分满意,道:“我奉令从南方过来,重回禁卫军中,随同陛下出征西夏。

    你们的部队,正好在我麾下,因此亲自来调。”

    “太好了!”孙二官欢呼道。

    此时,他才像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模样。

    当初,孙长官牺牲,孙二官立刻报考军校并被录取。

    他的成绩相当不错,毕业即为副都头,现今不过一年半,已经是副提辖了。

    当然,其中孙长官的因素肯定有一些。

    至于叫祝小弟姐夫,不得不说孙长官的遗孀高小芳。

    孙家人并不愿意年纪轻轻的高小芳守寡,一直张罗着给他重新找个对象。

    于是,长的一般,说话好听,锲而不舍的祝小弟,进入了孙家人的视线。

    高小芳对他虽然一直不假辞色,孙家人却已经被祝小弟拿下了。

    所以,孙二官才称呼祝小弟为姐夫。

    见孙二官欢喜,祝小弟也高兴,道:“一月前,朝廷募集新兵三十万。

    你等老军,除了留下担任教官的,余者全部出征。”

    “三十万?这么多!”祝小弟咂舌。

    祝小弟道:“国朝富足,养兵不难,为了以策万全,比计划中多招收了十万。”

    狗大户!若是赵佶得知这个消息,肯定会这样骂。

    有钱有粮,真的是可以随意爆兵。

    这不,方天定直接下令扩兵三十万。

    对此,明国表示有些压力,然而压力不大。

    “内地驻守任务,全部交于新兵负责,所有训练完毕的部队,都在向前线集结。

    你们有五天时间,绰绰有余,然而你最好尽快赶到,留出时间磨合。”

    “知道了,姐夫,两天内必然到达应天。”孙二官应下。

    两人又聊了几句,祝小弟立刻动身,前往下一处召集人马去了。

    随着集结的命令下达,江南、浙江、福建三路地面上,平日里驻扎各处的军兵,纷纷往应天集中。

    三路人马,不过三万人罢了。

    不过,各路的军队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