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偶穿成-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一章码得不少,希望大家看得过瘾。)
 

二十六 举家迁县城(三)
更新时间2012…1…7 20:35:22  字数:2517

 李宏业回到家,把处置房子和田地的事给段氏说了说,从怀里掏出三份合约递过去,并安慰脸色变差的她:“我知道这样处置你心里肯定不舒服,但谁让我是老大呢,又当差在外,常年不给家,没法在父母跟前尽孝,再说这个差事也是爹当年挣回来给我的,两个弟弟嘴上不说,心里却认定我是占了大便宜,这些年娘话里话外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我的俸禄每回探亲回来都给娘一半,剩下的才给了你,这些年让你吃苦受罪的,委屈你了。如今我们就要搬到县城去住了,这点便宜就让他们占了吧?”
  段氏也不是不知道他的性子,孝顺爹娘是第一位的,自己这么多年也看清楚了,别指望他会改了;但他对自己和孩子也都很好,关心体贴,这些年在外面也没有花天酒地,沾染些什么坏毛病,虽说自己在家吃苦受罪受了很多委屈,可他一个人在外面也过得不容易不是?还是别计较了,否则不闹得夫妻离心吗?自己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就行了,吃亏占便宜的都是次要的,想到这里脸上重新挂起笑容,端起一杯茶给他递过去:“官人,你忙了一天也累了,赶紧坐下喝口茶吧!处置房子和田地是大事,你做主就行了。”
  等李宏业坐下喝完了茶,她又说:“家里的东西我和书玉收拾一半了,明天抽空去我爹娘家辞行吧?再把我姐姐家的人也叫来吃顿饭,这些年姐夫也没少给咱家干活帮忙呢!”李宏业见娘子如此通情达理,更是觉得愧疚,听她说要去岳父家辞行,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明天我赶早集去镇上割肉买菜再买些礼物,到时一块带过去。这次回来的匆忙,也没顾得上给岳父岳母带东西回来。”忽然又拍了自己的头一下,想起自己带的包裹里还有两本在郡上抽空买的医书,就走进里屋找出包裹,把那两本医书拿出来放在显眼的地方,回头对段氏说:“这两本医书是我在郡上抽空买的,你明天别忘了给岳父带去啊!”
  随后吩咐书文去李德福家说一声明天要用牛车,让他把牛车赶回家。晚上一家人早早吃了饭上床歇息,都忙了一天累的够呛,三个孩子要搬家的兴奋劲儿也过去不少,没再缠着他爹问东问西,乖乖回西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公鸡刚打头鸣,天还黑着,李宏业就起床收拾好了,和段氏说了声,让她再睡会儿,自己赶着牛车就往镇上去了,这一二十里路不赶早走恐怕中午到不了家,到时拿啥招待姐夫一家呢?天一亮段氏就起身做了早饭,没让书玉过来帮忙,让她凑空再把剩下没收拾好的东西再挑挑捡捡,别落下什么能用的物件了。书玉笑笑,她娘这性子是改不掉了,转身进了几个屋子,瞅瞅哪个还能带走用,哪个真不需要带走。吃了早饭,段氏打发书文拿上那两本医书带着书浩先去娘家打声招呼,说一会儿自家人就去做客,让他们不用准备什么饭菜,李宏业已经赶早集买去了,再让弟弟段永康去外村把姐姐一家人接来,到时一块聚聚,也算临行饯别了。这边段氏和书玉还在收拾家里的东西,以前在家住着不觉得东西多,忽然之间要走,就觉得东西真是不少,收拾起来也是够麻烦的。一直等到李宏业赶着牛车从镇上回来才停下来,洗洗手脸换身衣服,这边李宏业把买来的东西放下一半,准备后半晌送牛车时给自己的爹娘送去,剩下的留在车上,赶着车和段氏、书玉一块去岳父家了。
  路上书玉看看牛车上的东西,除了新鲜的蔬菜和一些鸡鸭鱼肉,还有些封好的一包包的东西和一个红布包着的酒坛子,就问:“爹爹,那一包包的都是些啥?”李宏业看看长得有段氏一半身高的闺女,当年的小奶娃如今都快长成大闺女了,还是那么漂亮可爱,穿着段氏给她做的新衣裳,像朵娇嫩的玉兰花,嘴边不由带起笑容:“有吃的点心糖果儿,现炒的瓜子花生,还有些布料啥的,给你外祖婆家和大姨家的,这些年他们帮衬咱家不少,我也没好好谢过他们,如今咱该走了,不表示表示我和你娘心里怎么过得去?”再瞧瞧段氏,当年也是李楼村的一枝花,如今虽经了不少风霜日晒,也生育了三个子女,但腰身依然纤细,脸上皮肤细腻光滑,举手投足之间掩不住成熟女人的丝丝风情,自己也算艳福不浅了。李宏业带着满足的笑容和一对让人艳羡的娘子闺女进了岳父的家。
  此时段家院子里大人小孩凑了一堆,正坐在凳子上扯闲话,欢声笑语还没进门都能听到。看见李宏业赶着牛车带着段氏和书玉过来,段永康和过年才娶的新媳妇张灵芝就迎了上去,一边喊着“二姐夫、二姐、书玉,你们来啦”一边帮忙把牛车上的东西往屋里和厨房拿,其他人也都围了过来,纷纷和他们打招呼。高氏张罗着让人都进堂屋坐下,喝茶说话,李宏业拆开了几包吃食拿到桌上,给姐姐家的四个孩子一人抓了几样吃的,四个孩子纷纷喊着:“谢谢二姨夫!”书玉姐弟三个也抓了不少,然后七个孩子就跑到院子里边吃边玩去了,留下一屋子的大人们说话。
  看看日头差不多到了中午,高氏要去厨房张罗做饭,被两个女儿按在凳子上,段氏笑着说:“娘,今天不用你动手,你就等着吃我们几个小辈做的饭吧!”段月娟也笑笑让她娘安生坐着,自己带了二妹和弟媳一块去了厨房开始忙活。堂屋里段智仁、高氏、田满屯(大姐夫)、李宏业和段永康几个人就继续聊了起来,大部分都是段智仁问李宏业答,中间穿插着高氏问几句,田满屯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问他就答一句,不问就默默地抽烟,段永康倒是问了问陈留县城里的情况,说有机会要去瞧瞧热闹,李宏业就说啥时候方便了就尽管去,到二姐夫家就和自己家一样不用客气,还让段智仁和高氏有空了也去县城住几天。
  等到饭菜做好,整了两大桌,男人们坐在堂屋里喝酒吃菜、谈天说地,高氏也被儿女们留到了堂屋喝两杯,段月娟就带着妹妹、弟媳和七个孩子坐在外面的院子里吃菜吃饭,一帮孩子边吃边吵吵着,比屋里热闹多了。等吃了饭收拾了桌子,高氏又端出了李宏业买的还有自己准备的几样吃食和这几年他们家都要喝的柳芽和茶叶混合泡制的茶水,一大家人又热闹了大半天才散了场。先送外村的段月娟一家,把准备好的礼物放在她家的牛车上,段氏拉着姐姐的手依依不舍的告别,被段智仁催了好几次才放了手,目送他们一家走远了剩下的人才回院子。
  后来是李宏业一家,虽说是一个村的,路不远,但也要走啊,段氏和她娘高氏又说了好多的知心话才擦着眼泪离开了,高氏也眼泪汪汪地,儿媳妇张灵芝一直陪在她身边,见他们走远了才扶着又哭又笑地高氏回了院子。“二闺女终于不用一家分离了!终于不用再吃苦受罪了!”高氏边说边笑,眼泪也越来越多,被段智仁劝了好久才停下来,自己的这桩心事终于了了!
 

二十七 初至陈留县
更新时间2012…1…8 13:33:13  字数:2236

 又收拾了两日,家里要带走的东西总算都装到了四个箱子里,再加上一些米粮袋子,整整装了一个马车,张镇车马行派来赶车的伙计用粗麻绳捆了一道又一道,防止路上颠掉了。另一辆马车上有车厢,里面还算宽敞,坐进去两三个人也能伸开腿。此时,李宏业、段氏带着三个孩子站在车前和一大早前来送别的李德福一家、段智仁一家依依惜别,两家人关心嘱咐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他们都一一点头应着,段氏的眼泪止也止不住,连带的书玉三个也哭起鼻子。最后看天色实在不早了,李宏业狠心推段氏上马车,又抱起三个孩子送进车厢,然后跳起来坐到车辕上,冲大家挥挥手,让他们都多多保重,这才回过身让赶车的伙计赶着马儿走起来。等两辆马车带着尘土消失成一个黑点,两家人才打了招呼各自回家去了。
  书玉虽然是第一次坐古代马车,过了最初的好奇劲就觉得和坐汽车没多大区别,不过是少了汽油味。这会儿她坐在车厢里,撩起窗帘向外看去,现在已过秋收,地里除了裸露的土地啥也看不到了,一些树木孤零零地站立着,枝头的叶子有些已经枯黄掉落,再过不久,就变成光秃秃的树枝了。路上的风景走了很远也没什么变化,倒是这马车跑动的很快,乡下的路不平,颠的人有些不舒服,好在段氏提前在下面垫了一条破些的床褥,感觉才稍稍好些。书文和书浩也是第一次坐马车,新鲜的很,左瞧瞧右看看,把车厢里摸了一遍,后来又撩起窗帘看风景,嘻嘻哈哈地甚是热闹,但时间一长,兴奋劲过去困劲就上来了,倒在段氏怀里睡了起来。段氏和书玉也是一大早就起的,这会儿靠着厢壁都打起了盹。只有李宏业和驾车的车夫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不时掀开前面车厢上的小帘子看看段氏娘几个的情况,看见他们都睡着了,轻轻一笑又放下了小帘子,嘱咐赶车的伙计把车速放慢些,别把睡着的人颠醒了。
  日头走到正中的时候,马车停在了路边,李宏业叫醒段氏几个,让他们起来下车活动活动,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又拿出提前备好的干粮一人吃了几口,喝了些水,赶车的两个伙计也吃了自带的干粮,给马儿加了些草料清水喂饱了好赶路。休息了小半个时辰,大家又上了马车赶起路来,此时他们已走上了官道,路面平坦了很多,车厢里也没那么颠簸了。
  一直到后半晌,无聊之极的书玉他们又昏昏欲睡时,忽然听见李宏业掀开小帘子冲他们喊了一声:“到了,别睡了!快起来看看县城啥样子,你们不是一直念叨着要看吗?”书玉一骨碌爬起身子,先占了右边的窗户,撩起窗帘向外看,书文书浩也抢到了左边窗户那儿,两个小脑袋争先恐后地探出了窗户,瞪大眼睛瞧县城和乡下到底有啥不一样。书玉眼角瞥见她娘也是一脸好奇,就拉着她娘一块看起来。
  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个高高的城门,有四五丈高吧,上面还插了一些大大的旗子,随风飘动,门楼上刻着大大的两个字:陈留。青灰色的城墙向两边延伸了很远,城门大开着,三三两两的路人和车马在城门里穿梭着,两个腰挎长刀、头戴高帽、一身黑色差服的皂隶站在城门口,维持着这里的秩序,城门稍里左边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摆着一份笔墨纸砚和一本厚厚的册子,后面坐了几名同样装束的差役。书文不知道那些人是干啥的,就扭头问书玉:“大姐,你知道那些人是干啥的吗?”书玉看见有人想进城就被那些人拦下来,交上几个铜板领了一张纸那些人才放行,就说:“你没瞧见吗?应该是收进城税的吧?”“娘,你看!那城门好高啊!还有那旗子,真大!”书浩小人儿一个,看见稀奇地就大呼小叫起来,惹得近处的路人纷纷注目。段氏连忙把他拽回车厢,不准他再叫嚷让人看笑话,也让书玉和书文坐好,不准往外看。
  因为是后半晌,进城的人不多,李宏业跳下车辕,领着两辆马车朝前走,到了城门口把进城税交了领了两张凭票,然后又坐上车辕,指挥着赶车的伙计进城了。直到听见马车外面人声鼎沸,段氏才又允许他们撩起窗帘看热闹,此时他们已进入了一条街道,两边商铺林立,招牌旗幡一个挨一个,招呼买卖的声音此起彼伏;路上的行人也不少,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丑的、俊的都有,穿的破破烂烂手拿破碗一见人过来就鞠躬作揖要人施舍的花脸乞丐、身着绫罗绸缎手拿折扇摇来晃去的富家公子、一身青衣头戴歪帽的奴仆小厮、涂脂抹粉头戴绢花衣饰鲜亮的年轻女子、短打装扮扛着刀或配着剑身材高大的武士……真是什么打扮的人都有,三个乡下出来的小孩可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两只眼睛瞪的溜圆,算是初步见识到县城的繁华和喧嚣了。
  穿过这条街,左转进入一个胡同,才算是没那么吵闹,两边都是一些高高的墙壁,走不远就能看见一个小门,有的有人进出,有的紧锁着。出了胡同,又走到一条街上,没刚才那条街繁华,但也有一些小店铺,行人稀疏些,走到头看见前面是一大片住宅,成行排列,黑漆大门、石刻雄狮、青砖红瓦处处可见。李宏业一直走到最后一排拐进去第二家门户那里才叫停,这里的房子格局要比前面的小很多,也没前面住宅的门户引人注目。他上前拍门,门打开后走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仆装束的人,他一见李宏业就高兴地说:“李管事,你回来了!”说着跑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