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凤朝阳-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谢知是绝对支持给这些造福大众的伟人最好的待遇,就如中国的袁爷爷,因为他们值得,而她没有资格。
  秦纮的疏奏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疏奏中还夹杂着谢知写的防御法,拓跋曜一眼就认出阿蕤的字,他忍下厌烦看完秦纮的疏奏,然后脸色大变,他再次快速看完阿蕤给自己写的信,他蓦地起身:“常大用!”
  “陛下!”常大用快步赶来,虏疮在京城爆发,京城所有人都人心惶惶,连常大用都不例外,谁都怕死。
  “把太医令、医正都叫来!”拓跋曜吩咐道,他跟秦纮一样,对谢知也有一种迷之信任,阿蕤能成功的事一定能成功。同时他也叫来通事舍人把秦纮和谢知的疏奏抄誉几份。几个通事舍人一面抄疏奏,一面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如果疏奏上说的是真的,那他们是不是以后再也不怕虏疮了?
  等太医令过来时候,拓跋曜让通事舍人把抄好的疏议给太医们看。谢知明白要让古人贸然接受种牛痘很难,因此她用了以毒攻毒的方式描述,说人痘跟牛痘是同一种类的毒性,但是牛痘毒性比较浅,人就算染上也不会传染,只要熬过高烧,身上就有可能会有抵御虏疮的抗体。并且说了怀荒和建德郡已经做过试验,试药的几个死囚都没有死,但因为两地没有虏疮,他们也不敢轻易试验,想要京城来试验。
  太医们面面相觑,谢娘子的话有理有据,如果真能成功的话,那是大功德一件!
  拓跋曜当机立断说:“先从牢中抓几个死囚过来试验,要是他们没死,就拿屈家试验。”永安侯太夫人姓尸突,鲜卑改姓后姓屈。
  “喏。”太医们拱手应是,横竖屈家是跑不了了,让这些人临死前造福大众也好。


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
  一旦动用了国家力量,很多事就变得十分顺利; 拓跋曜先调出囚犯; 让官员跟他们说了这件事; 告诉囚犯,只要他们愿意试种牛痘; 就豁免他们死罪; 要是他们种完牛痘,愿意去屈家种痘,并且把屈家种痘的人丢到虏疮病人中,皇家每人赏赐一百斤黄金。
  魏国刑法严酷; 入狱的人基本就没准备活着; 听说还有这条路; 许多人只犹豫一会就答应了,他们也明白,官府根本容不得他们答不答应,他们不答应也要做; 与其被人压着做; 还不如自己答应,说不定还能挣出一条活路。这些官老爷比他们怕死多了,他们都不怕那个什么牛痘,应该没太大危险吧?
  拓跋曜也按照谢知的吩咐命令全长安的工匠打造小刀和铜针; 同时把长安所有牛都集中起来; 让牛相互传染牛痘; 他们也可以提出更多的浓汁。至于阿菀说的污染源; 拓跋曜有点头疼,他不是很明白什么叫污染源。
  他就让人在城外靠山地方挖了一个大坑,附近都不许任何人靠近,有什么不好处理的东西就丢到坑里,然后倒入原油放火烧。原油是秦家说出来的,就因为秦家一再示好,拓跋曜才不知道应该处理秦宗言和秦纮,他倒不是任性的皇帝,不能人心而为。
  有了第一批实验者,就有第二批,待第三批实验者也安然无恙的没有换上虏疮后,不少医士都坐不住了,太医令偷偷的给自己做了实验,然后等他发完烧出来,发现不少同僚都跟他一样,众人相视而笑,纷纷进入已经被人称为绝地的永安侯府救助需要救助的病人。
  众人进入永安侯府时,以为会看到一片人间地狱的景象,但没想到进入永安侯府时候众人看到是下人们井井有条的模样,太医令一怔,再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时,他不由一笑,果然是她来了,他上前施礼:“清风观主。”
  “郑太医令。”清风观主给太医令行礼。
  “您什么时候过来的?”太医令问清风观主。
  “我在知道牛痘可以抵御虏疮时就来了。”清风观主也收到谢知的信,这信是谢知另外写个清风观主的,清风观主同样对谢知有迷之信任,谢知一说牛痘可以预防虏疮,她立刻给自己种了牛痘,等高烧一退,就过来救人。谢娘子对她们道观有救命之恩,清风观主绝对不会坐视不理救命恩人的亲人等死。
  当然清风观主也有私心的,这些年道教被佛家打压的厉害,这次看着危险,但未必不是道门的机遇,谢娘子一直自称是瑶姬传人,她注释的也是道经,她也是道门的人,谢娘子一定愿意助道门一把。她说的那些救人手段,应该宣扬出来,这样才能救更多人。
  “观主大善。”太医令真心称赞道。
  观主摇头长叹:“我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
  太医令和观主简单叙过旧,太医令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侯府里目前情况如何?”
  观主轻叹一声,“永安侯夫人已经过世,永安侯世子目前看起来似乎能熬下来,别的人——”观主怜悯的摇头,很多下人都没熬过去,用谢娘子的说法就是,下人从小缺衣少食,身体不强壮,不像主人从小吃饱吃好,就不容易生病。观主深以为然,以前她们道观收养的女孩很容易夭折,现在有了谢娘子的资助,孩子吃的比以前不知好多少倍,夭折的孩子就少了。
  太医令长叹,穿上防护服、口罩、手套,同观主一同去看侯府病人。太医令率先去看的是永安侯世子,永安侯并未得病,他甚至一直在军营,因此自永安侯府封闭,他也没有踏入。从道理上说,永安侯做的没错,毕竟他目前只有一个独子,如果他跟独子都出事,永安侯府就后继无人。可想到他居然任妻子、独子在府邸里等死,也够狠心的。
  众人入房就见一名素衣端雅的女子正在喂永安侯世子服药,永安侯世子今年才四岁,年幼的他尚不知道母亲已经死了,也不知道虏疮是什么,只知道自己跟阿娘都生病,他要好好喝药,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他见清风观主进来,眼前一亮,“观主!”
  观主对永安侯世子和善微笑,眼底有些淡淡的忧伤,这孩子还不知道自己母亲已经死了,他将来会面临什么。
  太医令很好奇这名女子是谁?看着不像是永安侯侍妾,毕竟她做的是女冠装扮。
  照顾永安侯世子的是谢六娘,她前几年想要入宫,没得到谢简允许,谢简觉得这女儿野心太大,又自作聪明,就把她送到道观里,想让她修身养性几年再说,没想谢六娘居然在众人不察觉见跟西平成为“至交”,西平公主被拓跋曜送到皇家道观清修,西平公主点明要六娘陪伴,谢简想着大郎和高平婚事的诸多波折,也不想多生事,告诫女儿一番后,就让女儿在皇家道观陪西平一起清修。
  前段时间西平下降贺兰英雄,本来想让谢六娘当媵妾,但被谢六娘以清修的借口婉拒,因谢家有谢知清修在先,众人都当谢氏女爱清修,西平公主也没有勉强她,反而给她翻建道观,好让她一心一意清修。
  谢六娘在道观闲暇时会去找清风观主论道,这次虏疮一爆发,谢知牛痘预防法出来,她跟清风观主先后种了牛痘,来永安侯府照顾谢五娘和永安侯世子,谢五娘临终前拉着谢六娘的手哀求她照顾自己孩子,谢六娘先是推辞,后来见五娘似要死不瞑目,才勉强答应。
  这些都是永安侯府和谢家的私事,清风自然不会跟太医令说,带着太医令看完永安侯世子,再去看别的虏疮病人,这些病人一个个身上布满无数脓包,形状十分可惧,饶太医令这些年看惯各色病人也忍不住色变,同时更佩服清风观主的为人,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走到这个人间地狱来的。
  随着牛痘技术的成功,拓跋曜当机立断,不顾大臣的反对,率先接种牛痘,待熬过高烧期后,又命令自己三岁以上的皇子女接种。皇家的孩子身体都好,牛痘接种十分成功。诸位勋贵见天子和皇子女都平安接种牛痘,遂纷纷心动,也要求接种牛痘。
  拓跋曜按照谢知说的,对勋贵收费毫不手软,不仅要求他们提供牛,还要他们出钱,按照爵位官阶高低收费,爵位官阶越高,收费越贵,收来的钱全部被拓跋曜收入内库,他要给全京城的人都种上牛痘,这需要很长时间,也需要很多钱,所以拓跋曜只有从勋贵手中拿钱,才能支付得起这笔开支。
  勋贵们虽然不忿陛下的行为,但酒精的炼制法掌握在拓跋曜手中,众人就算能找到家里牛身上有牛痘,也不敢轻易种痘。魏国的勋贵都是打天下打出来的,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有时候被武器伤了一个小伤口都有可能会死,可皇家有手段不让他们发烧死去,可以让他们安然渡过高烧期,所以众勋贵即使不愿意也只能忍了。
  京城牛痘接种成功在各地引起轩然大波,不少贵族不惜万里赶到京城要求接种牛痘,谁都怕死。现在有法子让他们抵御虏疮,他们为什么不做?连天子和皇子都做了,他们还能比天家更金贵?而平城附近的勋贵听说秦家也在接种牛痘,想到京城鼎盛的瑶姬娘娘庙,众人恍然大悟,这牛痘不会也是瑶姬入梦给徒弟授课告知的吧?平城的勋贵都拥入怀荒,要求秦家给自己种痘。
  秦家比照京城的规矩来,但每一头牛、每一贯钱都让人记下,秦宗言甚至找了几个老王爷全程监管,收到钱全听京城吩咐,京城要运京城他就运过去,要是不让,他就用来附近百姓的接种。秦宗言准备把这点钱都用在怀荒镇以外的平民身上,因为儿媳妇告诉她牛痘时没提任何要求,只求他能多为平民接种。秦宗言自认不是好人,但也不是恶人,这种力所能及的善事他还是乐意做的。
  他是真服气这儿媳妇,虏疮有多可怕,没有比秦宗言更清楚的,他见过许多次虏疮爆发时一座座空城的模样,可每次虏疮来临,他们能做的就是让染上虏疮的城池变成死城。可是有了牛痘,别的不说,至少不用像以前一样,让整个城池变成死城,至少那些没染上虏疮的人可以活下来。
  这是功在千秋的大功劳!就只这一项,儿媳就足够让史书为她单独做传。且她还弄出酒精,不靠粮食靠水果蒸出来的酒精。酒精或许听着没有牛痘重要,但是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很多死在战场上的人,伤势其实并不严重,可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
  有了酒精,他军士的生存几率起码可以提高数倍,他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儿媳一定要种树、为什么一定要孜孜不倦的让西域商人给自己找会酿果酒的工匠,这跟牛痘一样,都是功在千秋的大功劳!秦宗言轻舒一口气,他以前就没后悔让儿子娶了阿菀,现在更不后悔,他庆幸这么好的女郎现在是他们秦家的媳妇。
  比起秦宗言的庆幸,彭城王心情就有些复杂,他这边也在推广牛痘,谢知往京城送信的时候,也给他送了一份,因为彭城王这里也有酒精蒸馏技术。不说牛痘这种功在千秋的大事,就是一直被彭城王诟病,谢知财迷心窍,非要与民争利,去酿什么酒。现在他才知道谢知一定要求他存起来的酒精这么有用,任何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东西在军事上的用途有多广。
  而她还一心一意的研究果酒酿造法,避免用粮食酿酒……彭城王轻叹一声,他以前总觉得谢知不入宫最好,现在却有点不确定,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后悔。谢简诚然唯利是图,可谢知跟她祖父完全不同,她现在是真没有私心的一心为民,而且他还听说,她在怀荒生活简朴,每餐以粗粮夹杂稻米,肉类仅以鱼类为主,多用蔬菜。
  她都嫁到秦家了,根本不需要演戏,行事还是如此。她真成为皇后,也不一定会跟她祖父合流同污。谢简的父亲也不是谢简一样的人。彭城王无奈摇头,现在她都嫁人了,想什么都晚了。而且谢知这一次的功绩,足以让民间不少人给她立长生牌,陛下就算想君夺臣妻,也要多掂量了。


第173章 瑶姬庙
  因为灵丘县的疫情已到了全城尽灭的程度; 拓跋曜紧急让彭城王和秦宗言先派人去城里找是否有健康人先接种牛痘; 生病的人就移到一处等死,所有的尸体不管身份必须火化。同时京城接种牛痘成功的太医和军士们带着大批的物资前往灵丘县。
  所有人都穿上谢知特地制作的防护服款式; 头脸全部罩起来; 甚至还准备不少器械; 并不需要人来直接接触病人和尸体。彭城王和秦宗言接种牛痘收到的钱款,全部用在替附近百姓接种牛痘和推广果酒酿造技术上。说来若非阿菀坚持要弄高度酒精,拓跋曜甚至想下令严禁国内酿酒; 因为魏国百姓大部分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来多余的粮食酿造酒?
  但他也明白阿蕤不是为了利益不顾百姓的人; 她坚持酿造酒肯定有她的道理,现在看来酒精果然有用,而且她还找出果酒酿造法,她甚至还给自己写信说连甘蔗渣都能酿酒; 拓跋曜就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