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电视台报道了阳光歌唱计划。
当然,沈氏娱乐还没那么大的面子去让国家电视台为她专门制作一期节目来宣传它的活动。这一次的报道,完全是一个意外。
沈襄在自家电视上看到时都愣住了。
国家电视台是国内权威性最高的电视台,影响力也是一般小的电视台根本无法比拟的。平时,这个电视台总是播放着国内外新闻,中间会有一些公益的节目,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正能量报道。
这一期是一个关注孩童健康问题。
节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一些孩子出生就带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或者因为体质原因在童年时期爆发了重大病症的一些例子。央视做这个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大家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因为有些孩子的病是可以通过产检和婚检检测出来的。
央视采访了五位小朋友。
他们有的是先天性地中海型贫血,有的是先天性白血病,还有的是心脏病,甚至有小孩是因为家族基因遗传,在很小的时候就得了癌症。
其中有两位就是阳光歌唱计划的资助者。
说实话,沈襄都太巧了。
沈氏娱乐阳光歌唱计划,自从创立之初开始一直都在勤勤恳恳地资助小孩子,除了在计划提出之时弄了一场发布会说明了一下,基本就没有主动宣传过了。
但是沈襄承诺过的每一笔钱都没少。
随着最美声音的大火,投票的人越来越多,阳光歌唱计划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沈襄明白,任何时候,利益都会滋生*,所以,沈襄对于这个非常注意。不仅设立了专门的监察组织,还将每一笔财务都公之于众,不给人做手脚的机会。
令沈襄欣慰的是,至今没有出现*问题。
迄今为止,‘阳光歌唱计划’资助的小朋友已经超过一千多个。而随着沈氏娱乐收购了天兴娱乐后,公司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沈襄在高兴下,又投了一笔资金到这个计划中。
于是,被资助的小朋友又多了五百多个。
别看这数字小。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因为病症严重,都是比较难以治愈的疾病,所以需要的医药费极其贵。基本上一个孩子身上至少要投入十万以上治疗费。
几千个孩子就是几千万乃至更多的投入。
这个数字对于任何公司都不是一个小手笔。毕竟任何公司的资产说是资产,看起来挺多的,十几亿二十亿,上百亿的。但是,实际上公司账面上的流动资金说不定并没有多少,特别是还要拿出这么多闲余用来做慈善。
但是沈氏娱乐从上到下对于这个计划没有任何异议。
每个月,都会有人准时将钱打到阳光计划财务组的账上面,任何时候都没有拖延过。
☆、139 节目
这一次央视采访,目标人群就是那些一出生就患上了重病的小朋友,也正好和沈氏娱乐阳光歌唱计划的资助目标人群重叠上了。
不过,说实话也真是巧。
全国那么多患了病的小朋友,央视正好选择了去江省采访。而江省恰好就是沈氏娱乐阳光歌唱计划的主要地区。
所以,央视采访了几十个家庭。
其中就有一小半受到过沈氏娱乐的资助。最终选出播出的五个家庭里面,也有两个是沈氏娱乐阳光歌唱计划的资助者。
两个资助者,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男孩七岁,是先天性心脏病,家里为了给他攒手术费,已经是家徒四壁,借尽了所有亲朋好友。一个是先天性自闭症,四岁,因为没有钱,一直没有能够去特殊教育的学校。
报道里,首先去的是男孩家里。
男孩家里在农村,一排建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小楼房的尽头,是一家低矮的平房。记者们走进去时,一家人正在准备吃饭,看得出孩子父母都不大,三四十岁,但是模样憔悴,衣着朴素,眼角眉梢早早显出了苍老的皱纹。
孩子坐在门前石凳上乖乖看书。
记者们问他:“你为什么不和其他小朋友去玩呀。”
小男孩低头说:“我跑不快,他们说带着我玩没意思。”
记者又问他:“你看的什么书?”
小男孩将书立起来,露出外面书的封面,是一本小学语文课本。书的边角都压得整整齐齐,看得出保护得很精心,内页一些地方被摩挲的泛黄。
记者问他:“上一年级了?书看得懂吗?”
小男孩摇摇头:“我没上学。妈妈说,给我治好了病就送我去上学。”
记者哑然。
经过和小男孩家长的交涉后,记者们才知道,因为小孩的病情,农村的学校不敢收,怕孩子除了什么意外,责任担不起。
孩子父母抹着泪:“谁不想送孩子去上学呢。平时我们都要去做事,别的孩子都去上学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家里,没有玩伴,我们看着都心疼。”
记者无言:“那孩子的手术?”
孩子父母:“医生说,娃儿的病情不能再拖了。今年必须做搭桥手术,可那手术费得大几十万呢。要不是没有那个沈氏娱乐的‘阳光歌唱’计划,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
记者一愣:“什么计划?”
孩子父母:“沈氏娱乐的阳光歌唱计划。就是他们,做慈善的,专门帮我们这种小娃儿生了病,没钱治病的,那个公司老板是个大好人呢。我住在城里的小姑看到了这个计划。看见我们家娃儿符合资助条件,就给我们报了名,没想到居然通过了……下个月做手术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和我们一起去。帮我们报销一部分医院费……幸亏有他们,不然我都不知道到时候,我的娃儿该怎么办……”
报道后面还有很长。
从表情上看,记者们也是头一次知道这情况。没想到会这么巧,采访的对象正好是一个沈氏娱乐受到资助的孩子。
第二个孩子是自闭症。
这次是在城郊的小巷子里。一家人挤在一个不到四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房间只有一个小小的窗户,里面到处堆着杂物,颇为杂乱,最里面一张小床蜷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衣服脏脏的,只顾着低头看自己的手,不和人说话。
记者将摄像机对准小姑娘。
小姑娘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当记者试图去接近小姑娘时,却被小姑娘惊惶地躲开了。记者退避的反应慢了一些,还被小孩子重重的咬了一下。
孩子妈妈忙和记者道歉。
记者摆摆手,道:“没事。”
孩子妈妈还是赶紧给记者拿了包扎和消毒的用具,一面递给记者,看着记者包扎,一面道:“这孩子从一两岁就这样。周围人都说孩子是傻了,让我们再生一个。可我舍不得,后来花了钱去给孩子检查,医生告诉我孩子这是自闭症……我哪里听过这个名字啊……医生还说,孩子在家里要特殊教育,如果没有条件,最好送到一些专门的学校里。可是我们没有钱……孩子年纪眼看就大了……”
记者又问道:“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孩子妈妈道:“本来,我都打算去卖房子了。这辈子摊上了,这孩子我不管还有谁管呢。砸锅卖铁也要把她养大,后来,还是亏了沈氏娱乐,他们知道了我的情况,给孩子报了名,还说以后学费都由他们承担,只要能够治好孩子的病……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对了,你们是电视台吧,能播出吗?我想让你们帮我给那个沈氏娱乐的老板说一声感谢……除了这个,我也不知道能够和她说些什么了……”
记者表情复杂。
在接下来的报道里,还有几处提到了沈氏娱乐阳光歌唱计划,都是被采访的家长主动提的,再三要求一定要记者们帮他们把感激带到。
……
节目总长一个小时。
里面提及沈氏娱乐阳光歌唱计划的约有十分钟左右,都是在问及孩子的未来和治疗计划时,孩子家长主动提及的。
节目播出立刻引发热议。
因为是国家电视台的节目,而且是关心社会热点的深度报道。所以收视率虽然比不得一些当红节目高,但也不算低。
众人在国家电视台上看到沈氏娱乐都惊了。
无他,沈氏娱乐最近太红了。
上个月和天兴娱乐的一场争锋热度还没怎么下去,这一次十佳企业评选又将它推上了风口浪尖,接着又‘莫名其妙’收购了天兴娱乐……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又在国家电视台看到了它。
众人第一反应是沈氏娱乐买的广告。
为的是转移人们对于收购案的注意力。
这一说法一出来,便立刻甚嚣尘上,占领了该电视节目评论区,和一些网络论坛还有八卦贴的主要版面,一些人甚至在猜测沈氏娱乐到底花了多少钱才能在央视上打广告。
消息也传到沈氏娱乐。
沈氏娱乐里。
沈襄放下电话,哭笑不得。
乌天炎瞟了一眼她,打趣道:“怎么了?苦瓜脸皱成这样?”
沈襄白了他一眼:“我就不信你没有接到这样的电话。一个个的,想要问价钱就直说呗。还跟我拐弯抹角半天,最后了才磨磨唧唧的问一句,哎,你们上次在国家电视台的那个广告,花了多少钱啊,还有联系方式吗……”
乌天炎反问一句:“他们直接问价钱,你就会说吗?”
“当然……”
沈襄声音一扬,“不会。我自己都不知道价钱,怎么告诉他们。话说,国家电视台广告联系方式,我自己都想知道呢。一个个跑过来问我,我去问谁去啊。”
乌天炎摇头失笑:“这些人啊。”
沈襄一屁股坐沙发上:“这些人也真是,为什么非得坚定认为我们一定是花了钱才能在国家电视台上面出现呢。难不成就不能是国家电视台那个节目恰好采访到了那几个小朋友家里,然后就恰好播出来了呢?”
乌天炎斜眼看她:“要你,你信吗?”
沈襄摇摇头:“不信。”
“得了呗。”乌天炎耸肩道,“这也别怪别人不信了。说实话,我在电视上看到那消息的时候,还真以为是你给国家电视台的人塞钱了。”
沈襄无奈瘫在椅子上。
她真想大喊一声冤枉。
为什么这些人把她看得这么厉害啊。她就一普通的民营老板而已,啥背景没有,连上头的人都只闻了个名,连个影儿都没看到。
所以!
为什么这些人会认为她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够弄到国家电视台节目打广告的渠道,还有那么多钱买通国家电视台给她打广告?
她真的没那么厉害好吗!
沈襄真的想仰天长啸了。
无奈,大家意见一致。沈襄孤立无援,说什么大家都只觉得她在避左右而言他,不过是不想把这种好事分享出来而已,已经不会相信她了。
对此,沈襄只有一句呵呵。
算了被认为是老虎,总比被认为是兔子好。
沈襄如是想着。
沈襄能够自我安慰。国家电视台节目的人可容不得这么被人质疑。这么多年了,国家电视台还从来没有主动给人打过广告的,电视台节目一向也以深度出名。
这还是它们头一次被这样质疑。
于是,国家电视台节目导演在傍晚时分发了一篇长文。文里从两年前节目一开始筹备到后来播出所经历的一系列风风雨雨都写得一清二楚。导演说,这个节目初衷是因为他们家一个亲戚出生了一个先天性癌症的孩子,两岁时候查出来,家里几乎花光了钱想去治好,但是没能做到,最后孩子还是走了。医生说其实只要婚检做好,大人和孩子都不会遭这么多罪……
在文章最后,他解释了关于沈氏娱乐的问题。
“这完全是一个意外。关于采访对象,我们原本打算在全国各地集中抽取,让样本更具有说服性的,但是因为经费原因,只能放弃。但是具体去哪个城市选取样本呢?我们想了一个办法,让制作组的人把自己的家乡写成小纸条,来抓阄好了。然后我闭着眼睛抽了一个,就是江省了。”
“后来,到了江省,采访了几个家里,我们才发现不对劲,咦,怎么这么多提那什么公司的。我们一开始以为是我们节目组来采访的消息走漏了。当时还很生气,觉得这个公司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后来,制作组的人又一起商量怎么办,要不要换一个地方。我们也想换啊,但是经费不够了。最后,我们决定不换了。但是对这个公司没什么好印象了,后来有人说这个公司既然知道我们来了这里,肯定会过来找我们的,我们等着就好。我一想也是,那就等着呗……结果,我们一等再等,等到了节目结束,我们也没能等到那个公司的人过来……”
“后来,我们觉得不对劲了。去问了那几个提起那个公司的家属。结果人家家属告诉我们,根本就没有买通他们想要宣传的说法。只是正好我们抽到了这个公司弄得一个慈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