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园子里的植物都长得不错,只要坚持下去,等明年春天了,这些种子便可以派上用场了!
前期的准备是绝对而且只能是她自己动手的,后面的大规模种植,她自己一个人可就弄不来了。
现在,园子里有好多种蔬果。
番茄的生长依旧旺盛,还未见颓势,上面果子常挂。
番茄的结果期当然没有那么长,可在这个园子里的东西,都不能用常理来推断。
顾卿竹准备,到春天的时候,再让它们凋零。
甘蔗已经长起来了,长势甚猛,现在已经有顾卿竹那么高了。
土豆番薯花生……再过一阵子便可以收成了。
至于其他的蔬菜,长得都非常好。
顾卿竹已经在考虑,到时候要怎么扩大规模了。
这些日子以来,她带着孩子们到处溜达,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她一边带着孩子们到处玩耍,一边考察村里的环境。
这些年的赋税不算沉重,多年前的动乱后,国家要休养生息,对老百姓的赋税不高。只要不是懒惰的人,都能够有吃有穿。
村里多余的田地不少,只是开了荒了,便要交税。虽然税不多,可也没谁会做一些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事。
因此,村里不少田地是可以利用的。顾卿竹带孩子们转了那么久,也找到了几处比较好又集中的荒地。只要利用适当了,便会有很大的发展。
顾卿竹倒不担心之后的赋税,只要田里的东西种出来了,她不止能把税交上去,还能够赚钱呢!
只是,现在要找谁来帮忙种田呢?
村子里其他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也有自己的田地要打理。农闲的时候,大家比较有空。可问题是,她总不能农闲的时候才开始工作吧?
她和李氏俩人只能小打小闹,而且李氏也绝对不可能真的让她一天到晚在田里忙活。
这天,顾卿竹又跟着李氏到镇上去。
自上次的抢劫事情过后,已经快一个月了。
李氏对之前的事情心有余悸,并不敢再让顾卿竹过来,平时有什么事情,都是找郭林帮忙。
张屠夫也知道了上次的事情。
这次见到李氏俩人,他气愤地挥舞着手头的刀,放狠话说,谁要再敢欺负李氏两祖孙,就是跟他过不去!
李氏很感激张屠夫的仗义,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她也就没打算继续追究,反正那些人都已经得到他们该有的教训了。
卖了这次带来的东西,顾卿竹提议去码头看看。
青连镇的码头比较小,来往的船只不大,可人流也是不少的。
每次有船停泊的时候,这里便有许多来讨生活的劳工。
而且,这里经常会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出现。
顾卿竹拉着李氏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正是一派繁忙景象。
顾卿竹四处张望着,很快被不远处的动静给吸引了目光。
几个成年男子围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好像不怎么友好。
顾卿竹的目光定住,这个少年……
ps:亲们,记得把粉红票留下来啊~~~
☆、第四十一章 认出
人来人往的码头,普通百姓大众正为自己的生计奔忙,根本无暇注意别人的事情。
顾卿竹却被巷子里的动静吸引了目光。
几个成年的壮实男子,围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一脸凶神恶煞。
这个被围住的少年,眉眼平凡,高度却和其他成年男子相当,看起来身强力壮。只是身上的衣服无比朴素,带着污渍,还破了好几个洞呢。
顾卿竹目光定住——小文?!
这少年,赫然是之前偷了李氏的钱那人!
之前那几个人拦路抢劫的时候,他也在其中,只是因为顾卿竹知道他们的对话,对他的恶感不太重,在教训他们的时候,对他下手就轻了许多。
因此,在她跑出去叫人的时候,小文还有余力反应过来,直接爬起来逃跑了。
也因为他当时并不出头,而是躲在后面,加上有树木遮掩,李氏并没有怎么注意到他。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跑了。
顾卿竹对他的印象还是可以的,他当初偷钱的时候,并没有把李氏身上的钱全部偷了。加上他在他大哥面前为她们说的话,顾卿竹觉得他还不是坏的那么彻底。
而坏得比较彻底的那几个人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听说得在里面呆上几年呢。
可这小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顾卿竹拉着李氏往他们那里走去,刚走近,便听到他们的怒骂声。
“小子,我说你这做的太不厚道了吧!这里可是我们的地盘!”
“你这是来跟我们抢活路来了?”
“我说,你这样可……”
这几个男人围着小文骂着,还好没有动手。
小文就低着头,任他们骂,并不还口。
顾卿竹皱眉,听他们的说法,小文是来这里找活干,因为抢了这些人的生意,遭到他们的记恨。
要想在码头混饭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可是划分了地盘,不是随便能够进来的。
小文初来乍到,并没有加入什么团体。可他能打耐摔,吃苦耐劳,而且要的工钱也少,确实是找到了不少工作。
可这样一来,他也破坏了这里的规矩。
当然,这个说法过了点,他一个人是坏不了什么事的。可他的做法还是引来了别人的不满。
这不,这些人就开始找他算账了。
无论他们说什么,小文都一声不吭,低着头任他们骂。
骂够了,这些人终于拍拍屁股走人了。看情况,这应该是第一次警告,下次可就该动手了。
等他们离开了,小文才抬头,却在看到顾卿竹和李氏的时候,惊了一下,身子紧绷,脚步后移,一副随时准备落跑的样子。
看他的样子,顾卿竹就知道,他还记得她们。
对小文来说,这一老一幼看起来就和别人不一样,,而且还挺邪乎的,他怎么可能不记得呢!
见小文想跑,顾卿竹扬起灿烂的笑容,“小哥哥,刚才发生什么事了吗?”
小哥哥?小文心下疑惑,但同时也镇定了下来。
是啊,之前他偷这老妇人的钱的时候,是低着头的,加上他的容貌让人过目既忘,又过了那么久了,她们不记得他也是正常的。
那个时候,看到事情的发展脱离控制后,他便立刻逃了。还好李氏那个时候只顾着前面的几个人,没有注意到他。
事发后,他到衙门门口转了一圈,知道了这几个人的下场后,他也不敢靠近了。
虽然他做的坏事都是受人指使的,可他毕竟也是犯了事的。再说了,他救不了那些人,要是还把自己搭进去的话,那就太悲剧了。
而且,那几人进去了之后,他也觉得解脱了。
父母当年远离家乡出来讨生活。在他几岁的时候,父亲便因故去世了。之后,母亲的身体也不好。
在母亲弥留之际,他为了筹到药费,加入了那几个人的小团体。
因为他们做得隐秘,他母亲也不知道他做的事情,那大哥在他母亲面前也表现得很不错。
在他母亲临死前,便拜托大哥照顾他。
之后,他们离开家乡,来到了这里。
其实,他不想做这些坏事,他一直想找一份正当的工作,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直到这次的事情,他才算是脱离了他们。
其实,他的偷盗本事很好,要不然大哥也不会那么倚重他了。只是,在离开他们后,他不愿再靠这种本事过日子。
于是,他来到码头。他年轻力壮,在这里确实也赚了一点钱。
可是,他没想到,在这里想混点饭吃也会那么难。
他更没想到,在自己如此落魄的时候,会碰到让他印象深刻的祖孙俩!
见他发愣,顾卿竹再问:“大哥哥,你没事吧?”
“哦,没事。”他赶紧摇头。
虽然这俩人看起来没认出他,可他并不打算跟她们多说什么。
他正准备走人,顾卿竹却说话了:“大哥哥,你可以帮我们一个忙吗?”
“什么忙?”小文警惕地看着她。
李氏也有点不解,顾卿竹这是想干什么?
李氏并没有认出这个少年。俩人撞上之前,她全副心思在顾卿竹身上。撞上的那一瞬间,她也没来得及看清楚他的样子。
之后,在被拦下来的时候,小文是蒙着脸的。
因此,她并不知道这个少年就是偷了她们钱的人,只是对他刚才遇到的事情有点同情。
“我们想买一些东西,可能会很重,你能不能帮我们搬回去?”
小文有些诧异地看着她们空无一物的双手,有点迟疑,“这……”
“你放心,我们会给你钱的!”顾卿竹说道。
“……你们需要买什么?我对这里挺熟的。”小文想说不是钱的问题,但话未出口,便换了说法。
“那就太好了!”顾卿竹心喜,这倒是意外之喜。
虽然这里离青山镇不远,可她们并不常来这里,来也是在集市那边走动,对这里并不熟悉,因此碰到的东西也不多。
顾卿竹对小文的说法倒没有什么怀疑。
他在这里混了那么久,不说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可也差不多了。
看她这般不掺假的高兴,小文也放下心来了,她们确实不记得他了!
ps:刚刚把被子衣服洗了,又扫地拖地,弄了一早上!哎呀~!我真是个勤快滴好孩子~!求么么~!
☆、第四十二章 水稻
经过考虑,小文还是决定接受顾卿竹的聘请。
青连镇的码头不大,可也不小。来往停留的船只带来了不少的人流和货流。
顾卿竹之前是知道这里有码头的,也知道会有一些新鲜东西出现。可她之前一直在集市那边溜达,脚步还未涉及到这里呢。
而在这里混了快一个月的小文,就是最好的导游了。
对于顾卿竹的要求,李氏并没有反驳。她们这阵子的钱攒下的钱不少,花点钱请个人,也不算太奢侈。
于是,小文带着俩人在这里到处走动。
几人一起行动的期间,顾卿竹故作天真地把小文的事情给套问得七七八八了。
当然,对于一些不能启齿的问题,小文绝对把嘴巴闭得紧紧的。
一路下来,顾卿竹已经把小文的情况给了解得差不多了,也知道他现在只能在镇外一间破庙处落脚,并没有正式的栖身之处。
这孩子并没有重操旧业,这让她很满意。
一路往前走,顾卿竹还分心留意周围的情况。
中小型的船只会在这里停泊一段时间,并在这里补给。这段期间,有些人会把从其他地方带来的东西拿出来换取其他的货物。
顾卿竹就看到有好几处这样的摊档。
不过这些东西都比较常见,或者对顾卿竹来说,没什么购买的*。
走了半天,顾卿竹突然停下脚步。
一个男子跟前摆了一些稻谷,还没有脱壳的,看起来金黄饱满,和寻常吃的有点干瘪的稻谷有点不同。
这些稻谷数量不多,也就一簸箩。
摆摊的男子可能也没寄什么希望,懒散地坐在一张凳子上,眼皮都快耷拉下来了。
顾卿竹却是对这些稻谷上了心,这样的稻谷,看起来比她们平时吃的好多了。
她们现在吃的是水稻,可水稻也分品种的,这里可没有后世高产的杂交水稻!
这些稻谷,如果脱了壳的话,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精细大米饱满,可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现在吃的了。
说实话,她对平时吃的米很不满意了。就算在有点钱后,李氏买的是精米,可也只比糙米好上一点而已,并没有太多改变。
眼前的这点稻谷脱掉了壳之后,又会少一点。如果供以食用的话,可能就只够一家五口吃上几顿而已。
而作为种子的话,这里的人是不会如此轻易地就下手的。
这些种子最多供应一两亩地,就算如此,也不会有什么人买来作为种子。
现在的良田都是每家的宝贝,每年的吃食可就靠这点地了。这些种子根本没人认识,大家怕买回去后,种不出什么来,不止一年的功夫费了,就连饭都没得吃了!
就算这些种子在其他地方长势非常好,可换了一个地方,环境不同了,谁知道会更好还是更坏呢?
南橘北枳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的。
这可不是随便种点蔬菜自己吃,这些可是要花大力气的!
对于口粮问题,大家都很谨慎,他们通常会买一些有口碑,经过实践证明的种子,起码这些会结果啊!
摆摊的男子也知道这个问题,也明白其他人的顾虑,因此,他并不吆喝。
再说了,这点东西,卖得出去就换点钱,卖不出去就算了。
男子懒洋洋地坐在凳子上,见三人过来了,而且好像有意向的样子,顿时精神一震。
“老板,这些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