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陆皆有,各种箱笼麻袋堆得像小山一样。

    负责这次行动的燕青对李延庆介绍道:“弟兄们一共抓住了三十二批队伍,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水陆只有八批,其他全部是走陆路,用骆驼运走,各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很多来自遥远西方的金银器皿和名贵地毯,可以说令人瞠目结舌。”

    “他们把财富转移到哪里去?”李延庆又问道。

    “大部分都转移到大同府,但也有少部分向河套地区转移,那边是西夏的黑山威福军司,有数千驻军,还有一座城池,叫做海城,估计他们想以海城为新的根基。”

    “那是他们的痴心梦想,不过我有点奇怪,为什么西夏贵族认定金国会像供祖宗一样把他们供起来,还会诚实地替他们保护财产?秋毫无犯!”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

    身后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李延庆回头,只见熙河路经略使刘快步走了进来,李延庆一阵惊喜,“刘经略什么时候来的?”

    “我刚到,特来向都元帅汇报情况。”

    “刘经略太客气了,我们去中军大帐内坐!”

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十)

    两人来到中军大帐坐下,李延庆让亲兵上了茶,刘喝了口热茶,又笑着继续刚才的话题,“金夏结盟后又签署了一个副本,如果西夏遇到灭国危机,金国须接收并保护西夏的贵族和重臣,并帮助西夏复国,具体还有更详细的条款,应该就是基于这一条,西夏权贵才开始转移财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西夏应该多次向金国求援了。“

    “说得没错,光我知道,西夏已经两次向金国求援,但大同府的金兵始终按兵不动,这足以说明金国现在不想和我们翻脸,也说明金国征讨漠北各部不太顺利。”

    “说到征讨漠北,我倒听到一个消息,都元帅在背后支持漠北各部吧!”

    李延庆当然知道这是刘子羽告诉了父亲,他沉吟一下道:“我知道这件事迟早会被公开,不过现在事情还没有成功,不能被金国知道,否则大同金兵会出兵破坏,所以希望刘经略绝对保密此事,连朝廷也不能说!”

    刘一惊,连忙道:“我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当然会绝对保密,不过都元帅是否在暗指朝廷中有人勾结金国?”

    “刘经略觉得朝中大臣个个忠直,没有勾结金国的人?“

    刘沉默了,怎么可能呢?任何朝代都不乏奸佞,宋朝又岂能例外?

    沉默片刻,他点了点头,”李都帅说得对,这件事关系重大,必须严格保密,犬子把这件事告诉我,我已再三叮嘱他,不可有半点泄露。“

    李延庆淡淡道:“我并非故意隐瞒朝廷,只是想等这件事做成后,再向朝廷汇报,如果有人不满,说我李延庆目无朝廷,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如果是那样,我愿替李都帅分担一部分责任,这件事是李都帅和我商量后决定的。”

    望着刘正直的目光,李延庆心中感动,他笑了笑又问道:“说说河西吧!河西情况如何?”

    “河西非常顺利,我已经拿下了沙洲,目前在沙洲敦煌县驻兵五千,我将河西临时都督府设在甘州张掖县,什么时候还请都帅去视察河西?“

    “我当然要去,但现在不行,等灭了西夏再说吧!其实我更关心,河西民众是否肯依附大宋?”

    刘微微一笑,“如果说他们心悦诚服忠诚于大宋,那也不太现实,其实主要还是利益,我的赋税要比西夏低得很多,而且头三年免税,并且承认他们祖先留下的牧场,不侵夺他们的财产,这些利益和诚意足以让他们接受大宋统治河西,为大宋平稳接管河西打下基础,我已写信给朝廷,请朝廷速派官员前来接收河西。“

    李延庆沉默一下道:“我已向朝廷推荐刘经略为首任河西经略使,相信朝廷会接受我的建议。”

    刘摇摇头,“未必啊!“

    刘话中话,李延庆也心知肚明,两人一时沉默,过了片刻,刘低声道:“难道太上皇真要复辟?”

    李延庆注意到刘是用复辟这个略带贬义的词,而不是用复位这个词,可见他并不希望赵佶重登帝位,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我可以明确告诉刘经略,我会坚决捍卫官家的帝位,是我拥立官家登基,我绝不会容许有人推翻他,这是我的原则,如果刘经略与我道不同,我们最好避免谈及此事。”

    刘笑了起来,“我也是官家的拥戴者,坦率地说,我很不赞成太上皇再次登基,大宋要向前走,要有年轻的活力和生机,而不是倒退,我承认太上皇有心机有手腕,但大宋日趋腐朽,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反,官家是一个很好的帝王,或许他在对金国上也稍显软弱,但他勤政、节俭、自律,能够爱惜百姓,致力于大宋恢复繁荣,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全力支持他。“

    李延庆点点头,“希望西夏大胜能给官家带去威望,支撑他的帝位。”

    “所以我要劝都帅,灭西夏宜早不宜迟。”

    “刘经略听到什么消息了吗?”

    刘见左右无人,便压低声音道:“我昨天在路上得到一个消息,秦桧巡视熙河路时拉拢凤翔知府姚秀弘,姚秀弘假意接受他的拉拢,秦桧在酒后告诉姚秀弘,太上皇已经控制了一半的御林军和临安驻军,很可能要发生政变了,姚秀弘立刻派人送信给我。”

    李延庆负手走了几步,历史上大概这个时候发生了刘、苗兵变,他原以为自己改变了历史,刘、苗兵变不会再发生了,现在他忽然意识到,刘、苗兵变很可能会以另一种方式发生。

    想到这,李延庆觉得自己必须立刻提醒赵构。

    就在这时,亲王在帐外禀报,“启禀都统,兴庆府城内来了两个大臣,说是封西夏皇帝之令来和都统和谈。”

    “是什么人?”

    “是相国曹价和兵部尚书英贵。”

    李延庆冷冷笑了起来,这两人都向外大量转移财富,他还居然有脸代表皇帝来谈判。

    刘笑道:“谈一谈其实无妨,如果他们皇帝愿意出城投降,可以饶他们皇族一命,把他们送去临安,这对收服党项族和以后稳固西夏地区的统制有好处。”

    李延庆想了想便笑道:“我没有精力与他们嗦,不如刘经略替我和他们谈判,没有问题吧!”

    刘哈哈一笑,“都帅倒是会抓壮丁,看来我是来得太及时了。”

    “谁说不是呢?刘经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就叫恰逢其时。”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

    。。。。。。。

    曹价和英贵进入了宋军大营,随即被领到副帐稍候,两人心情都有点沉重,他们亲眼看见了宋军的士气高昂和训练有素。

    英贵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宋军大营没有一个散乱的士兵,所有士兵都是成排成列行走,再仔细看就是两人成排,三人成列,大帐和各种物品整齐地有序,地上干干净净,这些细节足以证明了宋军的训练有素,也证明这支宋军已经不是从前西夏对阵百年的那支腐朽宋军了。

    大帐内两人沉默无言,良久,英贵叹口气道:“这次谈判天子恐怕要失望了。”

    曹价摇摇头,“我们尽力吧!寻找一切可能和解的机会。”

    这时,帐外传来脚步声,两人连忙起身,只见一名年约五十岁的中年文官走了进来,两人都愣住了,传言李延庆才二十岁,此人怎么看都不可能是李延庆,他们目光又向此人身后望去,再没有别人了。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在下熙河路经略使刘,特代表我家都元帅接待二位!”

    曹价略有些不悦,“我是西夏国宰相,难道和你们都元帅和谈的资格都没有吗?”

    刘淡淡道:“曹相国可以选择不谈。”

    英贵连忙打个哈哈,解释道:“刘使君不要误会,我们天子有一封给李都统的亲笔信,嘱咐我们亲自交给李都统,曹相国是这个意思。”

    “无妨,我可以代交。”

    曹价也回过味,他们现在没有选择余地,他只得默认了宋军的安排,将信递给刘。

    刘将信交给一名李延庆的亲兵,亲兵飞奔而去,刘这才一摆手,“两位请坐吧!”

    副帐其实也颇为宽敞,一点不觉得憋闷,两人在一张宽大的桌前坐下,刘在他们对面坐下,李延庆的主簿曹叶也坐刘身旁,摆开纸笔,他作为刘的谈判助手,负责全程记录双方的谈判。

    曹价心中还是不太舒服,便给英贵使个眼色,让他开口,英贵会意,便欠身道:“宋夏两国征战了百年,也和解了百年,这两年西夏正是国力比较衰弱之时,也无意和宋朝交战,所以上次达成停战妥协后,西夏一直恪守双方约定的边界,对近深入西夏的青岗寨也从不去骚扰,这是我们的诚意体现,但这次宋军突然撕破了协议,践踏西夏的诚意,我们深表遗憾。“

    刘笑了笑,“宋夏交战一百多年来,宋朝对贵国的诚意已是深有领教,所以在这里不要提什么诚意,至于撕毁协议,那只是一纸停战协议,上面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也就是说,双方可以随时开战,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撕毁协议,如果贵方一定要拿协议说事,那真没有什么可商谈的必要。“

    刘直接怼了回去,什么时候了,居然还要拿大道理压人,那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这还因为刘是文官,涵养好,给他们面子,要是李延庆坐在这里,当即就令人乱棍把他们打出去了,什么时候了,还不跪下乞怜,居然还来指责违反协议。

    曹价摆摆手,让英贵不要再提这次,他沉吟一下道:“只要贵军能退兵,我们西夏愿意做出如下让步,第一,西夏愿去除帝号,向大宋称臣,做大宋的藩国;第二,每年向大宋进贡羊三十万只,以前大宋的岁币,我们会逐年返回;第三,宋夏签署永久和平协议,西夏以书面方式保证百年内不侵犯大宋一寸土地;第四,西夏历年抓捕宋朝平民当全部送还,并适当给于他们补偿;第五,西夏愿意与宋朝结成抗金同盟,共同对抗金国,以上五条充分显示了西夏的诚意,恳请贵军仔细考虑。“

    刘微微一笑,“我相信你们的诚意,不过这五条比较适合双方在边疆作战,西夏战败的情况下采用,并不是适合现在的情形,当然,我无权做出任何决定。我立刻向都元帅汇报,由他来决定。”

    这时,曹叶已经写完了,把备忘录拿给刘细看,刘看了一遍,便对曹叶道:“可以,拿给李都帅过目。”

    曹叶匆匆去了,不多时便回来了,附耳给刘说几句,刘点点头,对神情紧张的两人道:“都元帅不能接受你们的条件,如果你们决定都元帅级别太小,也可以派人去临安交涉,都元帅会服从朝廷的决定,那我就只能失陪了。“

    刘起身要走,英贵连忙喊道:“刘经略请留步,其实我们还第六条。”

    这就是所谓的谈判,本质上和菜场讨价还价差不多,西夏方不可能一步到位,见对方要结束和谈,连忙又抛出新的让步。

    刘又坐下来,点点头道:“我们愿意洗耳恭听!”

    英贵和曹价低声商量一下,英贵便叹口气道:“我们答应把河西四州割让给大宋,这是我们最大的让步了,请李都统一定要答应。“

    曹叶再次出去了,片刻,他拿了一封信回来,把信交给了刘,刘看了看,便将信递给英贵,”我们都帅认为,现在应该是宋军提条件,这就是我们条件,你们回去复命吧!“

    英贵打开信封,曹价也急忙凑上前细看,两人顿时被里面条件惊得目瞪口呆。

    刘淡淡道:“刚我也说过,如果你们觉得李都帅谈判不够资格,你们可以派人去临安和朝廷协商,如果朝廷做出决定,我们会按照朝廷的决策执行,我说得够多了,两位请回吧!”

    。。。。。。。。。。。。

    曹价和英贵二人无比失落地返回了兴庆府,他们回到皇宫,李乾顺和一班大臣都在这里等候了。

    当李乾顺看完李延庆亲手所书的条件,顿时脸色铁青,他一挥手,对英贵道:“英尚书念给大家听!”

    英贵只得逐条宣读。

    一、兴庆府守军必须立刻缴械投降,如投降诚意足够,宋军可以取消投降仪式。

    二、西夏投降,西夏李氏皇族以及后妃由宋军护送前往临安,西夏王可以保证封异姓王殊荣,个人财物得以保留。

    三、西夏投降,宋军将善待党项族各部,不侵夺其财产和土地,准其子孙世代居住在贺南山下。

    四、西夏投降,宋军将严管军纪,不准出现任何掠夺百姓现象。

    五、西夏投降,宋朝将恢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