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凤朝阳-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
  高句丽王暴毙; 王世子在国内风雨飘渺之时登基; 上位之初他便立刻定国号为国泰,意为国泰民安。奈何他想法是好; 但现实不配合,各地的兵乱也没有因为他的登基而平复。
  国泰王的外家高家是武将世家; 他的外公便是名将; 可这些年被他父亲屡次打压; 目前已赋闲家中。国泰王屡次想让外公复起,替自己镇压叛乱,又怕他这么做会让父亲多年压制高家的心血白费。尤其是高太妃屡次向他提及高家,要他多提拔高家时; 他对高家越发戒备。
  可是不用高家将领; 朝中又几乎无人可用; 他试着提拔朝中官员推荐的英才; 可惜这些所谓的英才都是蠢虫; 派他们去镇压各地的叛乱; 镇压不成; 反而被那些叛军都杀了。
  遇到危机时国泰王无数次问自己,如果父亲在会怎么办?能怎么处理他这些事?可是无论他想多久,他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国泰王一把揪住不过登基几个月; 就已有秃顶现象的头发; “父王; 你若在天有灵; 一定要保佑我们高句丽!”
  国泰王的心腹内侍见主人如此; 迟疑了好一会才上前轻声禀告道:“王,刘淑媛求见。”刘淑媛是国泰王长子的生母,也是他的爱妾,要是换了王妃,内侍就不敢在这时候禀告了。
  跟冷漠无情、一心只有高句丽的先王比起来,国泰王个性要柔软许多,跟刘淑媛也是真心相爱,即使他目前忙得焦头烂额,想到爱妾亲自来见自己,他忍不住神色转柔,“快让她进来。”
  内侍应声而下,不一会一名身形妙曼的美丽女子随内侍入内,她看到国泰王消瘦的面颊,忍不住上前几步,跪在国泰王面前,抱住他的膝盖心疼的问:“王!几天不见,您怎么消瘦至此?”
  国泰王扶起爱妾柔声问:“阿兰你怎么来了?”
  刘淑媛劝道:“我听人说您已经好些天没睡好了,特地给你熬了安神的汤药,王一会喝了便睡吧,国事明日再处理也不迟。”
  国泰王苦笑一声道:“我哪有心情早睡?”那么多国事压在自己身上,国泰王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用,哪里心情休息?
  刘淑媛闻言问:“王还是再为那些刁民烦心?”
  国泰王长叹一声,“我如今方知道父亲如此不易。”
  刘淑媛说:“朝中当真无人能处置这些流民?”
  国泰王苦笑不语。
  刘淑媛是国泰王最心爱的女人,自然知道国泰王跟外家的心结,她试探的问国泰王:“不能招安吗?”
  国泰王眉头微蹙,若是旁人说这话他早就训斥了,也是刘淑媛才让他语气平和的解释说:“都是一群不堪教化的刁民,留着他们也是养虎为患。”朝中大臣也不是没人提过要招安这些反贼,只是大部分官员都反对,说这些反贼天生反骨,就算招安了也是祸害,坚决要赶尽杀绝。国泰王也不想招安,他新王登基,若不做一番功绩,登基之初就迫于压力招安反贼,将来朝中大臣还有谁服他?
  刘淑媛听罢国泰王的话,欲言又止的看着他,国泰王微微扬眉,“怎么,你有主意?”他也只是逗爱妾而已,他不觉得爱妾能想出自己想不出的法子。
  刘淑媛说:“陛下若是觉得朝中将领用着不便的话,妾倒是有两个人选。”
  “什么主意?”国泰王随口问道,他不觉得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刘氏一个女人能解决。
  刘淑媛说:“陛下为何不让我阿爷、兄长出兵镇压流寇?”
  国泰王一怔,刘淑媛是突厥人,据说冒顿单于之后,前朝时不少突厥贵族改姓刘,刘淑媛的曾祖父便是其中之一,刘淑媛的父亲热爱汉学,刘淑媛是突厥贵女中少有能流利说汉语、突厥语和高句丽语的人,是突厥有名的才女。也正是因为她才貌双全,国泰王才如此宠爱她。
  突厥全民皆兵,身为突厥贵族,刘淑媛的娘家自然手下有一支彪悍精干骑兵。这些年因为国泰王恩宠刘淑媛,刘家借着刘淑媛得了不少好处。这次国泰王派去镇压叛乱的将领作战失败,刘家父子就动了跟高家抢兵权的心思,所以刘淑媛才会对国泰王如此提议:“我阿爷说他可以立军令状,一定会把那些反贼擒下。”
  国泰王略一迟疑,“明日你让你阿爷和大兄过来见我。”刘氏是他长子的生母,他嫡妻无子,长子很有可能就是他未来的世子,刘家在高句丽无依无凭,扶植他们比扶植自己外家安全多了。
  刘淑媛大喜过望,“妾立刻派人去传话,不敢耽搁王的大事。”
  有了领兵人选,国泰王心中大定,也有闲心跟爱妾调笑,“不急,让他们明日来也即可。”
  国泰王跟刘淑媛自以为商量的隐蔽,可没想到他们的谈话在半个时辰就被高太妃知道了,先王去世,宫内势力最大的就是高太妃,国泰王到底还太嫩了些。自以为自己能防备的了生母,却不想他在后宫待了多久?高太妃又待了多久?
  高太妃几乎是冷笑的听完下人的禀告,她偏头对自己乳母道:“果然不是自己养大的就是不亲。”国泰王是高太妃唯一的孩子,高太妃怎么可能不疼爱?奈何这孩子打小不亲自己、不亲她娘家。高太妃神色微黯,难道在儿子心目中他外家还比不上自己侧室的娘家?
  乳母不敢回话,高太妃和国泰王是亲母子,亲母子哪来隔夜仇?高太妃现在说的是气话,等王过来一劝解,她再大的火气都能消了。事实也正是如此,国泰王是高太妃仅有的孩子,哪怕这个孩子跟自己不亲,又一心想要打压自己娘家,高太妃也只会跟自己生闷气,不会跟自己儿子翻脸,父亲兄长哪有亲儿子重要?儿子将来能供奉她香火,给她荣华富贵,这些娘家又不会给她?
  高太妃自以为国泰王和刘淑媛的对话只有她知道,可没想就在她看下人传来的消息时,她的侄女高王妃也由绯樱之手得到了两人商谈的内容。高王妃听完两人的对话就浑身冰冷,高太妃不计较儿子算计娘家,高王妃却不能不计较,自古皇家清算外戚,只听过有受牵连的皇后、王妃,没听过有太后、太妃受牵连。
  就依着王这捧着刘淑媛的劲头,一旦等国泰王坐稳王位,就是她废妃身死之时。国泰王性情懦弱,肯定不敢废正妻,朝中大臣也不会答应,但不废妃却可以死王妃,高王妃可不想用自己的命给刘氏那贱人铺路。她沉吟许久,吩咐贴身宫女一早离宫去娘家,给娘家传信,先王是他们高家一手捧上来的,既然他们都不念着高家的恩情,她为何要给国泰王活路?
  高句丽的后宫因各自的私心而风起云涌,外面则因为各地兵乱而民不聊生,建德附近来了许多逃难的流民。谢知派出去的将领人数并不多,各地的兵乱大部分还是高句丽本地民众掀起的。这些本来处在最底层的百姓因为一朝翻身而杀红了眼,不仅攻击了官府,还把当地的民户洗劫了一遍。后来朝廷派来镇压的官员又把苟延残喘的民户再次洗劫,高句丽的百姓实在活不下了,只能抛弃一切的背井离乡,逃亡邻国。
  谢知和秦纮所在的建德郡是很多人的首要目标。大家都知道想要活下去,只有去建德郡。谢知这些年收留不少流民,一套流程早已做熟,即便不用谢知出面,众人也安排的妥妥帖帖,让谢知安心养胎。
  郗二郎、郗三郎也是见惯流民的,这些年南朝也不太平,京城时常有来自各处的流民,然而建德郡收留流民的方式却是他们第一次所见,郗三郎只觉得谢知人美心善,居然连流民中的那些老弱病残都收留,而郗二郎却看得吃惊不已。只要不是丧心病狂的人,绝大部分人看到流民的惨状都会有恻隐之心。
  但同情归同情,一人之力究竟有限,即便郗家在最鼎盛的时候都不敢收留这么多人。那么多人一人一口要吃多少粮食?可是建德郡居然把来投奔的流民都收留了!甚至每天还有一顿饭。别看只有一顿饭,这么多人一天一顿饭要消耗多少粮食?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当真如此富裕?
  郗二郎并不知道谢知的米粮是由南朝的谢家供应,虽然今年南北起了战事,可谢知经过这几年的积累,手里并不缺粮。郗二郎看着生机勃勃的建德郡,第一次觉得祖父让他们来这里是英明的决定,或许郗家的出路真在这里。郗二郎屡次想见谢知,想让她给他们兄弟一个机会,但始终没见到谢知。
  这倒不是谢知端着架子不肯见两人,而是她生病了。谢知怀阿生的时候很顺利。怀二胎的时候因为她一直有锻炼,身体好,早期甚至连个孕吐都没有。可到了中后期反而身体不舒服起来,吃什么吐什么,不过短短几天功夫人就消瘦了一大圈。
  后来看到建德郡来的流民,她身体就更不好,就是公务也是勉强提着精神处理的,每日只处理半天,别的时候都在休息,哪有时间见郗二郎,且她现在体弱的模样也不适合见外客。
  众人只当谢知是因身孕而导致身体不适,殊不知这次的毛病是心病引起的。自从谢知让人引导高句丽叛乱后,她就再也没睡好过,无数个夜晚她都从一片血色的噩梦中满身冷汗的醒来,尤其是看到大量逃亡的难民后,她越发辗转反侧,她是罪人,她是害这些人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的罪人。
  也正是这份愧疚,谢知格外的待这次逃亡来的流民,虽然只一天施舍一顿饭,但都是干饭,流民打一碗回家煮一煮,一碗饭可以让他们撑一天了,比施粥好多了。谢知穿着单薄的寝衣,缓缓的走到家中供奉的瑶姬像前默默的诵经。以前谢知信道是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而她现在则是真正将宗教变成自己的精神信仰,她若没有一个精神寄托,谢知怕自己会发疯。此时此刻,谢知无比的思念五哥,若是五哥在自己身边,她会不会好一点?


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
  “你最近就别理事了; 好好休息; 你自己身体和孩子要紧。”凤容看着日渐消瘦的谢知,眉头锁得紧紧的。
  谢知也觉得越临近生产; 精力就越发不济,这几天她在书房里看着文案一会就睡着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好好休息几天; “嗯; 我准备去别庄休养几天。”谢知也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身体太不好了,平时无所谓,顶多瘦点,可现在她还怀着孩子; 她不为自己考虑; 也要顾念孩子。
  她由丫鬟伺候着吃了半个蛋黄; 丫鬟还要给她喂粥; 谢知捂着嘴示意她们退下; 她吃不下了。凤容见状眉头皱着更紧; “我听丫鬟说你晚上睡不好?要不要我晚上来陪你?”
  “不用。”谢知摇头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哪需要你晚上陪?”她这是心病,谁陪着都没用。
  凤容对好友知之甚深,看着谢知瘦得连手串都要减了珠子重新串的手腕; 神色微黯; 她数次欲言而止; 最后什么都没说; 只让她好好休息。很多心结只能靠自己解开; 旁人再劝都没用。且她跟阿菀感情再好也只是朋友,这种事恐怕只有五公子才能劝解。凤容心中暗叹,也不知道五公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秦纮并不知道谢知会因为愧疚而生病,他早跟谢知商量过,这次要在扶桑多待几天,他现在还能抽空来扶桑,等以后能不能来还两说。小八和柔娘也不能随意离开,他们兄弟下次再见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他把该说的都跟小八说了。
  秦纮替秦八清理了革岛登陆点附近的小诸侯,把整片登陆点都拿了下来。革岛有金矿、本岛有银矿,这里是他跟父亲一切计划的基础,也是他最重视的地方,是秦家长久存在的基础。秦纮要确保秦八镇守革岛万无一失。
  秦八管理内务尚可,论行军打仗的能力就远不及秦纮,他到底年纪还小,没前面几个兄长历练这么多。秦纮对秦八说:“我会留下几个亲卫,让他们代你镇守此处,你时不时派人来看看。”
  秦八点头,感激的看着五哥,还是五哥对自己最好。
  秦纮心中暗暗叹息,小八和柔娘终究还是年纪小了些,阅历经验不够,还是要留几个稳重的人平日多提点他们,不让他们步子迈得太大,秦纮就怕他们太急功近利,“你跟柔娘年纪还小,先把基础打牢,静候机会。”他跟父亲就是扶,也要把小八扶上扶桑王的位置,但不是现在,革岛尚未完全开放出来,打战要补给,他们现在后期补给跟不上,兵力再强悍都没用。
  “我不急,就觉得没人手可用。”秦八苦着脸说,“这会我才明白老爷子当年生那么多孩子的用意。”可惜他舍不得让柔娘生那么多孩子,也舍不得用嫡子女联姻,秦八若有所思,或许他应该学五哥多收几个义子女。庶出的子女秦八也不准备多生,只要够他四处联姻即可,他还是想跟柔娘恩爱过一辈子的。
  秦纮当秦八要学老爷子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