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情虽然复杂,脚下虽然发软,可有了如此强大的援军,眼前的危难该能烟消云散,众人心中已跨过鬼门关的一脚总算是收了回来。
    得了南面信使的保证,这拨“四阿哥党”心气高昂,而来攻的“帝党军”连日不下,锐气已失,又因帝党排斥朝堂官府,军务体系一塌糊涂,后勤补给频频告急,士气一落千丈,双方竟在塘沽相持了一月之
    这一月的苦难,眼见是要结束了。
    就在这时,却听咚咚几声炮响,眼尖的还能看到几里外的大沽口炮台升起白烟。
    什么情况?
    茹喜弘历等人楞了半天,脑子还没反应过来,海面船帆猛然变作雷云,道道焰光迸现,之后才是隆隆炮声传来,连绵不绝地拍打着耳膜,如雷霆霹雳,似乎轰碎了他们整个身心。
    大地都在颤抖,大沽口炮台升起道道烟尘,不多时就被罩在浓浓尘雾中。
    北塘这边的一帮人哗然大乱,如无头苍蝇一般四下乱窜。
    “他是来抓我的!他来是占北京城的!还呆在这干什么,书迷们还喜欢看:!?来人啊,护……护驾!”
    弘历浑身哆嗦着,惊慌失措地叫喊,鼻涕眼泪都糊在了一起。就觉自己从云巅一下摔倒了地府里,这心理反差太过强烈,再没了昔日的雍容沉稳。不过众人也都个个魂飞魄散,没谁注意到他的失态。
    “抓你?四阿哥,你想多了,你又没坐上龙椅,抓你有什么用处?”
    一个年轻人的淡淡话音响起,众人似乎有了主心骨,乱蹦的心脏终于找到了地方。这是英华信使,通事馆副通事蔡新,不过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却有一股经了大历练的不凡气度。
    他悠悠道:“至于占不占北京城……这就看四阿哥你的诚意了。”
    众人长出了一口气,茹喜尖着嗓子喊道:“鄂善!鄂善呢!叫他赶紧派人打白旗!”
    镇定一些了,大家都已明白,恐怕是大沽口炮台的官兵被那浩大舰队吓得手滑了,点燃了引信。
    鄂善匆匆而来,扯白床单砍树,忙了一两刻钟,茹喜忽然叹道:“别派人了,咱们……咱们去亲迎。”
    炮声已渐渐低沉,海面上多出无数海蛟船,拉着细密的尾浪,朝岸边冲滩而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iancw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英华对仆从军的运用贯彻紧抓上层指挥权的方针,仆从军以营为编制,人数再多,也只以协总括。“协”一级并非军事编制,协下各营都归具体统领他们的英华军各战斗单位指挥。为安抚某国仆从军的最高军事主官,同时给其与仆从军规模相称的衔级待遇,才冠以“协统制”或者“都统制”的头衔,实际只负责该国协从军的行政管理和外交沟通。】
    【像高桥义廉这样的协统制,就拥有同中郎将的待遇,而暹罗协从军因为有十多营,接近两万人,还是王子领军,就被授了“协都统制”的衔级,同少将待遇。

第七百一十九章 历史的正轨
    十四年了……
    第一眼见他时,是在英德白城,他凭空在河滩荒地上建起来的白城,其他书友正常看:。**
    那时的广东,还是大清的广东,至少皮面上是。他借婚宴为名,召集广东文武官员,在白城演武,震慑一省,成了当之无愧的李三江。
    那时的他才刚行冠礼,书卷气跟骄横跋扈的作派混在一起,异样的气息,根本就不容于这个世界。
    相隔十四年,他没有太大变化,猩红军装、长筒马靴加上腰间的火铳佩剑,压迫感也不如当年他在广东官员面前的嚣张气焰,只有唇上的短须,眉头的浅纹显露出时光的侵蚀。
    可当他抬眼看来时,一股充盈着奇异力量的涡流滚卷而开,裹得她心神摇曳,感觉自己像是要被拉上王座,却又像是被推出大帐。
    这让她忽然自怜起来,十四年前的她正少女怀春,一心向北,那悲天悯人的四阿哥塞得她心房胀胀的,对害了四阿哥的他满心憎厌。
    当父亲说起要找人接近他,埋下暗间时,她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我愿去”三个字,就此定下了她这十四年既悲苦又烁目的人生。
    十四年了,他已登基为帝十年,夺了大清半壁江山,两任大清皇帝都败在他的手里,如果算上这一次,他又扶起了两任大清皇帝,亘古至今,还有谁有他这番大能?
    而她呢,原本区区旗人,小小知府之女,也成了她本梦求而不得的四阿哥、雍王爷、雍正皇帝的淳妃,独居紫禁城一隅,满朝权贵都不敢轻视。
    可是……她终究是个女人…···
    北塘高处,林立军帐环绕着一顶凉帐,李肆端坐帐中,接见茹喜和弘历。对李肆来说·这场会面必不可少,他必须亲自评估两人是否可用,当然,假公济私·满足一下好奇心,看看弘历这位前世原本历史上的“十全老人”,这也是免不了的。
    而对茹喜和弘历来说,特别是茹喜,这一场会面,意义就非同小可了。自李肆现身,她就紧紧盯住不放·眼神迷离,还隐见涟漪。
    名分上是雍正的女人,可实际上······
    女人心深沉如海,变幻如风,十来年里,她都满心以为,自己倾心的是那位从四阿哥到雍正皇帝都没少过大决心的人,可这几个月的风云变幻·让她的信念本就如风中之烛,此时再见到李肆,信念的一角轰然坍塌。
    四阿哥已经败了·已经死了,之前的雍正皇帝成了太上皇,之前她借送食水悄悄在映华殿远处,用望远镜窥探过
    全身瘫痪,须发皆白,嘴里还不停留着哈喇子,跟当年病重卧床的康熙皇帝几乎没有区别。再想到自己挨的那一记重重耳光,以及几乎将她变成地府恶鬼的监牢经历,胤的身影悄然破灭。
    “可实际上······我是你的女人!我的红丸是你舀走的!我是被你送到雍正身边,为你作间的!我在北面稳着大清江山·也是你的安排!我这十多年,是为你活着的!”
    茹喜越想越动情,眼圈发红,下意识地就向李肆靠近。
    一个窈窕身影而出,拦在了茹喜身前。
    同色军装,黑亮马靴、一宽两窄皮带扎着·腰间跟李肆同样披挂,头戴接近凤冠造型,但更为简洁洗练的红帽,即便不看眉目,这装扮,这身线轮廓,也将一股摄人心魄的飒爽英气直直压入心间。
    茹喜被慑得心神一震,定睛看过去,脸颊忽然升起胭脂般的浓浓红晕,而眼瞳也亮得闪光,像是蕴着一团烈火。
    十年前,她和茹安,就是被这个叫小红的侍女,用短铳破了她们的红丸,其他书友正常看:。十年过去了,这个小红不仅还在李肆的身边,眉目甚至都没什么变化。
    “可怜的女人……”
    茹喜怒视着四娘,四娘看着她,也有一番感叹,同时还暗自庆幸,幸好当年官家没把她收入房中,看这十年她在南北之间周旋,满脑子就是满人天下,蘀雍正跟官家传话不说,现在又要掺和满人皇帝的扶立之事,这女人的心思可真是深沉阴狠,而对权势的**也是令人乍舌。
    “想得太多就是这样···…不过三十来岁,就起了这么多皱纹……”
    接着四娘又以女人天性评判着茹喜的礀容,并且感激着翼鸣老道不知从哪里挖出来的养颜秘方,让无涯宫后园姐妹们的颜容在这十来年里都没什么大变化。
    女人的世界,男人是怎么也难全懂的。
    就在两个女人眼神交兵,以这十来年的恩怨为战时,两个心态迥然不同的男人也在相互打量着。
    原来乾隆就是长这模样的啊…···
    李肆的心态就这么简单,一点涟漪都没起,一件工具,当然不值得动什么感情。历史已经改变,这个弘历再不是前世历史里那个乾隆,谈不上什么憎恶。
    弘历却是惶恐不安,外加手足无措。他受过系统的帝王培养,原本不至于这么拘束,可他自觉面对的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副画,连贯天地的巨幅油画。
    敞帐背后的海面上,泊着雄壮舰队,右军帐伸展开,或红衣或蓝衣的军人们列队前行,这些景象景一般,衬得一身军装的李肆无比威严,而那淡淡的注视,又像是传递着上天不经意的垂怜,和深不可测的审度。目光虽轻,却灼得弘历满身是汗。
    弘历更为不安的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其他书友正常看:。不见不行,自己的命运握在人家手里。可要见礼的话,该行什么礼?眼前之人是一位皇帝,已半分了华夏的天子,不跪拜,不叩首,那就是不敬。可他是大清皇子,未来的皇帝,他又怎么能对敌国之君行大礼呢?
    十九岁的弘历,在三十四岁的李肆面前,连平等而视都作不到,更别提揣度这位未来敌手的心理。
    弘历的失态很快变了性质因为四娘挺身站了出来,那一刹那,弘历整个心神都被丽人英礀给拽了出去,呆呆地盯住了四娘呼吸都停了下来。
    “嗯咳……四阿哥,还不见过……皇上!”
    茹喜清醒过来,赶紧招呼着,心念转瞬就进入到冷冷的利益计较中,直言要弘历放弃矜持。当年你爹为那位子,再狠的事都干过,如今只是要你对自己狠一些这都做不到么?
    弘历辛苦地将视线从丽影方向拔出来,觉得身边有如此亮丽风情,别说跪,爬着学狗吠都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他决然地推金山,倒玉柱,两膝跪倒,额头触地:“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历三拜九叩,李肆却没有之前预想的那种满足感有什么意思呢?你跪不跪,拜不拜,根本就不影响我的安排。
    “你十四叔是什么立场?”
    “身边哪些人可信?”
    “你爹现在什么情况?”
    李肆没有废话直入主题,原本以为还会再遭“羞辱”的弘历大喜过望,赶紧一一道来。
    听到雍正瘫痪,身边只有一个李卫,之前被饿了半月,得了一些接济后,又因他们“四阿哥党”出逃,估计又断了食水,已是生死不知,李肆微微叹气,书迷们还喜欢看:。
    “朕跟你爹相交日久,也算是老朋友了,他这般遭罪,朕心头也是不忍啊。”
    李肆很认真地道,一边四娘使劲按住甩白眼的冲动,真是虚伪得让人肉麻啊······
    可李肆的语气就是这般真诚以至于弘历也红了眼圈。
    原本李肆也是真心的,在他心底里,对雍正这二愣子还是存着一份敬佩。对亲人狠,对自己狠,对天下人狠,十年如一日,难得的人物啊。
    李肆起身扶起弘历,语重心长地道:“朕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只挑着几万人的生死富贵,而你却要挑起几千万人的生死富贵,重任在肩啊……”
    他拍拍弘历的肩膀,如鼓励子侄一般地道:“好好干······”
    这般明确的许诺,弘历长出了一口气,乍着胆子应道:“叔……皇的恩情和心意,侄儿没齿不忘!”
    两人这番来回,帐中充盈着念旧扶新的亲情,谁也没办法跟南北大势拉扯在一起。
    念旧……为什么没念着我的旧……
    茹喜在一边暗自感伤,四娘也暗道自己想错了,官家是动了真情,她也忍不住鼻头微微发酸。
    “细节自有人安排,对了……”
    李肆当然不会跟茹喜和弘历直接谈条款,但他觉得有件事必须亲自过问,此时他才看向茹喜。
    “新的年号定了吗?”
    茹喜跟弘历对视一眼,心说你还真把自己当叔叔了,这种事都要插手?
    “宣统······咳咳,你们还真是没有创意…···”
    听到又一个熟悉的年号,李肆差点被口水呛住,书迷们还喜欢看:。再一想,取这名号的用意自然很清楚,那就是剥夺弘时那位“光绪皇帝”的合法性,彰显他弘历才是正牌继承人。
    “不行,这不好,朕赐你们一个。”
    这句话出口,一股不容拒绝的气息喷涌而出。
    “就叫……”
    李肆心说,我来这里,就是要把历史拨回正轨的。
    “就叫……乾隆……”
    茹喜和弘历先是点头,接着两人几乎同时变色。
    茹喜不说了,弘历也是才思过人,对这个年号一下就有了“深度解读”。
    乾为天,隆为兴盛。
    初听很大气很吉利,可英华倡的是什么?天道,国内兴盛的是什么?天主教。英华士子,现在言必称什么?天意。英华民人自称他们这一国是什么?天朝……
    茹喜悲哀地想,天道昌隆,隆的是哪家?是大清自己?
    弘历心酸地想,这“叔皇”真是别有用心啊,这“乾隆”二字,怕是寓意“天道昭昭,报应不爽”吧,他是要我坐上大清龙椅,蘀他看好北面江山,再等着合适的时候,光复华夏,让满人得了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