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呵呵一笑,“朕又不是第一次出去,再说坐船出行,问题不大。”

    曹俨听说是坐船出行,这才松了口气,他连忙道:“卑职去安排一下,让民船先离开西湖。”

    “这倒不用,朕不想扰民,有侍卫船跟随就行了。”

    大宋皇帝在亲民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不错,和天子共游西湖,在别的朝代不可想象,但在宋朝却是很正常之事。

    赵构的龙船离开了皇家码头,在曹俨的指引下向东北方向驶去,湖中有不少游玩的民船,见戒备森严的龙首船出现,民船纷纷回避,虽然侍卫船并不驱赶民船,但与天子的龙首船争道也很不妥当,大家都自觉地让开了水面。

    不多时,龙首船便渐渐接近了西北方向,临安府在西湖的东北角有大片土地,准备用来修建官宅以及官舍。

    “陛下,那里就是了!”曹俨指着远处岸上的大片空地道。

    赵构首先看了看湖水,眉头就略略一皱,这一带的湖水比较暗,似乎水底的淤泥被带起来,染黑了湖水。

    曹俨有点尴尬,连忙解释道:“这里是漕河的航道,夜里大量船只经过,影响了湖底的淤泥,不过卑职已经在考虑禁止货船进入西湖,改道走西泾河,把那边河道疏通就可行了,最迟年底完成。”

    赵构点点头,没有说什么,京城一般都需要大量物资,漕运是免不了的,他又向岸上望去,只见岸上土地很平坦,远处正在修建大量房舍,那里应该就是中低级官员的官宅和官舍了,且不说这一带根本就没有任何风景可言,连繁华的商业中心也不是,在这里造宅,档次就明显低了。

    更重要是,让太上皇和中低级官员为邻,实在不妥,赵构摇摇头道:“这边风景太差,不考虑。”

    “陛下,西湖风景好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凤凰山和螺髻山之间的小汤湾,还有就是夕照山脚下,小汤湾那块也是官府的,可以考虑在那边修建一座别宫。”

    中书省和枢密院都在小汤湾,把父皇的别宫修在那里,那不就是让父皇直接控制知政堂吗?这种蠢事赵构怎么可能去做,他沉吟一下道:“去夕照山看看!”

    夕照山在西湖的西面,正对涌金门,夕照山脚下林木参天,泉水潺潺,布金禅寺就修建在夕照山半山腰上,船只靠近夕照寺,望着浓郁的大片树林,一股清幽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赵构忍不住赞道:“这里简直是神仙住的地方。”

    “陛下,这里确实很好,而且土地价格非常昂贵,比南御街两边的地价还贵,而且现在根本就买不到了。”

    “可以谈谈嘛!这边是谁的土地?”

    曹俨犹豫一下道:“这一带靠西湖边的土地都是李延庆父亲所有。”

    赵构笑了起来,“是你的亲家,宝妍斋的大东主吗?”

    曹俨点点头,“正是他,他在三年前就买下这边的土地,非常有眼光,那时这边的土地才十贯钱一亩,现在一亩至少要万贯钱了,涨了千倍。”

    “那我们就去和他谈谈,他是你兄弟的亲家,他儿子是朕的姊夫,都有亲戚关系,这个面子他应该给吧!”

    “微臣也觉得可以谈!”

    这时,赵构忽然发现树林中有大片府宅,顿时有了兴趣,便笑道:“那边有座宅子,我们去看看。”

    说完,赵构便吩咐船只靠岸,船只在一处新建的码头上缓缓靠岸,赵构和曹俨下了船,在数十名侍卫的严密保护下向百步外的宅院走去。

    这座宅子占地约五十亩左右,修建在山脚下,但地势较高,站在窗前就能越过大树看到波光粼粼的西湖,距离湖边也只有百步左右,宅子显然是新建,白墙黑瓦,极为清丽脱俗,四周鸟鸣婉转,从一片翠竹中穿林而过,台阶正对大门。

    “若能住在这里,朕都不想回皇宫了!”

    赵构连声赞叹,又让侍卫去叫门,他想进去看看。

    片刻,小门开启,里面是个头发半白的老者,侍卫向这边指了指,给老者说了几句,老者吓了一跳,连门都没有关便跑回去了。

    还不等侍卫回来禀报,大门便开启了,一名身着青色衫,头戴幞头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出,曹俨一下子认出了他,居然是李延庆的父亲李大器。

    “陛下,他便是李延庆的父亲。”

    赵构点点头,缓缓走上前笑道:“李员外住得好悠闲啊!”

    李大器也吓了一跳,居然是曹俨陪同天子来了,他连忙上前跪下行大礼,“小民李大器拜见皇帝陛下!”

    赵构虚托扶起笑道:“快快请起,延庆是朕的姊夫,员外也是朕的外戚长辈,不必行此大礼!”

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

    赵构走进了这座清雅脱俗的大宅,李大器在前面给他介绍,“这座宅子一个月前才刚刚完工,实际上是给延庆修建,他们在矾楼附近有一座宅子,不过那座宅子偏小了一点,还不到十亩,而且只是普通府宅,和他目前的身份有点不符,所以我便这里给他修建一座宅子,比较幽静,也比较低调。”

    “呵呵!原来这里是晋王府,朕还真没想到。”

    赵构心中略有一丝失望,他还想着把这座宅子买下来给父皇养老。

    李大器没有看出天子眼中的失望,依旧兴致勃勃给赵构介绍,“这座宅子的特点是中间是精华,两段是辅助房舍,像厨房、牲畜棚,库房、下人房以及护卫房都在两侧,而中间的四十亩便是主人房,前面是主堂、会客房、起居房、餐堂、外书房等等,后面便是花园和内宅,亭台楼阁、小桥曲廊,应有尽有。。。。。。”

    赵构越看这座宅子就越是喜欢,非常精雅舒适,相信父皇一定非常喜欢,他便向曹俨使了个眼色。

    曹俨会意,当赵构在一座小亭内喝茶休息时,曹俨便把李大器叫到一边,低声道:“李员外能不能另外再给延庆造一座府宅?”

    李大器一怔,“这是为何?”

    曹俨便将今天天子微服出巡的来意说了一遍,又叹口气道:“官家也是人子,他为了让受尽磨难的太上皇住得舒适一点而东奔西走,这份孝心令人可嘉,现在官家唯一看中就是这座府宅,让太上皇能在这里颐养天年,官家愿意出高价买这座府宅,员外能不能体谅官家的一份苦心而割爱?”

    李大器着实有点为难,他倒不是舍不得一座宅子,而是这座宅子是他手中最好的一块土地,他当然想留给自己的儿子,不过现在是官家来求自己,想到官家的一片孝心,李大器也颇为感动。

    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这座宅子是延庆的府宅,就当他孝敬自己的丈人,而且太上皇也是我的亲家,让亲家住这里,我没有话说,我另外找地方再修建一座府宅。”

    曹俨大喜,连忙赶去向官家汇报,赵构笑道:“占了晋王的宅子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还要免费奉送,这可要不得,让李员外估个价,我加两成买下,可不能让李员外吃亏。”

    曹俨劝道:“陛下,太上皇毕竟和李员外是亲家,有买卖关系不太好,而且李员外说得也对,这是延庆的府宅,孝敬给自己的丈人也算是天经地义。”

    赵构迟疑一下道:“可这样我很难为情!”

    曹俨想了想道:“不如这样,陛下也赐一眼皇家山泉给李员外,这样就是礼尚往来了。”

    赵构觉得这个办法也不错,便笑道:“好吧!朕就把凤凰山东麓的流芳泉赐给李员外,算是这座宅子的一点回礼。”

    在临安府的二十大皇家名泉中,流芳泉排名第五,本来是留给太上皇享用,但太上皇却看中了排名第一的瑞石泉,这眼流芳泉赵构便顺手赏赐给了李大器。

    搞定了别宫,赵构便告辞离去了,李大器一直将赵构送到码头,李大器犹豫一下问道:“请问陛下,延庆最近有没有回临安的计划?”

    赵构微微一笑,“按照惯例,他应该进京述职,不过西北的事情太多,而且又是在前线,他需要将诸事安排妥当后才能成行,所以在时间上朕不作限制,现在已是十月,严冬将至,朕估计他要到明年开春恐怕才能成行。”

    李大器行一礼道:“小民明白了,这座宅子今天就可交给宫中,太上皇随时可以过来居住。”

    赵构见曹俨和几名侍卫已经先上了船,便取出一封信递给李大器,低声嘱咐道:“速派人把这封信送给延庆。”

    李大器吓了一跳,连忙收下信,“小民下午就派人去京兆。”

    赵构倒不是不相信曹俨,而是父皇准备接见的老臣名单中,曹家老爷子排在第一个,赵构担心曹家会被父皇拉过去。

    。。。。。。。。。。

    十月的关中已进入了晚秋,在十月的云雾之下,关中大地上的颜色已慢慢褪去,太白山峰顶已盖了初雪,平原上也已披上一件枯涩的大衣,天空中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树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矗立着,让褐色的苔藓掩盖住他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去了他们浓绿的外衣,它们只好枯秃站在那里。

    但城池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秋收的喜悦还没有从人们脸上消退,对新年的期待又跳进了人们的眼中,主妇们开始在市场上巡睃便宜的年货,男人们则在为年底的一份体面收入而拼命干活,孩子们也开始数着日子盼望着新年,他们的新衣服、压岁钱、炮仗还有正月十五的灯会等等,穷人家的孩子在那一天也能美美的大吃一顿。

    对于京兆城内的各大寺庙而言,新年也是香火钱入账的日子,大户人家几乎都会在新年前后来还原许愿,所以离新年还有两个月,各大寺庙已经开始筹备各自的法会了,那是吸引香客最有效的手段。

    大慈恩寺今天却山门紧闭,山门前扫得干干净净,十几名沙弥和数十名士兵站在门口,不断地将前来上香的香客们劝回,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大慈恩寺今日有贵客临门,暂停接待一日,明日准时开启山门,万望香客谅解。’

    大慈恩寺内不时有穿着红白两色武士服的女侍卫在各个角落出没,警惕地巡视着四周的动静,今天是晋王妃带着几个姐妹特地来大慈恩寺上香,王妃曹蕴和次妃赵福金在三个月前都怀了身孕,三个月内需在家里静养,三个月后则可以出门散心了。

    所以曹蕴和赵福金便约好,可以上街时便一起来寺院为孩儿祈福,恳求佛祖保佑孩子平安健康,今天是良辰吉日,一家人便选在今天来到了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追念母亲长孙皇后而修建,占地广阔,气势恢宏,是大唐王朝的皇家寺院之一,唐末时寺院毁于战火,现在的寺院是在原址上重建,无论规模还是僧众都远不能和大唐时代相比,在京兆城它也不是最大的寺院,曹蕴选择大慈恩寺上香,是因为王府离这里很近,就隔一条小河。

    寺院住持智光大师带着十几名长老陪同四位夫人来到大雄宝殿,智光大师合掌笑眯眯道:“王妃除了祈福外,应该还有求子吧!”

    任何一个寺院都希望香客有所祈求,有祈求就有许愿,有许愿就有还原,尤其是王妃这样的大香客,住持更是希望她能在佛祖面前多一些许愿,但话不能说得这么直接,求子就是最好托词。

    大慈恩寺也是王府的供奉寺院,曹蕴每年会捐香油五百斤,曹蕴点了点头,“晋王子嗣偏少,今天来也是希望腹中骨肉是两位少郎,若能实现愿望,我们一定在还原时重重感谢。”

    “阿弥陀佛,王妃心诚,一定会感动佛祖,请上香吧!”

    曹蕴带着赵福金进了大殿,师师和扈青儿也跟在后面进了大殿,师师要为女儿的平安健康祈求佛祖保佑,而青儿也希望自己能早怀身孕,她已在上月被册封为三品郡夫人,当然,在兵部的封赏册中,她又以扈三娘的名字升为正五品宁远将军,在京兆军中由女兵营统领升为女兵营统制。

    这是扈青儿的两个身份,她不想放弃军职,但又渴望为夫郎生一个孩儿,正好遇到停战,她便希望这段和平时期能早怀身孕。

    四人在香案前先敬了香,随即四人在佛祖面前跪下,她们合掌磕头,默默地向佛祖许下了各自的心愿。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腹中骨肉生为少郎,为李氏繁荣烟火。”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诞下麟儿,求佛祖保佑父皇身体健康,保佑皇兄平安康宁。”

    “求佛祖保佑小女莲儿无病无灾,快乐长大,保佑女子和夫君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头顶三尺大佛当知,你若使我夫君神勇,让我早怀身孕,我必修僧房百间,为汝重塑金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