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不清晰。四哥儿,我们天刑社要的不是整个上天,我们只想要一座小小的英灵殿,殿堂在天上,影子在人间,其他书友正常看:。
    “你哥哥的牺牲是值得的,是为了日后的新世界,新时代,总司所说的地上天国,后人会追诵你的哥哥,拜祭每一个战死的烈士。”
    心绪紊乱的范晋并没有察觉到张汉皖的异样,只是泛泛地劝慰着,张汉皖重重点头,心里又想,我能活着见到那一刻吗?
    自觉已经安抚了张汉皖,范晋麻木地迈着步子,在青浦货站一角的军营里巡视着。
    来到一处营房,正要进去,争论声传进耳里,他立在门外静静听着。
    “不是光听总司的话就能进天刑社,得自己琢磨清楚,总司为什么要这么决断,这里面有着怎样的道理。我看你啊,还是没明白册子里说的那些道理,天刑社,是为守护天道,代天行刑。守护的什么天道?说得不是很明白了吗?就是那天人之伦,让人人都幸福自在,人人自利,不害他人……”
    营房里,江得道教育着自己的部下,连带弟弟江求道。
    “这事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江求道很不解,根本就是梦话吧。
    “想做什么和能做到什么,这事都分不清?你举枪瞄敌人,不一定能打中,但是你总得举枪吧。”
    江得道说着从自己在天刑社的导师那搬运来的话,其实他只是个天刑社学徒,道理还懂得不深,但要做什么和能做到什么,这两者他还是能区分的。
    “我看你们还是多读读圣武传,先进圣武会的好。”
    看着弟弟和部下迷茫的眼光,江得道感觉自己在对牛弹琴,无奈地放弃了。其实他也觉得,这个天道,不仅渺茫,还总少点什么东西撑起来,每每说起,没沉下心思细想的人,总觉得是在说笑话。
    “圣武传的东西,也是天刑社讲的天道?”
    江求道对这点很好奇。
    “那是当然!你看啊,霍骠骑封狼居胥,岳飞精忠报国,多得脸面!能写上史书,千百年流传的事,那自然就是天道。”
    部下们的理解很肤浅,江得道觉得有些不对,但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就想着什么脸面,我看啊,杀鞑子才是天道!你看这圣武传里,匈奴、辽人、金人和蒙古人,全都是杀鞑子的大英雄!”
    另一个像是郑家人的司卫挠着光头说道。
    “不对啊,刚才目长说过,要人人都自利而不害人,这里面没分什么鞑子吧……”
    “所以我就说,圣武传的天道,就是精忠报国!天人之伦,是按国来分的,不在国里的,就是鞑子!读书人不是说什么……入华夏者华夏,入夷狄者夷狄吗?”
    “现在的国是华夏吗?看你还拖着那根猪尾巴,六十年前可没这东西,你对得起你祖宗么?”
    “是啊,你要报哪个国?大清?”
    部下们纷纷扬扬地吵嚷着,范晋听得也皱起了眉头,圣武会和天刑社,一个在地,一个在天,还真是没能接起来。
    “少了点什么呢?”
    范晋隐隐把握住什么东西,韶州大胜,司卫们的军心全都拔高了一大截,但却少了东西将这军心立住,所以显得很是散乱。
    明白为谁而战的,见不到自己血到底洒在什么地方,还不明白的,为战友和自己的墓碑无字而消沉,即便是没想那么多,只是埋头赚卖命钱的人,也想让自己的命卖得更值价,不是为银子,而是为名声,书迷们还喜欢看:。
    司卫们的那声反问,离答案只有一门之隔,范晋正要推门而入,拿到答案,里面司卫的争论将他的思索击碎。
    “那些旗人,也是鞑子吧,总司就没说过要怎么处置他们?”
    “杀!全杀了!一个不留!当年他们可杀得广东血流成河!”
    “那也是好几万人啊,大多都不是兵。”
    “旗人都该杀!管他是不是兵!”
    正吵得热闹,江得道低喝出声。
    “杀不杀,都得出于公义,不是你们的私愤,代天裁决的是总司,不是你们!”
    这个训诫一直贯彻在天刑社的精神里,江得道说得凛然,弟弟江求道和部下都再没声息。
    可一连串的“杀”字,听得门外的范晋心中更是迷乱,再顾不得细想刚才的问题,真到了那个时候,管小玉的命运会怎样?
    他失魂落魄地走了,营房里,江求道嘀咕了一句:“哥你说得对,咱们不是只会喊替天行道的贼匪,但是现在怎么看……”
    后面的话声音小得跟蚊蝇一般:“咱们怎么都是贼匪。”
    广州城,巡抚衙门,佟法海史贻直正言语如刀,讨伐着广州知府马尔泰。
    “咱们内里定有人通贼!你女儿到底有多大关联?”
    “你的女儿,真不是受了李肆的蛊惑,为李肆假传消息?”
    “下官在家抽了小女一顿鞭子,瞧情形,她怎么也不该有这心思。”
    “不该有?当初她一个弱女子,为何能那般热心,径直入李肆的巢穴?那心思从何而来?”
    “下官已经将她拘管在家,再不让她有什么异动。”
    马尔泰竭力辩解着,却不敢直面问题,他也看不透自己那女儿的心思,这疑问也在他心中翻腾着,为何茹喜之前那般热心,为何就那么顺利地搞到消息?
    “罢了,此事不必细究,要追下去,那位内线怕也是靠不住的。”
    汤右曾长叹,事败之后,管源忠要去嫁女儿,自己这帮人又把气撒在马尔泰的女儿身上,这朝廷大事,怎么都压在了小女子身上?
    “皇上密谕……”
    汤右曾举起一封文书,众人顿时拂落马蹄袖跪在了地上,迎候这文书上透过来的天颜。
    “……尔等广东官员,当为朝廷之中流砥柱,稳镇广东,惑贼待变……”
    康熙给了杨琳、管源忠和汤右曾各一封密谕,给汤右曾的密谕是说要示贼以弱,以功名利禄笼络李肆和他手下的亲信。
    “是否要下官让出此位?”
    马尔泰心怀期翼地问着,他这广州知府,政令出不了衙门,女儿又惹来大麻烦,已经心存退意。
    看出了他的心思,汤右曾哼了一声,都说汉人软骨头,可这么多年看下来,满人的骨头也没见硬到哪里去。
    “广东盐道粮道茶马道等职,实务都已经被李肆控住,这些官职都只是给李肆的亲信备着,而李肆本人,皇上下了大本钱,书迷们还喜欢看:!”
    听到汤右曾说出一连串的封赏,众人脸色发白,心中都道,这升官之途,竟然还有比生在上三旗包衣家中更快的门路,那就是造反……
    “广东经略?武安将军?诰封我的老婆,诰赠我三代父祖?”
    这一连串的封赏,自然不会直接就丢过来,不然李肆拒了,这颜面可丢得结实。所以汤右曾透过安金枝的关系,将这意思传了过来,让李肆很是哭笑不得。
    经略一职,就清初用过,平三藩后再没这官职,而武安将军的衔爵也是新名号,不见旧制。段宏时犀利地指出,这样的封赠,根本不会入朝堂吏部文档,就是个空对空的把戏。
    即便如此,也证明康熙已经拉下了老脸,决意要对他李肆缓缓图之。广东经略的全称是“广东兵事兼盐粮茶马事经略”,基本是给李肆在广东的势力用清廷的名义作了确认,反正这些事务权都丢了,一张诰授过来,还能让事情看起来就像是朝廷施恩一般光鲜。
    “哟,咱们还能当诰命夫人?”
    严三娘也是冷嘲热讽,但眉宇间却跟安九秀一样,总有点遗憾的味道,诰命夫人……千百年来,哪个妇人不想要?可惜这个朝廷却不是她们的朝廷。
    “这是软的一手,硬的一手正逼过来。”
    段宏时提醒道,李肆点头,这一手他已经看到了。张文焕在惠州压制住了那些闹饷闹抚恤的部下,正急速汇聚惠潮两府的兵,要将惠州当作封住李肆东去的防线。
    如果清兵压在惠州,李肆的挪腾空间就太小了,清兵还可以凭借南澳为海上跳板,从新安、顺德等地威逼青浦。所以必须将东面边界推到潮洲去,这样就可以威压南澳,书迷们还喜欢看:。
    “看来还得狠狠抽上一巴掌。”
    李肆决定了,必须再度出兵,而且不止是惠州,趁着韶州之战的余威,将肇庆的督标也赶走,让广州彻底无力化,广东腹地才能切实落入自己的掌握。
    “军心……还是有问题……”
    范晋有些心虚地说着,最近几天他都心神恍惚,再没顾得细查,说到又要打仗,他必须要提醒李肆,不能就这么推着司卫埋头继续打下去。
    “那咱们就办个誓师大会吧,提振一下大家心气,同时也镇镇广州那帮偷鸡摸狗的官老爷。”
    严三娘爱热闹,提的这个建议也正中大家下怀,李肆也正想着,一整套激励体系该怎么推出来,借着这个机会发布,应该能凝固起军心。
    十二月十八日,青浦,猩红大旗如林,围出偌大一片广场,四周人潮如海,数万士农工商,怀着各异心思,围在这片广场外,侯着李肆和他手下那支神勇如天兵的军队亮相。从广州东莞佛山等地调来的数千巡丁,由禁卫署的督导着设立障碍,将人潮隔在红旗之外。
    非独青浦,广州西关外,乃至广州城头,也立着数万人,遥遥看向那片猩红招展的所在。
    “快快!快带我过去!”
    汤右曾的马车朝青浦急行,这几天李肆大调人手,他还以为是要举旗了,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后面听说是李肆要公祭之前在韶州一战里阵亡的将士,这才松了口气。
    可李肆一直没回应朝廷的封赏,他心中还不安稳,干脆豁了出来,要亲自面见李肆,将这一堆封赏,也就是朝廷的颜面,直接塞到李肆手上。
    马车刚刚上了九星桥,就听到了一阵如雷欢呼,灰蓝色的人影层层叠叠,整齐步入广场,数千人如一人般迈动,接着又是更热烈的欢呼声,一群人行近红布铺垫的高台,从中分出一个人,稳稳踏上高台,向着那灰蓝人影挥手示意。
    “李天王!”
    看客们的人潮盖住了那些司卫的呼喊,汤右曾只觉眼前所见所听太过绚丽,竟似身处梦中。
    “别胡闹!”
    广场上,盘石玉一巴掌拍在贺铭的头上,这个哑小子太兴奋了,不仅被允准进了司卫,成了盘石玉的侍从兵,还正好赶上司卫誓师大会。见到这人潮,浑身顿时被烘烤得发热,可又叫不出来,只觉无比难受,径直去拔那红旗,想尽情挥舞,才能舒缓自己内心的激动。
    “兄弟们——!”
    李肆开口了,广场外的人潮静了下来,司卫们静了下来,贺铭也静了下来,他听不到李肆说什么,但他能看,能从盘石玉正肃穆的脸上,看出李肆在说什么。
    “乡亲们——!”
    面对远处的数万人,近处的数千人,李肆也微微紧张。
    “我的……同胞们——!”
    接着他这一声招呼,终于让自己定下了心神,见到这数千司卫肃容挺立,他内心无比骄傲,这样的历史,自己真开创出来了!尽管还很稚嫩,可自己居然真在这康熙五十来年的盛世之下,亲手凝练出来了这样一支军队,一支即将要涤荡华夏,扭转历史的军队。
    “总司——!”
    司卫们仰望李肆,齐声应和着,数千个嗓音带起了数千个灵魂,合音震得李肆心底也在发麻,他也隐隐开始有了身处梦境的感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就是这个时刻
    第二百六十二章就是这个时刻
    雄浑的号角响起,之后是悠悠箫声,数十道长音相合,有如山间凉风,直荡心肺,让人不由自主地收紧了呼吸,当高台之上,一面写着密密麻麻文字的红旗展开时,童子合唱的《国殇》回荡在青浦上空,不仅数千司卫怆然泪下,周边数万人都觉得眼角发热,虽然他们不知道这酸意是由何而来,但这股气息,就像一把灼热的钳子,那么自然地牵起了所有人心中的苦楚,一股炎炎热气更是灌入体内,翻腾着肺腑,其他书友正常看:。
    “这是三年多来,跟随我李肆而战,血洒疆场的人,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在这……”
    国殇歌终,尾音还在半空萦绕,李肆放声呼喊着,让自己的话能传到每个人的耳里。誓师之前,拜祭死难忠魂,是凝练军心的必要一步。
    三年多来,青田司卫的死难者不过千人,自然显出了这支军队的强大。正因为如此,每一个死难者留下的印象也格外深刻。如果置身李肆的敌方,那些绿营兵动辄死伤枕籍,活着的人只以自己为幸,对死者的印象,反而只剩下空洞的数字。
    “他们的名字,永在我们心中,他们会……”
    李肆哽咽了,他想到了很早时候的徐汉川,想到了百花楼前,为他挡箭的亲卫,想到了从地里挖出来时,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