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银行的安全由骆思恭负责。朕要求一个月之内,先将大兴县与宛平县两处的银行建好,其余的十家银行在三个月之内建好。”朱由校说道。

    “诺。”王礼乾和骆思恭一起应道。

    汤若望在回去之后,果然找到了朱由校说得那本书,而且他很快就将其中的复式记账法整理里出来。现在他就等着朱由校派人来学习研究。

    ……

    铸造新币朱由校能获得近六分的利润,这个利润虽不高,但胜在量大,一旦新币通行全国,这六分利润可是一笔巨额的财富,最少能解决近几年的军费问题。

    铸造新币和银行建设同时进行,朱由校还准备等银行出来之后,在新军中试行存折制度。每一名新军在帝国银行会办理一张存折,这个存折和新军的身份令牌一起使用,便可以支取饷银。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军队吃空饷等一些问题。

    现在新军正在训练,头三月的饷银已经由李永贞代为发放,而接下来的饷银,朱由校也准备按季度发放,三个月发放一次,现在距离第二次发饷还有四个多月,这段时间足够朱由校来筹集资金。

    王礼乾也找了个时间出宫了,这次出宫就是为了处理张辉的事情。

    张辉和张天师两人都一直都被东厂的人盯着,盯他们的人,一部分在明,一部分在暗。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九章 设局

    这个盯梢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迟早都被会被两人发现,东厂的番子在盯梢上还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他们经过商议,再得到王礼乾的认可(其实是朱由校认可,只是他们都不知道)之后,决定采取的措施。

    对于被人盯梢,张天师是非常的坦然,他觉得被皇上盯着才是一件好事,才能证明他的清白。但张辉却是不明所以,他特意悄悄地问过张天师这件事情,张天师给的答复是“这些人都是暗中保护你的人,毕竟这牵涉的银两数额过大,必须得有人暗中保护周全”,出于对张天师的信任,张辉也没有太多的计较。

    张辉暂住在京师的客栈中,当然客栈的档次是京师最好的。

    “这地方不错。”王礼乾进门扫视了一眼说道。此时房间有四个人,除了张辉之外,还有一个富态的中年男人和两个孔武有力的男子。

    “不知公公前来有何吩咐?”张辉恭敬地说道。王礼乾虽穿的便装,但张辉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杂家听说你有朋友在海外发现了金山,但凡愿意出资者,每月可获利一钱五分,不知是真是假?”王礼乾开门见山地说道。

    “公公,您是……”张辉现在刚开始胆子还小,可不敢得罪宫中的人。

    “你别管杂家是谁?杂家只想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假?”王礼乾看着张辉问道。

    张辉一下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现在是心跳加速,头脑有点懵,他足足犹豫了半盏茶的功夫,才指着边上富态的中年人说道:“的确是真的,我边上的这位就是海外归来的大商人全元,就是他在海外发现的这座金山。”

    “咳咳……”全元在边上连咳了几下,来掩饰自己紧张的情绪,然后才说道,“公公,小人祖居江南,自小随父远赴海外,在海外咬留巴定居,我有一次在海外航行的时候遇到风浪,全船的人除了我之外,其余的全部在海难中遇难,而小人得上天眷顾大难不死,有幸在小岛深处发现了一座金山。”

    至于怎么离开小岛,全元没有说,王礼乾也没有问,他不是来检查这场骗局的周密性的,而是来配合的,在他看来,这场骗局不管怎么编,都是漏洞百出的。

    “杂家决定相信你们,杂家决定给你们投资五万两白银,不知可否?”王礼乾直接说道。看着他们和自己的演出,他觉得演戏太累了,他感觉自己要笑场了,他得赶快结束这件事情。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张辉还在犹豫,但全元却抢先高兴地说道。

    “这里是五万两的银票,你们先拿着,如果事情办得好,杂家会继续加大投资。”王礼乾微笑着说道。

    “是,是。”全元抢先接过银票说道。

    “李大,你留下。”王礼乾对身边的人说道。

    王礼乾说完,又对张辉和全元说道:“如果谁敢抢夺你们的金山或者钱财,你可以让李大来联系杂家,让杂家来帮你出面,杂家一定会想办法帮你们解决的。”

    “这……”全元见王礼乾要留个人在这里,他就有些不愿意了。毕竟他只是骗子,被骗的人留个人给他的感觉,就是留个人在这里监视他们的。

    “当然可以,这个月利钱小人一定如期送到。但有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该送到哪里?”张辉全不这么想,他看出王礼乾的身份不低,有这样的人做后台,他的骗局才能真正地施展起来。

    张辉和全元所站的立场完全不同,张辉是想要骗够一亿两的,而全元的想法是捞一笔就跑,只不过在这场骗局中,张辉才是做主的。

    “到时候,李大会通知你的。”王礼乾冷冷地说道。

    “是,小人明白。”张辉恭敬地说道。

    ……

    正因为王礼乾的介入,使得这场骗局在一个月之后被骗的人趁几何式的增长。王礼乾第一步已经做完了,现在要开始筹划第二步了。

    而汉语拼音的培训还在进行中。学习这东西,除了勤奋之外,天赋有时候也很重要。

    任皇贵妃的贴身婢女小莲就是学得最快的一个,当大多人还在为韵母如何发音伤透了脑筋的时候,她仅仅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这样的速度让朱由校也觉得不可思议。

    “小莲,你有什么需要朕做的,都可以提。”朱由校说道。

    “奴婢只希望皇上能去容妃娘娘那里走走。”小莲恭敬地说道。

    朱由校看了看小莲,说道:“难得你一片忠心,这个要求,朕答应你,今天晚上朕就去任皇贵妃那里。拼音你已经学会了,你以后要帮皇后将这个编写成册,朕准备用作学童的启蒙教育。”

    “诺。”小莲恭敬地回答道。

    ……

    听到朱由校说今晚就来,任容妃带着小莲跟朱由校告了一个假,她要先回了自己的地方为皇上到来准备。

    “小莲,你说本宫穿哪身适合?”任容妃说道。

    “娘娘天生丽质,无论穿哪身衣裳都好看,但奴婢以为娘娘可以穿宫里今天刚送来的,给娘娘改了的衣服最合适。”小莲恭敬地回答道。

    “那好,就穿你说的那套,希望皇上能喜欢。”任容妃点头说道。

    “来人,赶快服侍娘娘更衣。”小莲吩咐道。

    很快任容妃的衣服就换好了。

    “娘娘,这衣服感觉怎么样?”小莲问道。

    “穿在身上感觉有点小,看起来似乎有伤风化,皇上会不会不喜欢?”任容妃担忧地问道。

    “娘娘,您放心吧,这衣服娘娘本来就是要穿给皇上看的,皇上肯定会喜欢,只要皇上喜欢就好。”小莲安慰道。

    “对,只要皇上喜欢,本宫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任容妃说道。

    “对,只要皇上喜欢,皇上以后一定会常来娘娘这里,等娘娘有了太子殿下,这个宫中再也不会有人小看娘娘了。”小莲恭维地说道。

    任容妃笑笑,说道:“小莲,本宫只要事成,本宫一定不会亏待你,等本宫怀了孩子,本宫一定会将你举荐给皇上。”

第四十章 吴有性

    “奴婢不敢,奴婢只想一辈子服侍娘娘。”小莲赶忙跪倒在地。

    “你的那点小心思,本宫是知道的,在这皇宫里,就皇上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又是棵参天大树,这天下的女人啊!谁都想攀上这棵参天大树,可不是谁都有机会攀上的,尤其是在宫里,一不小心可就是要掉脑袋的事情。”任容妃微笑着说道。

    “奴婢明白,奴婢不敢妄想。”小莲胆战心惊地说道。

    “妄想谁都有,她们也有。”任容妃指着帮她换衣的宫女说道。

    “奴婢不敢。”宫女们瞬间全部都跪下了。

    “小莲,你是有机会的,帮本宫将事情办好,本宫一定会给你机会。晚上,还是你留下侍候本宫和皇上,其余的人都退下,皇上马上就要到了。”任容妃微笑着说道。

    “诺。”

    ……

    朱由校对任容妃改良的衣服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就好像这个时候的东方人看西方人一样,感觉都长得一样的。

    对于朱由校的无视,任容妃也是很无奈,她不知道是皇上看出来故意没说,还是皇上根本就没有看出来。

    但小莲不能无视,小莲明白如果这次没办好,她可能会失去任容妃的信任,在宫里,没有后台的宫女,真的连草芥都不如,死了都不会有人知道。她一定要搏一搏。

    小莲敢搏一搏,主要是她今天得了第一名,而且自从今年皇上康复以后,皇上对宫里人的态度就变得非常的仁慈,不但关心宫里人的生老病死,更没有人因言获罪。

    “皇上,您有没有发现娘娘今天穿着有什么不同吗?”小莲战战兢兢地轻声问道。

    “小莲,大胆,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还不下去。”任容妃怒斥道。任容妃愤怒是有的,在皇上面前,小莲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她管教无方,不会教导下人,但她也有些佩服小莲,当然还有更多其他感情交织在一起。

    “算了,不要动不动就呵斥宫女,朕不喜欢。”朱由校阻止道。

    朱由校又接着说道:“容妃,站起来让朕看看,朕一下还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

    “诺。”任容妃赶快站了起来在朱由校面前展示自己的新衣。

    “不错,不错。比以前的款式要好看多了,很有想法。”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只要皇上喜欢就好。”容妃高兴地说道。

    “拿笔墨来,朕有几个大胆的想法,你们想办法把它们做出来穿给朕看看。”朱由校想到可以实施自己的想法了,他兴奋地说道。

    “小莲,笔墨侍候。”听了朱由校的话,容妃更加高兴了,这意味着皇上以后还会来她这里。

    朱由校这次画的是上辈子见过的长袖长款收腰连衣裙,当然他只能将意思画出来,至于尺寸、制作等方面就要全靠她们自己领悟了。

    一个有木匠天赋的皇帝不做木匠了改设计衣服了!

    ……

    四十二岁的吴有性进京了,他的瘟疫论现在虽还没形成,但是他已经行医多年,已经开始涉猎瘟疫。

    根据史书记载,明末灾害不断,瘟疫更是不断,尤以1642年为最,南北直隶,浙江,山东等地瘟疫横行,十户九死,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这也是导致明亡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由校不会等到瘟疫全面爆发了再来防止,他要从现在开始准备,而吴有性是这步棋局中,最关键的一枚棋子,是他防止瘟疫设想的执行者。

    “吴又可,你行医多久了?”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草民已经行医二十余载。”吴有性恭敬地回答道。

    “你对瘟疫有什么看法?”朱由校直接问道。

    吴有性想了一会,说道:“草民以为瘟疫应该与伤寒病有所不同,草民曾以伤寒法治疗过瘟疫,却是毫无效果。但有何不同,草民暂时无法告知陛下。”

    朱由校见吴有性居然对瘟疫有了这样的见识,高兴地说道:“瘟疫的确不同于伤寒病,造成瘟疫的原因与一种看不见的病菌有关。”

    “陛下,何谓看不见的病菌?”吴有性问道。

    “换而言之就是疠气,瘟疫就是疠气引起的,例如鼠疫,就是由老鼠身上携带的疠气引起的。”朱由校想了想,换了一种吴有性能理解的说法。之所以朱由校说鼠疫,明末造成大规模瘟疫的应该就是鼠疫,其他的瘟疫流行速度及程度应该造成不了如此大的破坏,现在抛出鼠疫,朱由校是想吴有性能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

    “何为鼠疫?老鼠身上的疠气又怎么传染给人的?”对于这样的学术问题,吴有性顿时来了兴趣。

    这个问题朱由校也不知道怎么来用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回答,朱由校避重就轻地说道:“这些都是来自朕的梦中,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朕找你来的原因。”

    “陛下,可否详细地跟草民说说?”吴有性说道。

    “大胆……”王礼乾见吴有性说话没了分寸,不由得怒道。

    朱由校挥挥手,示意王礼乾住口,然后对吴有性说道:“朕现在只能想起这么多,待朕想起以后再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