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1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天上龙肉

“还有这样的事情?”金妖诧异的道,他到是没有怀疑韩孔雀忽悠他,毕竟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韩孔雀确实是在先前发现的那个后头骨的对面,又发现了一个猴头菇。

“它们不会是情人吧?每次还成双成对的出现。”黄山可没有其他心思,他只是感觉奇怪。

韩孔雀笑着道:“你别说,猴头菇还真有这种传说,据说,当年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时,花果山上有一对年轻的猴子彼此安慰和照顾,产生了爱情,一只失恋的狐狸被嫉妒冲昏头脑,投诉了他们,于是他们被流放到边塞宁古塔。

由于不适应那里的寒冷,他们双双被冻死,临死前,他们选择了两棵相距不远,能够彼此相望的柞树作为最后的归宿,他们死后化作猴头菇,在兴安岭的大森林里,依然相依相伴、成对出现。”

“成对出现,也得先找到一个啊,不能找到第一个,第二个哪里来?”木灵可没有被韩孔雀忽悠住。

韩孔雀笑呵呵的道:“刚才都告诉你们猴头菇的生活环境了,你们找不到难道怪我?”

“你肯定隐瞒了什么,要不然我们怎么会一个也找不到?”黄山看着韩孔雀,想要看看他是不是说谎了。

不过,韩孔雀怎么会露出异常?

“自己笨不能怪老板,再说,那么大的猴头菇长在树上你们都看不见,这能够怪我?”韩孔雀笑哈哈的道。

黄山三人直接无语,猴头却是不小,而且也容易发现,但是他们怎么就是找不到呢?

眼看着韩孔雀再次找到了两个猴头菇,此时不止是木灵怀疑,金妖也开始怀疑了。

“俄罗斯人真是暴殄天物,这么好的东西,他们都不知道采集。”韩孔雀乐呵呵的跳上树,从三米高的树杈上,采集下一棵震惊超过十厘米的猴头,当然,正对着这个猴头菇的另外一棵树上,也有一个猴头。

“这东西十分少见吧?”木灵才是开口道。

韩孔雀道:“那是当然,就算在菌类蔬菜里面,猴头菇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所以猴头菇是一种真正名贵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

木灵点头道:“说的也是,猴头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又有着营养与药用的结合,成为八大山珍之一实至名归。”

韩孔雀笑着道:“古有山中猴头,海味燕窝之说,所以猴头与鱼翅、熊掌、燕窝并誉为四大名菜。”

“可是这个太难寻找了。”木灵叹息道。

韩孔雀一边寻找,一边随意的道:“这个有什么难的,都知道,猴头是深山老林中的一种大型肉质菌,喜欢生长在阔叶树干断面或树洞中。

只要主要寻找一些树洞,还有树杈的背阴处,特别注意,不通风的地方是没有的,还有,通风太好的地方,也不可能有猴头菇生长,这样还找不到,那就只能怪自己笨。”

“嗯,我们知道了,原来还有这种条件,有了针对性,我们也肯定能够找到的。”这个时候,木灵哈哈大笑着道。

韩孔雀突然反应过来,他好像上当了?

“你们看,那是不是猴头?不过,太小了点吧?”就在这个时候,金妖在一颗椴树的树洞里,找到了一个小蘑菇。

这个蘑菇虽然小,但是已经能够看出一点猴头菇的形状了,不过,它通体白色,却不是黄色。

“是猴头菇,猴头菇幼小时呈白色,成熟后则变成毛茸茸的黄棕色,从形色上看,这个很像毛猴的脑袋,肯定是猴头菇了,不过,可惜太小了,只能留在这里让它继续生长了。”韩孔雀道。

不得不说,地大物博,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亚,资源还真是丰富,就说这里的猴头菇,如果是在国内,也许早就被人寻找了一遍又一遍了,怎么可能在这么一小片树林之中,就找到十几个猴头菇?

而在西伯利亚这边的深山之中,这样的情况应该十分常见。

所以,接下来的半天时间,他们全都兴致勃勃的在丛林里面寻找猴头菇,毕竟他们都能吃,数量少了,谁都吃不痛快。

“如果国内山中也有这么多猴头菇就好了,听说这玩意不便宜。”黄山又找到一个猴头菇之后,有点感慨的道。

韩孔雀道:“这个可不怪国内的环境,原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有猴头菇的,不过,现在连森林都没有了,哪还能生长猴头菇?”

这一点韩孔雀可没有胡说,猴头菇为齿菌科植物猴头的子实体,在我国华北、东北、中南和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而且都是夏秋季采收。

也许是因为国人都懂一些中医,所以知道猴头菇,味甘,性平,功能补脾益气,助消化。

药用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干品中每百克含蛋白质26。3克,是香菇的二倍。

它含有氨基酸多达17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8种。

每百克猴头含脂肪4。2克,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猴头菇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

猴头还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

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明显抗癌功效。

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

所以,从古到今,就没有不喜欢吃猴头菇的,而从古到今几千年一来,就算再多的猴头菇,也要减产,甚至是绝种了。

“市场上猴头菇也不少啊!”金妖道。

“那是养殖的。”木灵道。

“真的很多吗?我怎么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黄山道。

韩孔雀道:“上百元一斤的猴头菇,一般人还真是吃不起。”

“还是吃点养殖的吧!毕竟也是猴头菇,而且这个也不容易上当。”金妖笑着道。

“是啊!只要有养殖的,就有人用养殖的猴头菇冒充野生猴头菇。”在这一点上,中国人还是很聪明的,什么都想着造假。

要不然从古到今,都有聪明人在古玩上造假,那么鉴定师这个行业也就不用出现了。

就说猴头菇,近代以来,猴头菇好像是增多了,但是,那是人工培育的猴头菇,人工培育的猴头菇子实体,待菌龄到3个月以上,子实体长成时取下,晒干或鲜用。

人工培育的多数是在大棚中进行,统一种植、采摘、烘干,近年来也有仿野生环境种植,包山把菌丝种在树干上的。

因为猴头菇的稀有,珍贵和美味,野生的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近年来逐渐出现人工培育的猴头菇,应该说这是好事,让更多人可以享有这种美味。

但是同时问题也出现,就是供需市场造成二者价格差别越来越大,就有人用养殖的猴头菇,冒充野生猴头菇来卖。

刚才黄山说的不错,猴头菇的价格很高,计算是人工的也要几十元一斤,野生的上百元一斤,甚至更高。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也不想当冤大头,被人骗,那怎样鉴别您要买的猴头菇,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培育的呢?

鉴定猴头菇其实跟鉴定古董一样,见多了真正的野生猴头菇,你在看养殖的,就能够一眼认出来。

见过了真正的野生猴头菇,再鉴定就容易多了,其实也不外几种方法,一看颜色,看大小形状,看毛,看根部,二掂,三闻,四吃。

找到了不少野生猴头菇,自然就要吃了,这个是最简单的鉴定方法,而且鉴定一次就让人印象深刻。

而猴头菇的吃法有很多,原来,由于猴头的来源比较充足和烹饪事业的发达,不少菜系的猴头菇菜谱名目增加,不但有传统菜,还有创新菜。

例如辽菜的猴头扒熊掌、猴头炖飞龙;吉菜的珍珠猴头;黑龙@江菜的鸭腿猴头蘑;首都菜的松树猴头;河!南菜的戴帽猴头蘑。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菜系的猴头扒菜心、白扒猴头、红烧猴头、香卤猴头、清汤紫菜烩猴头、猴头蘑炖鸽子、猴头炖鹌鹑、山鸡猴头砂锅、滑炒鸡丝猴头、猴菇鸡片、猴头酿鸡、芙蓉猴头、云片猴头、御扇猴头、清烩鹿尾猴头等等。

韩孔雀也算一个美食大家,先前开办红楼食府的时候,各种菜系他都研究过,所以对于猴头菇的煮烹还是很有研究的。

“这里应该有飞龙,梅花鹿也不缺,当然也有熊掌,简单的一些还有山鸡,再就是鸽子、鹌鹑,这些都能够搭配猴头烹制出绝佳美味,你们几个,看看是不是去寻找一下,特别是飞龙,我们来到这里,不吃一下龙肉,好像说不过去。”韩孔雀一边处理猴头菇一边道。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在东北那一片,说的天上龙肉,就是飞龙的肉,在美国韩孔雀也找到过榛鸡,那东西的俗称就是“飞龙”。

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山魈人熊

飞龙在东北又有“树鸡”、“树榛鸡”之称,不过,这东西在国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在西伯利亚,谁管他是不是保护动物?

“这些菜肴,听听就让人流口水啊!”黄山道。

金妖道:“我去找找黑熊,听说这里有不少。”

黄山道:“那么我就去找梅花鹿了。”

木灵笑着道:“飞龙就交给我,这个需要的数量不少。”

“行,我等着你们,正好这些东西都需要处理一下。”韩孔雀笑呵呵的看着三个保镖,兴高采烈的重新走进树林,当然,他不会告诉他们,其实一些材料他手中都有。

混沌空间韩孔雀控制了也不短的时间了,里面有早前准备的熊掌,这是在美国的时候得到的,特别是在内华达山脉,那里的黑熊可都泛滥了。

梅花鹿群混沌空间之中自然更是不缺,而榛鸡先前就说了,在美国韩孔雀就养了一批,自然是不缺的。

除了这些,鸽子、鹌鹑和鸡,更不是问题,而韩孔雀最想吃的,还是熊掌,现在却是需要仔细准备一下。

诸多猴头佳肴各有地方风味,像辽菜的传统名食猴头扒熊掌,造型美观,汁浓味香。

这道佳肴的制法是,把猴头、熊掌分别泡发后,再分别加鸡汤、酱油、葱、姜、糖、料酒、味精等辅料蒸熟。

把熊掌放置盘中,周围摆放切成片状的猴头。

把这样的猴头、熊掌原状置入勺内,勺内预先倒进蒸制猴头、熊掌的原有汤液,慢火煨透,勾芡,淋油,装盘即成。

只要有着处理好了的熊掌,现在处理一下猴头菇,也就能够轻松吃到猴头扒熊掌了。

熊掌是早就腌制好了的,所以这个不需要准备,现在需要处理的是野生猴头菇,当然,这个处理起来也不麻烦。

拿着手中的猴头菇,韩孔雀发现,这些野生的猴头菇,跟养殖的还真是有点不同。

首先是颜色,野生的猴头菇颜色从深褐色到黄色都有,人工的颜色统一,黄中泛白。

再就是毛,野生的毛粗、毛长、毛黄,有光泽,人工的毛短、毛细、无光泽。

就算大小形状也是不同的,野生的大小不一,形状也不规则,不整齐,品相不好看,人工的形状大小都差不多,整体美观。

如果不是因为不好看,刚开始木灵也不会被那个猴头菇吓到。

再就是看根部,野生的背面或者根部有黑褐色树锈和树皮渣子,根部尖,人工的根部圆滑,多数干净,偶尔有培养基菌沫子。

除了外表,再就是重量、味道、和口感。

拿起猴头菇掂一掂,野生的沉、硬,人工的轻、软,仔细闻闻,野生的蘑菇味儿特别的重,打开包装满屋子蘑菇香,人工的则没有蘑菇味,甚至有刺激气味。

当然,吃起来味道就更不同了,野生的香味浓郁、醇厚,人工的则多数入口有点苦涩。

这些都是有自然环境造成了,生长的环境不同,自然就造成了不一样的品质。

野生猴头菇长在树干上,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吸收老树的汁液长大,通常由山民采摘、太阳下晾晒。

人工培育的多数是在大棚中进行,统一种植、采摘、烘干,近年来也有仿野生环境种植,包山把菌丝种在树干上的,但不管怎么样,养殖的跟野生的都是不同的。

等韩孔雀把所有猴头菇全都处理好了,这个时候木灵最先回来了,看着用藤蔓绑住的飞龙,韩孔雀一想就知道木灵是用什么方法捉住了几只飞龙。

“你这是端了一个飞龙的窝?大大小小的看着不少,可肉不多啊!”看着大大小小四只飞龙,韩孔雀笑着问道。

木灵也笑了:“只要够一锅就行了呗!再说,我就找到了这么一窝,它们在一起找吃的,我就催发了一个藤蔓术,直接把它们一家缠绕住了,这也不能怪我,谁让它们倒霉呢?”

“咦?这是什么?熊掌?怎么可能?黄山的速度有这么快?”木灵走进了,立即就看到了锅里,正在蒸着的熊掌和猴头菇,猴头菇怎么处理木灵不知道,但是熊掌可不是随便拔拔毛就能够下锅的。

“这是处理好了的,当然不是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