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还得靠刘诏出面才行。
  顾玖一直谨记自己的身份,她是商人,是皇子妻,只参与生意上的事情。朝廷政事,官员任免等等,她绝不出面。
  顾喻任职新民县县令一职,是她唯一一次出面要官。
  她很清楚,手伸得太长,犯忌讳。
  朝堂上的事情,就该让刘诏出面解决,名正言顺。
  顾玖已经顾不上出书赚钱,领着顾珽,急匆匆回了晓筑。
  刘诏正闲的无聊,在院子里钓鱼。
  见她拉着顾珽回来,打了声招呼,“晚上吃鱼,我亲自钓的鱼。”
  顾玖眼睛发亮地盯着他。
  刘诏唬了一跳,“没事吧!”
  顾玖兴奋地问他,“杨元庆,知道吗?”
  刘诏先是茫然,紧接着恍然大悟,最后又是一脸不敢置信。
  “三元公杨元庆?”
  顾玖重重点头,眼睛特别明亮,里面分明有光芒在闪烁。
  杨元庆是谁?
  不仅是三元公,更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科举人才。
  其他读书人,在他面前都得甘拜下风,叫一声大佬。
  能将这样的人才招揽到旗下,顾玖感觉自己的心跳已经不正常了。太兴奋了。
  “他还没死?”刘诏不可思议地问道。
  顾玖大笑出声,“没死,还活着了。目前在快递站当快递员。”
  刘诏:“……”得多牛逼的快递站,才有资格让三元公在里面干活,挣辛苦钱。
  “确定是三元公杨元庆吗?”
  “我正打算派人前往西北,确认他的身份。我想用他,想招他到山河书院教书。你能不能帮他翻案?”
  刘诏眨眨眼,有些震惊地看着顾玖,“你竟然想用他?他名声的确很大,可他的麻烦也不少。你用了他,山河书院休想有清静日子。
  当年杨元庆曾放出狠话: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了他杨元庆后,文坛第一已经不用争论。此话不知道招了多少人的嫉恨。他出事的时候,那么多人落井下石,和他口无遮拦分不开。”
  顾玖说道:“他被流放三十年,再狂放不羁,也被时间磨平了棱角。哥哥,你认识的老秀才,可是个恃才傲物,眼高于顶,口无遮拦的人?”
  顾珽连连摇头,“根本就是两个人。他就是爱喝酒,嘴巴碎了点,别的挺好。”
  顾玖笑了起来,“瞧,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年少狂妄的杨元庆。现在的他,经过沉淀,更为厚重。以他的才学和文坛名声,值得我们替他翻案。需要多少钱,你尽管开口。”
  顾玖一副财大气粗地模样。
  刘诏蹙眉:好麻烦,好麻烦。
  他真不想将这种麻烦事揽在自己身上。
  “这不是钱的问题,当然用钱开路会更容易一些。要办成这件事,有一个人,或许能帮上忙。”
  “谁?”顾玖好奇地问道。
  刘诏挑眉一笑,“当然是中书令李大人。”
  曾经的李侍中,如今贵为中书令。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
  这事让中书令李大人出面办,再合适不过。
  此刻身在衙门的中书令李大人,连打三个喷嚏。
  “谁在惦记老夫?”
  他揉揉鼻子,心头生出不祥的预感。
  哪个王八蛋又在算计他?


第684章 以理服人
  见到钱富,中书令李大人就知道自己的预感成真。
  果然是被某个王八蛋给惦记上。
  他朝钱富走去,“麻烦钱公公转告大殿下,老夫和他已经没有关系,以后不要再出现在老夫面前。”
  钱富面无表情地说道:“杨元庆!”
  “什么?”李大人蹙眉,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钱富再次说道:“三元公杨元庆,人在西北还活着,请李大人替他翻案。”
  中书令李大人呵呵冷笑,“疯了!我替杨元庆翻案,除非我死。”
  钱富面无表情复述刘诏的话,“忘了李大人同杨元庆同一年参加会试,李大人惨被杨元庆碾压,不得不屈居杨元庆之下。他要是回到朝堂,哪还有你的位置。”
  “放屁!”
  中书令李大人暴怒。
  别的都行,唯独杨元庆不行。
  杨元庆三个字,就是李大人的魔咒。
  “你回去告诉刘诏,让我替杨元庆翻案,做梦!我恨不得他死在西北,永世不得翻身。”
  “就算他死在西北,李大人也做不了状元。”
  李大人差点喷出一口陈年老血。
  扎心啊!
  想当年他和杨元庆,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年轻气盛。
  一南一北,各有千秋。
  然而,既生瑜何生亮。
  他和杨元庆相遇在开耀十一年的会试。
  两颗最璀璨的新星,来了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最后杨元庆成为三元公,一切荣耀都归于对手。
  而他在对手的衬托下,黯然失色,泯然众人。
  人们只记得那一年,本朝诞生了第一个三元公。
  却不记得,那一年的探花郎,同样年轻,同样才华横溢,同样的惊才绝艳。
  世人太善于遗忘,又太善于记忆。
  这口气,李大人憋了几十年,就盼着杨元庆死的静悄悄,世人彻底忘记这位三元公。
  现在刘诏要他翻案,等于是勾起了世人对三元公的记忆。
  李大人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不!
  绝不!
  他绝不会替杨元庆翻案。即便如今的他有这个能力。
  钱富不为所动,照着刘诏的吩咐,继续说道:“文青书局正准备出一本《历届状元榜眼探花会试文集》,目前正在收集当年的试卷。李大人同三元公的文章,将同时出现在第二册 文集中。 
  你们二人孰优孰劣,世人会有自己的评判。我家殿下让我转告大人一句话: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死人以文载道,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你说气人不气人。”
  李大人一口三十年的陈年老血卡在喉咙,欲吐不吐。
  他气得脸色发青,“老夫要封了文青书局。”
  钱富面无表情地说道:“大人办不到。”
  李大人胸口剧烈起伏,“欺人太甚。刘诏人呢,老夫要和他当面说清楚。这么欺负人,实在是令人不耻。”
  钱富微微躬身,“大人息怒。文青书局有意替文坛前辈出书,改日会有人上门请求文稿,还请李大人不吝赐教。”
  中书令李大人一口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
  “替老夫出书?”
  钱富点点头,“这么多年,大人一定攒了不少文稿吧。文稿蒙尘,天下最残忍之事莫过于此。天下无数学子,都盼着能一睹大人才华,希望大人不让天下学子失望。只要大人肯赐与书稿,文青书局将首印一万册,各大书店,大江南北均有发售。”
  读书人,都有出书的梦想。
  然而出书的人却这么少,尤其是官场大佬,这是为何?
  一来,出书费钱。
  二来,自己花钱出书,有邀名的嫌疑,名声不好听。容易被人当做把柄攻坚。
  最后嘛,自然是文人骨子里那点清高毛病。
  哪能自己出钱出书,多没面子。
  除非有人求着自己出书,三顾茅庐求文稿,这才有脸,这才是值得称道的事情。
  李大人表情连连变幻。
  钱富再接再厉,“三元公杨元庆流放西北几十年,听闻棱角早已经被抹平,才气都变成劣质酒水。怕是已经握不住笔,写不出文章。”
  李大人眼珠子一动,“有人见过他?”
  钱富一本正经地说道:“正是!不瞒大人,杨元庆现在在西北某快递站干活。大人若是替他翻案,定能在文坛引起轰动,人人都要说一句李大人仁义。至于被岁月磋磨了几十年的三元公,才气已无,回不到朝堂,至多只能做一个普通人。
  我家殿下还有一句话叫我转告大人:活人和活人比,才能比出高下。以杨元庆现在的才学,大人可以轻松碾压他。当年的三元公不过尔尔,虚名而已。”
  李大人脸颊微微抽动,目光虚晃,显然是心动了。
  对他来说,这辈子最大的心结就是输给了杨元庆。
  他自问才学顶尖,不比杨元庆差半分。凭什么杨元庆就是三元公,而他只能屈居对方之下。
  不服啊!
  心头大写的不服。
  现在有个机会纠正这个错误,叫世人知道,他的才学强过杨元庆,李大人不能不心动。
  不过,和刘诏合作,他得小心再小心。
  “白白叫老夫帮忙,天下间能有这等好事?刘诏能给老夫什么好处,老夫凭什么要帮姓杨的翻案?”
  钱富偷偷松了一口气,肯谈条件就好。
  怕的就是对方什么都不肯谈,直接转身离去。
  钱富认真地说道:“我家殿下能给的,也是唯一能给的,就是替大人出版三本文集,外加一本诗集。什么时候出书,要什么风格,大人说了算。”
  李大人挑眉,“替本官出几本书,就想让本官冒着风险为姓杨的翻案。什么时候请老夫做事,竟然如此廉价。”
  钱富笑了笑,“大人说笑了。大人要名,我家殿下替大人制造名声,不存在谁亏欠谁。”
  “那你告诉本官,刘诏为何要替姓杨的翻案?他想做什么?此事不说清楚,老夫绝不会让姓杨的回到京城。”
  李大人发了狠意,叫钱富知道他的决心。
  钱富微微躬身,“就算大人不问,我也会主动告诉大人。我家殿下之所以替三元公翻案,盖因为山河书院需要一个名师。
  山河书院名声不显,没有文坛前辈愿意到山河书院教书,这对书院的发展极为不利。三元公名声足够响亮,境遇足够糟糕。用他,对山河书院来说利大于弊。”
  “只是这样?”李大人心有疑问。
  钱富郑重说道:“不敢欺瞒大人,就是这个原因。还请大人成全。”
  李大人呵呵一笑,“山河书院,最近很热闹吧。文青书局出的习题集,本官特意叫下人买了一本回来。里面的内容,真是荒唐透顶。自古以来,就没这样考试。”
  “所以我们将他称之为创新,一种新模式的尝试。先看看效果如何,再来评断优劣,才算公正。”
  “等到评断优劣的那一天,本官给你们一个公正。”
  钱富笑了起来,“能请到李大人,是山河书院上下所有人等的荣幸。”
  “哼!还得看本官有没有空。”
  钱富躬身一拜,“替三元公翻案一事,就要辛苦李大人。大人有何需要,尽管提出来。”
  “有需要的时候,本官不会客气。回去告诉刘诏,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再敢给本官找麻烦,本官不介意给他找一堆麻烦。”
  李大人气呼呼的,甩袖离去。
  钱富目送李大人,然后笑了起来。
  读书人啊,即便已经贵为朝堂大佬,也摆脱不了读书人的毛病。
  名声看不见摸不着,却叫人为他要死要活。
  钱富不辱使命,回晓筑复命。
  刘诏听到事情办成了,哈哈一笑。
  “本殿下就知道李老头想和三元公争一个高下。”
  顾玖说道:“西北那边,得赶紧确认杨元庆的身份。可别到最后,李大人替他翻了案,人却没了。李大人怕是会记恨你一辈子。”
  刘诏笑道:“他要记恨本殿下一辈子,随他去。本殿下绝不拦着。我现在担心杨元庆不愿意到山河书院教书。”
  顾玖浅浅一笑,“不愿意也得愿意,这是他唯一翻身的机会。只要不是笨蛋,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曾经惊才绝艳,骄傲得如同开屏孔雀的文坛新秀,被岁月磋磨了几十年,真的甘心埋土西北吗?
  但凡心里面还有一丝丝火种,他就不甘心困守西北一辈子。
  他一定想回到京城,提笔,重写书写他的辉煌。
  刘诏笑了起来,“你的书院要火了!”
  “是我们的书院,大家的书院。”


第685章 完蛋了
  山河书院入学考试的前一天,《七郎十战采花贼》第十三回准时发售。
  一大早,文青书局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将街面堵得水泄不通。
  新民县县衙不得不出出动衙役,维持街道秩序
  好歹要给过往路人留出一个过路的通道。
  来往的大姑娘小媳妇,对着那些书生指指点点,接着又咯咯咯地笑起来。
  书生们面对大姑娘小媳妇的目视,不悦而同全都挺起了胸膛,像个伟岸的大丈夫。
  至于那些混在队伍中,帮着主家购买书籍的小厮管事,全都嘿嘿嘿的笑。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文青书局大门一开,排队的人涌进书局抢购。
  “一个一个来,不准插队,不准往前挤。”
  “三套精装版。”
  “一套简装版。”
  “十套平装版。”
  书局伙计的声音,瞬间被热情的顾客给淹没。
  应付这样的场面,书局早有经验。
  毕竟《七郎十战采花贼》已经出过十二回。
  像今天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