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8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用紫檀制作的器物,经打蜡磨光不需漆油,表面就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完全表现出紫檀木那精美的牛毛纹,看着就更加漂亮了。

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

紫檀木,都是皇家才有力量到南洋采办,各国进贡,也进贡给皇帝,民间根本就得不到。

后来地方上也有紫檀木,但其也是属于地方王公贵族们使用的,而这两把椅子,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流传到这西疆,而这座古老宅邸的主人,也肯定是王公贵族。

因此这样任何一件做工精致的旧紫檀家具,是非常的难得的,现在却有两张精美的紫檀太师椅,展现在眼前,不得不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两张紫檀太师椅,相差无几,靠背及扶手用整板拼成厚独板,扶手曲线优美,搭脑采用书卷式大幅度向后背,靠背板双面高浮雕“福庆有余”图案,扶手亦双面高浮雕变形拐子龙纹。

座面板材平装,用材毫不吝惜,做工精雕细琢,观其包浆做工等特点,应该为乾隆时期的广作家具。

广作是指广、东地区为主所生产的家具,特点是用料不吝惜,不将就。

广作家具讲求木性一致,决不掺杂其它种类木材,工匠们挑选最佳木料制作。

为使优美的纹理得以表现,广作家具,不饰油漆,木质完全裸露。

清朝时期,宫廷内的家具都是由广、东的老师傅做出来的,而且直到现在,只有广、东的老师傅手里的技艺才是最传统最正宗的工艺。

而这两张太师椅观其品相,无疑就是广作之中的精品,非常具有代表意义,都是不可多得之物。

这两张椅子光看做工,就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却还需要验证一下,是否确实为紫檀打造,就算这两件一看就是大开门的物件,也是需要仔细眼看的,而且要更加仔细,因为越是好的东西,价格就越贵,自然不能不让人重视。

由于韩孔雀不是主角,再加上韩孔雀手里有不少小叶紫檀木,所以也就没有急着向前凑。

不过,吴家几人可是十分兴奋,特别是吴东,第一时间就凑了上去。

韩孔雀看他的动作,确实是懂行的,鉴定紫檀木,首先是要观其色泽和纹理,紫檀家具表面材色成高贵的紫红色或紫黑色,纹理不乱,花纹极少或接近于没有纹理与花纹,金星金丝或细密的s型卷曲牛毛纹可见。

如果用60—100倍的放大镜,可见其管孔内充满金色的紫檀素,犹如星空万里,星光闪烁。

虽然这两张椅子都是清乾隆时期的作品,不过从品相可以看的出,各代主人都将其保存的还算不错,虽然表面已经有一点点灰白色,不过依稀还能看的出前面所说的特点。

如果韩孔雀用灵识感知,会看的更加清楚,而韩孔雀也这么做了,所以他不用上前鉴定,也知道这确实是好东西。

这些特点,吴家几人都懂,此时,最为失态的吴东,已经想抚摸美女的小手一样,在仔细的摸着椅子光滑的表面,那神情,表现的甚是迷醉,看样子比摸到了美女都要让他兴奋。…

看到这种情况,韩孔雀知道,这个吴东虽然年轻,不过他确实不是不学无术之辈,也只有对一方面十分痴迷的人,才会有这种表情流露,而往往痴迷到这种程度的人,对其所痴迷的事物,都有着不同凡响的造诣。

要知道,紫檀家具的纤丝如绒的卷曲纹,及细腻光滑如肌肤的手感,是别的木材不可能替代的,因此懂行的是可以摸出紫檀木的不同的,所以,这个时候,吴家几人,应该基本可以得出两张椅子都为紫檀打制的结论。

这样一来,不管是梨花木桌和紫檀椅子,都可谓是价值不菲,何况三件家具正好组成了一套,那价值又要上升许多。

这时,李大爷抱着两只一大一小的锦盒回来了,他笑着对大家道:“怎么样,我这套家具大家喜欢吗?”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东西是非常好,不过李大爷也不会分开卖,这就有点难办了。

这时吴大爷咳嗽了一声,面带笑容的对韩孔雀道:“小韩怎么看?”

韩孔雀笑呵呵的道:“我们对家具之类的并不感兴趣,你们之间讨论吧!”

“这样啊!”吴大叔的脸上申请稍微一便,他接着道:“也是,这毕竟不是完美的一套,如果这是一整套海黄或者是紫檀的就更好了。”

“哈哈,如果真是这样,可没有多少人买得起。”李老倒是不以为许,这样的想法,他也时常想起。

李老的话音刚落,众人之间的气氛顿时一松,接下来就好办了,哈维是拉纤的,不用考虑,而韩孔雀虽然喜欢,不过他说了不会竞争。

因此毫无意外的,这套家具就归于吴家几人的了,现在就是不知道是归吴老大,还是吴老二家了,现在可不是古代,就算亲兄弟也是要明算账的,但是韩孔雀知道,这套家具,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归吴老大了。

因为在鉴定期间,韩孔雀也见到了一个插曲,他身边的两个小美女,看上去也有购买的意向,结果被吴二叔眼神一瞪,就欲言即止了。

之后两个小美女却有些忿忿不平,虽然那表情一闪即逝,不过吴二叔眼神老辣,还是看到了,再次狠狠的瞪了两女一眼之后,两女就老实了。

两女同时一撇嘴,最终还是没说话,不过那撅起的嘴唇,却煞是诱人。

韩孔雀看到这种情况,莞尔一笑,刚才起的防备心理,瞬间松了下来,看来刚才是他多心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郑板桥竹石图

李大爷思考了片刻,点点头:“行,就按您说的办。”

玉如意顺利成交,接下来,那只斗彩盖碗,不出意外的被吴二叔以六十五万块钱的价格匀走,一时间大家是皆大欢喜。

此时,哈维对李大爷开口道:“李老,您这么多年的收藏,还有没有好的宝贝让我们开开眼?”

李大爷不好意识的笑了笑道:“各位实在不好意思,有几件精品,我都匀给了好友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不过要说值得一看的物件,我这到还有一件,只是请了几位师傅掌眼,却有些争议,诸位还要看吗?”

李大爷这样一说,众人的好奇心都吊了起来,纷纷表示要开开眼。

过了五分钟左右,李大爷抱着一卷画轴走了出来,不用说,这是一幅古画。

果然,李大爷小心的打开画轴之后,这确实是一件古画,卷轴横一米,竖三十公分左右,淡黄轴,轴筒包浆口看起来都有些年数了。

韩孔雀瞧着那古画,入眼很明白,以他的眼光自然不会瞧错,这画的轴和包浆做得还是不错,应该是清代的老件,但画就不行了。

当然是以他的眼光见识来看,才能分辨出,如果是普通人的话,这画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古朴古素,但韩孔雀看得出来,这只不过是一幅假画!

。板桥的竹石图,可是十分有名的,所以这么一幅画,存在争议是肯定的,要不然,这幅画也不会保存在这里。

。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画家。幼时聪颖好学,尤爱字画,有诗、书、画“三绝”之誉,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而以兰竹最为著名。

《竹石图》是郑燮62岁时画的庭院之竹,瘦石壁立。以白描笔意为主,中锋勾勒,用笔致瘦硬的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极尽变化,神韵具足。

’前有两三枝劲拔挺秀的新篁修竹,有呼有应,全图画家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画法写成。

整个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气势俊迈,风神肃散,有傲然挺立、不可一世之概。

。板桥画竹,以“简、瘦”为上,此图以简劲笔锋勾勒突兀的山石,在整个坚硬瘦石折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皱,崚嶒之态顿出;竹竿细之又细,但细而不弱。竹叶少而腴,不乏葱翠富强;一竿修竹顶天立地。其他竹子则交错纷杂有致,虚实、浓淡、高低、远近两相呼应,在妙趣横生间又生一种孤傲之气出彩的还有题款。

。板桥愈到晚年,书法愈是风神独具、挥洒自如、翰墨苍劲。

…上题句云:“昔东坡居士作古木竹石,使用枯树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为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维在活而已……”

从这段题句,可以看出郑板桥的创作思想:首先是作画不落前人窠臼,不能唯古是从,食古不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迹”,“但得宋元气韵在,何须依样画葫芦”。

其次是创作不能阖陈法,不要怕出格,要追求新的表现手法。

≠者是创作在于不迷信古法,不固执己见,做到一个“活”字。

够达到这种程度,绝对属于大宗师一级,而这副画,虽然也不错,但还真达不到大宗师的水平。…

现在这幅画存在争议,只不过是这幅画也有其得意之处,这幅画画,神韵间远,山水秀逸,有“山光在掌,云气生衣”的韵致,也算是一副难得的佳作。

“李老这幅画是自己淘到的?”看完之后,韩孔雀问道。

李大爷看向韩孔雀:“确实是我淘到的一件宝贝,虽然我很多老朋友都说看不准,不过,我还是认为这是一幅珍品。”

“画工不错。”韩孔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大爷倒是十分看得开,他笑着道:“当年我得到的比较容易,就算真的能够证明这是一幅赝品,也没什么。”

说着,李大爷说起了当年他捡漏的经过。

当年他遇到这副画的时候,是在首都的一家古玩行里,当时画的主人去那家古玩行卖画,正好被他遇到了。

他进门就听到古玩行的老板道:“先生,你这画,呵呵,还是拿到的别的地方瞧瞧吧……”

通常古玩店,当铺等地方,掌眼的师傅掌柜,对客人拿来的物件,哪怕验出了是假的,也是不会明白的说出这东西是假的,这基本上是一条行规,所说的话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您还是到别家瞧瞧吧!”

这话的意思也自然是表明了这东西不值钱,或者就是假的,只是不明说而已。

那男子顿时大失所望,似乎又绝不相信的说道:“你……你们真不要?我爷爷曾经说过了,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真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你……这个价钱可以……可以商量嘛……”

老板又一摊手:“对不起,先生,你还是到别家去谈谈吧!”

“慢着!”这个时候,看清了画的内容之后,李大爷确定老板说出来不要了,然后才站起身拦着了。

“老板,这是在您店里的客人,这就是你们的生意,所以我也不好开口,你们当真不要吗?”

李大爷的话让老板怔了怔,旁边的几个伙计都呆了呆,他们对老板的眼力肯定是相信的,所以这种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想来当时李大爷是十分威风的,所以说到这个,李大爷是笑的见眉不见眼,看着就十分兴奋。

玩收藏的这一行,规矩也是很多的,在哪一家的店里,客人的进,或者是出的生意,都只能由这家店来决定,旁人是不能抢生意的。

又或者是在路边,地摊,只要有人先一步在谈,别的人也不能上去抢这个生意,只能等先前的人谈不成,或者他谈成了又从他手里再转购。

李大爷问老板,那就是依着规矩,这是在他的店里,这生意是他们的,如果他们确定不要了,那他才可以做。

这老板是认识李大爷的,要不然,李大爷也不会在他店里收东西,就算老板不要的东西,他也不能在这里收。

所以老板很奇怪:“小李,你……难道你想要这幅画?这画明明……”

停了停,老板还是把后面的话咽了进肚,估计李大爷只要不傻,那就听得懂。

但是李大爷好像真的听不懂一般,笑笑道:“就算我附庸风雅吧!我还真想买这么一幅画回去挂着陶冶一下情操,……先生,你这画要多少钱?多少钱才卖?”

那男子见老板不要,心里早凉了一截,这些古玩店都差不多,一家不要的东西,别家大致也都不会要了,肯定是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虽然是祖上传下来的,但祖传的东西也不一定就值吧?…

愣了愣,那男子说道:“老板,你要?……这个……你……你能给多少钱?”

说了好几句,还是有些犹豫,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想着,这祖传的东西,起码也要卖个十万八万的,但这一阵给古玩街上的老板打击了,信心也没了,愣了一阵才断断续续的说了出来。

李大爷也不犹豫,伸手就把衣袋里装着的自己最后的也是全部的财产:五千块现金掏了出来,摆在桌子上,对那男子淡淡道:“我只有五千块,你自己决定吧,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