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一彦和邱玹手忙脚乱,不得其法的劝了很久,周敏这才慢慢的止住了泪意。她擦了擦发红的眼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失态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
“没事,要出嫁了嘛,舍不得是应该的。”唐一彦立刻道。
邱玹却道,“以后我们敏敏也要为人/妻、为人母了,得沉稳些、勤谨些,不可再这样意气用事。”这番话本该做父亲的说,但周敏的生父不详,齐老三的身份又不适合过来说这些话,所以邱玹索性代劳了。
“知道了。”周敏郑重的应下,就像是完成了一个等待已久的仪式,答应了之后,整个人也沉稳了下来。
因为邱玹和唐一彦上来之后,阿香就带着人出去了,而周敏哭的时候又始终收着声音,所以这一场小插曲,知道的人只有在场三个。周敏后来补了些粉,遮去了泛红的眼眶,不仔细看也瞧不出来。
过来看热闹的人群直到天擦黑了才陆续离开,周敏虽然只需要坐着,却累得浑身僵硬,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白天哭得多了,头部隐隐作痛。连晚饭都没吃,就直接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敏就被安氏从床上拉了起来。
虽然按照规矩,婚礼是在傍晚之后举行,但是这一天她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要沐浴净身,然后要开脸,也就是用麻线将脸上的绒毛绞去。因为脸上的绒毛很细,所以这个过程也很漫长,需要一点一点的来,不能漏掉了任何一处。
等到全部弄完,周敏甚至有一种自己的脸已经肿起来了的错觉。不过从镜子里看,只是面皮微微发红,距离肿起来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这面镜子也是她的嫁妆之一,唐一彦送的妆奁。琉璃背面镀了银,能将人照得纤毫毕现。
开脸之后,就要梳妆了。
新娘子的妆容非常复杂,连化妆加上梳发,弄完之后,一早上的时间也就过去了。她的时间比较充裕,还是因为距离太近,不需要担心在路上耽搁。若是别的新娘子,这会儿就该启程了。
换上喜服之后,周敏就坐在房间里,等着新郎官前来迎娶。
为免婚礼的过程中忽然出现人有三急的情况,不但不雅,而且有可能会耽误吉时,所以这一天周敏是不能吃东西的。
她后悔啊!
昨天有得吃但是她没吃,今天饿得抓心挠肺,却又不能吃了。
还是阿香偷偷给她塞了两块点心,不过吃完之后,周敏发现自己更饿了。毕竟吃了一点却不能吃饱,更受折磨。最后她跟阿香商量了半天,想办法到主屋那边去弄了一个馒头过来。
这是迎亲的时候要用的,蒸得又宣又软,周敏吃完之后,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才吃完了馒头,她忽然听见屋外有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由好奇想起身去查看。不过阿香奉命在这里“看守”周敏,不会让她犯这种错误,把人按住之后,自告奋勇的出去查看。
没一会儿她就兴奋的跑了回来,“周姐姐,是燕子!”
“什么?”
“是燕子,燕子在屋子的梁下筑巢呢!”阿香说。
周敏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由生出了几分好奇。奈何又不能亲自去看,便只能道,“那你们进出的时候小心些,别惊扰了它。”顿了顿,又道,“对了,你去问问我娘,这燕子突然出现,会不会有什么忌讳?”
到底是成亲的日子,风俗之中有各种各样的忌讳,之前安氏说了很多,但周敏根本记不住,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条。
总归还是小心些好。
阿香慌忙去了,不一会儿回来,身后却跟了长长的一串人。原来众人听说此事,都跟着过来看热闹。万山村这里属于山区,极少能够看到燕子的踪迹,所以知道此事,他大伙儿都很好奇。
燕子是在二楼的梁下筑巢,其他人也不方便上来,所以没一会儿,大伯公就领着一帮女眷过来了。站在廊下看了很久,才点头道,“好,好啊!”
“大伯公,这是吉兆?”安氏有些忐忑的问。
大伯公道,“当然是吉兆,而且是大吉大利!燕子绕梁,富贵绵长,好兆头啊!正应了今日的喜事,将来必定家和万事兴,财源滚滚,福星高照,你们啊,就等着享福吧!”
第80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永嘉十五年; 二月初二。
齐家的这一场婚礼; 已经成为了整个万山村和万山新村的盛事。因为齐老三早就透露过; 今天会摆流水席。
山村里办喜事; 通常都是所有宾客到齐之后摆上一轮席面,等宾客吃完了散场; 再单独摆一轮招待前来帮忙的乡亲。最后剩下的饭菜; 就让来帮忙的人分了带回家去。
而所谓流水席; 客人来了立刻就可以上桌,不需要等待; 宴客的方桌一桌八个人,凑齐之后立刻上菜,吃完就可以离开。
当然,在这个四邻八村大家都相互认识的地方,流水席的实际意义不大。毕竟本来就要请阖村的人都来吃席,至于外村的人; 特意过来蹭一顿饭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这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表示齐家上下对这桩婚事的重视。
但这种村子里几乎没有过的酒宴形式,却引来了所有人争相围观。一大早; 齐家山就挤满了看热闹的乡亲。齐老三命人抬出自家种的葵花籽和花生; 就摆在外头任由大家自己取用。
这成亲时用来待客的花生和瓜子也有讲究,不能炒熟; 只能用生的。
毕竟传宗接代的思想是刻入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何况还是在这个时代。所以成了婚,大家对小夫妻的期待; 最实际的就是“早生贵子”了。这婚礼上的种种细节,自然也都要在意,取其吉利。
不过在太阳下暴晒过,而后密封储藏的瓜子,就算不炒也很香脆,乡亲们嗑着瓜子,不免就议论起这一桩婚事来。
昨日大家都去看过晒嫁妆,热闹劲儿还没过去,这会儿提起来,语气里自然羡慕的多。尤其是那些妇人们。婚姻在这个时代被称为终身大事,在后世甚至被冠以“女人的第二次投胎”这样的名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哪个女子不希望嫁得良人,哪个女子不期待自己的婚礼盛大且隆重?
齐家这些年的日子是过得越发的好了,往来的人更多是府城的权贵,又有温泉山房那里聚集了那么多的读书人,在寻常村民们眼中,他们家早就已经跟自己不一样了,脱离了泥腿子的行列,成了贵人。
这种意识一开始还比较薄弱,现在却已经越来越清晰,尤其是年前竟然有天使来到这里宣旨之后。
如果说以前,这些乡亲们还会打一下主意,想为自家儿子聘周敏,或者想吧自家女儿嫁到齐家去,那么现在,他们连这种想法都没有了。
齐大非偶,这道理他们也许说不出个具体的所以然,但行事上却一直遵循着。
所以周敏和石头成亲,对他们来说理所当然,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
想想看,如果齐家发达之后立刻跟府城的人家结亲,虽然也是好事,但乡亲们心里多半会不是滋味。毕竟几年前大家还是一样的,甚至其中好些人家过的可比齐家好多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齐家送了一次聘礼,周敏晒了一次嫁妆,他们才知道齐家如今有多富有。原本那点儿比较的心思,也就都淡了。
一点点差距会令人妒忌,但天和地的差距,却只会让人心下拜服,不敢逾越。
闲聊之中,不免又有人寻根究底,想要找到齐家突然发家的缘故,但思来想去,却是只能归结于周敏身上。
于是不少人便都叹息起来。
话说那年发大水,从河上冲下来了不少东西。虽然应该是上游清平镇那边的人家放在外面被冲走的杂物,但那里住的都是富贵人家,随便一样东西,对村民们而言也算珍贵。
当时不少人都到河里去打捞,碰运气说不定就能遇到一两样好东西。比如就有人捞到了一身衣裳,虽然泡了水,但那布料却是极好的,拿到镇上去卖,也颇换了一点银钱。
所以周敏被水冲下来的时候,看到的人其实不少。但她身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而且毕竟一个小姑娘,捞起来了如何处置也是麻烦,所以其他人都忙着捞一起冲下来的东西,只有齐老三过去救了她。
所以这会儿,那些曾经跟齐老三一起捞东西的人自然就生出了几分叹息。想当初,本来他们也是有机会将周敏领回家的,可惜一念之差,没有选择这么做。所以现在也就只能眼看着齐家发达。
冬婶在一旁擦桌子,听到这话,笑道,“你们还真别不信,这啊,就是命!那命里该有的,必然就会有。命里没有的,送到你眼前,那也不是你的!老三当时多凶险,大家也都是看见了的。那就是一道坎,他跨过去了,福气可不就来了?该得他下半生有这么一场富贵,羡慕也没用!”
这倒是,其他人顿时附和起来。将这件事附会上了天意和神明之后,心里自然也就好过多了。
毕竟命这种东西,不能不信。
到了巳时正,齐家的流水席就开始了。一直到太阳西斜,没有前来赴宴的客人了,这才结束。不过宴席虽然结束了,大家却没有立刻散去,毕竟婚礼还没有开始,那才是大热闹呢!
吃完席面之后,迎亲队就出发了。因为距离太近的缘故,所以没有直接上山,而是下了山,绕着齐家山转了一圈,然后重新走回来,这才上山去接人。
这会儿周敏已经等得没脾气了。
她今天简直就像是个娃娃,装扮好了之后摆在那里供大家过来欣赏,这大半天功夫,进进出出来看新娘子的人周敏已经数不清了,一开始还会羞涩,到后来完全变成了麻木。
好在喜娘的妆涂得很厚,本来也要求她不要有太多表情,以免弄坏了妆面,所以她就算面无表情,也没人觉得奇怪。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是自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被打扮成个大红包。
实际上,礼服的颜色以黑色为主体,红色只是其中的点缀,但这种黑色看上去却并不沉闷,因为上面还有许多的绣花点缀,同时因为是比量着周敏的身材裁剪,所以端庄稳重中又能显出她的个人特点,并不会显得千篇一律。
除此之外,盖头这种东西当然也是不存在的。
总算远远听见了喇叭和鞭炮的声音,又有人从外面跑进来通报消息,说是新郎官来迎亲了,周敏这才松了一口气。这当泥人给人参观的时间总算是要结束了。
不过事实证明,她想多了。因为这才只是开始。
明明就只有短短的一段路,按理说前面有人来通报,迎亲的队伍后脚就应该到了。但事实上,周敏这边已经慌忙给新娘子穿好鞋子准备出门了,那边迎亲队却迟迟未至。
直到出去看热闹的人回来,才知道原来队伍走到邱家别院那边,就被人给拦住了。
拦人的自然是唐一彦和邱玹这两个“娘家人”。习俗之中新郎官迎亲,总免不了要被娘家人刁难一番,好让他知道新娘子有人撑腰,往后不敢轻慢。
要说唐一彦和邱玹跟石头有什么仇怨,那倒也不至于但一点点不爽肯定是有的。所以今天两人可谓是使劲了浑身解数来刁难他。
直到时间差不多,再耽误下去就要误了吉时,两人这才高抬贵手,把人放了过去。
折腾了这么一遭,石头到了小楼这边时,二月的天气里,竟然也出了满头的汗。他几步上了楼,看到周敏,才放下了心,朝她伸出手,“娘子,我来接你回家。”
喜娘正准备开口拦着,就被阿香给拉开了。
那边石头已经背转身,将周敏给背了起来。按理说,新娘子应该由娘家兄弟背出门,送上轿子。但严格说来石头的身份,也可以算得上周敏的身份,由他来背人,也不能说是不符合规矩。就连昨天说要亲自送周敏出门的唐一彦都没来跟他抢这个差事。
新娘子的轿子在前,后面跟着的,就是浩浩荡荡的嫁妆队伍了。同样是绕着齐家山转了一圈,然后才回了主屋那边。不过大件的家具昨天就已经送过来了,所以今天的队伍并不算夸张。
轿子一直到红毯前才停下,喜娘撑了伞,将周敏扶出来,垮过火盆和马鞍,就进了门。
堂上齐老三和安氏已经在等着了,吉时已至,新人拜堂。
除了三叩三拜之外,还有一些本地才有的风俗,林林总总十分复杂,直到主持礼仪的九叔公高声宣布,“礼成!”一对新人才被推搡着送入洞房,而后又是一系列的仪式,撒帐结缡,饮合卺酒等。
等到喜娘带着众人退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两位新人,周敏才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总算结束了。”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拔头上的首饰。
她的头发不多,平时挽发也都是很简单的发型,最多用一两根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