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命-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芳敬点头。
  皇帝说道:“本来朕……错估了形势,朕本来想设一个局,看你如何对待曦儿,没想到情势超乎朕的想象,你非但没有对曦儿下手,反而救了他,那时候朕还以为,是朕误会了你。”
  赵芳敬听到这里,才苦笑道:“原来是这样。”
  皇帝说了这么多话,未免有些气衰力竭,停了片刻后才说道:“芳敬,你为什么没有杀了曦儿,你明明有很多机会。”
  “曦儿很好,虽然……曾经做过错事,”赵芳敬闭了闭双眸,淡淡地说道:“正如皇兄所说,我难道是冷血无情的畜生么?”
  “你当然不是,可也许……你是太过自信了,你觉着曦儿的存在,也阻挠不了你。是不是?”皇帝了然地看着自己的兄弟。
  赵芳敬哑然失笑:“皇兄,你真是……”
  皇帝却又沉声说道:“唯有一件事,让朕意难平。”
  “是什么事?”
  皇帝的声音有几分严厉,喝道:“宁王。是宁王。你知道朕的意思吧。”
  赵芳敬皱眉,低下头去。
  皇帝说道:“宁王檄文上那些话,仿佛是胡话般,却言之凿凿,可见一定是有人在他面前挑唆过。朕想,这些人大概、跟你脱不了干系吧?”
  赵芳敬不语。
  皇帝道:“朕不是怪罪你,就算是挑拨,宁王若是正统皇室子孙,也不该轻易地给挑唆到反叛祖宗的地步,而且他所纵容的叛军种种禽兽所为,毕竟也不是别人能唆使出来的,只能说你给了他一点引子,他自己便暴露了不堪的本性而已。”
  赵芳敬眼神复杂:“臣弟……”
  话音未落,“啪”地一声,赵芳敬脸上已经吃了一记。
  皇帝病弱,这一巴掌打的自然不重,可是对赵芳敬而言,却如同给烙铁狠狠烫了一下似的。
  他皱着眉,撩起袍子,重又跪了下去。
  皇帝身形一晃,胸口起伏,盯着他道:“可是!朕意难平的不是失去一个不孝子孙,朕意难平的,是此事牵连了那么多百姓,造成朝野动荡,民心不稳,你……不觉着太过了吗!”
  过了半晌,赵芳敬才开口:“皇兄,我也是被逼无奈。”
  “什么无奈,为了这皇位?还是为了……”皇帝恨恨地将那三个字压下去,因为他心里隐隐觉着不可能,“你说!”
  赵芳敬道:“皇兄容禀,皇兄不知道的是,臣弟曾经选择过安分守己做自己的亲王,但是,结局却比现在的局面更惨烈许多。”
  “你、你在说什么?”皇帝迷惑不解地看着他。
  赵芳敬道:“臣弟惭愧,臣弟此刻所说,句句属实。不管皇兄信不信,我这样做,对谁都好。”
  “闭嘴!你到底、是何意思!”
  赵芳敬垂头,突然想起那个在自己王府静室打坐的夜晚:“皇兄试过盘膝打坐吗?”
  静坐,这本是修道人常有的功课。
  皇帝好道,自然也并不陌生。
  “当然。”
  “皇兄信不信,臣弟曾经在一次静坐之中,看见了将来要发生的事。”
  皇帝缠绵病榻,脸色本就不好,听了这句,脸上血色更是退了个干干净净:“你、你再说一遍?”
  赵芳敬道:“臣弟看见了将来发生的事情,我所信任看好的人,受人挑唆,想置我于死地;我所珍视掌心、不舍得她受丝毫伤害的人,被肆意的践踏,折磨诋毁。到最后、到最后,战火从梅阳烧到了京城!”
  皇帝屏住呼吸:“你、你说……”
  他觉着自己不该相信赵芳敬所言,但是潜意识中,却隐隐地有种感觉——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皇帝骇极,又觉晕眩。
  跪着的赵芳敬平定心绪,缓缓抬头道:“皇兄,我知道我做的不对,但是我,只能这样做。”
  目光相对,半天,皇帝终于笑了笑。
  “宁王的檄文里写,本朝没有兄终弟及一说,可是所有人都不敢提,本朝的太宗皇帝,岂不是也是在□□皇帝驾崩后取代了侄子继位的吗?”
  皇帝说了这句,轻声问道:“芳敬啊,你……能答应朕做个好皇帝吗?”
  作者有话要说:  十三叔干的还不错吧~当然皇帝也是只成精的狐狸~


第74章 
  就在晋王赵曦知回京后五日, 皇帝下了一道让天下震惊的旨意。
  原来,皇帝称病退位,昭告天下, 即日起将皇位传于十三王爷赵芳敬!
  这本来是一件极为惊世骇俗、破格逾矩的大事。
  可令人意外的是, 皇帝的旨意降下后,原本该暴跳三尺的朝臣们, 突然间出人意料的沉默下来, 只有几个极迂腐的才跳了出来,大喝此事不成体统。
  但是很快有朝臣对答:“要真的从‘体统’说起来,本朝开国时候曾现有的例子,难道大家都忘了吗?当时继位的太宗皇帝,正是□□皇帝的胞弟,且太宗皇帝也是圣明无匹的一代明君啊。”
  有人点头附和。
  其实, 在赵芳敬还没有接手内阁的时候, 因他是皇室贵胄, 且又人品风流,朝中就有不少的官员跟他交好。
  自打他着手料理朝政后,因为处事公正,决断英明,让素来擅长挑剔的官员也都无话可说, 更加收拢了一批人心。
  乃至后来给封为监国, 平定宁王之乱,有条不紊地处置天下之事,这般风姿, 令人倾倒。
  是以隐隐地在群臣心目中,早就唯十三王爷马首是瞻。
  赵芳敬的威望,在不知不觉中早就盖过了众皇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那就是宁王的檄文。
  因为宁王的那则檄文,虽然起初大家都觉着什么赵芳敬“兄终弟及”的不可能,十分荒谬,但是毕竟宁王提了出来,大家心里便有了这个印象。
  后来赵曦知身陷宁王营中,赵芳敬代理朝政,群臣们嘴上虽不敢说,私底下却也忍不住会暗想:假如真的兄终弟及的话,除了名声上不太好听,可是若真得了十三王爷这般的圣君,却自然是国之福了。
  因此在皇帝下了这道诏书后,却隐隐地契合了众人心中的期待。
  十三王爷继位,倘若是朝臣们提出,自然是要给拖出去打死的大不韪;倘若是赵芳敬自己提出,自然更是谋逆——就如同宁王了。
  可如果是皇帝自己如此决断,这便是所谓的“顺理成章”。
  又说什么呢?
  只能山呼万岁英明。
  所以除了少数几个朝臣们鼓噪了一番后,大多数的朝臣们却是暗中的欢欣鼓舞。
  ***
  而在朝臣之外,晋王赵曦知以及赵尚奕等皇子,却也毫无一人正面反对皇帝的旨意。
  尤其是赵尚奕跟赵能两人,反而即刻表示皇帝的决定十分圣明,他们也宁肯十三王爷继位。
  至于别的,后宫中,张皇后因为见赵曦知平安归来,喜不自胜,一心都在母子重逢之上。
  但她毕竟亏了身体,连日里情形仍是不好,也无心忧虑别的。
  虽然听说了皇帝传位的旨意,但是……因为先前目睹了赵芳敬跟养真那样亲昵,那时候皇后心里就生出了一丝预感,所以此刻倒也不觉着怎么惊愕了。
  数日来,赵曦知在翊坤宫内不离左右地伺候,也竟顾不得理会别的事。
  算来算去,这宫中反应最为激烈的,却是王贵妃了。
  贵妃跟皇后不屈不挠地斗了半辈子,怎么也想不到皇位居然会落在赵芳敬的手里,她哪里能够接受。
  可皇帝的旨意昭告天下,岂能是轻易改变的?
  何况赵尚奕也并不站在自己这边。
  贵妃简直如丧考妣,姑且不提。
  且说这日,赵曦知仍在翊坤宫伺候皇后。
  张皇后看他忙前忙后,人更憔悴了,十分心疼。
  可却又舍不得他离开,便握着手温声问道:“累不累?”
  赵曦知笑道:“伺候母后,乃是孩儿天经地义的,怎么会累呢?”
  张皇后心里发酸,情不自禁道:“你是这样懂事乖巧的孩子,怎么你父皇偏偏……”
  赵曦知忙道:“母后,对儿臣现在而言最重要的,是母后您的身体要尽快好起来,天底下再也没有别这个更要紧的事了。”
  张皇后若有所悟,便含笑道:“是啊,母后到现在才觉着,没有什么比得上咱们母子相处。”
  赵曦知笑道:“这才是正经大道理呢,母后能这样想,儿子也跟着高兴。”
  张皇后看着他笑容明朗的模样,道:“只可惜母后身体这样,本来还想看着你娶妻生子,现在……”
  “母后!”赵曦知忙拦住皇后不许说下去。
  张皇后停了停,轻声道:“你不如,早点把程红玉跟桑落接到府内去吧。”
  赵曦知默然道:“母后这样我如何有心操办别的?不如等母后好一点,母后替孩儿料理才妥帖。”
  其实张皇后心里隐隐地觉着自己熬不了多久了,可听了赵曦知这些话,却也欣慰。
  她想了想,不由想起赵芳敬跟养真之事:“你、对那乔养真……”
  赵曦知不知她要问什么,只呆呆地看着。
  张皇后说道:“之前你总是不喜欢她,现在、现在呢?”
  赵曦知这才笑道:“我以为母后要问什么呢,我早就不讨厌她了,我们也早就握手言和了。”
  “什么握手言和,”张皇后笑着摇头,“你多大了,怎么还小孩子气,母后……”
  皇后略微犹豫,还是怕赵曦知不知道赵芳敬跟养真的事,便低低道:“你可知道吗?你父皇有意,让乔养真嫁给你十三叔呢。”
  皇后说话间仔细看着赵曦知脸色,却见他面色如常毫无变化:“你早就知道了?”皇后惊讶地问。
  “孩儿早知道了,”赵曦知低头承认,“请母后恕罪。”
  张皇后盯着他看了半天,终于笑了,又问:“那你……没有别的想法吗?”
  赵曦知说道:“不瞒母后,起初孩儿也是不能接受的,可是、可是十三叔他……跟孩儿解释过,孩儿却也体谅他的心意。”
  张皇后目瞪口呆之余,叹息地说道:“好个楚王啊,他真的、连你都能说服……也难怪你父皇居然也心甘情愿地传位给他了。”
  皇后说了这句,眼中的泪滚滚落下来,又是伤心,又觉着好笑跟无奈,自言自语道:“母后做梦也想不到,争来争去,竟是这个结果。不过这样也好,之前母后总担心会争不过尚奕委屈了你,如今、若是你十三叔……倒也不算是格外委屈了。”
  ***
  赵曦知从翊坤宫退出,站在宫道口上,不由自主地看向钟粹宫的方向。
  自打他从南边回来,一次也没有去见过养真。
  正在犹豫的时候,身后有人道:“曦儿。”
  赵曦知听了这一声呼唤,缓缓回身。
  在他身后的正是赵芳敬。
  因为皇帝已经传位给赵芳敬,自己退位为太上皇,但是司礼监毕竟要时间来准备登基大典。
  所以如今赵芳敬还未曾正式的登基加冕。
  可虽然如此,在宫中,以及朝中,大家都已经改了口,以“皇上”称呼了。
  赵曦知看着自己的十三叔,却有些叫不出来。
  赵芳敬不以为忤,只是仍旧和蔼如昔:“你才从翊坤宫出来吗?皇后娘娘怎么样了?”
  赵曦知听了这句,才道:“十三叔如今、好像不能这样称呼母后了。”
  赵芳敬笑了笑:“一个称呼而已,什么时候你也这样在意了?”
  赵曦知咬了咬唇,低下头去。
  他本赌气不想说别的,可过了会儿,却又忍不住道:“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我也不能再叫十三叔了,该叫皇上了呢。”
  话音刚落,肩头就给一只手摁下。
  赵芳敬在他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笑问道:“曦儿你心里,厌憎十三叔吗?”
  赵曦知不能回答。
  面对赵芳敬,晋王的心思十分复杂。
  他的性子其实跟养真有些相似,都是偏有些迂直的那种,十分重视“正统”。
  赵曦知心里当然甚是敬重赵芳敬,也相信赵芳敬之能,别说赵芳敬接二连三地救了他的性命,就算是在此之前,他也把赵芳敬当作神明般看待。
  虽然赵曦知承认,以赵芳敬之能,登上帝位不在话下,但是毕竟除了开国时候的那一桩一言难尽的公案外,本朝乃至史书所载,并没有什么兄弟会继承哥哥皇位的事实,西朝人那边儿倒是经常如此。
  所以赵曦知还是有些不能适应的。
  可就算觉着此事古怪,赵曦知却仍是十分识大体地没有出言反对。
  赵曦知毕竟不是当初那个热血冲动的少年了,他很清楚,本朝才经过了宁王之乱,已经不能再接受第二重波折了。
  倘若给百姓们以为皇室的内斗还没有结束,那……只怕暗中又要节外生枝。
  除了这些外,毕竟,那是他敬爱的十三叔。
  所以赵曦知宁肯沉默。
  此刻面对赵芳敬的询问,赵曦知顿了顿,终于问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