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牧民听到战报之后也时刻准备着进兵了,不过他并没有妄动。

    张岳问他为什么不动,王牧民道:“现在当然不能动,现在动了就是傻子!破山再怎么窝囊,也不会连两支几千人的部队也打不过,他分明是要把兵力南缩,以败势吸引我们介入,那些倭奴最忌惮的,其实不是破山,而是我们大明!我们一旦进兵,倭奴们一定会拼命朝我们冲来。那时候破山自己却守住南九州,等我们和这些倭奴打得两败俱伤,那时候他再来捡便宜,全力反击。哼,我不会让他得逞的!”

    “但我们总不能一直这么等下去。”张岳道:“总不能等到,万一破山败得太快,让倭奴收拾了九州,坚壁清野,那时候都督的大军就算到了,我们也会丧失登陆之地啊。”

    “放心吧,我有分寸!”王牧民道:“松浦城一旦高危,我马上就会出兵。我至少会在肥前安下一个点,让我们的后续大军可以落脚。”

    萨摩,破山军指挥总部。

    如今正是阴潮天气,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破山赤裸着上身,赤脚站在榻榻米上,用干毛巾抹拭着墙壁的水珠,日向宗湛站在旁边,看破山聚精会神干家务的样子,日向宗湛心想:“他好像完全不受这天气和战况的影响呢。”

    把墙壁都抹干后,破山才停了下来,冷笑道:“名将?智将?这些称号,在日本可真便宜啊!哼,假如有机会让他们的文字流传下去,不知道会怎么称呼我——绝世大魔头?还是妖怪般的魔将?”他忽然发现屋顶的横梁垂着水珠,就搬了个梯子上去擦拭。

    “但是,”日向宗湛说道:“这两个人已经夺了筑前与丰前,那个尾张傻瓜,甚至打到日向边境上了……”

    “给他们,给他们,都给他们!”破山道:“在日向山路上组织一次反击,消耗他们的兵力,但不用死守!除了萨摩与大隅之外,其它地方,他们要就都给他们!哼,只要肥前一陷落,王牧民就会坐不住,他一出兵,这些倭奴就要两面受敌!那就是我们反攻的时候了!”

    但说到这里时,他忽然有些黯然,拿着抹布的手也停了停,这个动作虽然细微,但日向宗湛却留意到了。

    这个在福建跟随过李彦直游学的日本和尚心里浮现出一张地图来,在这张地图上,李彦直已经统治了整个东方,日本列岛,在这张大地图上只是东北角的一个小角落,而破山所守的萨摩与大隅又只是这个小角落西南部的一个小钉子。

    “但是,我们还有机会吧。”日向宗湛心想:“如果能够成功反击,那么我们就能守住九州。不!近畿联军一退就会不可收拾,那样我们不但能拥有九州,而且还将跨有本州岛西部,恢复到战前的势力。那时候若还来得及坚壁清野,则仍然有机会拒大明水师与海岸之外!日本虽小,但这片海洋却是我们的屏障,中华虽大,却也未必能跨海远征而必胜!”

    一旦中国与日本隔着大海形成僵局,以李彦直一贯的务实态度,为避免整个大明被日本这个边角上的战争拖入泥潭,他是有可能与破山言和的。

    可万一李彦直在这边的战局结束前就赶到日本,那时候就只能先设法击退李彦直再说了——“哪怕是要和近畿诸侯联手!”

    在最大层面的战略上,“这两条路无论哪一条,都将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可是当日向宗湛走到外边,看到在田园中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的农夫,又不禁有些动摇:“这就是当初我们想要建立的世外桃源吗?不,不是的!”

    破山就算达到了这次战略目标,比起他们反出师门时的宏愿,相去也有如天渊。

    日向宗湛默立了许久,竟然冒出这样的念头来:“或许……商之秀的选择才是对的……或许,真的只有他,才能给这片大地、这片海洋带来富庶与和平……”

    “报——”

    “什么情况!”见是来自东北的战报,日向宗湛有些期待地问。

    “肥前无恙!近畿联军在肥前边境上就停下了,没有进攻。”

    肥前无恙——这本是一个好消息,但日向宗湛却显得有些失望。

    “没有进攻?他们为什么不进攻呢?”

    肥前与筑前的边境上。

    “父亲,为什么不进攻?”吉川元春问。

    毛利元就没有马上回答,却看着另外一个儿子——与自己一样有智将之名的小早川隆景,想听听他的意见。

    “肥前是不能打的,”小早川隆景说:“肥前是整个九州中国人最多的地方,我们一打肥前,聚集在对马岛的明军马上就会反应,那时候我们就要两面受敌!所以,在玄灭和尚彻底覆灭之前,肥前不能打。”

    毛利元就脸上露出无比欣然的神态来。

    “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啊。”他想。

    “那么,我们就这么在这里空等?”吉川元春虽是勇者,耐性比起他父亲来却还有些欠缺。

    “当然不是空等!”毛利元就说:“我们要做好种种准备,进攻的准备!”他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攻陷萨摩的消息一旦传来,我们马上动手,要在对马岛明军听到消息之前,就攻克肥前全境!”

    他的三个儿子都吓了一跳,长子毛利辉元说:“那不是……不是只有一两天的时间?”

    “对!”毛利元就说:“所以我们现在虽不进攻,却要做比马上进攻困难十倍的事!”

    一两日就攻克肥前,在这些日本土豪心目中是难以想象的绝大战绩!要知道,织田信长刚刚也是因为用三天时间攻克了丰前,所以就马上扭转了诸侯对他的轻视,目之为“绝世名将”了啊!

    而要保证能取得如此战绩,先期的准备无疑必须完备而神奇。

    “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毛利元就沉声说:“赶在对马岛明军介入之前,消灭玄灭,赶在大明主力到达之前,坚壁清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那条双头龙知难而退!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那么,万一我们还没打下萨摩,大明的军队就已经来了呢?”

    毛利元就眼皮垂了下来,沉默了好久,才说出了一句让三个儿子谁也想不到的话来:“到了那时,说不定……我们会和玄灭和尚联手抗击明军……”

    上海,海军都督府。

    陈吉奉了王牧民的命令,渡海来到上海,明确向李彦直报告:日本诸侯联军竟然不顾大明戒令,先发攻打九州。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彦直的部下各有各的反应,有的想:“这下好了,连调停的借口都不用了,直接攻打就是。”有的则想:“这几个月拖拖拉拉的,真是误事。”

    李彦直没有一开始就表态,只是先问陈吉:“牧民如何应对?动手了么?”

    “没有动手。”陈吉道:“王都司说,若是动手得太早,只会便宜了破山。再说,我们在对马岛的兵力也不是很充足,倭人防范得甚严,王都司说,实在没必胜的把握。”

    “为什么王都司不进兵?”在上海,听说这个消息时,徐元亮用一种指责的语气逼问陈吉:“犹犹豫豫的,错失了良机啊!王牧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妈了?”

    李彦直却问商行建:“你看如何?”

    商行建道:“牧民的做法是对的,太早介入,只会落入破山‘卞庄刺虎’的圈套中去!”

    李彦直又问起九州各方兵力对比的最新情报,陈吉一一回禀,听完后李彦直又问商行建:“你看破山能守多久?”

    “萨摩、大隅如今已经完全华化了。面对来犯的倭岛联军,势必上下齐心,认为一旦战败将死无葬身之地!”商行建道:“破山在这一带威望甚高,根基甚深,如今又是背水一战,如果粮食不缺乏的话,就算让他守个一年半载的也不奇怪。如今的形势,对我们有利。”

    诸将都连连点头,唯有吴平摇头。

    李彦直问:“怎么?”

    吴平道:“破山或许能守住,不过从陈吉带来的消息看,如今九州的战局纷繁杂乱,我们的大军到了那边,只怕也要陷入苦战。”

    大明兵力虽然雄厚,但跨海远征,如果战略步骤不能因应实际情况,无功而返乃至一败涂地都是很正常的事,从亚历山大到曹操到苻坚,不知有多少战局都是在警戒后世那些手握重兵、自以为必胜之人。

    “吴平的谨慎,很有道理。”商行建道:“如今九州三派势力,纠缠盘结,从各方的举动看来,三派势力正是英雄所见略同,彼此都互相牵制,乃是可大胜可大败的局面!”

    “英雄?狗屁!”李彦直冷笑起来伸出了右手,摊开手掌,跟着一翻,他没有解释,但部下们都理解了这个手势的意思。

    “都是雕虫小谋而已!解决他们,轻松有如反掌!”

    商行建怕李彦直轻敌,忙劝道:“都督,无论倭军还是破山都不是易于之辈,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是他们见我们势大联起手来,那将变成极为麻烦的局面啊。我们……我们其实也没法进行第二次跨海东征了啊!”

    这次李彦直的跨海东征,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日本,而是来自于国内,最大的对手也不是今川义元、三好长庆、斋藤道三或者破山,而是徐阶!

    在北京时,李彦直是借由东海之事硬生生把徐阶压倒,取得了内外两方面的绝对主导权,眼下徐阶进入了沉默期,但这并不表示徐阶已经一蹶不振!

    如果李彦直能够凯旋归来,那么就一切都好说话,或许徐阶就会趁机走下内阁的台阶。但万一劳师而无功,那么李彦直的威望将受到重大打击,他的不败神话将破灭,而且种种寄望于靠日本银矿来解决的矛盾也将一并爆发,若到那时,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但李彦直却依然很冷静:“放心,他们没机会的。”

    “那么我们要怎么进兵呢?”吴平问:“先打破山,还是先打倭军?还是先与牧民会合?”

    李彦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却问陈羽霆:“那些大粮船,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是准备好了,不过……”陈羽霆眉头皱了皱:“需要带这么多粮食吗?这么大的粮船队伍,都够我们的军队吃两三年了!难道都督你打算打持久战?”

    听说李彦直准备了两三年的粮食,吴平也吓了一跳!心想李彦直难道真想打持久战不成?

    李彦直却笑了起来,道:“大战之后,必有大荒,这些粮食,不是为我们的军队准备的,是为日本的百姓准备的。眼看他们要内附了,咱们也不能亏待了他们,让他们饿死,是不?”

    诸将都听得呆了,过了好一会,吴平才道:“不过,这些是战后的事情吧?现在就说这个,会不会太早?”

    “不早,不早。”李彦直又笑了起来,看着日本的地图,就像看着一个蚂蚁窝,那里有几群蚂蚁正等着他去收拾:“我到达日本之日,就是我们胜利之时,所以战后的事情当然得早点考虑,免得到那边以后慌了手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06章 之九十九 迂回取() 
日本的战局系于九州,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大明!

    双头龙旗到底什么时候会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

    连一年前还拼得你死我活的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也开始牵挂西面的战局。

    上海港口里,那支庞大的船队终于出发了,在如此受人瞩目的情况下,这样大规模的船队出海几乎不可能悄没声息,尤其在东海两岸的经济交流已经相当密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海军都督府干脆挑明了,堂堂正正地出海,至于前往日本的目的,则是——

    “闻倭岛祸乱变起,百姓蒙祸,今扬帆东往,调停纷争、安抚百姓,以致海陆太平!”

    告示出来以后,上海的士民便都知道:镇海公到日本致力于“和平大业”去了。

    作为一座对外开放的大都市,自有许许多多的探子潜伏在各处市井中,这其中自有被日本各派势力收买了的细作闻风而动。

    庞大的“调停”舰队缓缓东行,走得不快,这倒不是舰队船只的性能出了问题,而是千百艘帆船行走,各船性能不同,受风点不同,水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若只有一两艘船时,只要不是遇到风暴,自然可以能走多快就走多块,但数百艘船一起出发,若按照各船行走速度随意行使,开出不到几百里船队就散了,为了达到船只聚拢,便不能不牺牲速度。

    正因此,“调停”船队还没抵达日本,消息却已经像风一般传到了对岸。然而船队一旦出发,中途的信息就难以截获,这不像陆地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