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天子-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三长两短,那就是国朝的耻辱!就是皇帝的耻辱!就是我等臣工的耻辱啊!”

刘御史正大声疾呼着,远处突然一阵鼓噪,众人闻声看去,就见一大票深青色官袍飘扬而来,全都是身着青袍的的言官,御史台集体爆走了!

英雄救美的情结几乎每个男人都有,这些向来以正义使者自居的御史言官们每一个都曾有过这样的幻想。而今,他们所做的一切既可以满足自己曾经的英雄救美的幻想。又符合他们身为言官的使命,他们如何不群起响应?

冲在最前面的人是李博贤,李博贤一边走,一边振臂高呼。他呼的不是口号,而是出口成章的一篇“战斗檄文”: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天下臣民,陛下之亲也,人未有不爱其亲者。而今陛下坏祖宗之成法,既是毁其家室。假国器于私用,贪女色迫臣工,即是害其亲!”

李博贤声音朗朗,振臂高呼着,忽然一眼看见左顺门前情形,不由一怔,刘御史这是……

刘恒邑奋力撑起身子。高声道:“诸位同僚来的正好!博贤老弟来得正好!陛下图谋臣妻,欲杖死其夫,幸被老夫护住!陛下如此作为,何异于桀纣之君?我等臣子安能坐视,当有志一同,匡正君道!”

刘恒邑抢了李博贤的首倡之功,心中还是有些惭愧的,好在他到了左顺门,正好叶小天被带出来要责打,而他上前阻拦。还抢得了最好的时机,替叶小天挨了两杖。如此一来,倒也不必一定要抢李博贤的功劳。

所以,他抢先高呼。言外之意,这首功还是李博贤的。不过,他先到了一步,且救下了要被皇帝杖毙的叶小天,这桩名垂青史的大事,无论如何也是绕不过他了。求名得名,大愿得遂,也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了。

李博贤这才明白被他拔了头筹,好在刘老御史也识趣,既已挨了廷杖,又救下了将要被皇帝迫害而死的叶小天,已经有了极大功劳,又把这首倡之功还给了他。李博贤头脑反应也快,马上响应起了刘恒邑的话:

“诸位,你们都看到了?皇上如此作为,何异昏君?我等得禄于朝廷,岂能尸位素餐、坐视不理,忠愤所激,鼎镬不避,方能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之治!今日在这左顺门外,我等就要伏阙叩请,请天子罪己悔过!”

众御史纷纷响应:“臣等叩请陛下,忏悔己过!”

一些正义感爆棚的文官也纷纷加入其中,义愤填膺地跟着呐喊起来。

徐伯夷眼见群官毕集,群情汹汹,心情也有些忐忑。他忐忑,是担心这么多官员叩宫抗议,皇帝会让步放手,让叶小天再逃过一劫。但紧跟着发生的一幕让他大吃一惊,皇帝的大伴三德子三公公,竟然跑了!

三德子一见刘御史趴在地上,翘着血淋淋的屁股好象摇着一面战斗的红旗,愤懑而自豪地控诉着、而李博贤率领斗志旺盛的众言官一脸亢奋,就脚底抹油,溜之乎也。不只他跑了,众太监、众锦衣卫大汉将军全都跑了。

“这……这……”

徐伯夷完全没搞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在那群大汉将军里有个熟人,熊伟熊将军。熊将军跑到他面前时,急急吼了一嗓子:“公公还愣着做什么,快跑啊!”

徐伯夷气得浑身发抖:太监们跑也就算了,你们是军人啊,你们跑什么?面对一群手无寸铁的书生,你们一个个披甲佩刀的,好意思逃跑?这点胆子都没有,要是让你们去保国卫城,还不都得举手投降?

徐伯夷半道儿进宫,没有认干爹,缺少点拨,又是火箭式提拔,所以不知道左顺门这儿有一条很特别的规矩,那就是:文官在这儿打死人不偿命,这是大明疆域内唯一一处可以打死人不偿命的地方。

左顺门原本也就是一道普通的宫门,并没有死刑豁免权;但是明正统十四年时,文官们在这里打死了三个人,从此这里就确立了一条并不记载于法典的特殊规定:“文官于此处打死人,无罪!”

这条特权是英宗时的大太监王振促成的。王振蛊惑天子亲征,结果土木堡一战,大明元气大伤,英宗被俘。太后下诏,立英宗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当时朱见深年仅两岁,所以又指定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代理国政。

当时满朝文武皆上书奏请诛杀王振及其党羽,郕王不敢做主,让大臣出宫待命,群臣大失所望,在左顺门伏地痛哭,坚请即时降旨,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要把大家撵出宫去,这一下激怒了众大臣,众大臣一拥而上,把马顺及其两个心腹活活打死。

警戒宫门的锦衣卫见状大怒,气势汹汹地冲上前来要替他们的长官报仇,如果真让这些锦衣卫动手,在场的大臣将无一幸免,危急关头于谦冲到郕王面前建议说,“请殿下宣谕百官:马顺之罪当死,打死马顺的人,无罪。”

郕王听了他的话,大声宣谕,这一来锦衣卫才不敢动手,一幕喋血宫门的惨剧就此消弭于无形。从此,左顺门这里就有了一条连刑部也默认的规矩:大臣们在这个地方打死人,可循前例不予追究。

公公们和大汉将军们都跑了,就徐伯夷晚了一步,于是,他悲剧了。眼见刘御史屁股开花,众文官群情激愤,一瞧这还忤着个太监不曾逃走,登时一拥而上,哗啦一下就把他围了起来……



第39章服软

“皇……皇上……”

三德子气喘吁吁地跑到御案前:“奴婢奉旨杖刑叶小天,谁料有位御史突然扑上来护在了他的身上,紧接着都察院众御史群情汹汹,呼啸而至,哭天喊地,闹将起来,他们竟然……竟然……”

“嗯?”

“他们竟然痛骂皇上昏庸无道,要求皇上立即赦免叶小天,下‘罪己诏’痛悔己过!”

“啊?”

万历一听大惊失色,失声道:“台谏官们怎么知晓此事?啊!叶小天,一定是叶小天预知不妙,泄露消息怂恿言官,此子用心恶毒,当真该杀!”

“皇上!”

金吾卫轮值都督王海宇匆匆走进大殿,绕到御案后面,俯耳对万历皇帝道:“皇上,臣刚刚听到一个消息。有一个女子身着凤冠霞帔,立于午门之前,引得进出官员为之侧目,后有台谏官李博贤上前一番对答后将她领走,没过多久,李博贤便带着都察院全体官员冲进宫来,那女子没有宫牌,进不得宫,此刻正等在午门之外,又聚拢了一群官员围观窃议……”

万历神色变了数变,沉声道:“那女子是谁?”

王海宇道:“臣使人上前问过,那女子自承乃贵州红枫湖夏氏土官之女,名叫莹莹!”

万历皇帝撑着御案,慢慢站起身来,咬牙切齿:“朱行书!你这个混蛋!你不是说夏姑娘愿意入宫,只是惮于婚约在身吗?你误了朕、你误了朕啊!”

三德子欠身道:“皇上,众言官还在左顺门哭叫连天的,您看……”

万历听见那似乎被魔咒诅咒过的左顺门就是一阵的心惊肉跳。老朱家的例代皇帝在这左顺门吃过太多的亏了,万历怔了半晌,才缓缓落座,对那些令人头痛的言官,他现在只剩下头痛了,还真不晓得该如何才好。

三德子欠身道:“皇上?”

万历咬了咬牙,额头青筋暴起:“朕贵为天子。岂能为叶小天和这班人所左右。你去,告诉他们,休被有心人利用,朕严惩叶小天。是因为他擅杀四位土官之故,绝非为了谋夺其妻。此事……此事完全是他那未婚妻为了替他脱罪,诬陷于朕,你叫他们速速散去,莫要被人蛊惑!”

三德子一听。就跟嘴里吃了个苦瓜似的,快咧到耳丫子了,可皇上有旨,他做奴婢的不敢不听,如果不从,可也不致有杀身之祸,但一旦因此失去圣宠,对他来说,却比丢了性命还在难过。

三德子灵机一动,马上跪倒。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道:“既如此,那奴婢这就去了。”

三德子说着就哽咽起来:“奴婢自幼侍候皇上,实在不舍得皇上啊!皇上有胃寒的毛病,没有奴婢在身边照应,还请皇上自己保重身体,莫要吃些冷寒食物。皇上时常目眩头晕,再累了的时候,就叫程贵给皇上按摩头颈吧,他的手艺是跟奴婢学的……”

万历听得眉头大皱。朕只是叫你去传道旨意而已,怎么说得跟生离死别似的?万历打断三德子的唠叼,不耐烦地道:“朕只是命你去传旨,又不是叫你去死。你啰嗦些什么?”

三德子垂泪道:“皇上,我朝惯例,左顺门前打死人是不用偿命的。奴婢又是个阉人,没有罪过也会被文官们看作满身罪孽,真就被人打死了,连个冤屈都没处诉啊。现如今言官激愤。臣恐只一露面,就得被他们活活打死……”

万历这才省起左顺门是有这么一条规矩,可也由此他更是悲愤莫名。寻常百姓被人堵了门口叫骂,也得还还嘴儿吧。这些言官堵了朕的宫门,大骂朕昏庸无道,朕竟连道旨意都传不出去了?

万历恨恨地一拍桌子,对王都督道:“你去,速速派兵护着三德子前往左顺门传旨,务必护得他的周全。否则,朕唯你是问!”

王海宇一听暗暗叫苦,好死不死的,我现在跑到皇上跟前儿打的什么小报告儿啊,这下被抓了壮丁了。王海宇不敢抗旨,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待他跟着三德子出了宫,一看熊伟盔歪甲斜地站在那儿,登时眼前一亮。

王都督清了清嗓子,厉声喝道“熊伟!”

“末将在!”

熊伟赶紧整整绊甲丝绦,大步赶上前来。王都督正气凛然地道:“你去,速速带兵护着三德子公公前往左顺门传旨,务必护得他的周全。否则,本督唯你是问!”

熊伟一听,心中不禁大骂,可军令如山,实在没办法,只好硬起头皮答应下来。心中暗暗打定主意,真要见势不妙,立即脚底抹油。三公公能救就救,若实在救不得,就搬六舅公出来,六舅公是王都督的老上司,不信他不给面子,还能真打自己军棍不成?

熊伟点齐一路人马,护着三德子如临大敌地赶到左顺门,就见乱粥粥一大群人围成一团,叫骂着挥拳动腿,简直就是一班市井匹夫,哪还有一点清流言官的样子。三德子壮起胆子咳嗽两声,见根本没人听到,只好硬着头皮高声宣道:“众大臣听着,皇上有口谕!”

一听皇上有口谕传达,正围殴徐伯夷,对他饱以老拳、踏之以脚的众官员这才停手,纷纷转过身来。这些官儿们有的帽子歪了,有的挽着袖子,有的袍袂掖在腰带里,还有一位大概鞋子不太合脚,踢人的时候又太用力,现在只有一只脚穿靴,另一只脚只能以白袜踩在地上。他们平素体力劳动太少,气喘吁吁,有几个还累得大声咳嗽,那样子可真够瞧的。

三德子飞快地向他们脚下瞄了一眼,就见血肉模糊一个人,脸上又是血又是泥,还有参差不齐的几道鞋印,三德子登时生起兔死狐悲之心:“这也不知道是哪位兄弟,逃得慢了些,竟尔遭了这些文人的毒手哇!”

此时的徐伯夷,三德子根本认不出来,一旁披枷戴锁的叶小天这时也才看到被众人围殴的徐伯夷,徐伯夷何止是满脸鞋印、血泥。他眼睛也青了,鼻梁也肿了,这时的形象他亲妈都不认得,叶小天又哪能认得出来。

三德子见那些穷形恶相的言官御史们都向他看过来。不禁心惊肉跳,忙挤出一副谦卑的表情,用和缓的声调道:“皇上口谕:朕贵为天子,岂能为叶小天和这班人所左右。你等休被有心人利用,朕严惩叶小天。是因为……”

……

万历皇帝让三德子去左顺门传旨,待三德子离开,万历也没心思批阅奏章了,只在乾清宫里等信儿。难怪万历忐忑,文官们抱成团儿的时候,那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就算是皇帝,除非宁可拼着让自己的江山元气大伤,也不敢跟他们死磕。

尤其是,他这次所办的事儿确实不地道,这跟他爷爷嘉靖不同。嘉靖帝执意要封自己的生父为皇考。只肯认正德皇帝的父亲弘治帝为皇伯父,好歹还算是占了一个“孝”字,勉强有底气和文官们硬抗。

他要夺人所爱,害人性命,这算什么?就算叶小天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一旦他喜欢了人家的女人,这整件事也变质了。如今他匆匆找了些理由,能否说服那些一条筋的言官,万历实无把握,是以心中十分忐忑。

万历皇帝正想着。忽然一个小太监蹑手蹑脚地进来,道:“皇上,首辅申时行、次辅许国、三辅王锡爵、兵部尚书乔翰文、都察院右都御史严亦非、礼部侍郎林思言……”小太监一连说了七八个名字,欠身道:“求见皇上!”

万历一听心头便是一惊。言官堵了左顺门,这个时候这些朝廷大员求见,可以肯定,他们要求见必定与此事有关,这件事竟已闹得满朝皆知了么?万历皇帝失神半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