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刻也不能停歇。终于在陈翰章、全日呈到了之后,曹亚范才算推出去一部分工作,拖着马迁安来找杨靖宇和魏振民告状。
马迁安当然知道自己犯了哪条,用曹亚范的话来讲就是捡芝麻丢西瓜,竟干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干训练部队的大事。对于这个评语,马迁安有自己的理由,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一个身子也不能分成两半,关于练兵整顿队伍成为将领在马迁安眼中这仅仅是个鱼的问题,而研制新式武器,整理各种后世学识,考虑如何不漏痕迹的应用才是熊掌。
刚到s1的第二天,马迁安就迫不及待的从军需处长那里借出二百大洋,赶到117师师部匆忙与巴普罗维奇打了个招呼,就拽着诺维奇驱车6o公里直奔海参崴,到了书店捡各种技术科学书籍一顿狂扫,整整买了8oo多本书籍。买了这么多科技书籍不为别的,就是掩人耳目,如若不然,等他自己建立的科研小组拿出众多成果之后,你让他如何解释。他的打算是沿着现有的科技水平开出适当前的东西,看似先进其实有迹可循,而不是让人惊诧莫名以为天外来物,为了将来能够达成这个效果,他现在必须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渊博的天才,而这个天才的道具就是这一堆堆的科技书籍。诺维奇在买书的过程中充当了向导和钱币兑换人的作用。
此后的十几天,马迁安除了从巴普罗维奇那里要来好多电子零部件外,还到处采购各种必须的材料,终于在某一天简陋的实验室里造出了两台笨重的步话机,虽然重量、功率、坚固性都不尽如人意,但是不可否认,它是一台步话机。而火箭筒也已经完成了理论设计,并制作出了射装置及瞄准装置模型。
这些天马迁安的工作其实已经告知了杨靖宇并得到其肯。但曹亚范将信将疑,他一直认为马迁安偷懒,成天见不到人影,搞个实验室还神神秘秘不让人看,连他都不让看,肯定啥也没弄出来。为了帮助教育这个同志,不使他在懒惰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曹亚范硬是将马迁安拽到了杨靖宇的病床前。
杨靖宇魏拯民都被安置在117师师部医院。杨靖宇刚刚换完药,一边轻轻揉着大腿一边笑呵呵的听着曹亚范汇报工作兼诉苦。
当曹亚范得到杨靖宇肯定的回答后,才知道自己误会马迁安,不是马迁安不来帮他搞军事,而确实是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这才不好意思的道歉。
“这些天怎么样?弄出来了吗?”杨靖宇含笑问马迁安。
“今早刚刚试验出来两台成品,可以用了,起码理论上是成功了。那个火箭筒理论也已经成熟,只等着s1人合作提供技术力量和原料,很快就可以搞出来。”马迁安认真的回答完杨靖宇的问题,又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曹亚范说:“就曹队心急,老以为我借由子偷懒不给他帮忙,要不是今天出了成果,你以为你能把我拉来?别说我跟你掰。”
曹亚范嘻嘻一笑,掩饰着自己不好意思的神态去倒水喝。
魏拯民也在同一个房间,此时接话道:“这回好了,我们可以实施自己的方案了。再告诉你们俩一个好消息,北满冯伯云同志马上就要从莫斯科回来,听说在莫斯科的任Bs同志很高兴得到我们的消息,中央不日就会派一个很重要的领导来慰问我们,同时指导我们下一步工作,我们再也不是没娘的孩子了,再也不是失去舵手的小船在大海里乱转了。”魏拯民很激动,脸上泛出一抹潮红。
“哪里得到的消息?派谁来?”马迁安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心里一直担心中央是如何看待这支与中央失去联系已久的队伍。
“伊万诺夫同志转告的,嗨!本来我和老杨应该与他见面的,但是一来就病倒了就一直没去哈巴罗夫斯克。至于中央派谁来,伊万诺夫好像也不知道,我们就更不知道了,这几年中央的变动非常大,详情我还没弄明白呢。不过,不管谁来,我们都坚决服从中央的指导。”魏拯民不愧是省委书记,将党的原则性放在了第一位。
杨靖宇意味深长的瞧了一眼马迁安说道:“能顺利联系上中央,我们的安子功不可没,要不是能与伊万诺夫签下那个协议,我想我现在根本不可能来s1,那就更谈不上能够迎接中央领导了。”
马迁安一听这话,心里突地一跳,连忙摆手,“都是二、三路军的领导签的协议,没我多大事儿。司令又高抬我,早晚有一天我得被司令卖了还得帮他数钱,我就纳了闷儿呢?怎么我就学不来司令那样脸不红心不跳的忽悠人呢?”
杨靖宇被马迁安煞有介事的神态逗笑了,抬手轻轻打了他一巴掌,转向魏拯民说道:“瞧安子这油嘴滑舌的,我是忽悠人的人吗?老魏你可要说句公道话。”
魏拯民含笑不语,好似坐实了马迁安的话语,急的杨靖宇直眨眼睛,“好哇!老魏,你不给我说句公道话,咱就用安子的话来讲,咱俩掰了,掰了!”
第52章 打开心结
又过了几日,身体康复大半的杨靖宇魏拯民实在是等不下去了,不顾医生的劝说,执意带领马迁安一干人等乘火车北上哈巴罗夫斯克拜会伊万诺夫等远东军主要干部,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央派来的领导即将到达。wwW;
伊万诺夫最近的心情非常愉快,史大岭同志因远东资源的现与开,大大的夸奖了远东方面的工作,当然夸奖远东区的工作就是夸奖伊万诺夫他本人,使他很兴奋,而且与抗联签署的协议顺利的得到了史大岭同志的批复。相对于这个协议的顺利批复,伊万诺夫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政治嗅觉灵敏,摸到了史大岭同志的脉搏,将手挠到了史大岭同志的痒痒处,这才是他最得意的。
其实,在签署这个协议之前,伊万诺夫是反复研究过苏共中央及共产联盟近一两年来的文件,从中把握住了文件所要表达的精髓。那就是一为了s1东线的安全,必须要援助一切反日的力量,活动战斗在Zg东北的抗联成为了远东区第一想要接触的对象,但一直没有合适的途径与抗联接头,尤其是38年之后,就连共产联盟的Zg同志都联系不上抗联了,无法利用援助这支力量,这次抗联主动寻求自己的帮助,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功劳,三伏天吃冰棒爽透了。这一点,伊万诺夫知道自己做的正确。
第二点,伊万诺夫也清楚自从**派来任Bs接替王mIng任**驻共产国际代表以来,连续阐述**国内《Zg抗日战争的形势与Zg**的工作和任务》,毛Zd的《论持久战》、《民族战争中的中国**》,等长篇巨论,彻底扭转了共产联盟及联共布对Zg**的认识,共产联盟书记季米特洛夫明确指出:“应该告诉全党,应该支持毛Zd同志为Zg**的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mIng,不要再争领导人了。”“在领导机关中要在毛Zd为的领导下解决,领导机关中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后来,共产联盟执委会主席团会议通过了《共产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决定》,再次表示“完全同意Zg**的政治路线”。并通过《共产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声明》,出国际援华号召,开展政治上、道义上、物质上援助Zg抗战运动。
既然联共和共产联盟都已经因Zg国内复杂情况从而放弃指导**国内斗争,转变态度采取不干涉中**内生活,那么我伊万诺夫做的工作想而也符合这个指导思想。
伊万诺夫判断对了,所以他得意,唯一不满意的是马迁安这小子好像在躲他,是不是要再加强点支援力度换取情报呢?但愿这个小滑头不会要价太高。
杨靖宇一行人到达哈巴罗夫斯克后受到了伊万诺夫热烈欢迎,双方例行交换了工作意见。期间,伊万诺夫一直见不到马迁安,偷偷询问跟来的诺维奇后才知道马迁安又窜到兵工厂去了,恐怕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伊万诺夫的预感成了现实,这小子果然在避免与自己见面。不过他自见过魏拯民之后就对马迁安提供情报的期望值降低了许多,这个魏拯民在谈判水平上出马迁安许多,不是个好糊弄的角色,看来再想得到大量相对廉价有用的情报难度增加了。“这小滑头,也知道学会讨价还价了,自己讨不过我,把他家领导推到前台跟我耍花枪。”伊万诺夫心中无奈的想到。
马迁安直到半夜才由兵工厂的总工卢萨送了回来,满嘴酒气满脸的酒像,嘴里还唠叨着专业名词。还没睡的杨靖宇等客人告辞走了以后,正要训斥马迁安喝酒误事,不成想刚转过身就对上了马迁安一双亮闪闪的眼睛,哪里有半分醉意。
“你小子就做(读一声)妖儿吧!没泄露我们的机密吧?”
“嘁!司令您咋老不放心我呢?我可是党员了。”马迁安不服,辩解道。
杨靖宇放下心来,转而又对另一件事担心起来,这种事还不能堂而皇之的明面说,只能与马迁安这个心腹爱将聊聊。
“安子,你说说,现在中央对抗联是个什么态度呢?这些天我也让同志们搜集了很多老报纸,也知道了现在的中央领导层与派我们到东北时的中央领导层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我都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知道我们不?”其实杨靖宇的话里还有潜台词,那就是原先东北抗联一直是由共产联盟中的王mIng指挥领导的,现在王mIng回到了延安,也已不是主要领导了,那么毛Zd同志是怎样看待抗联的呢?但是明确的话却连马迁安这样的心腹都不能告诉,只能以这种模糊的语言说一下,如若连这个模糊语言都不能言语,恐怕就憋坏了。
马迁安熟悉这段历史,稍一琢磨就知道杨靖宇的心思,但他可不敢明说。马迁安看着杨靖宇心事重重的摸样,安慰道:“司令,我问您,您革命为的什么?”
杨靖宇听了这话,转身站起在屋子里急的转了一会儿,猛然拍了一下脑袋,真诚的对马迁安说道:“谢谢!安子,一语惊醒梦中人,用佛语说,我这是着像了!经历血雨腥风,在重重艰难挫折中闯出来的中央一定会给我们正确的评价,公正的评价!我们抗联不是附属于共产联盟的军队,不属于某个个人,它属于党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对于直接领导的更换,任何人都不能免俗,都会在与新领导见面前惴惴不安,对于这点,杨靖宇很快调正了心态,欣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马迁安对杨靖宇心胸开阔、政治上的成熟表现了由衷的钦佩,换作是他自己如果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估计都睡不着觉。
放心吧,俺的杨将军。您不知道,我可知道,您在中央的地位高着呢!在1937年底,**中央政治局讨论准备党的“七大”时,就已经确定您为25位准备委员会委员了。全党前25名啊,政治局常委评不上但怎么的也得是个政治局委员吧,最差也得是中央委员。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最优秀的代表,也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民族英雄和优秀的**战士。在1934年的苏维埃“二大”和1937年**中央政治局12月会议上,杨靖宇先后当选为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1938年2月,毛Zd在同合众社记者王公达谈话时就曾指出“Zg**和东三省抗日义勇军确有密切关系。例如有名的义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马迁安心里有数,相信明天见到中央领导后,他会将杨靖宇这充满心头的一切的疑惑完全解开。
第53章 中央领导
第二日上午九时,一列从莫斯科出奔驰了8天8夜的火车缓缓的停在了哈巴罗夫斯克火车站。wWW!杨靖宇一干人及全程陪同的远东军区内务部副部长卡拉紹夫大校已经早来了半天,此时俱都左右张望,不知莫斯科来的客人到底在那个车厢。
本列车终点站虽不是此地,但本地是一个重要城市,所以下车的乘客很多,一眼望去,站台上熙熙攘攘的。马迁安伸长脖子盯住附近的两节车厢的门口,心中还在暗暗琢磨到底中央派来的是哪个牛人,左等右等,眼中净是人高马大黄头绿眼睛的家伙,正等得心急,忽然就见自己侧前方的杨靖宇已经快步向左方奔去,马迁安心中一动,紧忙跟了过去。
“老杨,老杨!老魏!”有人在喊杨靖宇和魏拯民,熟悉的声音使马迁安不费力的循声找到了它的主人,32岁的三路军政委冯伯云,抗联派出去莫斯科的代表,伯力会议参加者。
这位戴着圆边黑框眼镜的大知识分子(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与华罗庚是一个导师的同门师兄)激动地快步走向杨靖宇,两人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互相打量。两人自从在哈尔滨分别后,一别经年,此时重新见面,不禁感到一股暖暖的情谊涌动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