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完美人生-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高中当然是为了考大学啊。”马文娟理所当然的说道。
“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李伉又问道。
“上大学?”马文娟认真的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说:“上大学应该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然后找个好工作吧。”
“胖丫,这只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思想,我问你,你想过自己的理想没有,你长大了真正想干什么?”李伉笑着问道,马文娟这种对未来的人生道路缺乏规划其实存在于很多当时的在校高中生身上,他们高考后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按照父母或者老师的安排报了一个专业,结果到大学时,却现这个专业根本不是自己喜欢的,可是为时已晚,于是有一些学生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也有的学生接受了这种类似于宿命般的安排,有可能会一辈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种情况即使在信息高度达的后世也算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也许是当代高中教育纯粹应试教育造成的一种现象。
“我的理想?”马文娟看了李伉一眼低声说道:“从凤凰乡中出来后,那时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和你在一起,现在能够每天看到你,我觉得自己像是泡到蜜罐里了,就再也没有想过往后要干什么,你这个问题我要好好想想再回答你好吗,在我想清楚之前,我不想过早做出选择。”
李伉能从马文娟的话语里听出来她对自己那种深深地眷恋,不觉有些感动,他笑了笑,不在追问她了。
“胖丫,不管你去不去长跑队,我只希望你快乐,我现在努力赚钱,就是想为你们几个创造一个宽松的可以自由选择的环境,不论你选择什么,我都会全力支持你的,关键是你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要你做什么。”
“嗯,我知道的。”马文娟甜甜笑了起来,看向李伉的目光中有着化不开的浓情蜜意。
…………
『春』芽文学的投资计划在李伉『交』代过戴元康后,戴元康很重视,很快就派来了一个专业的投资团队和刘秉文进行了接触,他们具体的商谈过程李伉没有参与。
在运动会一周后,刘秉文代表『春』芽文学社和太极资产签订了一份合作意向书,当刘秉文把厚厚的合作意向书摆在李伉面前时,他颇为感慨的说:“李伉,『春』芽文学生够起死复生,老师真要谢谢你啊。”
他其实知道,李伉投资『春』芽文学并没想着赚钱,而合作意向书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意思制定的条款,所以从内心来说,他很感『激』李伉。
李伉翻了翻投资意向书,放下后对刘秉文说:“能够为老师做点事情是我应该做的,况且太极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了『春』芽文学的钱还不及公司总资产的九牛一『毛』,现在看起来虽然不赚钱,但是按照意向书上的规划,也许有一天它真的会成长为一个文化航母,到那时候,我还不是要赚个钵满盆应,这样说起来,我还是赚了。”
“不过签订了这份意向书,刘老师您可是忙完学校忙出版社,恐怕要连轴转了。”李伉又说道,按照意向书,『春』芽文学社将会从学校独立出去,成立『春』芽文学出版社,而『春』芽文学将会成为出版社目前的主打期刊,初期主要面向商阳市的各个中学行,在时机成熟后逐步向全省乃至全国行,这里面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刘秉文去做,可以想象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刘秉文会很忙。
“只要忙的有意义,就是再忙老师也觉得高兴啊。”刘秉文笑着说道,踌躇满志,“李伉,现在『春』芽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算是你的了,你是不是也应该为『春』芽文学做点儿贡献?”
“老师,您真是不放弃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啊。”李伉笑着说道。
“李伉,你可是有好长时间没有写过东西了,老师可是很看好你的,『春』芽文学改版后给你『弄』个专栏怎么样?”刘秉文笑着说道。
“专栏还是留给王玲玲吧,她的文笔比我好多了,我只会写点通俗小说之类的快餐文学,入不得大雅之堂。”李伉笑道,最初他和刘秉文谈起『春』芽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王玲玲展示自己文章的平台。
“快餐文学,这个名词『挺』好,王玲玲的那些文章很不错,给她准备一个专栏也有利于提高学校学生们的投稿热情,一本期刊不一定只能有一个专栏嘛,除了王玲玲的专栏,我准备给你也准备一个专栏,就叫快餐文学好了,李伉,你可要支持老师的工作,不能再推辞了。”刘秉文并不打算这么轻易地就放过李伉,因为他作为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老师,学生们喜欢看些什么他很清楚,所以为了提高『春』芽文学的行量,李伉的快餐文学专栏是一定要开设的。
“那好吧,不过我写出来还要您帮我把文字润『色』一下,虽说快餐文学在文字上没那么多严谨的要求,但是太白了也不好,会影响『春』芽文学的整体形象的,老师,这个要求您一定要答应我。”李伉无奈之下只好答应,自从他写过诛仙后,也很久没有在写什么东西了,至于些什么,他还要细细思量后在做决定。
“只要你答应写,老师帮你把关,这总行了吧。”刘秉文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
十月中旬的一天,一中的学生们在学校的布告栏上看到了一则『春』芽文学的征稿启事,实际上以前『春』芽文学经常在学校布告栏贴征稿启事,但是他们现这则征稿启事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先这则征稿启事是刘秉文老师亲自写的,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征稿明确提出了如果稿件被采用了会给作者一笔相应的稿费。
虽然很多文学青年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写作是为了稿费,但是却不可否认,稿费对于一中的众多整日埋头于书山题海中的学生们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这些正处于叛逆期的高中生们大都渴望独立,特别是经济独立,但是九十年代的社会为他们提供的经济独立的机会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而现在『春』芽文学的征稿启事却实实在在给了这些学生们一个赚取自己人生第一笔钱的机会,就不由得他们不关注了。
所以这则征稿启事让所有自认为有一些文笔,又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的高中生们大为兴奋,也『激』了他们高昂的创作热情,而这种热情如同一阵风一样迅刮遍了整个校园,“向『春』芽文学投稿了没有”成了许多学生间的问候语。
毫无疑问,这则征稿启事已经在一中校园文学爱好者之间掀起了一股投稿热『潮』,许多学生开始从书山题海中抬起头来,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浴火重生的『春』芽文学,开始用手中的笔勾画自己心中的文学梦。
就在『春』芽文学征稿启事在一中校园里如火如荼的展开之时,李伉也在不停的码字,因为改版后的第一期『春』芽文学上会有他的小说连载专栏。
而马文娟也在运动会结束半个月后,终于选定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
ps:今天绿茶要去外地赴一同学的婚宴,第二更可能要晚一些,这一章是昨天存下来的。

第054章 三件事情
正文'第o54章三件事情
马文娟原本就是一个生『性』活泼之人,又因为有异于常人的身体素质,所以她明白自己如果选择走职业运动员道路的话,只要能够吃苦,肯定会取得成功的,即如李伉所说,说不定某一天她会站到世界的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所以她内心排除一切外在因素的话,还是倾向于职业运动员的。
但是她又和同时代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从小受着最传统的新中国式教育,潜意识里从未想过要打破这种新中国式教育为每个学生规定好的道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也就是说,她如果选择了走职业化运动员道路的话,这条道路的链条将会从高中开始生偏差,这让她内心有一种抗拒,不愿意轻易打破这种思维定式。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伉,如果她留在一中,那么她最少高中三年她会和李伉在一起,依照她现在的学习成绩,在高中毕业时她会选择和李伉考入同一所大学,然后继续可以在一起,如果她要做职业运动员的话,那么她和李伉的人生轨迹必然会出现分叉,虽然她知道即使她和李伉不能一路同行,她们最终还会在一起的,但是她这近一年来已经习惯了每天看到李伉,陪他晨练,如果她去了长跑队,那么这样的生活也会被打『乱』,这是她不愿意接受的。
究竟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运动员、还是放弃这个机会,老老实实地和其他学生一样,高中毕业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工作,或者干脆直接帮助李伉做事,运动会结束两周以来她一直在为此矛盾着,她找王玲玲商量这件事情,王玲玲却和李伉一个态度,不愿意直接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希望她能够自己考虑清楚。
其实李伉和马文娟最初的思路都进入了牛角尖,认为职业运动员和上学是不相容的,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矛盾,马文娟的异状最终被母亲苗兰现了,经过询问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难道就不能边上学边训练?”
正所谓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苗兰的话让马文娟觉得自己仿佛有了答案,当然这个答案是建立在上学和运动员两者可以兼顾的基础上的,只有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她倒是没有太大担心,因为她有两个最大的依仗,那就是父亲马卓阳和男朋友李伉,她相信这样的事情两人能帮她搞定的。
马文娟是在十月十八号晨练时向李伉说明了自己的想法的。
当天上午,李伉去了一中校长办公室,找到了正坐在办公室看报纸的臧克隽,并向他说明了来意。
臧克隽听了李伉的问题,微微笑了笑说:“马文娟这样优秀的学生一中是愿意轻易放弃的,马文娟这样的选择和学校对这件事情的考量是一致的,至于能不能既不耽误上学,又不影响长跑队的训练,学校是会和市体管局进协商解决的。”
“既然学校早已这么决定了,那么学校为什么不早些向马文娟说明情况了,白白让她矛盾了这么多天?”李伉有些纳闷的问道。
“一中虽然是一所高中,但是也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对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认真思考有利于学生思想的成熟,所以学校在马文娟做出自己的选择之前并没有找她谈话,当然不论马文娟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学校都会向她提出这样的建议的。”臧克隽如是解释道。
既然马文娟的决定和学校的建议一致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学校很快就和体管局协商了这件事情,并在一周后有了定论,于是马文娟有了双重身份,一个学生身份和一个运动员身份。
马文娟原来平静的高中的校园生活被打『乱』了,因为她除了在学校上课外,每周都要有两天时间到是长跑队报到,接受训练,于是马文娟成了高二八班第二个经常请假不上课的学生,当然马文娟觉得现在的生活虽然比以前忙了很多,但是很充实,至于长跑队的训练她并没有觉得有多大负担,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样的训练强度比起以前她受的那些苦不值一提。
马文娟的这句话是在一次长跑队集训完后在纱厂家属院说的,而且当时的语气颇有一种炫耀的成分在内,但是李伉却清楚她为了什么才吃的那些苦,心中怜意大生,其结果是他把马文娟哄到了卧室里恣意爱怜了一番方才罢休。
很快马文娟又现了做运动员的另一个好处,因为学生是纯粹的消费者,而运动员是要钱的,虽然每个月只有几十块,但是在九十年代这也算是一笔巨款了,虽然之前马文娟作为飞鹰组织的外围成员的时候,也是钱的,但是那个时候的心情和现在的心情却是天壤之别,所以马文娟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把李伉林静王玲玲和林丹等一众好友请到了老黄饭馆大吃了一顿,当然因为有李伉在,所以老黄饭馆是没有收马文娟一分钱的。
而马文娟没有把这笔钱『花』出去感到很不爽,所以她在某个周末的时候约了几个『女』孩儿一起逛街,直到把所有钱都『花』光后方才罢休。
…………
在马文娟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她拿到第一份运动员工资之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一中还生了与李伉有关的三件事情。
改版后的『春』芽文学第一期的正式出版应该算是一中的一件大事,改版后的『春』芽文学无论是印刷质量,还是其中栏目设置都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厚度也增加了不少,但是『春』芽文学的销售价格还是原来的那个价格。
前期『春』芽文学征稿活动的提前造势并不足以使期刊的售量有质的飞跃,促使『春』芽文学销量大增的原因最终还是『春』芽文学上刘秉文亲自撰写的一篇名为《破土重生的『春』芽》的序以及其内单独为李伉和王玲玲设置的两个专栏。
王玲玲的专栏叫心灵『花』园,这一期表了她的那篇雨夜静思和另外一篇散文,少『女』细腻优美的笔触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