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5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的人,这个人我觉得就是这个小郎中。有一件事我告诉你们,你们或许就会表示赞同。”

    文彦博和富弼忙侧耳倾听,想听听司马光要说出什么样的道理来。

    司马光吞了口唾沫才说道:“当时我见他胸怀天下,觉得此人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便想问问他对新法是如何看的。因为当时病人等着他看病,说的很简单。但是仅仅就那寥寥数语,已经让我断定此人可堪为国家栋梁。”

    “哦?他说什么?”富弼问道。

    司马光的目光缓缓扫过两个人,缓缓说道:“他说王安石变法不是在为民造福,而是祸国殃民。比如如青苗法的摊派,随意增加利率催逼勒索。免役法增加钱数,以多收为功,苛取为能等等。凡此种种弊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江山社稷将就此断送。”

    这几句话一出,富弼和文彦博都倒吸口凉气。又相互看了一眼,都一起问他:“他当真这么说?”

    两人之所以如此惊诧,是因为尽管他们几个都是变法的坚决反对者,可是也从来没有敢把变法的弊端上升到断送江山社稷这个高度上去,只说变法有种种弊端,应当废除。

    如果说要把变法上升到断送江山社稷上去,那就足以认定王安石意于谋反,那可就不是简单的变法辩论了。所以他们即便有这种心理的担忧,却从来没有人敢当面如此说,也从来没有人将变法往国将不国,断送江山社稷这么严重的地步上去想,更不会在众人面前说出来。

第818章 司马光的想法

    可是这个小郎中却当着司马光这位前宰相的面,直截了当说出了这番话。而司马光与王安石关于变法之争,只有在朝堂之上的人才会了解,当时并没有公开,很多人不知道司马光是坚决反对变法的。

    因为王安石的变法当时是主流,是皇帝主导推行的国家的新政,宣扬在外当然是上下一片叫好之声。对于那些杂音,不会让普通百姓知道,所以小郎中不大可能了解到司马光是坚决反对新法的,并用此来拍司马光的马屁。

    更何况司马光这时候已经辞去官职,退隐在洛阳,专心做学问了。而杨仙茅却贵为吴王的女婿,犯不着来拍一个已经不当官的前宰相的马屁。由此可以断定,这番话应该是这小郎中真心对变法的评判。

    这种评判,特别是对新法中的种种弊端精辟而又简洁的总结,顿时让他们三人心中都涌起了相遇知音的感觉。这些弊端也是他们屡次上书皇上,反对变法主要列举的罪状。

    当然,他们没有如此精辟的概括。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把他们听到的和看见的一些不妥反应给皇上。而小郎中却精辟的概括了他们心中主要列举变法的弊端。概括之精辟,简直是挠在了他们心头最痒处。

    司马光见两人愕然的表情和惊喜的神色,不由嘴角露出了微笑,捋着胡须说道:“我当时听他说出那番话的时候,神情跟你们一样。我这些天就在想,他小小年纪就对国家大事已经有了如此清晰的看法。对王安石的所谓新法有如此准确的判断,甚至看到了他祸国殃民,断送国家涉江山社稷的可怕后果。你们觉得像这样的人,还不足以担当国家栋梁,辅佐皇上吗?”

    听到这里文彦傅和富弼都赞同的缓缓点头,可是富弼却低声说道:“只不过官家一意孤行,一直在强推王安石的变法。虽然这两年有所缓解,但是他变法之心却从未动摇过。你若把小郎中保荐给皇上,皇上听到他这番话,只怕会立刻把他撵出朝廷,更不要说重用于他了。”

    司马光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说道:“这一点老朽如何不知?不过咱们三人私下里说,我大宋与西夏作战,永乐城大败之后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再与西夏争雄了,现在朝廷不得已只能继续向他们捐贡来维持边境和平。这件事让皇上十分的窝火和难过,在宫中哭了数日没有上朝。他日理万机身体一向不好,经过这次身体更是大不如前,各种病患缠身,隔三差五的便招太医前去诊治。”

    说到这,司马光压低了声音,道:“老朽曾经问过费神医,他给我说了实情,说皇上的病实际上已经非常沉重,不是汤药所能解决的。如果没有什么奇迹的话,只怕熬不了多久。再加上这一次黄河决堤和黄河水围困京城,淹没无数州县,百姓流离失所,皇上更是揪心。夜不能寐,寝食难安,身体状况更是急转直下飞。”

    富弼和文彦傅缓缓点头,他们身为朝廷以前的重臣,虽然已经不在朝廷做官,但是朝廷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官家的情况,他们还是可以从各种渠道得到消息的,也知道皇上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病魔缠身,经常要靠药来维持身体。大臣中已经有人上奏,要求皇上立太子了,而官家这时候才三十七岁。这个年纪就要立太子,这证明皇帝的病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文彦博说道:“你是如何打算的,不妨直说,我们也好帮你参谋参谋。”

    司马光举起酒杯饮了一口,然后说道:“现在皇上病情危重,我想保荐这小郎中作为御医去给皇帝治病。我会叮嘱他对新法不可说一个字的不好,在皇帝问的时候。当然平时也尽可能不要涉及这个话题里去,以免惹得高太后等人心中不快,为他将来的发展造成障碍。若是老天无眼,皇上归天,新的皇上登基。从现在来看,能够承继大统的都还只是孩子。到时候必然由高太后垂帘听政,而高太后又是坚决反对新法的。那时候老朽便可向高太后力荐杨仙茅,让他担纲大任,废除新法,重整祖宗之法,整顿朝野。当然不一定要把他直接推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去,可以先把他放在官不大但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看看他实际能不能治理一方,可以的话再继续栽培他。两位意向如何?”

    文彦博和富弼都缓缓点头说道:“这是最好不过的,特别是他的医术有独到之处,或许能治得了官家的疾病也未可知。”

    虽然他们三个都期望新的皇帝登基以便废除旧法,恢复祖宗之法。但是希望当今皇帝宋神宗疾病不治而亡这样的话,他们是绝对说不出口,甚至于在脑海中闪一闪这样的念头都觉得大逆不道。

    司马光说道:“这件事我只跟你们两个人说过,切不可跟第三人说起。更不可透露给那小郎中。我们只需心中有数,将来再暗中培育他。至于他是否能担当此大任,就看他的本事了。”

    另外两人都点头赞同。

    富弼沉吟片刻,说道:“他应该还没有功名,又如何能做的官呢?”

    司马光笑说:“他现在是太医院的书院的学生,一旦从太医书院毕业,便能被授予官职。虽然最初应当只是授予医官。可是,医官也是可以转成职事官的呀。”

    富弼拍了拍脑门说:“对对,我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

    这顿酒喝的甚是高兴,酒宴完毕。文彦博和富弼两人分别告辞,各自回去。

    文彦博坐着轿子,沿着街道往前走,心里在琢磨着先前司马光说的这件事。越琢磨越觉得司马光说的对,看得准,兴许这小郎中还真就是能力挽狂澜,阻止大宋朝江山社稷被王安石的新法所祸害。

    正想着,忽然,文彦博听到前方路边有杂乱的声音,似乎出了什么事。于是便挑起轿帘往外观瞧,只见路边围了不少人,正在议论着什么,通过围观人的缝隙,文彦博惊讶地发现,路边居然躺着一个人,一动不动的。其他人都紧张的瞧着,却没有人上前搀扶。

    文彦博不由心中感慨,当真是人心不古,为何见人摔倒却无人上前搀扶呢。他是最见不得这种不平事的,当即便叫停轿,要下去瞧瞧,顺便给这些不愿意助人的围观者好生训斥一顿。

    轿子来到围观人群外停了下来,文彦博掀开轿帘走了下去,轿夫高声道:“诸位请让开,文彦博文大人来了。”

    这些围观的人里没有几个认识文彦博的,但是却知道他的名号,毕竟文彦傅可做过当朝宰相,虽然现在已经退隐。因此听到是他的名讳,立刻都让开了一条道,恭恭敬敬束手而立。

    文彦博迈步走了进去,来到近前。顾不得看一眼地上躺着的人,指着两边站着的人怒斥:“见死不救,在这儿袖手旁观,你们摸摸良心还在不在?正是因为有你们这等没有道义之人,这才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他刚说到这,眼角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仔细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只见地上躺着那人鼻口流血,一张脸和手都是漆黑,样子很是吓人。而从那姿势便可断定人已经没气了,一包药摔在身边。

    文彦傅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蹬蹬往后退了几步,愕然地望着那具尸体,心中很是有些发毛。如果说是自己陡然见到这样一具尸体,只怕也不敢贸然上前搀扶,因为这尸体太过吓人了。

    文彦博稳了稳心神,扫了一眼围观的人说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人为何会死在这里?”

    百姓都惧官,唯独一个老者还敢上前回话,毕竟年纪大了,多少有些阅历。赔笑道:“启禀文老爷,老汉是对面摆摊的,我亲眼看见这人从那边过来,手里拎着个药包,好像刚看完病抓了药回去,走路摇摇晃晃的。我见他脸上发黑,当时就有些疑惑。他走到对面这里时便走不动了,用手撑着膝盖开始哇哇的吐血。他身边路过的人都吓坏了,远远退开看着他。这人吐了几口血之后就支撑不住,一下软在了地上。我赶紧过来想看个究竟。结果就发现他已经没气了。我和几个路人都很害怕,不敢上前搀扶,因为他死得这样子太吓人了,而我们又听说最近京城正在闹瘟疫,不少人都得瘟疫死了。这个人究竟是不是患了瘟疫而死,谁也不知道。所以都不敢上前帮忙,倒不是我们没这个想法,实在是……”

    文彦博当即摆摆手说:“我明白了,这件事不怪你们,换成谁都要小心。——你们赶紧通知衙门的仵作来,用草席把他裹了,送到衙门殓房,等他亲人前来认尸。”

    围观的人听到官老爷不责怪他们了,这才放心,赶紧连声答应。正在这时,忽然从小巷里慌慌张张跑出来一个年轻人。跑的着急,差点一头撞在围观的人身上。

第819章 恐慌

    文彦傅很是气恼,道:“没见到这么多人在这吗?慌慌张张干什么?撞到人怎么办?而且这还有一个得瘟疫而死的人。”

    “瘟疫?我,我父亲就是得了瘟疫,已经不行了,我得去找郎中。”

    那个人显然发现文彦傅气度不凡,还跟着随从,其他人都恭恭敬敬的样子,所以虽是心中焦急,但还是忙把原委说了。

    文彦博吃了一惊,道:“你父亲也患的是瘟疫?”

    那人点点头,待看清了地上躺着的那具尸体时,顿时吓得一哆嗦,突然抑制不住的放声大哭:“完了,我爹也是他这副模样,这下完了……。刚才我出来的时候我爹就已经快没气了,就算请到郎中,只怕也救不了了。我,我还是回去听听他有什么遗言吧!”

    说罢又踉跄着往回跑去,其他人听那人说他父亲也得的是这种全身发黑口吐鲜血死相极为恐怖的瘟疫,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都情不自禁露出了惊恐。

    文彦博心里也是打了个突,旁边的仆从赶紧说道:“大老爷,快上轿回去吧,外面不安全。”

    文彦傅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可是又有几个老人觉得自己活够了遇到危险也不后退呢,更何况是这种危险。于是文彦博点点头,转身上了轿子,坐着轿子往家走去。

    他刚到家中,忽听得管家着急忙慌地来说:“启禀老爷,厨房的采买病倒了。看样子好像是瘟疫,老太太让把人给送出去。想等你回来示下。”

    文彦傅心里咯噔一下,忙道:“究竟怎么回事?”

    管家说道:“今天早上他去赶早市,本来是去买菜的,可是却空手回来了,只说他突然觉得很不舒服,头痛身子痛,发高烧,口很渴,没力气,连走到早市都艰难,便知道估计去菜场买了菜只怕也走不回来,所以半道上又折返回来了。刚回到家就倒下了,我们七手八脚把他抬上床,他说他的脖子、腋下和大腿沟处都长了好几个包。用手一碰痛得钻心。我们就瞧了瞧,结果发现他肚子有一大块黑斑,着实吓人。便有仆从认出来,这种病似乎就是新的瘟疫。说是他见过一些街上倒在路边死的人也是这个样子。然后我就赶紧回禀了老太太。老太太让把人给弄出去,别死在院子里,听说这种瘟疫谁碰了谁都会染上的。老爷,您说要不要把他抬出去呢?”

    文彦傅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