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帐之内充满了杀气!若是换了王世贞来,或许就被这股杀气给吓趴下了。

    李彦直却缓缓地坐了下来,命诸将也坐。在这座大帐之内,他的官阶是最小的,但此刻形势特殊,作为暂时的监军,他却成了首脑,他出声了之后,诸将才敢坐下。

    “我虽是兵部的人,但才从山西来,京师那边的形势,并不知晓。”李彦直说:“才到这里,正要拜会曾总督,不想就遇到这事情,我和诸位一样,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是又是惊骇,又是不解。不过,朝廷既有命令下来,让我暂掌此营,便请诸位鼎力协助于我,在新总督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大家上上下下,别出乱子。诸位吃的也都是朝廷的粮饷,应该分得清轻重。”

    他这句话是表明立场:我虽然也是北京来的,但和抓走曾铣那伙人不是一路的,我不会刻意为难你们,但你们也别给我闯祸,别给自己闯祸。

    诸将一听,就有几个冲出来跪下,痛哭说曾总督冤枉,请监军启禀朝廷,莫要冤杀了良将忠臣!这几人一带头,满营的人便都跪下来求情。

    李彦直慌忙起身,一个个地扶起,神色凝重,言语却半点不受套:“诸位的意思,我一定会上禀朝廷!我想只要曾总督真个无过,则皇上必有公断!”

    这满营的兵将都有妻儿老小,顶头上司忽然被抓,一时的情绪是有的,不过情绪过去之后军营便平复了下来。毕竟,这些都是朝廷的兵,而不是曾铣的兵。

    李彦直每日走访各营,听将士们诉苦,又尽量抚慰他们,他忽然发现这些西北男儿的喜怒哀乐、辛酸苦辣,与东南的海上男儿在本质上并无不同。而诸将见他娴熟兵事,不是那种对军中男儿的酸甜丝毫不能理解的文官,也都渐渐和他亲近起来。

    这几日功夫让李彦直更增添了几分自信,让他知道自己在南方带兵的经验,来到北边也是可以用的。

    “如果给我以方面之权的话,我也做得来这三边总督!”

    李彦直想。

    不过很快地,真正的三边总督便到任了。他见军营在李彦直的监掌下半点漏子也没出,心中讶异,赞道:“李主事,看不出你一个新科进士,带兵也有一手啊!”

    李彦直忙道:“与下官何干?是将士们能恪守军规耳。”

    诸将一听无不大悦,新总督微微一笑,在给兵部的回复上也特意加了一笔,盛赞李彦直这个临时监军处事得宜,才堪大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81章 之十一 填港() 
夏言倒台的消息传到南方,众海商额手称庆。尤其有小道消息称新首辅严嵩也已接受了海商们的礼物,更是让双屿连做了三台大戏,市井间各种传闻透露的都是利好消息,以为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这些人在风浪中来去是本业,对大明官场却毕竟是外行!哪怕是高层首领如许栋、王直、徐惟学等人,也不具备准确预测政治走向的能力。

    朱纨和夏言的关系,并不像赵文化之流与严嵩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过分紧密的私交,夏言起用朱纨,只是觉得朱纨胜任这份工作,并不算引用私人,加之中央的变动要传递到地方需要一定的过程,对严嵩来说他的当务之急仍在北方,所以夏言倒台之后,朱纨在东南的势力还在延续。

    嘉靖二十七年四月,落日昏暮,海雾迷蒙,双屿上的海商海贼们欢歌未散,有些人就醉倒在地,

    张岳这时也在月港,他正在写信向李彦直报告这边的情况,并想询问他北京的动态——张岳也是以为开海胜利在望的了。他的信才写到一半,海边忽然传来阵阵杀声!张岳一惊,停笔问:“出什么事了?”急命人去探,没片刻那下属便跑了回来叫道:“张大掌柜!快跑!快跑!官兵杀来了!”

    “官兵?”张岳惊道:“哪里来的官兵?”

    “不知道!周围都是雾,看不清楚,但有很多人从港口冲进来,有被伤了的人大叫官兵!”

    张岳当机立断:“马上收拾!走!”

    同利在双屿没多少货物,只是一些机密信件之类的要带上,还有些怕中途遗失了被缴获的——如李彦直和张岳的通信——就当场烧了!

    二十几个人略一整顿,跟着便向双屿南边跑去,那里停泊着两条应急海船。

    “等等,”张岳让他的副手带着东西先走,“我去见见李大管带!”

    此时双屿已是一片混乱,到处是杀喊之声,西边的居民区和市集已经起火了,不知是官军放火,还是海商自己放火,张岳跑到李光头的住所时他也不在了,在李光头一个部属的带领下,才找到正在乱战中指挥的李光头!此刻他的两条眉毛也都焦了,身上都是泥土和血,可听他指挥的人却还不到二十个!

    “李大管带!”张岳叫道:“快走吧!”

    李光头听到声音,看了张岳一眼,认出他是谁后,叫道:“你先走!我要掩护许龙头!”

    张岳叫道:“都什么时候了!顾着自己再说!”

    李光头一听这话,怒道:“滚!”

    张岳一呆,脸现惭色,李光头忽然将他拉近,低声嘱咐道:“你不是刀头舔血的料,我不怪你。要是能逃出去,记得告诉三仔!不管发生什么事,别理我!一家子的性命都在他身上呢!”手一扯,把两条半焦了的眉毛撕下来交给张岳,就把他推开了。

    张岳被他推得踉踉跄跄,看看李光头不但不逃,反而带人向厮杀声中闯去,暗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大管带,保重。”将两条眉毛好生收藏,然后便去寻船只。

    双屿的商家有相当一部分舍不得家当,正在战乱中收拾,结果越耽搁就越麻烦,但仍有一部分人断臂保身,逃出兵窟火海,这部分人便顺利上船,张岳的船开动时,已有数十条帆船一起发动向西面出口冲去。

    官军的战船无论大小、制式还是数量其实都远远不如海商,幸亏是这场雾气和海商本身的懈怠让官军冲上了岛,使之能避短就长。加之海商们措不及防,缺乏统一的组织,场面大乱之下更是对官军大大有利!但到了海上官军就不行了,这时凑在一起的数十艘船虽只是双屿船舶总量的一小部分,却也非官军船只所能拦截。张岳的船尾混在其中,便顺顺利利地逃出了双屿。

    张岳坐在海舟中,摸了摸怀中李光头的两条眉毛,一时担心这个老上司的安危,一时又想着以后的事态不知会如何发展,夜海浪涛声声在耳,眼前的道路却仍笼罩在迷雾当中,辗转了一宿,根本就睡不着。

    第二天朝阳重照,张岳爬出舱外一看,才发现这支逃难的船队已经集结了上百艘大小海船,方脱大难的海商们犹如惊弓之鸟,一时之间人人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不知道该去哪里,几乎都是毫不犹豫地就跟着走在最前面的那艘帆船走,而走在最前面的那艘帆船其实也不知道目的的在哪里。

    忽然有人对张岳说:“咦,那不是五峰船主么?”

    张岳举目望去,果然见王直袖破衫污,蓬头垢面,也正站在船头发呆,张岳心想:“他见机倒也快。”

    船队继续前行,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在烈屿停下,众海商惊魂初定,这才商议起该怎么办。从下午商量到夜晚,渐渐有人道:“蛇无头不行,我看我们还是先推出一个首领来吧,然后再定去向。”

    众人都叫好。张岳注意到说话的人乃是徐惟学。

    当下众海商、海盗论资排辈,排来排去,便将王直给推了出来,王直谦逊了一会,才在篝火边垂泪道:“如今许龙头是生死未卜,我等是劫后余生。蒙大伙儿看得起,推王某来挑这担子,王某若再推辞,那是有负诸位的信任了。不过接下来的路一定很难走,大伙儿需得齐心合力,才能共度难关。”

    众人都称是,跟着王直又道:“我一人不能成事,还须再推出几位首领来。”便又再推出十一位首领来,徐惟学、王清溪、毛海峰、洪迪珍与张岳都在其中,此外还有一个佛郎机船长和一个回回船长。

    王直安抚众海商水手且去休息,却与十一位首领聚篝火旁共商大计,张岳心头一转,便道:“按如今的形势,不如就去大员。”

    洪迪珍也是福建人,闻言就叫好,好几个首领也颔首称是,王直却沉默不表赞同,徐惟学道:“我怕不妥。一来,大员那边听说也挺吃紧的,能否容得下我们还很难说。”

    “怕什么!”洪迪珍指着张岳道:“这里有同利的大掌柜在这里呢!再说,大员是李会元开的埠,怎么可能不接纳我们?”

    “我又哪里会不知道这两层关系?”徐惟学一叹,道:“只是我们眼下亟需休养生息,不能再折腾了。比起双屿来,大员虽然离大陆远一些,但也很近,我怕我们去了大员,却把官军也给招惹去了,那时不但是给大员带去了祸患,而且我们自己也没法安生啊!”

    张岳本来也要力劝众海商往大员去,听到徐惟学这话便不敢开口了,忽又想:“可王直为什么不肯去大员?真的是在为大员着想?”

    洪迪珍问道:“依你说该怎的?”

    “我认为该去日本。”徐惟学道:“一来我们的船还可以支撑到那里,二来我们船上还有货物,去到日本那边可以赚一笔作为东山再起的资本,三来我们在日本那边都是有店铺、有根基的,去到那边不怕是陌生地方,四来日本离大陆较远,官军再狠不可能渡海去到日本追击我们,所以我们可以在那里慢慢休养生息,以图将来。”

    经他这么一分析,大部分海商便都觉得有理,洪迪珍却仍道:“我还是想到大员歇歇船。我的弟兄都是福建人,自李会元开海以来,大伙儿都把大员当福建的前院了,如今出了事,不去大员而去日本,我怕他们会闹意见。”

    王直也不勉强他,就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各走各路,各自负责吧。”

    当下这拨海商便分成两部,大部分都跟王直去了日本,其后王直在平户、五岛一带竖立大旗,东海海商多往归依,破山亦与之结盟,两者相得益彰,声势更大。洪迪珍则与张岳取道向南,路上因说起王直不肯去大员的原因,洪迪珍笑道:“他怎么可能去大员!现如今他惶惶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去到大员,不就和小尾老一样被收编了么?到时候见到陈里长都要让一肩,将来要见到了李会元,哪里还有站的地方?”

    张岳嘿嘿一笑,点头称是。

    不久到了澎湖,李介听说他回来,急奔到码头,扯住了张岳就问:“二叔呢!”

    张岳甚是难过,取出那两条烧焦了的眉毛,将李光头托付的事情说了。李介刀剑加颈也不皱眉的一条汉子,这时却捧着两条眉毛忍不住垂泪,陈羽霆劝道:“二公子别伤心,李大管带吉人天相,应该不会有事。”王牧民高声大叫,就要带人去搜海抢救。

    这时又有一艘小船急急入港,却是镇海卫那边冒险派人来报信,报的却是两个坏消息:一是许栋、李光头都落网了,二是朱纨竟把双屿给填了!

    王牧民一听暴跳如雷,陈羽霆却道:“这是好事啊。”王牧民怒道:“什么好事!”

    陈羽霆道:“我们怕的是大管带在战火纷乱中出了意外。如今是明明白白在官军手中,那就是没有生命危险了,我们反而好办事。我们在福建浙江的公门都有人,不怕。”

    张岳等一听也都道:“陈里长所言甚是。”

    李介王牧民一想也觉得有理,便渐渐平复了下来,陈羽霆却道:“不过朱纨怎么把双屿给填了,这可真是奇怪。”

    接下来的数日,各方面消息不断传来,陈羽霆等才算摸清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朱纨攻占双屿的计划谋之已久,既非因夏言罢相而起,也不受夏言倒台的影响,只是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朱纨执掌东南军务,权力极大,这次是合浙江、福建二省之兵力,协力夹攻,意图“毕其功于一役”!

    这段时间里朱纨连连调兵四处剿匪,频密的小股兵力调动成了常态,许栋王直又还对沿海士大夫存在幻想,少了几分警觉性,因此竟都被瞒过了。

    兵力准备结束后,朱纨便命福建都指挥使卢镗为统帅,趁着雾色天气发动夜袭,果然一举攻占了双屿!

    这双屿乃是一个天然良港,既是海商的贸易据点,又适合部署海军,地理位置更是上上之选,是一个天然的军、商两用基地,就连李彦直对之也是垂涎已久,只是要收入囊中力不能及罢了。

    当初李彦直发动机兵荡平澎湖盗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