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愤怒的在明营对面扎下营寨,他一面让人准备攻寨器械,一面派轻骑袭扰明军后路,想要切断明军粮道,迫使王彦与他决战。

    三月间开始,明清两军的马军就不停的接战,每日都有出营的马军没有回来,战事进行得异常的激烈。

    值得一说的是,装备了胸甲的横冲马军,在遇见精锐满蒙骑兵时,居然并不落下风,清军的箭矢和刀、枪都很难破开明军的防御,而明军放三铳,抡圆了砸的三板斧,却还没有失效。

    三月二十日,天气已经不如二月间寒冷,明军将士不会穿着棉袄,也冻得手指都无法弯曲,将士在寨墙上晒着暖阳,只觉得十分舒爽。

    在两丈高的寨墙上,明军士卒正忙碌的搬运一窝蜂、火箭、油罐等物,还有士卒扛着一个个木箱上来。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上面还贴着工部的封条,没有军令下达之前,任何人不得拆封,因为里面全是震天雷,万一一个不小心弄炸了,那不是开玩笑的。

    寨墙上,明军的各种火炮依次排开,炮手们正在作最后的检查,确保器械完好。

    王彦领着众人在寨墙上面走过,他估摸着金清联军准备因该差不多了,所以他巡视一次防御,准备迎接金清联军的攻击。

    明营的防守,并非依靠筑起来的营墙,它不过是用土筑的,并不坚固也不高大,清军很容易用大炮将土墙轰垮,清军接近城墙后,也容易攀登上城,所以靠墙的作用不大。

    王彦布置的防守,主要还是依靠明军火器的优势,让清军无法接近土墙。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火铳能造成有效杀伤的范围内,挖了三道深壕,下面插了削尖的毛竹,掉下去必然生死,地面上则布下了拒马、鹿角,阻滞敌军接近土墙的速度,让墙上的射手可以进行排铳射杀。

    另外在土墙下面,他还筑了一道只到腰间的矮墙,他将会安排大量刀盾、长矛手在此,阻止敌军靠近土墙。

    这个防御的关键,就是土墙上的火力,必须足够强大,才能在敌兵击破矮墙后的长枪兵、刀盾兵接近土墙之前,给敌军造成极大的杀伤,使得敌军恐惧,从而退却。

    此时王彦走在并不宽阔的土墙上,各级统兵官不时对他行礼。

    每个士卒都用目光注视着王彦从他们身边走过,在不少将士心中,王彦不仅是他们的主帅和大明的楚王,更是众人心中的英雄和时代的偶像。

    三十而立,王彦刚三十出头,然而却已经成为大明的主宰,留下多少传奇。年轻的将士,无不以楚王的事迹,来激励自己建功立业。

    王彦一行到了土墙一个比较宽的地方,上面布置了三门青铜炮。

    这种炮属于远程利器,可是射程和威力都比不上红衣大炮,只能算中型火炮。不过他设计出来时的定位,就是速射、轻便和适用于野战,并不是用来攻城的重炮。

    明军也有重炮,但是被王彦拉到山腰集中起来,明军红衣大炮射得远,加上又被放在山腰,所以能够打击到清军的炮阵。

    王彦今日兴致还不错,他走到一门青铜炮前,陪同的陈于阶便说道:“殿下,山腰的红衣炮,将用来压制清军的攻城火炮,是我军打得最远的利器。这些青铜炮则是射得第二远的,有效的射程达到两里,敌军若是攻城,首先就要被这些青铜炮轰击!”

    王彦微微颔首,他身后的刘芳亮伸头看了看,“老陈,打上一炮试试!”

    陈于阶点了点头,炮手立时装填药包,推入铁弹,然后用锥子从引药口刺破药包,插上引线,最后火炬靠近将引线点燃。

    众人只见引线闪烁着火光,咻咻的钻入药室,炮身在“轰”的一声巨响后,猛然一退,腾起一团白烟,一枚黑色的炮弹从白烟内冲出,射出一条直线,打到两里开外,溅起一片尘土。

    众将纷纷叫好,红衣大炮贵重,运送也不方便,不能大量生产,军队也无法大批携带,多了反而会成为累赘,可是这种青铜炮却可以大量列装军队,两匹健马拖着炮车就能跟上行军,所以中路明军足足装备四百门。

    这些火炮布置在城墙上,将给敌军造成大量的伤害。

    听着左右,说着,“好炮!好炮!”王彦大笑,指着墙头一个木桶,对陈于阶道:“这个也试试!”

    “殿下,敌军密集冲锋,跨越壕沟时,除了有排铳轮射之外,这一窝蜂也将给敌军巨大的杀伤!”

    说话间,一名士卒已经将大桶扛起,后面一名帮忙点燃了引线,便见三十多根火箭,咻咻的窜出木桶,如群魔乱舞一样散射出去,覆盖城下一大片区域。

    这东西如果只射一个人,可能三十多支箭飞出之后,要射的那人还站着没事,可要是射一片人,那三十二支箭,怎么也得射中十多个人,而且火箭乱窜,还能将敌军吓懵。

    一窝蜂演示完,众人再次叫好,而这时刘芳亮却蹲在墙角,看着一箱贴着封条的震天雷,侧着头看向王彦,“殿下卑职试试这个!”

    “这个是工部改进后的震天雷,改用铁皮包裹火药,据说威力不小,大军方面还没有装备过,你要试可以,不过要小心些!”王彦开口说道。

    刘芳亮闻语,高兴的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话,直接撬开木箱,可正当此时,众人忽然闻得一片惊呼声,于是忙扭头向营外望去。

    就在王彦等人巡视城防,检查器械的功夫,如潮水般的敌军,已经从敌营中涌了出来。

    众人站在城头上,向外看去,只见敌军已经慢慢汇集成了一片大海,而在这片人海中,一座座器械高耸着。

    王彦只是随便一看,就看见了刀车、鹅车、洞屋、车,还有壕桥,光是这些器械,眼睛能看见的,恐怕就得数以千百计,多尔衮这厮为了攻打明营,真是下足了功夫。

    “殿下,多尔衮这是要攻城啊?”看着敌军的架势,李过笑着说道。

    光看人数,这黑压压的一片,确实让人有些压力,可是王彦对他的布置和手下人马有足够的信心。

    众人正看着敌军集结,一旁的刘芳亮,却像小孩子玩炮仗一样,拿住一枚震天雷,点了火直接丢到营外。他扔早了些,等他走到墙边下看,那震天雷才“轰”的一下炸开。

    爆炸溅起的石块、尘土还有震天雷外表包裹的铁片,里面的铁珠,顿时四散飞射,把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又拉了回来。

    王彦见此觉得震天雷的威力,比以前石头做的要厉害许多,他笑了笑,忽然挥臂对众将说道,“多尔衮要来送死,咱们不能让他失望,你们都立刻去做好准备,孤要你们给孤王迎头痛击!”

    众人忙齐齐抱拳,王彦则挥挥手,“于阶,还有其他有指责在身的,立刻去准备吧!”

    在王彦发令时,城外号角声冲天而起,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响彻大地!金清联军准备多日之后,终于动手了!

    陆士逵是王彦的亲卫统领,他担心王彦的安全,上前道:“殿下,下去吧。”

    “不急,孤要看看多尔衮准备了些什么把戏!”王彦摆手道。

    他说话之时,明军营寨内大队的刀盾和长枪兵,列队出营,然后分成左右两个方向,开始在贴近土墙的矮墙后布防,大队的明军铳手则登上了土墙。

    此时多尔滚已经把众将叫到中军,孟乔芳抱拳问道:“睿王,不知道要怎么攻寨,我大金军有什么任务?”

    多尔衮目视明寨,笑道:“本王先让红衣大炮击毁明军的寨墙,然后金军攻明军主营左侧,尚可喜攻右侧,将明军主营与两翼的联系斩断,最后楼亲率兵直扑主营,将王贼包起来,咱们一战破敌!”

    明军大营,沿山而布,就像一条大蛇,多尔衮的意图就是将这条大蛇一段段的切掉。

    此时,清军的炮队已经在马匹和人力的推动下,进入了明军红衣大炮的射程范围,但是明军的红衣炮去并没有开火。

    清军知道自己的火炮,在射程上比不上明军,所以他们也学乖了,为了减少炮击带来的损害,他们挖了许多炮坑,并在火炮前面堆砌了土墙,减少明军炮弹的杀伤。

    “怪了,明军怎地还不打炮?”参加过南阳战役的孔有德十分疑惑。

    他进攻南阳时,火炮还没架好,南阳城上的明军火炮就开始直瞄发炮了,今天怎么看着清军构筑炮阵,没有反应呢?

第1181章三王会战(四)

    清军攻打南阳时,清军的火炮虽然也有北京的西夷帮助铸造,但是在对上明军火炮时,孔有德却还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当初他投清之后,给满清带过去了先进的铸炮之法,还有红衣大炮,那时清军的火炮并不输给明朝,可是现在却差距甚大了。

    多尔衮利用细作,从明朝盗取了铸炮、铸铳的图纸,又让留在北京的西夷汤若望等人帮助铸造,只是冶炼锻造的工艺,需要匠人积累,需要冶铁、选择石炭、铸造等一条线都得到提升,并不是找几个西夷,拿到图纸就能造出来。

    明军也是厚积薄发,用了将近七八年,王彦投入无数银钱,才使得整个冶炼锻造行业发展起来。

    听了孔有德的话,他旁边的多尔衮、多尼等将不禁将注视战场的目光收了回来,多尔衮那千里镜看了明军土墙一遍,见上面铳兵林立,只有小炮,未见红衣大炮这样的大家伙,于是道:“或是红衣炮携带不便,明军又没打算攻洛阳,所以没有及时运来!”

    多尼等人没说话,孔有德却皱眉道:“明军不用从江南运,南洋城上至少就有五十门,王则不可能不带几门!”

    他话刚说完,众将突然望见明军大营后面的山腰上,腾起一团团的白烟,紧接着“轰轰轰”

    的炮声就传了过来。

    数十枚炮弹,从山腰直射向清军炮阵,可是这些炮弹刚飞过明军营寨,却有几枚忽然直接在天空炸开,犹如旱雷一般。

    这令清军惊讶无比,不明白明军搞什么名堂,他们只见近五十枚炮弹边飞边炸,瞬间就只剩下一半,可当剩下一半,落入清军炮阵时,在后面的多尔衮等人顿时就被惊呆了。

    清军炮阵上,数百名正在架设火炮的炮手,直感一股震天动地的力量袭来,几乎在同一瞬间,巨大的爆炸声象是一声炸雷在头顶,在身旁炸响。

    巨大的红夷炮都被掀翻,被炸飞掉在地的士卒们,只感觉尘土像雨一样噼里啪啦落下,砸在他们的身上。

    清军的炮队指挥,躺在一门火炮的五六步以外,身体不住抽搐,他满脸是血,口中还大股大股的呕出血来。

    在他周围,清军炮手到了一地,全都在哀嚎呻吟,有的甚至已经死了,几乎没有一个能站得起来。

    整个清军炮阵一片狼藉,不少刚架好的炮,都被炸得脱离跑位,有的重炮甚至与炮架脱离,掉在了地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的气息,没有被波及的清军炮手,茫然的向四周望去,半响才回过神来,可是也没有操炮还击。

    “快,还击!”一明清军把总,忽然一声大吼。

    红衣大炮的间隙很长,不趁着明军装填弹药的机会,赶紧还击一轮,摧毁明军的炮阵,那明军的炮弹再次来袭时,清军炮阵将遭受方才一样猛烈的轰击。

    这时在山腰的明军炮阵,五十门红衣炮依次排开,他们早测算过距离,清军火炮打不到他们,所以炮手们从容不迫。

    方才一共打出五十枚开花弹,两年前王彦就要求工部学堂,对明朝的开花弹进行改进,可是五十枚中还是有一半,没有击中清军炮阵,便提前爆炸,有些差强人意。

    “指挥,继续用开花弹么?”炮队的士卒开口问道。

    陈于阶放下千里镜,清军炮阵硝烟弥漫,他只看到有一半的开花弹,在路上就爆炸了,并没有看清清军炮阵的惨状。

    “一半换上实心弹,一半继续用开花弹,引线留长一些。”

    士卒闻语,立刻装填,一些炮手则扭动开花弹上的木塞,明军将引线绕在木塞里面,根据距离的远近,来选择留多长的引线。

    这种方法还是十分简陋,且不精确,工部学堂已经开始研究,撞击触发爆炸的开花弹,只是还没有成功而已。

    清军炮阵,虽然许多人都被炸懵,不知道方才发生了什么,可是把总一喊,剩下的人还是如梦方醒。没死的清军炮手立刻调整方向,一名负责测距的清军单膝跪地,甚至一支手,翘起拇指对阵明军在山腰的炮阵,他笔画两下,却忽然回头吼道:“把总,不在有效射程内!”

    把总一阵愕然,“那就轰寨墙!”

    他一声令下,十多门炮,便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