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5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夏战役结束后,西北三路得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机会,李延庆积极训练新兵,培养火药、火器工匠,全力制造震天雷、飞火雷等犀利的火器,十月下旬,天子赵构下旨,同意李延庆的家人前往京兆府定居。

    与此同时,西北三路各州府贴出了通告,今年将举行科举恩科,发解试将于半个月后的十一月初八举行,朝廷省试则于次年三月在临安府举行。

    李延庆来京兆后住在留守府后宅,京兆留守府实际上是后周时修建的行宫,大宋建立后,便将它改造成京兆留守府,它是京兆等级最高的一座官宅,只有亲王以上才能入住,康王赵构出任京兆留守时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赵构将李延庆封到京兆后,特地指定李延庆居住这座等级最高的官宅,封它为安阳郡王府。

    这段时间李延庆的亲兵们一直在忙碌地收拾这座府宅,为了王妃的即将到来做准备,府宅占地足有两百余亩,外形象一个‘凸’字,其中突出的部分是官衙,占地约五十亩,原本是京兆留守官衙,现在改名为西北三路经略制置府,简称经略府,目前是西北三路的最高军政官署。

    ‘凸’字后面的主体便是安阳郡王府,大门是朝东开,和经略府的西大门没有关系了,郡王府占地一百八十亩,光后宅的一面湖水就达四十亩,完全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王宫。

    郡王府位于京兆城南面,离大慈恩寺很近,一条小河从府宅南面流过,小河对岸便是著名的大慈恩寺,一座精致的小木桥跨过河面,四周丛林环绕,格外幽静,郡王府西面部分是经略府,位于朱雀大街上,大街对面便是京兆府衙,而经略府旁边是一座军营,驻扎了李延庆的五百侍卫亲兵。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初,京兆地区的初冬时节来临了,京兆府的冬天干燥而寒冷,一般到十一月下旬会下雪,一连几场大雪便会使京兆府的空气变得湿润起来。

    这些天,京兆城街头格外热闹,再过七八天便是举行发解试的时间,使得京兆城内到处是生机勃勃的年轻士子,学而优则仕,早已深深浸透了汉人的血管,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代,科举永远让读书人向往。

    西城门前,数十名挑菜进城贩卖的农民正高声叫卖,这时,一支由二十辆牛车组成的车队在数百名骑兵的护卫下缓缓进入了京兆城。

    “娘!这就是京兆城吗?”

    一个两岁大的孩童站在车窗前注视着头顶高大的城墙,一双乌黑的眼睛格外纯净,曹蕴探头看了看,柔声笑道:“是的,这就是京兆城,我们又回来了!”

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来

    车队沿着朱雀大街走到城南附近,拐进了一条横街缓缓停在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宅前,曹蕴看了看大门,门头斗梁飞檐,完全就是一座王府大门,屋檐下挂着一块描金大牌子,上写‘安阳王府’四个金色大字,下面是九级台阶,光台阶进深就有三丈,两边各蹲着一座威严的石雕大狮子。

    曹蕴暗暗摇头,这就像王宫一样,她还真有点不太习惯,相比之下,她更喜欢从前曲江边的那座府宅,更富有生活气息,不过曹蕴也知道,丈夫的身份已经不同往昔了,从前是京兆同知,而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自己也是王妃,她也必须要适应新的身份。

    这时,一名女兵扶曹蕴下了牛车,只听远处一阵马蹄声,李延庆带着数十人正骑马飞奔而来。

    “爹爹!”刚下牛车的阿莲忽然看见了父亲,激动得向小鸟一样飞奔过去,李延庆连忙勒住战马,翻身下马,蹲下一把将女儿抱在怀中,又将女儿高高举起,忍不住大笑起来。

    曹蕴眼角带着笑意,轻轻推了一下儿子,“快去叫爹爹!”

    李璞胆怯怯地走上前,低声小声叫道:“爹爹!”

    李延庆心中欢喜之极,也将儿子抱在怀中,重重在他小脸上亲了一下,“不错,终于主动叫爹爹了。”

    这时,扈青儿走上前笑嘻嘻道:“顺利完成任务,特来向大哥交令!”

    这次李延庆家人西来,扈青儿特地不远千里赶去临安,亲自护卫她们过来,来回奔波数千里,非常劳累,李延庆赞许地笑道:“青儿立下家中第一大功,作为奖励,青儿可以先挑一座自己的院子。”

    青儿撇撇嘴,“没诚意,明知道我不会跟大姐抢。”

    曹蕴缓缓走过来笑道:“青儿的奖励我已经决定了,青儿,路上我怎么给你说的?”

    扈青儿俏脸一红,羞得连忙转身就走,“大姐,我去看看行李!”她找个借口便逃掉了。

    曹蕴带着郭师师和赵金福上前给丈夫见礼,李延庆在众人面前没有表现得太亲热,他连忙笑道:“大家一路辛苦了,先进宅休息,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郭师师笑着抱过女儿,赵福金则牵着李璞,她们跟随扈青儿先一步向府中走去,曹蕴则轻轻挽住丈夫的胳膊,跟在众人后面进府。

    “这次我还以为你们会一直乘船过来,没想到最后是坐牛车,关中的路比较颠簸,坐牛车会很累。”李延庆着实有点歉然。

    曹蕴抿嘴一笑道:“其实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坐船,从临安坐船到东京,本来是要走黄河,但宗老将军说,黄河上会有金兵的哨船,不安全,所以我们便决定坐牛车,过了潼关后又上船,到城北码头才换牛车,实际上这些牛车我们坐了还不到一个时辰。”

    “这样就好,这些年你们东奔西走,一直没有安定下来,这次来京兆如果不出意外,你们将要住很多年。”

    曹蕴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低声调笑道:“就怕象上次一样,金兵打来,我们一家老小又得向巴蜀奔逃。”

    “我保证不会了!”

    曹蕴嫣然一笑,又道:“汤圆儿这次没有一起来,她带着孩子去了江夏,可能要明年开春后才能过来。”

    李延庆笑道:“这下王贵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曹蕴眉头一皱,“他又在外面养别宅妇了?”

    “这个。。。。不好说,我也不好多问。”

    “你就是在纵容他!”

    众人说说笑笑,很快便走进了后宅,那一面蓝得像宝石般的湖水让众人忍不住惊叹起来,曹蕴眼中闪烁异彩,这面美奂绝伦的湖水让她一下子便喜欢上自己的新宅。

    李延庆微微一笑,“我说过,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这里怎么会有一面湖水?”曹蕴惊喜地回头望着夫君,她明显感觉水质和外面河水完全不同,外面河水是绿色,而这里的湖水竟然是深蓝色。

    李延庆笑着给众人解释道:“这里原本是大慈恩寺的一部分,下面有三口泉水,就因为这三口泉水,所以才有这座行宫,湖面很大,以后大家可以坐船,可以到湖中的赏湖亭小坐。”

    说到这,李延庆又指着四周的几座大院子道:“这里面有六座院子,都修得精致典雅,各有千秋,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院子住下。”

    “娘!我喜欢那棵大树,我们住那边吧!”

    阿莲指着一棵长得极为茂盛的大树欣喜叫喊,“树上一定有爹爹说的小精灵,娘,好不好嘛!”

    阿娘摇着郭师师的衣襟央求,郭师师摸摸孩子头笑道:“让大娘先选!”

    “没关系,孩子喜欢就好,你们就住那边吧!”曹蕴笑眯眯点了一下阿莲的鼻头。

    “爹爹,那棵大树有小精灵吗?”阿莲又拉住父亲的手问道。

    “有没有小精灵我不知道,不过那棵大树住有小松鼠,爹爹看见过。”

    阿莲欢呼一声,迈开小腿便向院子奔去,两名女兵连忙跟了上去。

    众人很快便选好了自己的院子,曹蕴的院子在中间,是整座后宅的正院,占地足有八亩,各种楼阁大房就有上百间之多,赵福金和郭师师的院子位于正房两边,大概都是五六亩,小莲看中那株大树其实是在院子外面,是柴周时代栽下,迄今已有一百余年,长得极为高大挺拔,树冠如云,树中枝繁叶茂,就俨如一个独立的世界,不过现在树叶都落了,略显得有点萧瑟。

    扈青儿也选了自己的一间院子,这间院子实际上还是半成品,房舍已经修好,但院子还没有来得及布置,还是一片草地,这让扈青儿十分喜欢,正好可以用来练武。

    另外还有一间院子是李延庆的内书房,再有两间稍小的院子暂时空着,以后继母杨氏带李宝妍过来居住。

    这次西进她们只带了随身物品,其他财物只能等以后再分批运来,当天下午,李延庆叫了太白楼的酒菜,一家人聚在一起,热闹喜庆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入夜,一番恩爱后,李延庆和妻子曹蕴相拥而眠,曹蕴轻轻抚摸着丈夫的头发柔声道:“新年前把青儿纳了吧!”

    “这就是娘子今天说的奖赏吗?”李延庆笑嘻嘻问道。

    曹蕴轻轻在丈夫的胳膊上掐了一下,幽怨道:“我在说正事,别嬉皮笑脸的。”

    “可她是我妹妹啊!”

    “去!她哪里是你妹妹,你的妹妹在临安呢!人家跟了你这么多年,年纪也大了,该给她一个说法,要不你怎么对得起她死去的父亲?”

    李延庆沉默了,半晌才道:“她是我军中一员奇将,她也喜欢军中的生活,让她脱去军服,穿上长裙,整天呆在家中,恐怕她自己都不习惯。”

    “那你就把她带在身边,我们府中都是穿长裙的女人,有一个穿军服的小妾,相信你会更喜欢。”

    李延庆摇摇头,“其实她可以选择更好的归属,象曹猛、燕青、杨文意这些大将都没有成婚。”

    “夫君觉得她会答应吗?”

    李延庆苦笑起来,他也只是说说而已,大家都知道扈青儿迟早是自己的女人,就算扈青儿自己答应,恐怕也没有人敢娶。

    李延庆便不再矫情,点点头道:“这件事我不管,你来安排吧!看她自己的态度,千万不要勉强,我只是希望她能够快快乐乐地生活,我也能给她死去的祖母和父亲一个交代了。”

    当天晚上,李延庆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孩童时代,隔壁的胡大娘拿着一个煮熟的鸡蛋笑嘻嘻递给他,“庆哥儿,以后长大后娶我家青儿,大娘天天给你煮鸡蛋!”

    李延庆欢天喜地刚要答应,胡大叔却如一座黑塔般出现在他眼前,瞪着牛眼大的双目,恶狠狠对他道:“想娶我家青儿,必须要打赢我才行!”

    李延庆一下子从梦中惊醒,他怔怔地望着屋顶,孩童时代的点点滴滴如流水般从他心中淌过,不知不觉,他眼中充满了柔情。

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学升级

    次日一早,李延庆来到了经略府,走进大门,主薄唐凯笑道:“都统,刘尚书来了!”

    刘尚书就是刘,他在朝廷的官职是校检兵部尚书,实际差遣官职是在熙河路出任宣抚使,主管熙河路政务,恢复熙河路的民生,他已在上个月将熙河路的防御交给了统制刘铁,自己专心政务。

    李延庆主管西北三路的军政事务,刘当然也受李延庆节制,这次他来京兆府,述职的成份更多一点。

    李延庆快步走进大院,只见刘正坐在池塘前喂鱼,李延庆不由笑道:“刘尚书好雅致!”

    刘见李延庆进来,连忙将鱼食扔进水中,拍拍手笑道:“最近迷上了钓鱼,稍微有点闲暇都会坐在池塘边钓上几杆,看见池塘中鲤鱼肥美,有点手痒难耐。”

    “既然如此,那就一边钓鱼一边说话吧!”

    李延庆吩咐手下去找几根钓竿来,几名从事又搬来一张小桌子和椅子,摆放在池塘边,不多时钓竿送来,两人坐下,将鱼饵撒进水中,开始垂杆钓了起来,茶童也飞快奔来,给两人送来了热茶。

    “现在熙河路的情况怎么样?”李延庆笑问道。

    “西夏军其实占领熙河路的时间不长,熙河路十五州中,西夏军只过境了湟州、兰州、会州、河州和陇州,其实损失最大的是兰州和会州,兰州十五万汉民逃走了大半,会州也是,商业被破坏殆尽,城内民舍被洗劫一空,秋收也受到严重影响,今年收成锐减三成,没有三五年时间休养恢复元气。”

    “五年时间太长了,最多免税三年!”李延庆开始和刘讨价还价。

    “三年不行,熙河路本来就贫瘠,老百姓的一点点家当都被抢光了,你总得给大家喘口气,再说,熙河路的税赋本来就无足轻重,还是五年吧!”

    “宋民从西夏南归才免税五年,你这个只是逃难,我没法说服朝廷,最多免税四年,我不能再让步了。”

    “呵呵!那就一言为定,熙河路免税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