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转身,陈光明钻进了洗手间,接着便传来了掀马桶盖的声音。
“捐个基金,专门奖励那些还能坚守道德底线的学弟学妹……”朱小君躺在床上点了根烟:“我特么也太睿智了,怎么能想到这么牛逼的广告策略呢?”
捐这么一个基金,要是玩虚的话,可以只把牛逼吹出来,然后做个壳子往那一放便够了,前后花不了几万块钱,而名声却打出来了。就算不玩虚的玩实的,这一把手掏出来的几百万也只相当于从左口袋转移到右口袋而已,因为这基金该怎么用,该将给谁,还不都是基金的所有者说了算。
而省城医学院每年毕业数千名本科,硕士加博士也有近千名,从中选择一些跟自己业务有关联的人做点务虚手段……草,这比直接请吃饭送贿金要划算的多呀!
一支烟抽完,朱小君打定了主意,冲着洗手间的方向喊道:“陈老五,你丫死在马桶上了?赶紧的。”
陈老五应了声,连忙冲了马桶出了洗手间:“炮哥,你要用?没事,我开了抽风机。”
朱小君皱了下眉头:“跟你说个事,那个基金的事情,你抽个时间去跟学校联系一下,尽快落实下来好了。”
“靠,你真要做这个冤大头?”
朱小君点了点头:“做肯定是要做,但绝对不是冤大头。我们是母校培养出来的,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回馈母校,是我们这些当年的莘莘学子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怎么能说是冤大头呢?”
陈光明有点发傻了。
“这种事,学校那边应该是拍着巴掌表示欢迎,唯一的变数可能就是基金的管理问题。”朱小君没理会陈光明,接着吩咐道:“你去跟他们谈的时候,应该很巧妙地去引导他们,实在不行,就要求学校委派姜老大来做代表参与基金的管理。”
“姜北海?”
朱小君点了点头:“除了他,还有谁能被老子叫一声姜老大?”
“这逼昨天聚会都没来。”
“靠,那是姜老大看不惯你装逼。”
“我怎么觉得他是对你有意见呢?”
“靠,陈老五,你这是在挑拨离间么?你丫选的聚会日子刚好是人家姜老大出差的日子,丫的,要不是老子力劝,姜老大不耽误把你的小弟弟给切了喂狗。”
“错!就姜老大那抠门样,他肯定舍不得喂狗,一定是拿来下酒。”
朱小君被噎地直翻白眼。
安排完了这件事,朱小君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信息或是漏接电话,拿起一看,发现手机居然没电了。
“陈老五,就你这副熊样,少脑子啊,老子手机没电了,也不知道给充上?”
陈光明苦笑回道:“昨天光顾着伺候你了,我的包都忘在宴会厅中,哪来的充电器啊!”
朱小君哀叹一声:“我的哥,这是酒店,你就不知道给总台打个电话让他们送一个上来?”
陈光明一拍脑门:“对喔,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赶紧打了个电话,没多会,服务员便送来了一个充电器。
充上了电,开了机,顿时,一大堆短息提示,一大堆微信提示,还有那一大堆未接电话提示,铺面而来。
“草,这倒有些麻烦了……看来,又得换个电话号码用了。”
陈光明颇有些幸灾乐祸:“我只能对你深表同情,并且还要送你两个字:活该!谁让你拦都拦不住,非得把手机号码发到同学群中去的呢?”
“我把手机号码发到同学群里去了?”
“不是你还是我了?你要发的时候,我在背后戳你,结果还被你削了两巴掌。”
“靠,你丫太没立场了,被削了两巴掌就要放弃真理么?老子不管了,你丫赶紧给我弄个新号码来。”
第549章孟老爷子的关心
同学会结束后,朱小君回到了申海,因为刚刚更换了新号码,他需要群发个短信通知亲朋好友。
这一下,把张石的电话给勾过来了。
“怎么啦,原来的号码用的不是好好的吗?遇到什么麻烦事了?”
朱小君一五一十地把同学聚会的过程给张石描述了一遍。
“这样也好,这同学啊,在一块喝喝酒聊聊天是不错,但攒在一块创业就麻烦了,弄得公不是公私不是私的,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
“是啊,那些同学,又不像陈老五一样,能打能骂的……没事了,我换了新号码,把原来的号码给了陈老五,让他去应付了,他喜欢这种事,也擅长这种事。”
“对了,‘丢肾’事件你大获全胜,恭喜啊,粤州这边的同行,都把这件事传疯了,一说我们战A联盟就是你朱小君创造的模式,那股积极劲啊,就别提了。”
“效益怎么样?”
“一天两场MDT,病人的接受率接近百分百,一个病人我们至少能赚六位数的纯利润……”
“六位数?有没有搞错,怎么能那么高的利润?”
“免疫细胞啊!不管病人采用怎样的治疗方案,以免疫细胞治疗作为辅助手段总是没错的吧,咱们做的目标都是中高层人群,这个层次的病人,不差钱,只求一个效果好。”
朱小君在心中粗算了一下,一个疗程的免疫细胞治疗的收费都是数万块,细胞制备的量越大,成本就越低,弄出个一半的利润来并不是多大的难事,如果一个病人在一年内能够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的话,光是这一个项目所产生的利润恐怕就要达到六位数了。
“这么说,咱们在粤东省的战A联盟项目一年就可以产生五千万的利润了?”
“不止!我现在正计划开设第二个MDT平台呢!”
“步子不要迈的太大……老哥,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咱们只要能喂得饱转化中心那个烧钱的炉子,就已经足够了呀。”
“……你说的对,我是看着大把的利润有些按捺不住了,好吧,那咱们还是稳一稳。”
“还有哦,你在那边要把重点转移到对操盘手的培养上面来,尽快找到个合适的人接替你。”
“怎么?没人陪你喝酒,捉急了?”
“呵呵,差不多吧!你要抓紧回来,一航也好抓紧回来,你是当爹的人,一航也就要当爹了,要多一点时间陪陪孩子。”
“接班人已经找到了,各方面都还不错,我是被这个项目迷住了,舍不得那么快就丢手。对了,小君,那个接班人,你要不要见一见?我安排他去一趟申海?”
“你要是想让我出面来体现一下对那人的重视,我责无旁贷,但你要是说让我过目来拍板是否合适,那就有些多余了,总之一句话,你看着办,我听你安排就是了。”
刚挂上了张石的电话,孟老爷子的电话又打了进来。
“小君啊,怎么想起来换号码了?怕他们报复你?”
朱小君笑着回应道:“哪有哦,我要是会怕他们的报复,当初就不会对他们下死手了。”
电话那头传来孟老爷子的爽朗的笑声:“那就是当了名人不适应,对么?”
“嗯,嗯,那种高调的生活,太让人难受了,还是清静一点比较好。”
“行吧,你没事我就安心了,我们几个老家伙对你的表现都很满意,都夸你为医疗界树立了一个典范,做了件大好事啊!”
“呃,不至于吧,老爷子,小君没给你丢脸就很欣慰了。”
“谦虚,谦虚了!小君啊,在这件事上,你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后面说不准还会有些麻烦。记住一句话,出了什么事别一个人扛着,老头子我还有些能力,还认识一些手中有点权力的人。”
“谢谢老爷子的关照,我跟肿瘤医院的吴院长说过了,医院开始进行改革,所有的灰色收入或是其他不合规的行为都会被摈弃掉,医院就规规矩矩地做业务,他们就算想找茬,也找不到啊!”
“嗯,这样很好,但是,你也不能掉以轻心。”
“知道了,老爷子。”
孟老爷子的关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现今社会形势下,无论是上层建筑还是社会舆论,都把医院做为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罪魁祸首,从早起的炮轰以药养医现象,到之后的医院乱开单多检查,再到现如今的直指药品虚高价格中有三到四成都属于药品回扣范畴的新闻炒作,似乎只要把医院这个产业给收拾了,那医改也就成功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也就化解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某电视台报道的药品流通环节中,医生所拿的回扣占了三成到四成,此事件有暗访视频也有明访问答,看似铁证如山,但纯属忽悠民众。
医保目录中,有几千只药品,医保目录之外,仍有数千种药品,诸多药品种类中,那些不可替代的药品,或者是最基础的用药,哪里会有药品回扣?
另外,在临床上的用药,也分为一线二线甚至有三线四线的用药,只有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药品,才会拿出高额的回扣比例来刺激医生的用药。
而某电视台却玩了个蒙太奇的手法,以一斑而定全豹,把公众的意识全都带歪了,让老百姓以为,只要是医生开出的药方,那么其中就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进入了医生的口袋。
这要是真的,那药店的利润该有多大啊!
这要是真的,那药厂的账目都该怎么做才能做平啊!
这要是真的,那么国家对药品的定价部门该负多大的责任啊!
这要是真的,那医生们还不是个个都开上了兰博基尼?哪里还会有那么多辞职下海的呢?
但这却是潮流,似乎只要是咒骂医院的种种不是,就可以符合了这股潮流,就是为医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而这样的行为,却只能加重了医生群体的逆反心理。
药品回扣可以不拿。
拿了发不了财,也不过就能多吃两斤肉。
不拿也饿不死,不吃肉也一样活着。
但是,这逆反心理出来了,倒霉的还是广大病人,看病的费用不光不会降低,还会显著上涨,看病难的问题不单不会缓解,医生们的脸色将会更加难看。
第550章医药分家
好在朱小君跟吴东城都有着先见之明,在意识到集中管理临床费同样有着无比的弊端的时候便作出了相应的改变。
在朱小君的建议下,吴东城用那笔钱成立了一个贫困病人的救助资金。
但凡在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符合贫困要求的,都可以向医院申请费用的减免,而减免的金额,则由这笔资金来支付。
同时,朱小君建议吴东城大幅度调整那些带有临床费用的药品价格。
但是,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吴东城的反对。
换位思考,以药厂的角度来看问题,肿瘤医院毕竟只是众多客户中的一个,若是按照销售额来衡量,肿瘤医院这块市场只占了他们销售额中的千分之一甚至更低。
而肿瘤医院若是揭穿了皇帝新衣的这个谎言,那么药厂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对药厂来说,医院集中临床费用的管理已经是他们所能接受的底线了,再过分一点的话,人家肯定不会接受。
大不了放弃了肿瘤医院这块市场,损失些销售额,停止了向肿瘤医院供药。
而一家这个药短缺那个药断货的医院,真不知道该怎么运行。
就像那家颇有号召力的电视台在那档关于药品回扣的节目中的最后点明的主题,某某地的医保局实行了改革,把药品的大部分水分全都挤出去了,药品招标的平均价格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多将近三十,老百姓们自然得到了实惠。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个全城短缺药品的地区,得了病的老百姓却只能自掏腰包央亲戚求朋友地从外地买药治病,真的不知道得到了多少实惠。
但这些,做为当局者只需要稍微花点气力捂一捂盖一盖,也就能说得过去,也就不耽误自己在更高一层的领导面前获得青睐。
这其中的根本症结到底是什么?在粤州的时候,朱小君跟那几名院士在一块吃饭闲聊,其中有一位,其说辞是一针见血。
国家在发展医药产业,因为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正府,医药产业总是能带来不错的GDP数据,而且还可以收上来不菲的税收。所以,上上下下对医药产业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尤其是那些国有的医药产业。
但是,国内这些药厂,绝大多数做出的产品都是仿制药,尚且不去争论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但就这市场竞争,一呼啦,同一类的药就有数十家药厂在仿制,非处方药还可以通过广告的模式来扩大销售,而占据了大多数品种的处方药,却只能通过临床促销的模式来经营。
想把临床促销做好,那就必须把药价定在一个适合运作的价位上。
所谓的适合,就是参照被仿制的进口药价格,定位在其价格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左右。
再高,争竞不过进口药,低了,拿不出可以吸引临床医生的回扣比例。
在这个体制下,为了能让国产仿制药有着更好的生存空间,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抬高进口药的定价。
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这药价要是能降下来,才怪!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