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谍传奇-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振清一想到这里,心里就有一种难以抑制的焦虑。他需要为此做出决断。

    他现在还有另外一件麻烦事。张乃仁的女儿被捕。为了他的女儿,张乃仁曾经亲自登门,请求他帮助营救。张乃仁是他的老朋友,出于义气,他也想伸出援手。但是,他托了两次人,却都碰壁。

    几天前,杜自远也向他提起营救张雅兰的事,希望他能够帮忙。

    王振清知道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张雅兰的共党身份是可辩驳的。但是,他已经受了孟太太的影响,他已经清了当前的形势。为了以后着想,他还是想在营救张雅兰这件事上尽最大的力。

    意外的是,他昨天居然接到蒋公子的电话。并约他去家里喝茶。今天上午,他特地前去拜访。他和蒋公子的私交很好,他能就任九十七师师长,就是蒋公子的结果。因此,他可以和蒋公子所不谈。他和蒋公子在闲聊,很顺便地提起了张雅兰的事。

    蒋公子听了这件事,就笑了起来,也没有拒绝,反而说了一句,“这个叶公瑾,很难说话吗?你带他来见我。”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夜很深时,王振清给叶公瑾打了一个电话。

    叶公瑾正在家里准备上床睡觉,一听是王振清,就笑着说:“振清兄,该不会是为了张雅兰的事吧。恐怕兄弟要驳你的面子了,很抱歉。”

    王振清平静地说:“不是为了她。是有一个人要见你。”

    “是谁呀?”叶公瑾随意地问。

    “是经国先生。”王振清低声说。

    叶公瑾那边一下子就没有了声音,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振清兄,刚才兄弟有些不恭,请多包涵。若是经国先生肯召见我,还请振清兄引见。”

    第二天下午三点钟,叶公瑾乘王振清的车,按照事先的约定,去觐见蒋公子。

    但觐见并不是在蒋公子的家里,而是在南京饭店。

    两个人一到南京饭店,就见外面已经停了许多高级轿车。卫兵和司机站在车旁聊天。他们进了饭店,大厅里已经站了不少高级将领,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互相低声交谈。得出来,他们都是等着觐见蒋公子的。

    王振清领着叶公瑾,径直走到电梯旁。电梯门口站着一名白脸年青副官,他见王振清,便点了一下头,伸手替他按了电梯按钮。片刻,两人乘电梯上到五楼。

    出了电梯,就见走廊的两头和楼梯旁都站着卫兵。这才知道,蒋公子气派很大,竟包了一层楼。

    叶公瑾左右,不知该往哪里走。小声问:“振清兄,经国先生住哪个房间?”

    王振清说:“我也不知道。不要动,就在这里等着吧。”

    两个人站在寂静的走廊里,这一站,就是十五分钟。这时,只见前面一扇门打开,身材高大的蒋公子从门里走出来。他的架式,是要去另外一个房间。

    他回头见王振清,就露出笑容:“振清,你来了。这位是谁?”

    王振清说:“经国先生,这位是保密局行动处的叶公瑾处长。”

    蒋公子“噢”了一声,似乎还要走,却又回头着叶公瑾,凝目注视,似在观察他。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问:“叶处长,我问你一句话,可以吗?”

    叶公瑾急忙欠身回答,“公瑾不敢,经国先生请尽管问。”

    说起来,蒋公子和叶公瑾、王振清的年龄相近,但气场极大,令人畏惧。他用手指点着叶公瑾说:“我问你,如果有事,你是听委员长的,还是听毛局长的?”

    叶公瑾立正答道:“报告经国先生,我当然是听委员长的,没有任何疑问。”

    蒋公子笑着点点头,说:“好,很好。”说完继续向前走去。但他走了几步,又回头审视着叶公瑾,考虑片刻,慢慢走回来,低头思索一下,说:“叶处长,我听说张乃仁有个女儿在你那里?”

    “是,她叫张雅兰。”叶公瑾小心回答。

    “听说她是个共党?”蒋公子却很随意。

    “是,证据确凿。”

    蒋公子哈哈一笑,“好,证据确凿。你说,这样的人,共党还会用吗?”

    叶公瑾哑了口,不敢回答,只用眼睛着身边的王振清。王振清的脸上却一点表情也没有,只是笔直地站着。

    蒋公子着他们,摆摆手说:“你们走吧,我还有事。振清,晚上来喝茶。”话音一落,人已经进了旁边的房间。

    叶公瑾由王振清引见,觐见蒋公子,就这样结束了。

    但叶公瑾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觐见,毛局长第二天就知道了。

    毛局长得到这个消息,却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将叶公瑾列入必须除掉之列。道理其实很简单,毛人凤追随的是委员长。但一个下属却越过他,去攀附蒋公子。这个下属一定有险恶用心,必杀!

一百四十三、 烦躁() 
南京已入十月,早晚凉爽了许多。【】但在白天,特别是艳阳高照时,仍然燠热难耐。人们走在街道上,也还是要躲在阴影里或者树荫下,脸上和脖子上挂着汗水。

    这燠热难耐的秋暑,让许多人心烦躁。

    这头一个心烦躁的,就是蒋公子。他在南京饭店只住了两天。其一个隐密不为人知的目的,就是想一眼保密局行动处处长叶公瑾。一眼即可。

    蒋公子的经历颇为奇特。他曾在克格勃的严密监视之下,在苏联生活了十二年。这段经历在他的身上产生了两个结果。第一,他坚定地认为,情报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极其重要,且必不可少。第二,在长期的被人监视的生活,细心观察与他结交的人,让他具有洞察人心的特殊本能。人只需一眼,如果可能,再说几句话,就能出这个人是否可靠,是否能为他所用。

    他在走廊里与叶公瑾见了一面,说了几句话,心里得出一个结论,此人可用。

    后来民国政府退守台湾。毛人凤因病去世后,叶公瑾能就任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局长,即发端于此。这是被毛人凤打压多年,一直不受重用的叶公瑾,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今年的年初,委员长与蒋公子谈及他未来的工作时,对各情报系统颟顸能、庞杂混乱的局面十分不满,授意蒋公子将全国各情报系统整合并且统管起来。蒋公子因此着手联络各情报系统的长官。不料,却在保密局这里碰到了软钉子。毛人凤以保密局情况特殊为理由,拒绝接受蒋公子的直接领导。

    蒋公子权衡之后,并经委员长同意,在总统府侍从室之下,成立了一个资料组。凡各情报系统呈报委员长的报告,一律先经过资料组审阅。委员长对各情报系统的指示,也由资料组发出。但是,他再次在保密局这里碰到了软钉子。

    毛人凤仗恃委员长对他的信任,所有重要报告都不经过资料组,而是自己亲自呈交委员长,并当面汇报。委员长如有指示,他离开时也不向资料组报告。

    蒋公子恨在心头,却隐忍不发,心里已有换掉毛人凤的想法。他暗寻找可用的人,有人秘密向他了叶公瑾。人向他介绍了叶公瑾的种种长处,都不入他的耳,唯有一点让他产生了兴趣。人说,叶公瑾与毛人凤的关系似乎很紧张。蒋公子在南京饭店要一眼叶公瑾,目的就在于此。

    其实,毛人凤已经察觉,他得罪了蒋公子。在燠热的天气感到心烦躁的第二个人,就是这个毛人凤。

    这个时候,保密局主任秘书老潘,潘其武就坐在他的对面,正忧心如焚地着这位局长大人。

    “局长,”老潘轻声说,“有些事,真的不可硬顶。想想办法,缓和一下和蒋公子的关系吧。我建议,您最好见一见蒋夫人,请蒋夫人从转圜一下。”

    但毛人凤虽然心烦躁,却并不担心这个。委员长信任他,蒋夫人也信任他,孔宋两大家族又与蒋公子不睦,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点,这个企图攀龙附凤的叶公瑾,已经让他十分不满了。其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叶公瑾不肯为他分忧,不肯为他挡事,居然同意释放侯连海。而他毛人凤,又由于党内、军内一些高官的压力,不得不同意叶公瑾的意见。

    他得到情报,这个侯连海被释放一个多月以来,在军队里秘密串联,蛊惑人心,并且已经产生了可怕的后果。眼下,东北的锦州会战已经开始,战局相当焦灼。但是,第十七兵团的司令侯镜如,竟敢拒不执行委员长的命令。毛人凤相信,侯镜如抗旨不遵,与侯连海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毛人凤心已有要杀叶公瑾的想法。只是心里要下的决心,还差那么一点点。

    绝没有人会想到,最终促使毛人凤下决心除掉叶公瑾的,竟是左少卿。

    左少卿此时的烦躁,简单而直接,就是如何恢复与“槐树”的联系。

    她再三思考,竟然想不出一点办法来。“槐树”受到了严密的监视,任何人都法接近。她唯一暗庆幸的是,因为交通已被掐断,“槐树”目前没有任何举动。她判断,黄枫林的手下,目前也不会有任何发现。

    左少卿相信,监视“槐树”的,一定是黄枫林的人。并且极有可能,赵明贵也参与其。赵明贵的精明,她可是太了解了。

    右少卿曾经偷窥她办公室里地图上的秘密。那些秘密,现在对左少卿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她建议右少卿参加她和赵明贵的情报交流,右少卿果然来了。精到头发梢的丫头片子,不知是否有什么察觉。

    但左少卿已在情报交流察觉到,赵明贵或者黄枫林,已经在六名高官的办公室和家里,秘密安装了窃听器。“槐树”的危险越来越大了。他在办公室里,或者在家里,如有一句话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她曾向杜自远建议,除掉黄枫林。但杜自远认为,那样可能更不妥,因此否决了她的建议。但此时,左少卿心里不得不重新考虑这种可能,彻底除掉黄枫林和他的手下。否则,“槐树”太危险了。

    这个时候,“槐树”郭重木,静静地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在他心里的烦躁,意外地含着一丝恐惧。

    就在几分钟之前,他准备给联勤总司令部的参谋长于志道打一个电话。他拿起电话筒放在耳边,正准备拨号时,隐约听到听筒里有一声极轻微也极短促的哨音,然后才是正常的电话音。他放下话筒,静静地着电话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

    他把电话机搬到自己面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螺丝刀,很快就打开底盖,但里面没有任何情况。他拿起听筒,轻轻地拧开送话筒。里面的情况则一目了然,一个窃听器装在里面。

    他放下电话,向四周着。他相信还有别的窃听器。他的特工知识十分有限,但他知道,所有的窃听器都需要电源。要找窃听器必须顺着电线找。他很快就在台灯的底下找到了第二个窃听器。

    几分钟之后,他把电话和台灯都恢复到原状。

    他一动不动地坐在桌前,开始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毫疑问他已经受到了怀疑。最好的情况下,他是六个嫌疑人之一。在在国防部小会议室里,联勤总司令部参谋长于志道点破了这件事。叶公瑾正在国防部里寻找“槐树”,他是六人之一。

    其次,对这些窃听器,他不能拆除。因为有些窃听器可能找不到。而且拆掉后,还有可能被重新装上。他今后在办公室里说话,必须小心一些才行。

    接着,他就想到,他的家里可能也被装上窃听器了。他回家时,要叮嘱一下妻子,不要说出不合适的话。

    现在他最忧心的一件事,是如何把手里的情报送出去。现在的形势发展太快,他现在已经开始关注华北的兵力部署了。

    这时,他才想起应该给于志道打一个电话,询问一下联勤总司令部关于军需运输的问题。军需运输与兵力调动密不可分。但是,这个情报怎么送出去呢?他的心里再次烦躁起来。

    情报如何从国防部里送出来,是杜自远也在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让他心烦躁。“槐树”需要一名交通,但如何在国防部里安插一个人呢?一个勤务兵,一个厨师,一个修理工,什么都行,只要能让他安插进去,能与“槐树”建立联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一点机会也没有找到。

    这件事的难办之处还在于,他不知道“槐树”是谁。

    他接到华北局情报部的密电,要求他尽快恢复与“槐树”的联系。但他却不知道“槐树”是谁。给他换一个司机?给他介绍一个保姆?在他家附近放一个传递情报的秘密“信箱”?甚至派一个人上门收破烂?但他不知道“槐树”是谁,这一切都从说起。

    他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