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完全无法用于战斗,是一种必须在安全航线中才能使用的船只。

    靠着数以千计的大粮船,南洋的大米顺着季风,从吕宋直接运到泉州、上海、天津,再从这三个港口转运各地,提供着足以供数百万生活的粮食。

    然而正德八年第一季占城稻熟了以后,粮商们却烦恼了起来。以往南洋还被中国势力、欧洲势力、回回势力、本土土著势力切割得七零八落时,出于备战等需要,粮食消耗甚大。如今泛南海地区基本统一,境内兵事消歇,农事大兴,南洋地区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顶点,光靠几十座大大小小港口城市的日常消耗,根本不足以抵消这庞大的产能,所谓谷贱伤农,这次的丰收先伤到的却是粮商。

    他们纷纷驱舟北上,都把希望寄托在大明帝国大陆地区的内需上,偏偏这一年大明各地的收成又都不错,因此粮食运来了,却找不到大买家。

    这个时候,张居正和陈羽霆一北一南同时建议启用平准机制,以不甚低的价钱收购粮食,以避免大量粮商破产,累及民生。

    朝中曾有大臣反对这样做,认为那些粮商,破产就破产去,何必动用朝廷银两来救,但这言论却被次辅高拱吹着胡子顶了回去:“真是鼠目寸光之辈!竟然说出这等话来!今年若是让这些商家大亏,明年还有谁会从南洋运粮北上?这些商家不肯运粮来,那还让我们派船只去南洋诸岛搬运不成?”

    要知靠着商人贸易来达成物资流动,比起靠政府征敛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这样的经济原理,高拱张居正却也深知。因为利用地方上的价格差,调动商人的积极性以节省官方费用,原是大明固有的手段,百余年来西北诸边的粮饷,靠的就是朱元璋利用商人运粮前往西北的旧制,

    高拱把那个大臣骂得低头无语,自此再无人敢说不救市。

    这时夏税已经收起来,太仓正有钱,但张居正为防一次性用钱太多,若把太仓掏空了,万一再出什么大事,缓急之际无以应变,便仿市舶司总署的“债押”,发行粮押,凡愿意拿现银者,将粮食卖给政府以后,只得其值九成五,但若愿意领“粮押”者,待秋税过后再来兑现,可以多得半成红利。

    那些谨慎的粮商,便宁愿要现银,也有贪图这半成红利的,便领了粮押。自徐阶执政以来,大明朝廷信誉已变得极佳,许多商人都认为朝廷的许诺颇为可靠。

    可是由于这次运来的谷物实在太多,官府纳粮只纳了第一轮,就把上海和天津的所有粮仓都填满了,若要通过上海天津转运到其它城市,那么又要多一层内陆运输,于是张居正赶紧下令,要其余船只在交割完买卖之后,便分别开赴辽东复州、山海关、登州、海州、通州、嘉兴、杭州、宁波、温州、泉州、漳州、潮州、广州等沿海港口,就地存粮。

    饶是如此,在将这些港城仓库填满以后,后续的大粮船还是源源不断地开来,这时张居正已经发出了三百万两的粮押,徐阶对阻止他说:“不能再买了!今年太仓夏税收入不过五百万两,你一下就用去了一百万两现银,再加上三百万两的粮押,若再进粮,眼下无事,等到秋税时分,那些商人都拿着债押来讨钱时,户部怕承担不起!”

    张居正无法,便逐步压低购入粮价,将之压到与市面上私商开出来的价位差不多时,那些大粮商便非但无利可图,反而面临蚀本的局面。

    那些已经将粮食脱手的暗自庆幸,尚未脱手的聚在上海港内叫苦连天:“朝廷怎么可以不管我们!朝廷怎么可以不管我们!”

    李彦直正在上海调兵遣将,听到消息后,心道:“这批粮食,倒也另有用处!”便叫来刘洗,道:“你去让那些粮商不要吵!”

    刘洗皱眉道:“都督,别的事情我不敢推脱,可是这事却着实难办!那些人眼看都是要破产了的,哪里能不嚷嚷?”

    李彦直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说:“叫他们忍忍,这些粮食,回头我会叫他们有销路的。”

    刘洗眼睛一亮:“都督有办法帮他们销出去?”

    李彦直却笑而不答,刘洗跟随他日久,马上便会意了,当晚便去放出小道消息,市面一经传闻,那些粮商果然就都不嚷嚷了,有的道:“听说镇海公要买咱们的粮食。”

    但也有人不信:“嗨!那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有收到“内部消息”的行家道:“我听说了,张涛那家伙——就是海军都督府商老爷的大舅子,他因为来上海来得迟了,也积了许多粮食,没及时出放,本来愁得要命,就去找他的妹夫,结果你猜他妹夫说什么来着?”

    “说什么?”

    “嘿!不说了!”

    哇的一下,众听众气得差点要围殴这欲言又止的家伙,只为他还有消息便忍了,软硬兼施地逼着他说。

    那人被逼不过,才道:“我听说,张涛那姑爷对他道:‘莫着急,再忍忍,回头让船队跟在我们舰队后头,有你发财的时候。’”

    众人纷纷问:“那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这个,我就不敢乱说了,是什么意思,大家自己猜去。”

    这是一个不确切的消息,但众粮商经过求证以后发现那个张涛真的没再到处找人卖粮了,反而捂紧了船舱,半斗不卖。不但是他,那些和海军都督府有些关系牵连的,也大都开始囤粮了。这样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没两天整个上海的粮市就大不一样了,甚至一些已经将粮食出手的商人,先前是庆幸,这会却有些后悔了。虽在丰收之余,但上海的粮价却暗中走向坚挺。

    这些事情,对粮商来说乃是大事,对李彦直来说却只是一个插曲,他并未因此而影响动兵的计划。北海部分驻留舰队已并入上海海军都督府总舰队,澎湖方面的东海舰队也在吴平的率领下开到上海来待命。

    就在这时,北面下来了一个人,却是王牧民派来的陈吉,他是先横渡黄海,到达登州后走陆路南下,抵达通州时李彦直差不多就要扬帆了,听说他来,就知东海必然有新的形势,特意把日期延后两天。

    徐元亮来道:“都督,兵贵神速,如今拖了又拖,只怕会误事。”

    李彦直却道:“现在早已过了该兵贵神速的时候了。日本那边,该有什么消息传到也早该传到了。往后我们的行动,但以正为主,以奇为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料陈吉这次来,必有重大情报来告知!”

    李彦直所料不差,陈吉果然带来了一个大消息:日本联军不顾大明的戒令,首先打破了沉默,动兵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05章 之九十八 英雄见(求月票)() 
更新有点晚,因为改了好几次,又大段大段删除了上千字,请大家多多支持。

    ————————————————

    织田信长组织起了一支两千五百人的队伍,从家将的眼光中,他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的不信任,有着尾张傻瓜之称的他,其实尚未彻底完成对尾张国的统一,尽管他已经打败了族内的反对者织田信胜,暗杀了织田信行,又取得了柴田胜家等的支持,可这一切仍然未能让他建立起不倒的威望。

    大明的崛起,让华人的势力远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影响到了日本近畿地区,这次反攻华人的大联盟,从四五年前就已开始密谋,两年前基本成型,去年正式发动,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早已改变,织田信长的岳父、承担此次“西征”大量后勤事务的斋藤道三也安然度过了骨肉相残的危机,成了织田信长活跃的背后力量。

    “不过,要在战国扬立威名,还是得靠自己!”

    作为“西征”诸侯中的年轻人,他在战前的许多议论并不为大部分年长的大名所重视——他们觉得这只是一个傻瓜青年的谬论,只有两个人是真正看重他的意见,一个是斋藤道三,一个是毛利元就。

    斋藤道三认同织田信长的许多想法,在诸侯当中,织田信长人微言轻,但同样的话在斋藤道三口中说出来,便连三好长庆、今川义元等人也不能忽视:“大家尽管放心地打,大明的军队,不会一开始就介入的。”

    “为什么?”三好长庆也不大明白,斋藤道三为什么会这么有把握。

    “因为……”还有些冲动、不懂得收敛的织田信长要发表他的意见,却被斋藤道三打断并把话头接过来:“因为对马岛的明军如果太早介入,那么得益最大的,将是玄灭,而不是他们。”

    毛利元就听了斋藤道三这句话真是心有戚戚焉,不过他很敏锐地看了织田信长一眼,心中若有所思:“或许这个年轻人,将来会大有作为呢。”

    这次日本诸侯发动联军,主要是集结了近畿以及东海等诸侯的部队,总数接近六万人,在日本乃是罕见的军事大行动。由于感受到来自大明的压力,越后、信浓、甲斐诸国大名尽管离得太远,虽未能及时参加这次“西征”,但也都明确表示了对此次战事的支持。

    破山在九州一带,拥军约有三万,就军队数量来说居于下风,但他却有本土作战的优势。

    王牧民在对马岛的精锐不过一万,虽然还有两三万朝鲜军队供他指挥,但王牧民发现这帮朝鲜人积极性不高,不大靠得住。然而王牧民部人数虽少,但身经百战曾百胜,且武器装备又胜过倭军与破山,因此此刻西日本竟是三军鼎立的局势。

    “所以,”斋藤道三替诸侯分析说:“玄灭和尚现在一定会想着利用对马岛的明军来消耗我们的力量,等我们打得都筋疲力尽了,他就好来坐收渔人之利。但是对马岛明军的首领王牧民,我和他打过交道,知道这人不是愚蠢之徒,他一定不会上当的——他不上当,我们就有了机会!”

    “什么机会?”浅井长政问。

    “各个击破的机会!”今川义元微微一笑,势力如日中天、号称“东海道第一弓取”的他,轻轻一句话就把斋藤道三所展现的智慧揽了过来:“对马岛的明军一旦犹豫,就会丧失进军的良机,那样我们就有机会在他们介入之前消灭玄灭和尚,玄灭的势力一旦覆灭,对马岛明军就会孤掌难鸣!再要进攻我们也力有不及了。”

    “可是,万一大明那边再派重兵前来……”足利义辉担心地说。

    织田信长要说话,却被斋藤道三拦住,斋藤道三要说话,今川义元已经站了起来,挥手指着大明的方向说:“那时候我们已经在九州和周防、长门坚壁清野,大明就算有百万大军到来,面对的也将是一个没有登陆之地的日本!他们的军力再强大,也将无功而返!”

    所有诸侯都被他说服了,其中也包括本来就有类似想法的毛利元就,在军事会议结束后,他对三个儿子说:“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必须赶在对马岛明军介入之前,打败玄灭,再赶在大明的主力舰队到达之前坚壁清野,完成了这两步,我大日本就能继续巍立于东海!”

    他组织起了三千兵力,作为右先锋攻取筑前,与此同时,织田信长则作为左先锋攻取丰前,织田信长的军势,由斋藤道三接应,毛利元的军势,由松久永秀接应,三好长庆为进攻总提调,负责强行渡海攻击北九州,而由今川义元督促浅井家与朝仓家进驻周防、长门,沿着海岸线设防,以备明军来袭。

    这次进攻出乎意料的顺利,织田信长只用了三天就横扫整个丰前,通过二十余场足以媲美浙西乡下械斗的激战,连夺十三座规模直追福建村落的日本式坚城!如此辉煌的战绩让织田家的家将们为之炫目,他们一改之前对家督的不信任,士气大涨,人心大齐!并在织田信长的领导下转而进攻丰后。

    “尾张那个傻瓜疯了吗?”后方有诸侯对织田信长的“莽撞”感到不放心:“都还没站稳阵脚就往前冲,小心落入敌人的圈套。”

    但紧跟着传来的消息却让他们惊愕:织田信长竟然只用了三天就纵贯整个丰前,兵锋所及,已达九州岛东南部的日向!

    “天啊!”足利义辉惊喜道:“没想到这个尾张的傻瓜,竟然是个绝世名将啊!”

    与此同时,有“战国智将”之称的毛利元就,也已占领了筑前并逼到了肥前的边境上了。

    肥前国位于九州岛西北,是华人东渡日本传统的落脚点,与对马岛隔一道海峡相望,大明海商甚至将这里当做理所当然的登陆落脚处。

    王牧民听到战报之后也时刻准备着进兵了,不过他并没有妄动。

    张岳问他为什么不动,王牧民道:“现在当然不能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