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军嫂的那些事儿-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零七章 工作

       可人家潘水芹却是甜蜜地点点头,伸手抚上了肚子,“我的已经迟了大半个月了。”

    杨培敏没想到自己一问就中,也是惊喜地给她道贺,“表姐恭喜了。”

    潘水芹倒是沉稳,没有被惊喜冲昏了头脑,“这还不能确定呢,得过两个月有反应才知道,咱还不能说出去,要是不是的话,还不得笑死人了。”

    农村里有怀孕不兴去医院检查,等肚子鼓起来就是了。

    杨培敏也是点点头,“那你自个注意些,别太累了,多吃些营养的东西,我家里正好买了批蛋回来,等会儿给你装些回去。”

    家里也没啥吃的,这青黄不接的,顿顿吃肉也不现实,相较于肉,蛋就便宜一点,五毛钱一斤的样子,可以买上十个了,炒椿菜炒韭菜炒豆腐都是又有营养又能下饭。

    只要她做饭,都几乎炒上一份鸡蛋,可能在其他家里可以说得上是败家了,但是她又不会做更多的菜式,也不想吃全素的,所以把家里买肉菜的事自己给包了,用自己的钱,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就算是沈宜冬把肉蛋吃到嘴巴里,也话少了很多。

    家里也养了七八只鸡,其中六只生蛋的,几乎每天都有两到四个蛋,有时候也不是很够吃,所以她才跟三叔家换了些过来。

    潘水芹拒绝,“哪能要你的呢,这个我家里也有。”

    杨培敏知道她顾及什么,也是道:“你不用担心,我现在不是有工资吗?花自己的钱,自在踏实,也算是给我外甥补补,你别拒绝了,就几个蛋的事,哪来这般客气。”

    潘水芹也是受不住她拿孩子来说事,走的时候拿了两个走,多的怎么说也不肯拿。

    龚成兰那里首批的脱销后,后来就慢慢地减少了,也算是稳定了下来。

    杨培敏也不用多跟着,材料跟销路那里,龚成兰跟潘水芹几乎都给包了。

    学校里也有事做起来了。

    她教的二年级,班上有三十五人,她发现在代课近一个月的时间,从来没有全部到席过,连请假也没有,问起他同村的小伙伴,理由千奇百怪,什么上工去了、在家带弟弟、大人走亲戚去了要留在家里看着牲畜、给上工的父母做饭、家里添了个弟弟父母可能不让她上学了等等,都是在家里帮忙而没有来的。

    杨培敏去跟班主住黄老师反映这问题。

    班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姐,她眼皮也不抬地道:“这个很正常,饭都吃不饱了,谁有那个心思上学?”

    杨培敏有些默默,她知道这会儿的情况特殊,农村里很多人对这上学的事都不是很重视,认为那看不到摸不着的前途还不如多帮着家里挣两分工分,好让日子过得宽裕一点。

    只是那么一群可爱的孩子,那些求知若渴的眼神,有些或许还不太知道这上学的意义,还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有些孩子一个星期的课有两三天是缺的,有些或面临着即将退学的可能。

    班主任黄老师看了眼她的神色,淡淡说道:“你也别想着帮他们,吃力不讨好。”

    杨培敏从她身边坐下来,“黄姐咱有没有去过家访啊,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是我们社会的希望,咱也不能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是不是?”

    黄老师摇了摇头,有些好笑,“杨老师你还是太年青,怀着一股热血,心是好的,只是这事是解决不了的。看到了吧?每个班上都是男娃多,女娃只是那零星的一两个,就算是男的也很多只是读到四五年级能写自己的名字算了,不做个睁眼瞎也算是这样了,家里少一个劳动力,就少了好一份的粮食,虽然说这两看丰收上去了,比前两年好些了,但是还有很多的孩子家里一天只吃两顿饭呢。”

    “这样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之前的知青不是没有努力过,甚至还给人赶出来呢,要是那是那得多丢脸啊,这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知道不?杨老师。”

    黄老师拿起了办公桌上的塘瓷缸,摇着头起身走了出去。

    杨培敏吁了口气,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上,把学生的资料名单抽出来看着,阴衰阳盛的现象,年龄还是参差不齐,从八岁到十二岁不等,有些还是留级的。

    回到家的时候,沈宜冬的两个女儿缠上来,连声地叫舅妈。

    杨培敏笑了,俩小姑娘这段时间以来也是跟她混熟了,只要她在家的时候都爱缠着她。

    小芬已经六岁了,一般孩子都是七岁才上学,所以她们还在家里玩着,喜欢跟她讲故事,对于小人书这些画跟文字很感兴趣的样子。

    杨培敏就想着在玩的过程中,也给她们启蒙算了。

    沈宜冬看在眼里,知道杨培敏不是跟自己女儿不是瞎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还不用去烦她,也是乐见其成。

    只是小芬从玩中学到学的时间加长了,也渐渐地不太愿意了,识的那些字也是转眼就忘,杨培敏想了想也就把利诱搬了上来,只要上完一节课就能有一颗糖,之后到是愿意了,只是积极性不高,就像大人那些熬时间的样子。

    而且这样子对她的牙齿还不好,后来还是她想了个办法,按积分制的制度,每上一节课表现可以的话,就可以积一分的样子,积到十分就可以靠分数领取小礼物。

    这效果很好,既能提高了积极性又能磨性子。

    至这件事后,她倒是想到了给班上的同学们也能用这个办法。

    自己拿出点腊肉鸡蛋的这些礼物还是可以的,就算孩子不稀罕,家长们也是稀罕的,也不能把分数订得太容易,一天一分的样子,满三十分的样子就能换一个鸡蛋,五十分就可以换两个蛋的样子,按这样的制度来,礼物也不算多,只是意思意思的样子,但是却是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目标。

    杨培敏把这事跟沈家二老说了说,陈桂枝倒是沉默不语,不敢随便表意见的样子,而沈二牛却是沉吟了会儿,点了点头,“儿媳妇你要知道这事你要结实自己的实际来,咱不能把自己这份工资也坑进去了。”

 第一百零八章 落实

    

    接着沈二牛又是道:“而且传出去还会让学校难做,你这一班给了,那其他班给不给?别的老师没有意见?”

    沈二牛终究是在外面当过兵见过世面,还有在队里当让人高看一眼的保管员,也当了近十年,眼光跟主见还是有的。

    “爹你看这样行不行,让孩子们到时过来领礼物的时候,每人给咱捡根柴过来,就算是外人看到也不好说啥,咱家的情况大伙也是看在眼里的,宜光去了部队,只剩下咱这些老弱妇孺在家,终究是比不上别人家那般强有劳动力的,让人过来帮帮忙也无可厚非,爹你看咋样?”

    沈二牛爽朗地笑了,连连点头,“你想得很周到,这样就很好,别人就算有心思,也说不出个四五六来。”

    杨培敏抿嘴笑道:“我还年轻,很多事情想得还不够全面,还得爹娘你们这些长辈在旁提醒点我。”

    陈桂枝眼里眉稍都是笑意,“你这孩子实诚。”

    沈二牛笑眯眯地点头,很赞同老伴的话,这儿媳妇是越看越满意。

    “亲家那边儿媳妇是咋安排的?虽然你嫁到咱们家,但你也是亲家的女儿,咱也不会阻止你孝顺亲家啥的,你不用顾及啥的,我跟你爹都没啥意见。”陈桂枝在沈二牛的示意下说道,现在家里的事情很多时候也让杨培敏拿主意,特别是她在掌管着厨房采买的事情,两老现在俨然一副放手的姿态。

    而且儿媳妇做得也很好,虽然有些大手大脚,于吃这方面有些不够节省,但难得的是她不会藏私,待人大方不小气,对家里人也好,总是想着法子给家里人做些营养的,连客居在家的大姑姐三口人,也是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在。

    他们也投桃报李,委婉地提醒她,也多点帮衬亲家那边,听说他们杨家年前事多,折腾了不少钱进去,日子也过得没以前那般自在了,而且现在既然给学生也能如此宽和,于娘家那边那就更应该了。

    杨培敏点头,自她有经济来源后,也特地回了趟杨家,跟张名花提出,她以后每个月都给父母拿五块孝敬费回来。

    杨大海那会儿还训了她,哪有出嫁女这般贴补娘家的,家里又不是开不了饭,只是少吃两口而已。

    杨培敏也是苦口婆心地劝说,现在是她能自主其力了,不关婆家什么事,这些钱也不作别的,只是让父母多买几个蛋好好补补身体,要是不收,她心里也总是惦记着,不得安心。

    这事她没有给陈桂枝沈二牛报备,她心底里也是怕他们会不同意,毕竟现在讲究着进了夫家的门,整个人都是属于夫家的。第二个就是反正也是她的钱,有随意支配的权利。

    只是这会陈桂枝主动提起来,杨培敏也是感念,趁机把这事说了出来,“爹娘说起这个,我打算每个月给我娘家那边五块的孝敬费,我娘那边也是因为一些事情,花了一些钱出去。我爹娘为着我跟三哥的婚事甚至还借了外债,他们两老事事节俭起来,更别说是一头半个月买些肉回来打打牙祭了。”

    沈家两老也是没意见。

    杨培敏才放下心来,一心一意做起自己的事来。

    跟两位长辈敲定了学生上学积分换礼物这事,第二天回去,就马不停蹄把这事落实下来。

    班主任黄老师没想到她会用这个办法。

    边打量着她边感叹,“杨老师家里真好,一个月也能拿上三四十个鸡蛋出来?”

    杨培敏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男人不在家,到底是艰难些。这不,家里刚打的柴火眼看着要少下去了,家里老的老,弱的弱,而且一时半会儿也不能把手上的事情都放下来去打柴吧?所以就想出了这个笨办法,让同学们每个月底在山边给我捡几根柴过来。”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黄老师笑笑,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杨培敏也不管她是不是不以为意,上完一节课后就在课堂上说了她的打算。

    同学们听到只要一个月的满勤课的话就有小礼物收,都特别热情高涨。

    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最后杨培敏给他们开谜底,众人又是一阵欢呼。

    “哇鸡蛋!过年的时候吃过,可是现在没有了,我娘说要给留弟弟做蛋羹。”

    “我一定会每天都来的,也不迟到。”

    “杨老师我保管给你捡些又粗又耐烧的柴。”

    “杨老师你真好,我一定会好好听话的。”

    看着这一张张兴奋而满足的脸,杨培敏也觉得异常的满足,孩子这里是没问题了,但家长那边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再看看能不能沟通一下。

    另外自己就用小竹片写上一个字以作记认,上完课就发给出席的孩子,累积到月底的时候,再过来换鸡蛋。

    放学后,孩子们还像小尾巴那样跟在杨培敏身后,簇拥她走出教室,仰起来的小脸,眨巴着纯真的眼睛,跟着她说着一些童言童语。

    “杨老师我哥给我做了一把竹枪,可以放不能吃的野果子进去,能发射子弹呢,可厉害了。”

    “杨老师我昨天放学后去摸了两条鱼,你今晚去我家吃饭吧,我娘做的鱼汤可好吃喝了。”

    “杨老师我、我有听你的话,放学后也给娘做家务……”

    “杨老师、我、我很喜欢你,你可以一直教我们吗?”

    杨培敏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笑道:“我也很喜欢你们,我也想一直教你们呢。”

    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她班上每一个孩子的性格都有所了解,情况也算熟悉,没几天也是处了感情下来。也许她面相温和,年纪不大,孩子们都挺喜欢她的,也喜欢缠着她问这问那。

    “杨老师跟孩子们相处得真融洽!”一道带着笑意的男声在前方响起,声音清润爽朗,如泉水浸润般,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杨培敏抬起了头,离她三米开外站着的是郝老师,穿着一身简便的中山装,短发清爽面容清俊,身材削瘦,但高挑,正微笑地站住了脚步,给她打了声招呼。

 第一百零九章 四姑

       育英小学的老师不多,加上校长也就八个人,除了上面分配的三个,其他的都是社里自己组织的,郝清晖也是分配下来的知青之一。

    全部老师都是呆在同一个办公室,平常也没怎么接触,只见面打了招呼完事。

    杨培敏也笑着朝他点点头。

    郝清晖却是走了过来,“杨老师你是回大吉村么?”

    杨培敏点头,一般放学没什么事,她都会赶着回去做饭。

    “向你打听个人,我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