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可望内心有些震动,而正在这时,他已经来到了西市的一家骡马行,他刚走到门口,一股浓烈的气味便扑面而来。

    孙可望被气味一熏,便准备加快步子离开,而正在这时,骡马行里稀溜溜一声马匹雄壮的嘶鸣声音却传了出来。

第1054章发现异动

    钱币方面,孙可望不是很懂,但是也能看出长久下去金国会吃大亏。

    除了钱币之外,孙可望更加担心的是明朝占据四川后,与乌斯藏和青海地区的贸易,会影响到他经营河西,不过他的担心其实有些多于,虽说明朝的货物和物资,比金国更加具有竞争力,可是明朝货物入蜀并不容易,而就算入蜀了还要翻越横断山脉,才能进入藏区,运输困难大大提高了成本,使得何腾蛟在四川、云南开设的边市,短期内还是无法影响到河西。

    孙可望本来决定回到王府,找人商议,看是不是该给豪格写个折子,一声马匹的嘶鸣,却使得他停下了步子,身旁的张胜也将目光投向了骡马行的木栅栏内。

    作为久经杀场之人,孙可望虽然不是特别能战之人,但是也能通过马匹的嘶鸣,判断马匹的好坏。

    将领们所爱之物,一是宝甲,二是宝马,这两样都是能在战场上保护将领性命的东西,而相对于汉家将领来说,宝甲易得,宝马却比较难求,孙可望也喜爱好马,他听了嘶鸣声,雄壮有力,就知道一定是一匹不错的健马。

    这次孙可望能为金国效力,他得感谢吴三桂收留了他,可是他逃得匆忙,也没带什么宝物,一直没有对吴三桂表示感谢,孙可望听了战马的嘶鸣声,便起了买匹好马送给吴三桂的心思。

    游牧民族能卖给中原的物资不多,除了毛皮,就剩下牛羊、马匹。西市虽然也是市,但是商品却远远没东市多,基本就分三块地,一个是骡马行,专门卖骡子、马匹,一个是牲畜行,专门卖牛羊,另一块就是毛皮交易的场所。

    西市同东市相比,就简陋了许多,没有店铺,都是栅栏一围,里面插着木桩,拴住牲畜吃草。

    骡马行是官府所开,那些从蒙古或者藏区,以及河西的部落赶来的人,都可以赶着马匹和牲畜到这里来卖,只需花点银子,就能在骡马行里租用一个栅栏,卖出后再给官府纳一笔税银即可。

    这么简单的栅栏,加上钉在地上的套马桩,每个月的收入就有一万两,比一个府纳的赋税还要多。

    一般来说,金国边市严厉禁止向蒙古和藏区,输送铁器,防止蒙古人将铁器打成兵器,变得强大,而蒙古和藏区也不傻,自然也不会拿好马来与金国交换,因为金国有了好马,打他们就太容易了。

    西市开了大半年,来交易的一般都是些普通的马匹,甚至是劣马,从未出现过什么好马。

    孙可望听了马匹的叫声,心中一喜,他忙向骡马行内张望,却一时不知道在哪里。

    “大王!在那里!”张胜作为战将,对马匹比较敏感,他张望了一下,发现一队穿着毛皮,带着毡帽的蒙古人,正拉着二十多匹健马进入栅栏。

    几乎就在同时,其中一匹健马又嘶鸣了一下,孙可望见此忙走过去,隔着老远便喊道:“这些马匹我全要,你们不用往里面牵了!”

    正要将马匹牵入栅栏的十名蒙古人,忽然听到呼喊,身体微微一滞,顿了一下才转过身来,然后警惕的看着迎面走来的孙可望。

    孙可望见几名蒙古人呆滞的站着,脸上还有紧张之色,内心有点诧异,以为是这群蒙古人听不懂汉话,于是吩咐张胜去喊个通译。

    河西走廊民族成分复杂,孙可望为了方便交易,特地聘请了不少会各族语言的人来做为通译,使得不同民族的商队能够在瓜州交易。

    他吩咐了一句,张胜忙要去叫,那十名蒙古人中,却有人慌忙说道:“不好意思,这些马匹我们不卖?”

    孙可望听他们能说汉话,微微一愣,而听他们说话,心中就更加奇怪了,不卖,将马匹牵到骡马行来做什么,而且还租了个栅栏。

    “不卖?”孙可望脸色一沉。

    先前说话的蒙古人正要解释,另一个看着像头目的却将他拨开,走到前面,然后说道:“实在对不起,这些马匹都被人定下了,您还是去别处看看吧!”

    瓜州的税制还不完善,商人想要偷税是很容易的,这些个马匹如果被人定下,直接送上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进骡马行,既要付场地费,交易完成还得再交易一次税,这多不划算。

    就算买家没到,也说不过去,蒙古人又不像中原人,在野外过个几天完全不是问题。

    孙可望看了一下,他们一共有二十匹健马,都是好马,其中一匹通体黑色,特别神骏,怕是要卖千两以上,他们进入这骡马行来交易,税钱就得百两以上,他不信蒙古人这么朴实,这么不会算账。

    孙可望看了看二十多匹健马和十名蒙古人,忽然微微一笑,故作惋惜之色,“既然已有买家,那我就不强求了!”

    说着,他一挥手,“走!去别处看看!”

    说完孙可望便直接出了骡马行,可他刚走出来,便又停下步子,扭头对张胜说道:“去,立刻到军营调兵,将这一行人拿下,问问他们的来路!”

    张胜也看出了这群蒙古人有问题,于是忙抱拳领命,“末将这就去办!”

    孙可望递给他一块符,张胜便立刻急步离去,待他一走,几名侍卫立刻围到了孙可望身边。孙可望随即吩咐道:“本王要回府中,你们在这里看着,一个都不要放走。”

    等他离开了不多久,张胜便领着三百士卒赶来了骡马行,他刚到门口,正好遇见那十名蒙古人,牵着马匹又要走,却被孙可望留下的侍卫以买马为由,拦在了马市门口。

    瓜州这样的大市场,城中汇集了许多财物,来交易的又是周围的一些部落,所以必须要有军队把守,维持治安,震慑那些桀骜不驯的胡人。

    十名蒙古看见三百多全副武装的金国士卒,踏着整齐的步伐,从街道上小跑过来,立刻脸色大变,当即便拔刀上马,想要冲出去,可是却被孙可望的侍卫拖拽下马。

    十名蒙古人三名被侍卫制服,剩下七人想要冲去,被赶来的士兵格杀。

    马市门口忽然发生这样的事情,立刻引起了骚乱,看热闹的人将骡马行外的大街挤满,马市内其他马贩子看了,怀疑金国杀人吞马,顿时惶恐起来。

    张胜一面让人戒严,一面走到几名蒙古人尸首上翻了翻,然后又看了下马匹,发现都是战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第1055章蒙古南侵

    孙可望是个枭雄,豪格知道这一点,所以在用他之时,也防着他,并没有将河西的大权,全部交给孙可望。

    孙可望的职衔是提督河西军政要务,相当于河西总督,豪格为了防止他不受控制,同时也给他派了几个副手。

    军队方面有叛将刘进忠为河西总兵,正是此人放开栈道,引豪格进入四川,张献忠才迅速败亡,孙可望与他自然合不来,这便防止了孙可望独掌河西兵权。

    行政方面,豪格则委任了韩朝宣一派的大臣虞胤为河西布政使,管理行政方面的事物。

    这为虞胤大人,历史上与韩朝宣在晋南一同起兵,拥立韩王抗清,韩朝宣死后,他突围而出,后来一直被永历朝拜为文渊阁大学士。

    他与韩朝宣是同乡,豪格建立大金政权,重用南党官员,效法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之后,韩朝宣到了西安不久便进入内阁,随即写信招虞胤举族迁入关中。

    如今河西能有现在的局面,除了因为孙可望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虞胤的配合。

    孙可望回到归义王府,没多久,外面便有侍卫进来禀报,说是虞藩台闯进来了。

    虞胤是韩朝宣一派的官员,对于孙可望这种草头王没有什么好感,不过他这人做事,铁面无私,而且很有实干,他虽然被派过来牵制孙可望,可是却不像一些大臣因为派别不合,便不管对错的下阴招使绊子,他只要觉得孙可望做的对,便都会支持,但要是觉得孙可望做的不对,那便立刻横眉相对,摆出一副要拼命的架子来。

    孙可望知道这人性子怪,不能套近乎。

    一开始孙可望也拉下脸面去虞胤家中拜访过,可是不仅门没让进,送进去的礼品也被丢了出来,把孙可望弄得灰头土脸,所以后来他便索性公事公办,平时也根本不愿意看见虞胤的一双老脸。

    听说虞胤闯进王府,孙可望就一阵牙疼,他如今在金国为臣,并且还在外领兵,可不敢得罪这些文臣。

    当下孙可望将刚脱下的外衣又穿上,便急步从房间出来,前去迎接,他走过一个穿堂,来到前院,便见一名穿着二品官服的枯瘦老者,健步如飞的往王府闯。

    孙可望见此,步子停了一下,然后忽然大笑着快步迎上,他挥手屏退侍卫,愠声说道:“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虞藩台过来直接迎进大堂,怎么又忘记了!”

    孙可望训斥几名侍卫一句,然后才笑着对虞胤说道:“虞藩台,这么匆忙来找小王,不知是什么事啊?”

    虞胤冷着脸,没给孙可望好脸色,“进去说!”

    说完也不用谁领路,这位老大人便轻车熟路的往王府内走,就跟自己家一样,一点儿也不见外。

    孙可望见此有些恼怒的挥手让侍卫们退下,然后快步追了上去。

    十一月间,河西走廊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两人进了大堂,侍卫立刻提来两个火盆,孙可望刚座好,便听虞胤怒声质问道:“王爷,方才张胜调兵杀了七个蒙古人,抢了二十匹健马,是不是你授意的?”

    孙可望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事虞胤这么快就知道了,他忙点了点头,“是啊!不过并不是”

    “河西好不容易能有今日局面,这其中关键就是贸易通畅!”不等孙可望说完,虞胤只听到他承认,立刻就火冒三丈,吹胡子瞪眼的质问道:“王爷让张胜在马市行凶杀人,牵走马匹,让其他人怎么想,来年还有人敢到瓜州交易吗?”

    瓜州集市建起来并不容易,河西走廊乱了近百年,这里的人都信奉弱肉强食的草原法则,各部之间都没有信任可言。

    孙可望只是使得河西安定,严禁私斗和截杀商队,可说服这些部落来瓜州交易,却多是虞胤和布政使司的官员。

    他们通过劝说,保证安全和公正,才逐渐有部落跑来交易,现在人家牵着马匹,千里迢迢的敢来贸易,孙可望却把人杀了,马也抢了,虞胤自然生气。

    孙可望心头真是一阵憋屈,若是以前他当大王的时候,谁敢这么和他说话?

    “虞藩台不要心急,听小王把事情说完嘛!”孙可望被训一句,很无奈的说道。

    虞胤一屁股坐下,怒气不减,“好,本官就听听王爷怎么说。”

    孙可望见此挥手让侍卫退下,然后才低声说道:“虞藩台,那几个蒙古人有问题,小王只是让张胜把人抓了询问一下来路,至于怎么弄出人命,小王也不知晓,要等张胜过来禀报!”

    “有问题?”虞胤眉头一挑,“有什么问题?”

    “这些人明显不像是贩马的,那些马都是好马,虞藩台可曾见过蒙古人给我们卖过好马的!这些人估计是哪方派来的细作,到瓜州探查我们的情况!”孙可望耐心解释道。

    虞胤听他这么说,一下安静下来,他听人说军队在马市杀了人,便匆匆忙忙的赶来质问,并不太了解具体的情况。

    丝路断绝之后,河西走廊就是一片荒芜,成为了贫瘠之地,没有多少价值存在,明朝后期基本是放弃的态度,起他势力也不太看得上这里。

    可是金国想要重新打通丝路,河西走廊的位置便重要起来,特别是现在几个边市都做的不错,像瓜州城中,就堆积了不少货物和金银。

    历史上,中原王朝数次开边市,可是又数次关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胡虏本性难改,有些部落见集市人多,货物和钱财多了,便又生出了劫掠之心,将边市货物抢完,人杀光,使得边市只能关闭。

    虞胤听孙可望一说,心头一颤,语气立时变了,“王爷是说有人盯上了瓜州。这批人都是细作!”

    虞胤态度转变之快,孙可望并不吃惊,点了点头,“这只是我的猜测,是不是,还要看张胜询问的怎么样。”

    两人正说着,张胜已经急急忙忙的赶到王府,孙可望立刻传他进来,等他一进堂,便开口问道:“什么情况,到底是哪路人马!”

    张胜脸上带着一丝慌张,咽了口唾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