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10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孔雀狂吸一口,耳伦中依然响着那种令韩孔雀心惊胆颤的声音,这玩意可是含在嘴里的,如果爆炸了,那感觉肯定酸爽至极。

在极度惊恐、极度惧怕的心态支持下,韩孔雀闭上双眼,任由那种肥皂水气味的烟雾进入他的肺中。

强忍着没有扔出这让人极度不安的卷烟,韩孔雀让烟雾在肺里略停留一会儿,之后,用尽全身之力,将烟雾喷出,一丝不余地喷出。

这是吃水果啊,还是在吸烟?这是多么奇葩的想法,才能制作出这种香烟?

不过,不得不说,这种烟还真是有特色,最起码韩孔雀吸过这一次,是绝对不会忘了的,不止是这丁香烟的口感,加上那吸鞭炮的感觉,绝对让人印象深刻。

“怪不得这东西被果然的人成为火炮烟,果然是够诡异的。”韩孔雀看着手中的一盒烟苦笑。

虽然他胆大,但每次吸烟,就好像是嘴里含着一串鞭炮似地,这也让人受不了啊!

“你是小韩吧?”就在韩孔雀看着一包烟发冷的时候,身边过来了一个男人,男人差不多四十来岁,面色黝黑,不过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华人,当然,他说的也是纯正的汉语。

“我是,你是?”韩孔雀问道。

“你叫我老吴吧!我也是国内过来的,今天早上老王下来买菜时告诉我的,说你看你过来看看,没想到你居然是从山上下来的。”看着来的方向,老吴奇怪的道。

韩孔雀哈哈一笑,道:“上去看了看这周围的环境。”

“小韩也打算做生意?其实种地不如做建筑行业,在这里不能待的太长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又打仗了?”老吴道。

韩孔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个时候另外有几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凑了过来。

“刚来的?”一个面色更加黝黑的男人,问道。

韩孔雀疑惑的看着这个男人,他的样子倒像是本地人,可他说的是汉语,虽然不算地道,但绝对是纯正的汉语。

“他是那桑,本地人,原来学过汉语,简单的句子都能够说,只要你说话不是太快,他全都听得懂。”老吴道。

“我刚来的,很喜欢这里的环境,想要在这里收购一批蔬菜和水果,如果有好的木材我也要,橡胶、咖啡、紫檀、白檀都要。”韩孔雀笑着道。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生意

“要多少?”另外一个年龄更大的本地人道。

韩孔雀笑着道:“很多,不是一次,常年收购。”

虽然韩孔雀说的比较慢,但这个老人很明显没有听懂。

“老了,记性不太好,你说的慢一点。”老人一字一顿的对韩孔雀道。

韩孔雀道:“要很多。”

“很多?”这次老人听懂了。

“对,很多。”韩孔雀再次确认。

这个时候,周围一些卖菜的年轻人,全都聚集了过来,这些人一看面色就比较黑,这应该全都是本地人。

这些年轻人明显听不懂汉语,更加不会说,不过有了懂得,自然会给他们翻译。

听到韩孔雀要收购大量的蔬菜和水果,那些年轻人十分兴奋,全都七嘴八舌的问起来,不过他们说的太快,以韩孔雀那半吊子德顿语,肯定是听不懂的。

“你是昨天卖鱼的人。”这个时候,一个年轻人开口道。

韩孔雀一愣,别的他没有听懂,不过卖鱼这两个字,他听懂了,这个应该是在工地上打工的,要不然不会知道昨天下午他在那里卖鱼。

“对。”韩孔雀毫不犹豫的道。

“你有那么多钱?”青年一脸怀疑,一个卖鱼的,有钱收购他们手中的蔬菜和水果吗?

这个年轻人说话十分费劲,但韩孔雀还是听懂了。

韩孔雀笑着道:“现在没有,十天之后就有了,我是公司派过来大前站的,联系货源,等运输的时候,当场付钱。”

这次韩孔雀说的比较多,几个本地人就听不懂了,只能让老吴翻译。

就这样鸡同鸭讲的说了一会儿,周围的人才散去,毕竟现在韩孔雀可不收他们的东西。现在他们要把今天的东西卖掉。

老吴在这里有一家二手商店,这是他在东帝汶的低八家二手商店,由于这里的这家商店刚开起来,所以在这里的时间就多点。

“这个是我侄子吴昕。刚来这里不到一年,听得懂一些葡萄牙语,英语也能说一些。”走进了老吴的店里,老吴跟韩孔雀介绍。

韩孔雀知道,这种国内很正常。一般做生意的都是亲戚拉亲戚,你发财了,如果想要扩大生意,增加人手,就一定会找自己的亲戚帮忙,最起码这样的人用着放心。

吴昕只是跟韩孔雀点了点头,就继续忙了起来,看得出来,老吴的这家二手商店声音很好,这么一会儿。就来来去去了四五拨人。

“来,喝杯早茶。”老吴带着韩孔雀走进了里面,搬出了一张小桌子,冲上了茶。

韩孔雀笑着道:“不用那么客气,我初来乍到,还需要王叔多多帮忙。”

“帮忙是应该的,我们在外的华人,自然是互相帮忙,这个你不用客气,想要知道什么。直接问我就好了。”老吴说的十分痛快。

两个人喝着茶,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本地人,在跟吴昕讨价还价,感觉跟在国内也差不了多少。

“看着这样的场面。是不是十分温馨?我刚来的那几年,可不是这样的。”老吴对着韩孔雀道。

“嗯?当时挺乱的吧?”韩孔雀问道。

老吴苦笑道:“当时我也不信这里有多乱,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应聘一家酒店的管理,到了以后,我们的老板就安排我们在一家酒店住下。第二天就开始工作,我负责管理。

刚开始我们修复一些被战火摧毁的房子,一直做了八个月,因为种种原因,到2003年8月,当初说的弯岛工业园区仍未开张。

幸好有个新的机会来了,有一家名为2001的酒店要进行改建,需要一个像我这样懂行的人去管理,我就过去了,我和2001酒店的老板比较说得来,经常在一起分析做何种生意可能会赚钱更快。

不久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商机,当地老百姓很穷,但他们又不愿多干活加班挣钱,我自己就碰到过,在一次现浇楼面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混凝土浇捣未到位,我要求所有工人加班两小时,多发一天工钱。

当地工人就不愿意,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国内很好解决,钱多又不扎手,但那个当地工人就说:我妈妈告诉我,挣那么多钱没用的,一打仗什么都没有了。”

当地人一天才赚3美金,吃玉米,基本上没什么菜吃,生活质量不好,因为挣的不多嘛!一般穿拖鞋和打赤脚,住的地方我们更难以想象,用棕榈叶子围成墙,屋顶用金属片遮风挡雨,就算好的了。

有的人家,只用几根粗一点的木棍撑着屋顶,无门无墙,屋顶上再盖上茅草,反正也没什么财产,不怕偷不怕抢,但他们生活开支却不轻,有些男子娶四五个老婆,我手下就有个当地工人,娶了5个老婆,生了20个小孩。

虽然平时吃的都是些很便宜的玉米什么的,但家里人口太多了,一天赚到的3美金还是入不敷出,但当地人对新鲜事物又很感兴趣,很愿意买东西,不管质量好坏,能用就行。”

说到这里,老吴笑了起来:“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这里人的那种想法,在我们听来很奇葩,但这就是这里的环境造成的,相比起来,他们的习惯,更加适合这里的环境。”

“现在不打仗了,他们难道还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好一点?”韩孔雀问道。

“怎么不愿意,你没见这里的人都很舍得花钱吗?要不然我的这个店生意会这么好?”老吴笑着道。

“这好像全都是二手商品,国内就算全新的也不算贵吧?”韩孔雀问道。

老吴道:“这样的二手商品更加便宜,卖新的贵,他们没有那么多钱,而这种他们买着高兴,我的利润也不低,当然是卖这种二手货更好了。”

对于卖二手商品的事情,老吴还是很得意的,当时他发现这种情况后,针对这种现状,老吴想到,廉价二手货在当地可能会受欢迎。

所以他就做了一个调查,询问在他们公司干活的当地员工,问他们需要什么。

他们说:“我们需要二手电视机、二手床垫、二手床柜、二手橱柜……”

而国内这种东西都是没人要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直接扔到垃圾堆,特别是衣服,更是多的没地方扔了。

要不然国内一家小学几年前需要一些旧衣服,而到了现在,人家不要了,还每年要收到几吨,里面甚至还有一些很新的。

既然有着这么好的市场,老吴自然是不想放过。

于是老吴就组织货源,第一批货从新加坡发进来,到他们手里只花了3个星期的时间,很快,他们就成了老吴的第一批客户。

这之后,老吴和新加坡的几个华人老板一起,几个人合资筹了5万美金,办了一个专门批发零售二手货的公司———红星贸易。

当时取名的意思也包含了国旗的意思,希望祖国保佑他们生意兴隆。

2004年5月底二手货生意开始做起来,第一次股东大会推举老吴为总经理。

当时没什么经验,一边摸索一边干,货是从新加坡采购的,新加坡国民比较富有,淘汰的东西有时候仅仅因为款式过时了,东西还很新,很受东帝汶人的欢迎。

在宣传策略上,他们在当地每周两期的《东帝汶报》上连续刊登广告,每月光报纸上的广告费就要700美金。

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好卖卖什么,从最贵的厨房设备、二手电脑,到最便宜的女人用的10美分一个的发夹,应有尽有。

很多人偶然到他们店里,忽然发现有二手电视机和二手电脑卖,价格是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很高兴,不但自己买了去,还要带人再过来买。

这个时候,老吴他们就付他们一点业务费,刺激他们带新客人过来。

生意很红火,当年就收回投资了。

“只有一次我失算了,我从新加坡专卖店进到一批处理的女装,价格很划算,平均每件才1美金,我们卖7到8美金,没想到根本没人买,导致大批量的积压。

不过,几天后,那边有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这批货在暴乱中被抢光了,不过我并没有当回事,以为朋友开玩笑,那个时候看到我们赚钱,当地二手货店逐渐多起来了,所以我就出来自己开了一家建筑公司,名为‘杨氏建筑私人有限公司’,我又重新做回了建筑业老本行。”

当地人信基督教,人民比较善良,除了在暴乱当中,之前老吴没有碰到恶意攻击的,犯罪率也不高,当然喝醉酒闹事的小混混哪儿都有,这不足为奇。

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不通,他们那个时候出国前,根本没有经过什么语言培训。

当地居民讲印尼语和葡萄牙语,东帝汶以前是印尼领土,有一大批印尼商人在当地做生意,讲印尼语是传统,大多数人都会讲。

很长一段时间,东帝汶又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葡萄牙语又是官方语言。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暴乱

当时老吴不可能不跟当地人打交道呀,所以就自学印尼语和葡萄牙语。

“崩地呀”(葡萄牙语“你好”),“德里,马嘎西”(印尼语“谢谢”),一个词一个词地学。

一开始发音不准,别人听不懂,只好别人说一个单词,赶快拿笔用中文记下发音,就好像“傻瓜英语”一样地学。

这个工人教一点,那个工人教一点,慢慢的就学会了。

在工作中学,学的还是比较快的,但写就不行了,没有专门去上过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当地也没有什么语言学校。

不会语言很吃亏,比如有一次他们跟菲律宾人谈一个工程,听不懂,等他们找到翻译赶过来,工程已经被别人拿去了。

中国人比较吃得起苦,只要过了语言关,到哪都不会输给别人。

到现在老吴这两种语言说、读都还可以,书写有些困难,语言通了是第一步,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就比较顺当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2006年4月底,军人闹事了。

起因其实很简单,东帝汶政府为节省开支,解雇了500余名政府军士兵,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被解雇的士兵要求多发两个月的薪水作为补偿,政府没有答应。

于是叛乱士兵开始游行,在主要路口设置路障,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也没当回事,该干吗还干吗!但很快事情就变得严重起来,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老吴一脸苦笑的道。

“当时是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消息的,我一个同乡新开的商店被暴徒焚烧了,我开车经过市区时后脊梁一阵阵发凉,过于平静,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到了这个时候,生活方面,我们初到那边是处处谨慎,需要添置生活用品和外出工作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不敢乱走,后来发现当地人只要你不去故意触犯他们,他们还是很尊敬华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