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妃之帝医风华-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封家之前也是帮过景炎的,是有前科的人。安全起见,秦寂言走之前就要把封家的势力清理一番;而封家也很配合。
  只是,封家好处理,景炎那里却不是那么好办。只要景炎有心,没有封家也会有别的家族愿意帮他。
  这年头,不怕死,想要从龙之功的人可不少……

☆、1313观念,保家卫国与开疆扩土

  对秦寂言来说,景炎虽是一个助力,可也是一个麻烦。他要用景炎但却不能不防备他,以免他转头与北齐联手。
  大秦国力虽强,可却没有能力同时与北齐、西胡开战。他现在需要用景炎牵制北齐,同时也需要北齐牵制景炎,让他们互相打,而不是让他们将炮火对准大秦。
  秦寂言坐镇大秦,他有信心让北齐与景炎一直相互牵制,保持现有的局面。可他不敢保证他出海后,景炎和北齐还会这般互相牵制,而不是联手攻打大秦。
  到时候,大秦四面楚歌,别说他不在京城,就是他在京城,也不敢保证能控制的住局面。
  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发生,秦寂言必须给景炎找点事做,让他没有时惦记大秦。只要景炎不反过来攻打大秦,就是与北齐停战,北齐也不敢出兵大秦。
  “什么事,能杜绝他对大秦出兵呢?”秦寂言轻敲桌面,认真思索起来。
  伪帝星一事,只能去掉景炎身份上的优势,并不能阻止景炎对大秦出兵。
  “咄咄咄……”秦寂言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桌面,频率很乱,如同他此时的心情。
  景炎孤身一人,自身又十分强大,几乎没有弱点,只除了——倪月。
  只是,上次就是拿倪月威胁过景炎,再做一次也不知能不能成功?
  “真是麻烦事。”秦寂言轻叹了口气,收回敲打桌面的手,让太监去把锦衣卫首领找来。
  “卑职参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锦衣卫首领最近忙得像狗,听到皇上召见,急急进宫,到现在还没有喘过气来。
  “平身。你手上的事办得如何?”每每发生天灾,都会有许多人死亡,都会留下许多没有父母的孩子。不管是锦衣卫还是暗卫,都需要新鲜血液,而这就是一个时机。
  “回圣上的话,卑职已收编孩童三百六十一人,其中十岁以下孩童一百人,有五十余人符合我们的需求。”
  不管是暗卫还是锦衣卫,对个人要求都极高。不是所有人都能符合需求,要不是这样秦寂言身边的暗卫,也不会只有几十人。
  “挑出最好的十人,交给子车。”秦寂言身边的暗卫,一直都是由子车训练的。秦寂言虽然不满他没有保护好顾千城,可也不会否认他的才能。
  许是打小接受杀手教育长大的原因,子车算不得一个合格的暗卫,但确实是一个好的暗卫训练者。
  “卑职领命。”锦衣卫首领低头领命,却没有急着离去,他
  相信皇上匆匆把他找来,绝不只是问收养孩童的事。
  果然,秦寂言问完收容孤儿的事,又问起景炎与北齐的战争。
  景炎与北齐一战,锦衣卫一直在关注,每天都有最新的动向传来。锦衣卫首领每天起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查看北齐的战报,就怕秦寂言问起,他回答不出来。
  景炎与北齐的战斗,已进行了一个月。初期,北齐没有想到景炎会攻打他,毫无防备,景炎杀了北齐一个措手不及,占了几座城池。
  可北齐反应过来,调来大军防守,景炎就没有优势了。面对北齐大军,景炎的大军无法再往前推进,只能守在原来占领的城池。而北齐也无法将景炎赶出去,战事就这么胶着着,不管是北齐还是景炎都急得不行。
  战事拉得太长,对将士们来说不是一个好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景炎作为战争发起的一方,将士们最初斗志高昂,可时间久了定会疲累。
  而且,景炎手底下的兵,从来没有攻打过别的国家,他们更多的是习惯防守。他们接受的教育是保家卫国,不是开疆扩土。
  这一个多月,他们一直在北齐境内与北齐大军打,看着北齐普通百姓饱受战火牵连,景炎手底下的兵,心里很不好受,而且他们一出军营,就会看到北齐百姓仇视的眼神,这让他们心里特别的难受。
  可是,面对普通百姓,景炎手下的将士根本下不了手,看着他们仇视的眼神,饶是圣人心志也会动摇。
  他们攻打北齐,致使普通百姓饱受战火洗礼,这样真得对吗?
  北齐百姓如此仇视他们,日后真能接受他们的统治吗?
  大秦的将士从来不曾攻打过他国,一时间根本接受不了。
  同样,北齐大军也十分焦急,他们的兵力比景炎多出一倍,可却久久无法将景炎的人赶出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群外人,占领他们的国土,屠杀他们的百姓。
  而这种情况,以前在北齐从来没有发生过。他们一向是进攻的那方,战场永远在大秦的国土,被屠杀的也只有大秦的百姓。
  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般,大秦的将士在他们的国土上,残杀他们的百姓。
  时间越久,北齐大军就越焦急,甚至渐渐失去信心,怀疑自己能不能打得过景炎率领的秦军?
  双方心态皆有问题,都想尽快结束战事。可是,景炎不会将到手的城池拱手相让,北齐也不会甘心把这三座城池,送给景炎。
  是以,就算双方再怎么想结束战争,也得认命的打下去。而这正是秦寂言想要看的,但是还不够,不够拖住景炎与北齐。
  得知北齐与景炎的情况,秦寂言颇为担心西胡的战况,又问了几句。
  大秦与西胡开战的更早,秦寂言也怕大秦的士兵会厌战。毕竟大秦近百年来,都不主动挑起过战争,一直都是在防守。
  但是,秦寂言并不会因此就放弃对外扩张。一味的防守,只会让人觉得大秦懦弱无能,要不是这样,西胡与北齐也不会打退一次,隔几年又来打一次,如此反复,永远打不乖。
  秦寂言承认他是一个有野心的帝王,就算无法灭了西胡与北齐,也要把西胡与北齐打怕,让他们百年内再不敢动攻打大秦的念头,让他们一提起大秦就颤抖……
  给读者的话:这几天参加中作协的活动,重走抗战路,重温九一八事变,重温和抗日战争。晚上与作协老师谈论,说起日本一个小国会佷侵略成功,是因为他们惦记了我们几百年,我们一直在被贼惦记。而我们中国人包括军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保家卫国而不是开疆扩土,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侵略他国,我们太仁厚。

☆、1314后手,关键一点

  和北齐的情况不同。大秦对西胡虽然开战更早,但将士们却没有厌战心态,而且随着一次次的胜利,将士们的士气更高了,大有不踏破西胡皇庭;誓不归来的架势。
  大秦在西胡战场的将士,会始终如一的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意识,没有陷入自我怀疑的情绪,与带兵的人无关,而是他们师出有名,是正义之师。
  而且他们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将士们完全没有时间,去想他们对西胡出战有什么不对?
  确定西胡战场的将士无事,秦寂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手下的兵就该有这样的斗志,无论是防卫还是主动进攻,都要有高昂战意。
  要知道,这还只是开始,以后还有得是出战的机会,要是适应不了,大秦如何强大起来?
  知道景炎在前线的情况不乐观,秦寂言就断了从战事上,给景炎找麻烦的念头。景炎这个时候要输了,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
  无法在战事上下手,秦寂言只得再把目光,放到倪月身上。
  景炎很宝贝倪月,只要稍稍关注景炎动向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倪月的身份。倪月从长生门出来,没有多久就落到秦寂言手里,知道她的人还真不多。是以,就算北齐知道倪月的存在,也没有办法用倪月来要挟景炎,因为……
  他们没有能力在景炎的层层保护下,抓到倪月。当然,秦寂言也不一定能在景炎的保护下,带走倪月,但是他不能,并不表示别人不能,比如:长生门!
  倪月是长生门精心培养的圣女,知道长生门很多秘密,长生门怎么会允许倪月脱离掌控?
  把倪月的消息透露给长生门,确实是不厚道。可景炎用长生门的地图威胁他,又何曾厚道过?
  只略作思考,秦寂言就决定把倪月的消息,透给长生门。只要长生门把倪月带走,依景炎对墨家人的重视,一定会放下手中的一切,跑去寻倪月。
  到时候,他不仅可以杜绝景炎攻打大秦,还能多一个助力。
  要给长生门传消息并不难,凤于谦带着大批水军出海寻找长生门,长生门不可能不知晓。
  只要稍稍透露一点口风,说他们手上有长生门的地图,地图是长生门圣女亲手绘制的,长生门自然会去查倪月的事。
  让锦衣卫首领退下后,秦寂言立刻给凤于谦写信,让他好好操作此事。
  信在第一时间发了出去,看着暗卫将信送走,秦寂言知道事情已不可回头。独自在书桌前坐了许久,然后摊开一张明黄的圣旨,提笔在上面写下传位诏书。
  是的,传位诏书,或者可以说是遗诏。
  他虽知晓长生门的具体位置,可却不知长生门的具体情况,此去长生门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秦的百姓可以等他三五个月,可却不能等他一辈子。如果半年内他没能回到大秦,大秦必须要有新皇帝,不然大秦必乱。
  写诏书容易,可决定把皇位传给谁,却不是容易的事。皇室中有不少身份合适的人,但他们都没有那个能力。
  相比皇室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大爷,和野心勃勃的荣王世子与周王,秦寂言更看好景炎。可他要拐景炎和他一起去长生门,他不可能把皇位留给一个,和他一样不一定能回来的人。
  而且,景炎的身份也容易被人诟厚,真要传位给景炎,就是给他太祖父定罪了。秦寂言相信,景炎那人一定做得出挖他太祖父尸骨的事。
  为了做个“孝子贤孙”,秦寂言果断把景炎排除在皇帝后选人中。
  秦寂言的传位诏书,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是顾千城腹中的孩子。秦寂言在诏书中言明,顾千城腹中的胎儿乃是他的血脉。
  他要是一年内没有回来,顾千城活着回来了。她生的孩子若是男儿则为新帝,由身为太后的顾千城监国,焦次辅、刘正卿和风遥辅佐,封似锦加封帝师。
  若是女儿则为封长公主,封地江南,亲兵一千。顾千城同样是太后,但却不居住在后宫,而是与长公主一同在封地生活。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而且是最小的一种可能。秦寂言回不来,顾千城也不可能独自回来,他们两个肯定是要么一起回到大秦,要么一起死在长生门。
  这种可能秦寂言自然也是做了准备的,他写了两份诏书。另一份诏书要在他和顾千城,一年后没有回来再公布天下。
  这份诏书中,秦寂言将皇位传给了五皇子,然后又任命焦次辅为首辅,封似锦为次辅,凤于谦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并在诏书上写明,凤家与焦家非叛国不处以极刑。
  两份诏书都落了印,待到墨迹干后,秦寂言将其封装起来。传位给顾千城腹中孩儿的诏书,秦寂言让暗卫送到风遥手里,并附上私信一封,在信里交待了何种情况下,可以打开这份诏书。
  秦寂言把诏书给风遥保管也是有私心的,顾千城在朝堂上的力量太弱了,她腹中的孩子要顺利登基,她要顺利监国,必须要有重兵支持,风遥就是最好的人选。
  传位给五皇子的那份诏书,秦寂言准备在离京前交给焦次辅,由焦次辅保管。五皇子正统出身,虽然为人不靠谱,但只要有文臣支持他,守住大秦江山还是可以的。
  至于兵权?秦寂言会把兵符留下,但五皇子能不能收拢兵权,那就与他无关了。他又不是五皇子的亲爹,他管五皇子能不能收拢兵权。
  安排好这些事后,秦寂言就为名正言顺的离京做准备。而要达成这个条件,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太上皇病危!
  太上皇病危,作为天下人表率的皇帝自然要表现出他孝顺的一面,亲自出海去长生门为太上皇寻医问药。
  至于大臣的劝谏?
  秦寂言要是会听大臣的劝谏,朝臣就不会这么怕他了……

☆、1315病危,万事俱备

  灾民安置工作刚告一段落,封首辅就病了一场。病稍好,就以身体不好需静养为由请辞。
  作为一个人人称颂的“明君”,秦寂言自是不会同意,又是派太医,又是赐药,让封首辅安心养病,病好后再来为国效力。
  封首辅感激涕零,然而身体实在撑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