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分别是“佛母”、“宝贝母”、“金刚母”、“红花母”、“成功母”。

据说从五岁开始。五位金刚亥母的化身,都要在每年每月的农历二十五日,到缠山的红砂岩洞中会供,二十四地的空行母皆来应供。

《安多政教史》等著书记载说,当时有个女孩,多次从当地一位姓张的屠夫那里,赊买心肺内脏。

一天,屠夫为索要肉钱,悄悄尾随那女孩到红砂岩洞,见有五个女孩子正在进行会供。

五女孩发现张屠夫来后,纷纷腾空飞起,张屠夫为要到肉钱,急忙抓住了其中一个女孩的脚。

张屠夫抓住的那位女孩就是宝贝母,她的肉身便停留在红砂岩洞的半空中,其余女孩飞升而去,张屠夫也顷刻解脱。

这些奇特的记载传说,让凉、州金刚亥母洞寺笼罩在神秘的光环之中。

“金刚亥母的传说你们应该听说过,如果是这样,加上天眼张的手段,这里出现一尊金刚亥母的真身,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吧?”韩孔雀笑着看了一眼院子中的那尊泥塑。

“传说毕竟是传说,难道那些传说是真的?”叶生道。

元遁一道:“没有找到赵佗墓的时候,皇帝玄宫也是传说,现在呢?所以,五位金刚亥母的传说,也并不能就简单的认为是传说,不过,我知道的一尊真身舍利,不应该被人得到。”元遁一道。

甘、肃武、威凉、州区城南十五公里处的缠山,是巨龙般横贯东西的祁连山北侧的一座黄土覆盖的红砂岩的小山堡,其南部祁连雪山的宏伟壮丽,更映衬出她的质朴和平凡。

但因为历史上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特别是西夏佛教在此地的盛行,使得这座小山,成了密宗无上瑜伽母续法的本尊金刚亥母的圣地,缠山也因此而圣神无比。

那里,是释迦牟尼佛授记过的地方,是与二十四个空行圣地相通的圣地,是五方空行母应缘示现于尘世的所在。

那里,保存有被佛界认定为金刚亥母之一的“宝贝母”极其珍贵的身骨舍利。

那里,建有西夏国师驻赐的名寺,那里,成就了无数朝圣者的善业……

“地方是好地方。更是佛教圣地,但人的贪欲,却可以掩盖一切。”韩孔雀笑着道。

藏传佛教历史典籍《安多政教史》称:“缠山一带山形似弥勒佛自身像,从头到脚的距离需步行半天,自生像头朝西。面向东,从远处眺望形象非常清晰。”

元遁一道:“山上的金刚亥母洞,及其家喻户晓的金刚亥母降世的传说尤为神奇,让许多高僧大德和修行者心向往之,这样的地方当然是好地方。”

韩孔雀笑着道:“20世纪90年代,从缠山金刚亥母洞中发掘出西夏文泥活字印刷的《维摩诘所说经》等大量震惊世人的珍贵西夏文物。又使得此山、此洞、此寺成为国内外西夏研究者的珍稀宝库,这样的地方,想不好都难。”

叶生道:“这样的地方,肯定是好地方啊!”

韩孔雀看着元遁一,笑了起来。他转头对叶生道:“有时间叶叔可以去看看,去了你就会惊讶,到了金刚亥母寺,看着那眼前一个个因过去大地震而坍塌的破旧洞窟,一处处年代久远的殿堂遗迹,还有散落山坡的残砖旧瓦等,仿佛有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锈迹斑斑的神奇门户。

敦煌飞天般的神佛传说、如云的西夏往事、饱经沧桑的洞窟和寺院……顷刻。历历在目,隐隐在耳,动人心魂。就连出凉、州南城门后,很远处就能望见的缠山亥母洞上方,新建的五方佛母殿和洁白的金刚亥母舍利塔,同样也在唤醒着过去千年神话般的岁月。”

“你是说真正的金刚亥母寺是座废墟?”叶生惊讶的合不拢嘴。

“小韩说的是洞窟,金刚亥母洞虽然塌陷了,但当地政府还是修建了五方佛母殿和洁白的金刚亥母舍利塔。刚才提到的宝贝母的真身舍利,好像就藏在金刚亥母舍利塔中。”

韩孔雀点头道:“传说确实是这样的。但世事奇妙,谁又能够说得清楚?”

元遁一道:“据传说。西藏曼龙格日大活佛来凉州金刚亥母洞朝拜之前,已从印度和西藏来过二十七位佛教大师在此闭关修行,其中有五位修成后其肉身飞往金刚亥母佛国去了。”

韩孔雀看着元遁一,淡淡的道:“公元1244年后,西凉王阔端代表蒙古汗王,邀请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来凉、州进行著名的凉州会谈时,萨迦班智达和随同的妹妹佐巴让姆、侄子八思巴等皆来亥母洞举行朝拜会供。

据说他们来金刚亥母洞寺时,过去悬在寺窟半空中的金刚亥母身体,已降离地面不远了,佐巴让姆精心的用金银、珠宝等许多珍物混合甘露后磨成洗粉,涂在金刚亥母已萎缩的身体。

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金刚亥母顿时肌肉复活、心口发热、象活人一般有了血色,佐巴让姆还在亥母洞处重建了寺院,并亲自动手塑造金刚亥母像。

此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朝拜五台山途中,也来凉、州亥母洞寺,当时金刚亥母身体仅是一付骨架了,仓央嘉措亲手在洞窟中建了一座土塔,将金刚亥母舍利骨装在土塔中供养,同时把张屠夫的骨灰也装藏进另一座土塔中。

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火灾,但金刚亥母的灵骨仍得到完好无损的保存,后因地震,洞窟坍塌,仓央嘉措所造土塔被毁,但金刚亥母舍利骨,被虔诚的信仰者秘藏至今,现已装藏于新铸造的银塔之中,存放在寺院佛堂中。

正是一个个不远万里而来的尊贵的朝圣者和当地的虔诚信徒,一代又一代人,保护着金刚亥母的舍利和寺窟,延续着神圣的信仰和永不间断的神奇传说。”

“这些神奇传说,到了现代好像成了封建残余。”叶生若有所思的道。

而元遁一则比较直接:“你是说,这些传说之所以成为传说,是因为宝贝母的灵骨没有了那种神奇?”

韩孔雀笑着道:“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我们都没见过,不过,没见过的东西,我们也没有理由否认。”

“你不会说这副灵骨落在你手里了吧?”元遁一的视线,也落在了院子里的那尊泥塑上。

韩孔雀淡淡的笑着道:“没到最后,谁又知道真实的答案呢?”

“灵骨重新长出血肉,我还真是不太相信,不如让我们见识一下?”元遁一道。

韩孔雀摇头道:“传说有时候也是会骗人的,比如供奉,现在我们看来,古代人弄出一些乱七八糟的贡品,来供奉各种神灵,那完全是封建迷信,是愚昧的。

但我们之所以认为那些贡品杂乱可笑,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那些贡品,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而在我看来,不管是什么贡品,都像是在给神灵提供养分,就像培养克隆人,提供的营养液是一样的。”

“看来你是相信那些传说都是真的了?”元遁一道。

韩孔雀笑着道:“这不是你告诉我的吗?宁错信,不放过,也许这尊灵骨,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灵骨重新长出血肉,怎么听都有点诡异。”叶生插言道。

元遁一道:“怎么也不比用几个细胞克隆出一个真人更加诡异。”

韩孔雀笑着道:“说的很对,其实,很多我们不理解,也就是说不能用科学方法解释的东西,都会选择不信,但有些事情,不信并不等于不会发生。”

“你满打满算也不到三十岁,这么多秘辛,你都从哪里知道的?”元遁一看着韩孔雀,只能是满眼的惊叹,这个韩孔雀也太过妖孽了,他好似我所不知。

韩孔雀笑着道:“我手下有专门的一只队伍在收集宝藏的信息,我想你们都知道吧?其实我对佛教的一些理念并不感兴趣,反而更倾向于道教,不过,不感兴趣是一回事,但佛教的转世,我还是很好奇的,所以就稍微了解了一些。

至于金刚亥母这样在内地没有多少人知道的佛,只能说是意外让她进入我的视线的,我记得当时我看的是关于西夏的历史调查,就是从那份报告之中,我了解了金刚亥母。”

“刚才提到了西夏的文物,我就有所察觉,你果然是冲着西夏文物来的。”元遁一道。(未完待续)R580

第九百七十六章金泥经

“不要把我想的那么贪婪,我来到这里,确实是意外,来这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天眼张是住在这里的,只不过是看到了苪国苪姜的遗物,才想起来梁国的龙脉。

而破坏龙脉,必然要有一些护持,所以发现了一具灵骨,至于这具灵骨是不是宝贝母的真身舍利,现在仅凭这对画像,还不能证实。”韩孔雀指着翻出来的大量金刚亥母的画像道。

有人称凉州金刚亥母洞寺是“西夏王国的最后寺院”,那么西夏王国与该寺有着怎样的渊源,那些神奇的空行母等神佛飞天的传说,和西夏历史迷雾中的寺窟,究竟又有着怎样饱经沧桑的历史呢?

“如果证实了这里是天眼张的住处,而且能够找到他的宝藏的话,恐怕不止是梁国宝藏,我想金刚亥母洞里的宝物,也肯定少不了。”元遁一道。

韩孔雀直接点头,这一点他不否认,所以他到:“恐怕不止是这两处的宝藏,还有一些西夏国的东西,可以说天眼张的收藏,绝对扣人心弦,引人心动,不过,要想找到一位高手特意隐藏起来藏宝地,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

元遁一想了一会道:“藏传佛教在晚唐吐蕃占领凉、州后逐步传播河西走廊,西夏建国后,以今宁、夏银、川为国都,以河西的凉、州为辅都,在其“幼晓佛书’、‘晓浮图学’的西夏王国的缔造者李德明、李元昊父子等统治者的推动下,藏传佛教在河西等广大的西夏统治地区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最终成了国教。”

韩孔雀笑道:“西夏跟金刚亥母寺的缘分还不止是这些,凉、州的金刚亥母洞寺、大云寺、甘州大佛寺等河西名寺当建于此时,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所修《武威县治》记载:亥母洞,城南三十里,山上有洞,深数丈,正德四年修。

据此和出土的大量文物确定,凉、州缠山金刚亥母洞寺窟应建于西夏崇宗正德4年(公元1130年),此后又在洞窟外逐步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佛殿佛塔,使得金刚亥母洞、寺成为‘窟中有寺,寺中有窟’的独特佛教建筑,成了西夏国师的驻锡之寺。”

元遁一道:“这就比较有意思了,佛教既是西夏国的国教,金刚亥母寺又是西夏国师的住锡之寺,那么藏文史料记载的很多事情,也就有可能是真的了?

当时,金刚亥母肉身像在洞中,洞口修建有佛堂;右边有约一人高的释尊香泥塑像,里面有张屠夫的尸体;左边是金刚持和度母像。”

韩孔雀别有深意的道:“那么有名的一座寺院,肯定是有龙则灵,如果没有龙,那么就不会成为名寺,既然出名了,肯定有它的原因,根据史料记载,后金刚亥母寺数遭火灾后,于清雍正年间进行过大规模恢复重建,民国时期又遭遇两次地震。

特别是1927年的八级毁灭性大地震,使寺塔俱毁,整个金刚亥母洞窟也被埋人地下,这座西夏寺院,可谓饱经了历史的沧桑。

上世纪90年代金刚亥母洞寺恢复开放后,先是在缠山脚下建起佛堂,后又在洞窟上方山头上,新建了五方佛母殿和金刚亥母舍利塔,洞窟对面山上也建了尊胜塔等建筑。”

元遁一叹息道:“有好东西的地方,自然是多灾多难的,经历了那么多变故,出现一些意外,还真是不好说。”

韩孔雀道:“听说过,大夏开国,奄有西土,凉为辅郡,亦已百载,这句话吗?只要知道这句话,就不会再惊叹金刚亥母洞寺窟中,能出土那么多令人不得不惊叹的大量珍贵的西夏历史文物。

毫不夸张的说,因为佛教的因缘,使得金刚亥母洞寺成为西夏时期凉、州地区很重要的西夏文化、藏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汇地。”

1989年,文物部门在对金刚亥母一号洞窟进行清理时,相继发现了包括珍贵的佛经、西夏的记账文书、物品清单、壁画、藏传佛教的各种唐卡以及石雕像、泥雕像、西夏的双鱼塘画、丝织品、瓷壶等大量国家一级文物。

在出土的佛经中,其中有一本用古老的泥活字印刷的经卷,为中外学术界震惊,那就是《维摩诘所说经卷》。

学术界称,《维摩诘所说经卷》的发掘,见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泥活字印刷的国家,这比1980年同样是凉、州出土的那尊西夏铜炮,把我国金属管型火器的铸造历史,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更令人惊喜。”

“《维摩诘所说经卷》?为什么说到这个?我想你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这个吧?”元遁一心中一喜,立即开口询问道。

韩孔雀道:“说起《维摩诘所说经卷》完全是个意外,我意外得到了一页佛经,内容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