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9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室中。

公馆外观雄浑壮丽,内里装饰美轮美奂,公馆的地下室有一个秘道,传说宝藏就埋在这条秘道里。

不过这座密道当中地形复杂,加上机关陷阱密布,所以,如果不想破坏上面的建筑,下面的密道很那发掘,这样让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这些几个人都知道,所以他们也知道撒的迷失说的是真的。

这时马继芳打断了闪应雷的追问,道:“我的曾祖是马福田,这个你们也都知道,我曾祖的传记你们也看过,要我说,他们都不可能知道孙殿英的秘密。”

“闪应雷的老娘还姓谭呢!如果不是这样,我们这些人也凑不起来。”撒的迷失开口道。

闪应雷好像有点恼怒道:“我的外祖父是谭温江怎么了?这个你们早就知道,如果我们家真的得到了一些你们不知道的秘密,我还用得着跟你们合作?今天得到的这些宝贝,也证明了,我们家不可能知道孙殿英从东陵到底得到了什么。”

闪应雷说的众人无语,谭温江当年是孙殿英的手下师长,地位也不算低,如果真的被孙殿英信任,也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情了。

“好了,不要浪费时间了,有什么东西,让这个家伙给我们拿出来不就知道了,我们四个只要团结一心,想要看清楚石椁里面到底有什么也不是难事。”马继芳确实是他们的老大,他开口之后,韩孔雀再也听不到他们的议论声音。

从他们几个人的话中,韩孔雀知道,这几个家伙都有其来历,很明显撒的迷失跟徐源泉有关系,这个徐源泉当时是孙殿英的顶头上司,肯定知道一些孙殿英的秘密。

而马福田这个人,在历史当中却只是东陵附近的一个土匪,但这个人还真的对东陵很熟悉。

当年,东陵的地面建筑也被军阀和当地土著人偷盗拆毁,先是各庙宇所有铜制装潢如铜钉、铜字等全部被盗,继而各殿隔房、槛框、窗棂被拆卸一空。

1927年,惠妃陵被盗,殉葬珠宝被洗劫一空,惠妃尸身弃置棺外。

1927年冬,奉军第二十八军军长岳兆麟到马兰峪收编土匪,当地土著人马福田被委以团长职。

1928年6月,马福田率部由保定开赴滦、县,探知马兰峪空虚无兵,遂率部于深夜占据马兰峪,改易国、军旗帜。

马福田向来不安分,早对东陵宝藏垂涎,只是没有机会下手。

孙殿英部开驻遵、化县时,沿途屡见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大量外运,孙殿英心里直发痒。

孙殿英找到顶头上司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向他诉说了苦衷。

好赌的徐源泉,没有理睬孙的诉苦,两手一摊,“唉,唉”叹息了几声,说:“蒋、总司令手头也紧张,还要对付共、党,耗资巨大,希望兄弟们以精诚团结为重,再忍耐一时。”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姜石匠

孙殿英唯唯诺诺地说了一通“理解上头的困难”等漂亮话,接着凑到徐源泉耳根,很机密地说出部下有人建议掘皇陵筹款发饷。

徐源泉一听,先是一惊,继而平静下来,他也觉得这是发大财的好机会,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说行,也没有表示反对。

孙殿英一看这阵势,心中窃喜,总指挥没有表示反对,这就是默认了,于是他决定放手大干。

孙殿英把几个师长叫来商量了一番,几个师长当然积极赞成。

1928年7月初,在马兰峪各街道路口的墙壁上,突然出现了第十二军的布告,告示从即日起在东陵进行军事演习,严禁黎民百姓入内,并限令演习区域的居民必须从速迁出,否则发生意外概不负责。

老百姓看了布告,谁敢不搬出,连那些守护陵寝的旗丁,也一个不剩地出了陵区。

孙殿英唯恐泄露机密,又在陵园四周设置警戒,不许任何外人入内,并散出谣言,说陵园四周布有地雷。

这样一来,更没有人敢靠近陵区一步了。

与此同时,驻马伸桥的孙殿英部第八师师长谭温江,率部向马兰峪马福田部袭击,激战数小时,马部不支,队伍溃散。

之后,谭温江和旅长韩大保率工兵营等部开始在东陵掘墓。

正想着里面的来龙去脉,韩孔雀被一阵脚步声惊醒。

外面又有人进来了,随着脚步停止一个声音响起:“居然还没有完成任务,马老大,你家老祖宗当年可是地头蛇,虽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慈禧墓,但不会什么都不知道吧?”

听到这个声音,韩孔雀一愣,这个声音也不陌生,他是那个玉石村的买买提。这个家伙不是跟着胡家父子去了昆仑雪山寻找玉石了吗?

“姜石头,我知道的恐怕不如你多吧?要不然你来?”马继芳开口道。

“马大哥说的对,姜石头,我们四个做的贡献可比你们多了。你们提供的那点信息,可不足以匹配你们的收获。”闪应雷也开口道。

姜石头再次开口道:“我爷爷当年虽然进了慈禧墓,但他被人盯得紧,最后虽然逃了出来,但回家说了几句就去世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太多内情,再说,你们认为孙殿英能够信任谁?”

“那就要问老胡了,老胡,你也不用一声不吭,你们家的来历我们也清楚,作为庙道会的当代会主,你不会不知道孙殿英当年的安排吧?”马继芳开口道。

“老胡?”韩孔雀听到这里就是一愣,胡家父子也来了?而且老胡是庙道会的会主?

想到这里,韩孔雀好像明白了什么。也许他这一路行来,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

这个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如果不是我们,你们能够避过石椁当中的人偶陷阱?恐怕你们进来的第一时间,就像这些人一样陷入了幻境,被人偶拘了魂魄吧?”

“这点我们承认,你们庙道会得了早期祆教的传承,那么就说清楚,我们怎么才能完全控制韩孔雀,怎么才能顺利取出这座圣棺当中的所有宝藏。”沙班此时开口道。

“这个只能去问孙殿英。你们认为像孙殿英这样的人,他会把这种秘密留给我们?如果真的留下了这种秘密,我们还用合作?”老胡道。

他的话很对,他们这些人里面。不管是谁,知道的秘密多了,都不会跟外人分享,而是自己独吞。

“我想我们还是开诚布公的谈一下的好,要不然只可能便宜了别人。”马继芳道。

“那就姜石头兄弟先说,你的爷爷亲自进入过慈禧墓。肯定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宝贝,你说说看,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有什么是能够避过人偶陷阱的。”马继芳开口道。

姜石头还没说话,沙班也开口道:“马大哥做的贡献最大,他的话你们应该认同吧?”

墓室中的众人再次沉默起来,虽然韩孔雀看不到,但也能够推断出来,这些人肯定是各怀鬼胎。

当年最不起眼的马福田,现在他的孙子却起了带头作用,其他人肯定是不服的。

“我爷爷也不过是知道慈溪地宫的入口,等打开了入口,也就没我爷爷什么事情了,所以我知道的也并不多。”过了一会儿,姜石头开口道。

“你爷爷姜石匠可是参与过慈溪地宫修建的,而且还活着跑了出来,你说他没有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们谁信?”后来的买买提开口说道,他说话的语气很冲,显然跟这个姜石头也不是一伙的。

姜石匠这个人在东陵盗宝当中起到的作用很大,可以说当年孙殿英能够那么快的盗掘了慈禧墓,跟这个姜石匠有很大的关系。

当年孙殿英首先掘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工兵营在陵寝各处连续挖了两天两夜找不到地宫入口,孙殿英急了,派人把当地地保找来。

地保是个40多岁的小地主,听说是要为盗皇陵当“参谋”,顿时吓得脸色蜡黄,两腿直打颤,但又惹不起这个军长,只好说:“陵寝面积这么大,我也不知道入墓穴的具体位置,还是找几个附近的老旗人问问吧!”

这话提醒了孙殿英,他立即派人找来五六个老旗人。

但这些老人也不知道地宫入口,孙殿英以为他们是不肯说出秘密,开始还好言哄劝,渐渐失去耐心,就用鞭子抽、烙铁烙。

老人哪经得起这折腾,不到半天工夫就死去两个,有一个实在受不了这罪,道出了离此地10多公里有个姜石匠,曾参加修筑陵墓,兴许还能记得进地宫的位置。

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地宫入口,古时修筑皇陵最后一道工程——隧道的匠工,往往都被处死。

那么这姜石匠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这里面有一段奇事,原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救了他的命。

当时慈禧入葬时,在工匠中挑出81人留下作最后封闭墓道,并告诉石匠们,可以从另一事先挖好的隧洞出去。

工匠们心里明白得很,这只不过是历朝沿袭下来的骗局,既然被留下了,就别想活着出去。

这个姜石匠当时已40多岁了,几天前听乡里人带信,说他老婆给他生了个独生子,可把他喜坏了,现在要他留下来,连儿子也没看一眼就死去,心里不是个滋味。

他在搬动石头时走神,脚下一滑,一块大石头砸在身上,当场就昏过去了。

当时正忙碌中的监工以为他死了,怕玷污了金券(即寝宫),便叫人拖出去扔到荒山坡。

姜石匠醒来时发现自己不在陵墓工地,又惊又喜地拼命跑回家,这样才算捡了一条命。

深更半夜,姜石匠突然被几个军人请到东陵来,他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孙殿英对姜说,请指点一下进入慈禧寝宫的墓道入口就送你回去。

姜石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吓得小腿肚子直抽筋,跌坐在椅子上。

姜石匠想,这次可能在劫难逃,但他对这种情况也有预料,所以并没有多么惊慌。

知道自己说得越多,死的越快,所以孙殿英用元宝、金条来引诱,姜石匠还是一言不发。

孙殿英火了,吩咐手下搬来刑具准备用刑,转而一想,如果姜石匠经不住用刑,死了,我哪儿去找墓道入口?

于是又没有上刑,孙殿英把桌子一拍:“他奶奶的,不说?把你儿子抓来,老子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这一招真灵,还没等孙手下的人出门,姜石匠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在石匠的带引下,墓道口找到了,但道口被多层花岗石堵得严严的,石头与石头之间又用的是桐油糯米石灰浆粘固,真可谓天衣无缝,比自然山石还难凿。

工兵营长叫人搞来两大桶硝镪水,想用侵蚀的办法打开石障,但还是无济于事。

后来孙殿英急了,干脆叫部下运来炸、药,牵上导火索炸开一个大窟窿,才进了古墓。

古墓打开之后,刹时“嗖嗖”——一股股阴霉气从墓里窜出,吓得官兵直往后退。

“他奶奶的,还不赶快下去!”孙殿英只管大吼大叫,不过这个时候,孙殿英也没有失去了理智,他还能控制形势。

于是掘墓官兵提着马灯战战兢兢地沿墓道往下,孙殿英又吼道:“他奶奶的,谁也不许胡来,谁胡来我崩了他!”

于是又命谭师长带一排士兵堵在墓道口,谁敢携宝潜逃就打死谁,就是这样,姜石匠又被裹挟着进入了慈禧墓的地宫当中。

这些官兵连同姜石匠,带着恐惧穿过墓道进入地宫,但见石条供桌上的珠宝闪闪发光,真像阿拉伯著名小说《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后的情景。

此时,已半年没发薪饷,像饿牢里放出来的这些匪兵,已顾不得许多了,一拥而上,将供桌上的殉葬宝物抢得精光。

然而他们贪心不足,又以刀劈斧砍,将慈禧地宫里面柱子上的金箔等物撬下,周围所有一切能够弄下来的东西,都被他们如同蝗虫过境一般,一扫而空,最后只剩下中央的棺木。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养鬼棺

感谢就支持Nader兄弟打赏了10000起点币。

在这段混乱的时间内,姜石匠本来打算趁着混乱离开,但出口被孙殿英和谭温江挡住,他也只能随着乱兵去捡拾一些珍宝。

当棺木打开,那满棺的金银珠宝,灿灿莹莹,更是动人心弦,匪兵们又群起向棺里扑去,将棺内珍宝劫掠一空。

抢掠中,有三名军官为争夺宝物互相残杀,死于地宫内。

匪兵们在撬动棺木时又发现一个地洞,复又将地洞宝物抢光,而姜石匠就是从棺木之下的地洞之中逃生的。

“这么说当时你的爷爷,应该看清楚了地宫之中的宝贝了?”马继芳问道。

闪应雷也开口问道:“最主要的是,听你这么说,你爷爷怎么可能回到家就死?”

他们两个人问出,场中顿时一片安静,时间过了十几秒钟,姜石头才开口道:“我爷爷当年参与了陵墓建造,自然是知道一些陵墓内部情况的,而且也很了解陵墓之内的危险,所以多年过去,就算家里的生活再困难,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要进入陵墓盗宝,我想这一点你们都应该理解。”

“明白,我们的祖先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不是陵墓太过危险,恐怕马家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