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军嫂的那些事儿-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出来把车子停到供销社门口。

    镇上能买的东西并不多,最好是些常见的生活用品跟一些菜果肉之类的吃食。

    这会儿她是无比地怀念冰厢,她就可以一次性囤一个星期的菜,不用经常出来买,也能顿顿吃上肉。

    她过来的时候也是提前准备了麻袋过来,把东西买齐了等会儿回去的时候,就把麻袋绑到后坐上。

    因为自己上回过来,就买了一批的生活用品,沈宜月也还没有用完,所以这会儿也不用买,只是新家里需要添很多东西才布置,窗帘要买的,有三个窗呢,门锁也要买,桌布啊扫把地拖这些等等,她得重新买,以前的不能用了。

    把列着物品的东西拿出来看着,一样一样地让售货员拿。

    等她出来的时候,她的一麻袋装得满满的。

    一个人提着出来也不知多要劝儿。

    正想着等会儿回到宿舍还要提上三楼是叫人来帮忙还是自己慢慢弄的时候,一个没留神,就被一个小孩子撞了过来,撞到了她身前的这一袋子上,她提着袋子上面的口子没有抓稳松了手,袋子掉了地上,里面的东西就摔了出来,而她手里另外提的一网袋鸡蛋也跟着遭了殃,全摔破了。

    那孩子也意识到闯祸了,马上拔腿就跑。

    边上有人看到,就帮她骂起那个小孩来,“哪家的孩子这么皮,撞到人了咋还跑了。”

    杨培敏本来是要把那个小男孩抓回来的,只是自己这一袋东西又实在是太打眼,赶紧地收拾放回去,只好是自认倒霉了。

    把东西重新弄好的时候,再看着地上的那一滩子鸡蛋液也是没办法了。

    有人就跟她道:“妹子,拿个碗把上面的一些脏东西人弄走,鸡蛋壳里也有很多,可以捡起来的,也是可以吃的,别浪费了。”

    “是呢是呢,就是有点沙子也不怕,前些年啥东西没吃过,这鸡蛋看着就怪可惜的。”

    “大妹子赶紧了,等会儿起风,再吹些脏东西来就更可惜了,你要是没碗的话,我这儿有个竹筒,拿给你装。”

    边上围过来的人,三三两两地劝着她把地上碎鸡蛋捡起来。

    杨培敏汗。

    她笑着跟大伙道谢,摇了下头,她是不打算捡了,“谢谢各位了,真是可惜了,我也很想捡,只是我做不来这般仔细的事情,肠胃又弱怕吃到沙子,那又得病一场,而且我家里也远,这会儿捡着带回去也不晓得是啥味了。”

    “你不要了?既然你不捡,就让我捡吧。”

    “我也要我也要,这可是好东西。”

    “谁也别想动!”一道洪亮的声音,把正要弯腰捡鸡蛋的两人硬生生地给愣住了。

    只见一个老妇人急冲冲地跑了过来。

 第二百三十三章 发现(补更)

       那名老妇人不止口头上阻止,行动上也一派迅速,冲过来就把反应不及的两个捡鸡蛋的给撞开了,“这鸡蛋是我的,谁也不许捡!”

    “大娘,这鸡蛋写着你名字不成?”被撞开的两人也生气了,“你还讲不讲理啊。”

    眼看着就为一滩子鸡蛋液而引发的一桩血棕了。

    杨培敏忙问起这位老大娘来,“大娘这是咋啦?”

    老大娘看了她一眼,再看了她脚边的那一麻袋子,于是把她自己手里提着的一袋子鸡蛋递到杨培敏跟前,“刚才我孙子撞到了你,把你的鸡蛋撞碎了,呐,这是赔你的。”

    老大娘脸上虽然皱纹纵横,但头发却是乌黑,虽然穿着旧衣带着补丁,但脸色红润精神气十足,看刚才的脚步如飞就能看得出来,这位老太太身体很好,她把鸡蛋再次往杨培敏跟前递着,“你这女娃快拿着,我手都提酸了。”

    杨培敏接了过来,没想到还能挽回损失,也没数多少个,对于大娘的高人品,也朝她笑着点头,“大娘有担当。”

    老大娘摆摆手,指着地上的那一滩子鸡蛋就道:“这个我赔你了,那个撞碎了的鸡蛋就归我了,还有你们两个也别捡了。”

    要捡的两个也爽快地收了手,“行,就冲大娘你这气节,都给您让着。”

    刚才还在骂孩子的路人,也跟着说了两句好话。

    有人就问起她的情况来,“大娘,刚才那个是你孙子啊,他这是干啥呢?跑得这般急?”

    老大娘利索地用了一个勺子,往一个塘瓷茶缸里勺着,她边回道:“哦,那个是我乖孙,让他过来供销社给我换些东西,没想他顾着看旁边的拖拉机给撞到人了。”

    “换东西?我还是第一回听,不是买东西?大娘别是说错话了。”有人就纳闷了。

    老大娘勺好了,站了起来,白了那人一眼,“不懂就不要乱说,我全老婆子就会做些吃食往供销社卖。”

    有人就好奇了,“那你说说,你卖些啥了?”

    这可是给了围观的人一个新思路,竟然这样也可以,家家户户家里都过得勉勉强强,要是真有啥换钱的话,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了,看看家里有啥子能拿出来的手艺。

    人们你一言我一句地问起全婆子来。

    一旁把麻袋放到车后座上绑着的杨培敏也不由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全婆子抬了抬眼皮,似乎知道他们的想法一样,拍了拍衣角的尘,不经意地道:“老婆子我是做秋梨膏呢,你们平常咳嗽去供销社里买的,就是我做的,这些事儿,你们也别想了,都散了吧。”

    杨培敏闻言也惊讶了下,这秋梨膏自己也知道方子呢,前世外公祖上就有人当个御医,听说那个方子还是宫廷秘方呢,后来才在民间流传开来的,也不知道全婆子做的那个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那个。

    她转过脸的时候,全婆子已经走远了,那个利索劲儿,不是一般老太太能比的。

    而围观的就有人认识她,跟旁些打听的人说道:“这全婆子是个利落人,听说她年轻那会儿还是当军的呢,只不过命不好,年轻那会儿就没了男人,到中年儿子媳妇也没了,只剩下个孙子,两人相依为命。”

    “原来是这样,老的老小的小,也实在是艰难,也怪不得她做些东西来供销社卖呢,这样子来补贴家用也是可怜。”

    “可不是,这也是不容易,还好她还有这门手艺,听说是她的家传秘方,这东西的材料也是复杂,一般人也做不来,不过还别说,这秋梨膏虽然买着贵,但效果还真不错,我娘前段日子就是咳嗽,断断续续了好几个月也不见好,听人说起这个,咬咬牙就试着买了罐回家给她吃,吃了几天就见好了。”

    这么一说,刚才那股子热烈心情也消了些,有些不知道这膏的纷纷问起来。

    杨培敏也被说得心动了,笑着让旁人的人帮忙看着车子,她想进去买罐秋梨膏。

    有人就笑她,“哎哟,妹子你还真实在,这边还没说完,你就出手了,也不怕吃得合不合适。”

    杨培敏笑道:“正好我家男人有些咳嗽,要是吃着不对,我自个吃也行,听说也能润喉的是不?就当是喝糖水了。”

    她走进供销社里问过售货员,果然有用玻璃罐装着的秋梨膏,问了售货员,要价1元钱一罐,份量有25克左右,倒也不贵,她给了钱,打开一瓶盖闻了闻,确实是那个味,颜色看着也差不多。

    出来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打听了下全婆子家的地址。

    有人就别问她有啥事,杨培敏就道,“刚买了瓶是给自家男人吃的,要是吃得好了,家里的老人到秋冬季节的时候就会有些咳嗽,不过老人身体骨不是很不好,也不晓得能不能吃,我想着到时候过去问问她。”

    那人才点点头,给了个大概的地址她,让她到时候过那边转转再问问人。

    杨培敏谢过,也是准备回家了。

    因为这个玻璃瓶子,不好放到车架后面,就跟鸡蛋一样拿个网兜网了,跟鸡蛋一个一边地挂在自行车两边的手柄上。

    好家伙,骑上去的时候,车头是摇晃不已。

    不过就算是晃也要骑回去的,没有更好的办法时,要是等会儿天色暗了,就更加糟糕。

    杨培敏小心地放慢着速度就往部队里骑。

    她也是没有车过这么重的物品,骑了好一段路的时候才慢慢地适应过来,她这会儿好怀念小徐的吉普车啊,就是沈宜光在也行,起码骑的不是她。

    到了上坡的时候,她直接懵圈了,还真是把这个算漏了。

    这个也只能下车推了。

    推着的时候,她倒是想起了一个堂舅舅的笑话,也不算是笑话,只不过他当时说的时候感觉又好气又好笑,他说:年轻那会儿处对象,家里穷,只有一辆自行车,常常带着他对象去镇上看电影,无论啥高陡的上坡也死命地往上蹬,绝不让对象下车走路。然而到了婚后,就是一点点儿的坡,也赶老婆下车自个走上去……

 第二百三十四章 琐事

    好不容易回到部队,找人帮忙,路过崔家门前的的时候,已经不像早上那般,进进出出的都是人,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只看到崔婆子拿了把椅子坐在门口摘着菜,嘴里低声骂着什么,看杨培敏,以及她前面战友帮忙提的一麻袋东西,目光流转,笑着给她打了声招呼,“沈家媳妇这是出去买东西呢?”

    杨培敏淡淡地点了下头。

    “啧啧啧,还是沈家小子有出息,这一袋子一袋子的,老婆子我都看好几回了。”边说着边伸长着脖子往杨培敏差不多消失的麻袋上看去,一副要把那袋子看穿好好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一样,杨培敏也装作听不到,跟在战友的身后走上了楼梯,看着他把她那一麻袋东西放在了自己家的地板上,她整个人才算活过来了。

    夏天天气热,刚拿着东西爬上楼,她现在热得都已经不想说话了。

    但是再热再累也要挣扎着起来,准备点上炉子,现在都已经就近六点快天黑了,罗大华惦记着她家小女儿煮粥的肉,听到她回来,就赶紧的上了楼。

    杨培敏顾不上炉子了,又是把东西全部拿了出来,把瘦肉递给了罗大花。

    罗大花力邀她,“晚上到我那边吃饭吧,你这边一个人,也别煮饭了,省得麻烦。”

    杨培敏摇摇头,她家里买了肉,更加不能去吃了,人家孩子就盼着多吃两口肉呢,自己也怎么好意思,“不了,我家里也买了些蛋之类的,我这会儿还不饿,你不用管我。”

    罗大花就说吃过饭,过来帮忙她收拾东西。

    杨培敏应了。

    等她走了之后,自己也不做饭,也不想去食堂吃,就着在镇上打包回来的肉包子跟玉米饼子加加热吃就算了。

    再是冲了两桶热水洗了澡洗了头,穿上舒适的睡衣,就开始把买回来的东西归整好,窗帘那儿,因为没有挂钩,也就自己动手用针线缝上去,最后把地再拖了两遍,罗大花才过的来,她怀里抱着小女儿,大女儿就跟在她身后,进来就惊呼,“哎哟你这儿地板收拾地也太干净了,我这都不好意思踩上去了。”

    杨培敏把她身后的大女儿拉了起来,笑道:“没事儿,进来吧,想着你带孩子过来,也不用玩得脏了衣服。”

    罗大花笑嗔了她一眼,“就你讲究,我们这些泥孩子平常哪管得了那么多,对了,你还哪没有收拾的?”

    杨培敏让她把孩子放下来,拿了些小零食出来给她们吃着,跟罗大花道:“还真有,我想着在阳台上种些东西,你帮我看看要咋弄,哪儿有花盆?”她之前从野外挖回来的几株芦荟,也从旧宿舍那边搬了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长时间没有浇过水,长得又瘦又小,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她是准备再移植几颗回来,“还不晓得你有没有见过这些植物,我想再种些的。”

    罗大花看了两眼就笑道:“有啊,后面的小树林里就有好些,你这个种来是做啥用的?”

    “这个啊,叫芦荟,作用挺大的,烫伤蚊子叮痒小孩长热绯都可能涂点这个,还有就是可以美容呢,涂脸上能皮肤更好。”

    罗大花表示自己也要种几株放家里。

    之后两人就商量着,这个阳台反正放着也是放着,除了上面晾衣服也啥用的样子,何不如放几盆泥上面种点东西。

    而杨培敏就想着,自己这个阳台也挺大的,利用空间也够,单单是用花盆的话,也许还不够物尽其用,要是有人帮忙拿些木板回来,设计过,加之装订,呈楼梯的形状,那是又好看又够地方。

    罗大花听着直听头,一拍大腿,“正好我那口子会做这些木工活儿,让他来。”

    杨培敏也惊喜,“行啊,不过木板那里,咱们要去哪找呢?”

    “这个还简单,咱部队里就有,跟采购那边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