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榜逆天成圣-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天教主听之皱眉:“镇元子虽得倨傲,贫道亲行一遭,邀其相助,碧游宫中,随徒得众多,如阵之人,却只得小徒多宝。”
  张帝辛道:“凤皇之子孔宣,乃是天皇得道,有混沌钟、斩妖剑在手,把持一门,想是无碍。”
  通天教主点头,便道:“孔宣其人,资质极佳,道修乃深,又得三皇(太一、帝俊、凤皇,非是火云洞三皇)提携,此人潜力之大,若及日后,前途无可限量。”
  张帝辛听得一喜,孔宣此时已至玄仙上阶大道,若说前途无可限量,其山必是混元圣人之道!
  成混元大道自不简单,当年东皇太一手持混沌钟,天下难逢敌手,可说圣人之下第一战力,可身居上阶之境,乃落千万年久,亦未证得道名,玄仙上阶与混元大道,虽只一隔,却有天地之别,盘古开天,鸿钧传道,天下成圣之人,不过寥寥些许。
  虽是如此,张帝辛听之亦得心中欢喜:“如此之数,以全其三,唯落一门,贫道推荐一人,不知可否?”
  通天教主忙道:“不知道友所选之人是谁?”
  “便是峨眉山罗浮洞,赵公明赵仙长。”张帝辛心中念想,原书中,曾有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将通天教主打下尘埃情景,若此赵公明出手,依诛仙剑阵之利,或可挡上一阵。
  定海珠非是凡宝,敌之越强,那珠子便越厉害,总是混元圣人,在不提防情况之下,被得此宝一砸,也不好受,诚然,圣人万劫不坏之躯,无法将之伤陨分毫,可此间延机,对通天教主来说,却已是足够。
  张帝辛算计得好,通天教主听之却得摇头:“定海珠虽利,却非长物之宝,公明修为比之阵中之人,又有不及,怕是难以相对,到那时一人得陨,怕诛仙阵法便破。”
  “圣人所虑,乃是赵道兄无得防御之宝,若至那时,贫道可将玄元控水旗相借,以为相助。”张帝辛道。
  “天地五方旗虽妙,凭赖修为却多,寻常之宝可挡,圣人之行,却难敌。”通天教主道,“公明修为不济,便有至宝,无法施其玄妙,亦落必败之境。”
  此言一落,宫中众人皆得沉默,便在此时,多宝道人上前言道:“师尊何须忧愁,诛仙阵所却之人,不正在你我眼前?”
  通天教主望张帝辛一眼,亦得大笑:“多宝所言极是,凭道友之全,攻有河图洛书、妖皇剑,守有玄元控水旗、灭世黑莲,若此算来,天下珍宝,多归道友所有,长此已久,怕是要夺了小徒‘多宝’名讳。”
  张帝辛虽不惧圣人,往昔时候,对圣人也多有算计,暗施轨迹,可如此依正面实力,相对圣人,却是他从未想过之事。
  “道友莫要言笑!”张帝辛忙得道,“小子侥幸,得遇至宝,此番一声修为,亦不知如何而得,若此匹敌圣人怕有不及!非是贫道怕死,只因我修为微末,怕成诛仙剑阵中,最弱一门,若此成破败之口,贫道心中当是有愧。”
  通天教主道:“陛下修炼不过十载,如此便至玄仙之境,当属古往今来第一人,无论此间,且说智谋、心计,天下间何人可比道友?况此番距万仙阵立,还有三月之功,若至镇元师弟之处,自可旁有算计。”
  “道友所言,可是天地山帝君洞?”帝君洞中一日,便抵挡其外百十年载,三月之数,便近九千年载,莫说玄仙境人,便是毫无根基之人,有得如此时日,亦可成道数,张帝辛见是如此,乃得道,“既是如此,贫道自当相助。”
  “好!”通天教主微微颔首,面上终出笑意,这便道:“道友休不自信,若无必胜之机,贫道如何会邀道友相助。”
  必胜之机?张帝辛听之摇头,心中乃生隐隐不安之感,这便道:“便是如此,往天地山,还需得多二三之人为好,诛仙阵事,贫道终觉不安。”
  通天教主听之点头:“人界战止,想你我八景宫之事,两位师兄已得知晓,诛仙阵中,怕多有变故,是此,贫道才需如此重视此阵。”
  张帝辛听之一愣:“道友可说,贫道八景宫中所得信印为假?”
  “信印自是不假。”通天教主道,“只是道友不知,大师兄面似清静无为,其心多生算计,无为之人,多行有为之事,纵成圣人,也不得心无一物,西方二圣如此,三清门下亦得如此。”
  张帝辛本以,圣人居红尘之外,不染世俗之中,超脱自在,无得凝滞,若非此话乃是通天教主亲口说出,着何人也不会相信,圣人之间,竟得如此诸般算计。
  通天教主见张帝辛皱眉,便得道:“人有七情六欲,天有旦夕祸福,圣人超脱尘世,却终究脱不得‘人’之一字,心乃在,欲不止,形乃在,意不定,此乃万道之法,无人得脱其外。”
  圣人,圣人,终究为人,是人,便不脱世俗,便因如此,才有这天下之变,封神榜立,西圣东渡,商周大劫,张帝辛听之点头,心道圣人虽是无想,只是算计甚好,俗人不知其想。
  “心乃万法之源,法乃大道初始,万法之行,大道所始,大道乃终,万法之至,自始无常始,终无恒定,何以为法,而求无常,何以兴道,万道终始。心自无常,人亦无常,无常而用之不定……”
  通天教主说着,竟是道讲起来,此间乃落多宝、龟灵等人,皆得正襟危坐,凝神来听,混元圣人讲道,何等难得,便得一机缘,亦是修为大成之机。
  通天教主声音渐渐越扩越远,碧游宫上下,皆响道讲之音,众门人听得掌教圣人道讲,心中皆得欢喜,纷纷就地而坐,仔细聆听……


第三六三章 井下石,二圣算元始

  玉虚宫中,元始天尊邀太上老君、西方二圣乃至:“人界之事,想三位道友已知,西周大败,运归道截,若玄道之战再败,怕你我无容身之地。”
  西方接引、准提二人本与元始天尊一般算计,只得人界之战得胜,玄道之战,自可取蝼蚁之数,以全封神之数,如此西周大败,玄道之战便从可有可无之战,成决定胜负之役。
  接引道人皱眉道:“事已至此,想八景宫之议,怕你我皆被鬼谷子、通天二人算计。”
  八景宫之议,太上老君对张帝辛多有拂照,此番听得接引道人之言,不由得皱眉:“道友所言,可是贫道与鬼谷子、通天二人一同欺你?”
  接引道人笑道:“鬼谷子那日夺往生莲子,便得道友相助,若说那厮予道友无得丝毫关系,怕是谁人也不会相信。”
  准提道人亦得点头:“红花荷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总一般,师兄,你我事外之人,如何掺和道教一家之事,气运之争,不过阐截两教,此番大势已定,你我又如何多染业障。”
  接引道人颔首道:“师弟所言极是,你我西地之人,自不好掺和东地之事,元始道友若无旁事,我兄弟二人便往西方教化。”
  人界之战已定,玄道之战,便说如何也不得再败,单凭阐教一门,如何也应付不得万仙大阵,接引、准提若退,阐教定落万劫不复之地,元始天尊心念于此。忙得言道:“两位道友笑言。封神榜立。你我便是一家之人,如何有得家事之说,玉虚门下与得西方一般,皆是人灵修炼之所,哪像碧游宫内,俱是麟角鱼虫之属。”
  太上老君乃立人教,门下传人虽止玄都一人,却对人族做有拂照。巫妖之战时,更为人族之事,暗对太一、帝俊下手,元始天尊知晓其意,事此门下之人,大为人属。
  太上老君知元始天尊讨好之意,因此对玉虚门人多有教诲,此番自不愿见得碧游妖属得胜,是此,虽不愿听“麟角鱼虫”之说。却也未得出言反对。
  接引道人听之一笑:“太上道友若似元始道友这般言语,你我何须至此?”
  “你……”太上老君被噎一句。心中自是不畅,元始天尊见之如此,忙得言语道:“道友所言极是,此番万仙、诛仙二阵,还需两位道友多行拂照才是。”
  “我教与阐教荣辱一体,自会全力相助。”准提道人说着,便得面露难色,“只是……只是西地贫寡,门下弟子甚少,贫道虽之有心,其力却有不及,万仙阵前怕是诸有难处。”
  混账!如此还想出功不出力不成!元始天尊听得咬牙,奈何此时相求与人,自不好撕破脸皮,这便道:“道友之难,却非一日可解,如此时候,再度旁人,怕是为之不及。”
  “来及,如何来之不及。”接引道人听之一笑,“道友不知,我西方虽得贫瘠,却有一灵宝之地,那地名曰渡生河,人过河水,便可度化心劫,脱胎换骨,修行之中,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准提道人听之一笑,继得言道:“那河宽广,可度天下之人,若寻有缘西方之人,自可成不少战力。”
  太上老君听之冷哼一声:“若渡生河有此妙用,我等炼气之人,苦修还有何用?两位道友之言,未免失真。”
  “苦修、阐修,皆是修炼之道,道法不同,故而方法不一,道友久居世外,如何知金身之妙。”接引道人道,“此番三月之间,数久之多,贫道再行往生之法,机缘之人,自可成之大道。”
  太上老君道冷声道:“既道友这般有为,如何得西地贫瘠,修成之人寥寥?”
  西地门生本少,此后连经大战,更是陨落得七七八八,太上老君此言,当有揭开伤疤撒盐之意,接引、准提二人听之便恼,这便起身道:“既是如此,我兄弟二人这便告辞!”
  “道友且慢,道友且慢!”依八景宫议,女娲娘娘想已站在鬼谷子一边,若是诛仙阵前,自己与大师兄来对两人,端无胜机可言,元始天尊心下大恨,若非鬼谷子,自己何以至如此境地,“师兄所言不过笑语,两位所说门生之事,不知何处去寻?”
  准提道人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什么!元始天尊听之,亦得心中火起,当下面色一冷道:“你我传教之人,如何开得如此玩笑?”
  接引道人道:“天下之人天下度,若有缘之人,便在何处,也随贫道之去,道友门下之人众多,便予贫道几人又得如何?”
  “混账!此番邀你议事,可是邀你前来掘人不成!”太上老君听之便怒,“此间可是东土玉虚,不是你地灵山!”
  接引道人听之亦是不惧,长袖一甩,拉扯准提便走:“既视如此,贫道兄弟二人,便在灵山恭候道友灭教之息!”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元始天尊眉首紧锁,大骂两人无礼,奈何此处相求与人,只得咬牙道:“不知道友所要之人多少?”
  接引道人听之一笑:“贫道亦不为难道友,玉虚门下数万之多,我师兄二人心善,亦不强求,明日此时,便在麒麟崖前设讲,有缘佛法之人,便往西方,道友看之可好?”
  若得气运,莫说数万门徒,便有十万门徒,也是顷刻之间,此番若是不舍,他日如何大得?此番虽得有损圣人名誉,却是为玉虚长久,便邀接引、准提二人道讲,门下久居自己熏陶,又有几人会归西方?元始天尊心念于此,便得咬牙道:“好!既是如此,贫道便应两位道友所求!白鹤童儿,速去麒麟崖前。将西方两位圣人道讲之事来说!”
  耻辱!简直耻辱!当初临潼关前。太上老君曾言度化西方之人。却不想不过转载功夫,竟被人度化到自家门口之上!
  身为圣人,何会遇到此等羞辱,太上老君心中火起,便得长袖一甩,直出玉虚宫去。
  元始天尊见之如此,亦不好出言阻拦,这便道:“此事已定。还望道友万仙阵中,多有互。”
  “必是如此。”准提道人见此番西来之事得成,自是心中欢喜,“明日之事,有劳道友铺张。”
  准提道人这般言语,一旁接引道人却得眉角一挑:“既道友与我一家之人,贫道便不说两家之话,此番玄道之战败成,与我西方终究因果不大,落败。不过些许颜面之事,便成。我西方道统也不得伸张,此事为行,万般不得利好,若因如此便要贫道与师弟举全教之力,以为相助,怕是甚难。”
  莫说元始天尊,便是准提道人听此,都不由得一愣:“师兄……”
  准提道人方要言语,却被接引道人止住,元始天尊乃得咬牙道:“不知道友何意?”
  接引道人笑道:“阐截之争,不过气运,圣人相较,不过道统,道友所想,亦为贫道所想,玄道之战若胜,我西方教便求东进,与道友共传大道,不知道友认之可好?”
  气运之争,道统之事,可说圣人心中唯一牵挂,道统得兴,天下信丰之力乃盛,于其身越得利好,万余修道之人可得,道统之兴,却是难求,况东地本是道教之所,若西方东进,其中要果,当是难测。
  共传大道,其言虽易,其中利害却多,元始天尊便以圣人之躯,亦不敢轻易答应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