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王侯-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慎皱皱眉头“都点出去了?武定侯好大手笔,所有的红倌人,一扫而空?”
  “谁说不是呢,今天是他老做东,请京师所有勋臣吃酒,现在倒是没让人伺候,可是等他们吃喝完了就说不好了。这顿酒要吃多少时间,小人也说不准,要不,我先让她们过来,等到叫的时候再走?”
  “不必麻烦了,你准备一桌川味酒席过来,其他不用管。”
  杨慎这种人,就算是什么都不消费,只在这里喝口茶,教坊司也要当祖宗一样供奉,对于他的要求自然不敢多说什么。等到韶舞离开后,杨慎苦笑一声“秀眉,我本来是想在你面前撑撑面子的,看来今天是要丢人了。”
  “是啊,我本以为升庵在京师章台走马,日子过的逍遥快活,今天一看才知道,原来到坊司也只是吃点川味酒席,再不然,就是找些老纪弹笑,日子过的太苦了一些。我要不为你找个称心的侧室伺候你,可是真的不放心回家了。”
  两人相对一笑,黄娥道:“这些勋臣,平时在京里就喜欢这么大张旗鼓的聚会饮宴,还来坊司么?终究被言官参一本,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今天这事确实有点怪,武定侯这个人平时很聪明的,不会做这种自讨苦吃的事。他在山西那事还没算彻底了结,现在又在京师公开宿官纪,如果被兰台参奏,至少也要挨几句骂。他过去为人很谨慎的,怎么去了一次山西,就像变了个人?”
  黄娥用手中的折扇轻轻敲打着桌子“相公,这些勋臣聚会透着蹊跷,会不会,是对着老爷来的?”
  杨慎愣了一愣,随后摇头笑道:“夫人,你想的太多了,土木之变后,勋臣最多是搞点钱,或是在地方上胡闹一下。如果说对父亲不利,你觉得,他们有这个胆量,又有这个本事么?”
  不多时,酒席已经摆上来,夫妻两人在坊司里吃酒,个中滋味一言难尽,也有一种别样情调。美中不足的,就是一想到那些马车与恶仆,黄娥心里就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大稳当,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第一千零四章大争将起(上)

  “这帮勋贵,也不怪大家看不起,自己就没底气。我不是说岳父老泰山啊,做小辈的,不好说长辈不是,我是说其他人。说好了让他们去发声,结果见面之后,都在互相推辞,还有的人,关心的是杨记的经营,粮食的价格。这帮人,真是没有好话可以说他们,鼠目寸光见识短浅!比这更重要的是,一些人的位置站的有问题,他们虽然是杨记的股东,但同时也在为那些世家大族说话,说不定从中间还拿了好处。有人借着酒席,在劝我在开中法上睁一眼闭一眼,不要搞盐。还有的觉得,盐就是该赚钱的,要是让他们知道,我将来要把盐价一路降下去,让大明百姓食而知味,还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表情。”
  回到家里,杨承祖脸上颇有些不悦,向九姐说着自己的不满。夫人与妾室不同,正妻本来就该与丈夫一起分担外部的压力,在自己的正室面前,也不用装着无所谓的样子,相反倒是能把自己所遭遇的压力,一股脑倾泻初来。
  “最可气的,就是他们好不容易有点动心了,我一说杨慎来了,他们立刻就吓的魂不附体,以为杨廷和知道我们在搞什么,派了儿子过来警告。这些人的胆子都哪去了,就算杨廷和知道又怎么样,他能把他们怎么样呢?都是有丹书铁券的人,平时为非作歹胆子那么大,怎么一对上杨廷和就没种了?杨慎是带着自己老婆去教坊司见世面的,反倒吓住了他们,指望他们救这个国家,真是没希望,这帮人啊……对了,我不是说老泰山啊,他老人家是个豪杰,我是说那些人。”
  九姐抱着天佑在怀里摆弄着,粉团似的娃娃,在襁褓里不时发出阵阵笑声,伸出小手去抓母亲的脸,很是招人稀罕。她看着儿子,满脸都是笑意,于丈夫的抱怨,只是以笑容回应
  “你也不用说这句,我爹是什么为人,我心里有数。他是有名的老滑头,你这次做的事又凶险,他才不会轻易表态呢。最多是在嘴上应你,可是实际上,未必指望的上,但是他这回搞砸了山西练兵的事,为了弥补过失,说不定真会赌一赌。其他的勋贵没我爹的野心,也就不想冒险了,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啊。”
  她将孩子往杨承祖眼前一送“那些人的目光什么的,其实这么多年来,也都是这个样子,就像你的布局,你的想法,我其实也搞不懂。但是我知道,你是我的良人,是我孩子的父亲,不管你做的是对的是错的,我都会跟你一起走下去,这就是做你妻子该做的。他们跟你没这个关系,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天经地义。有时对他们不光要好,该敲打的时候,也得敲打敲打,他们才能知道厉害,否则的话,他们也可能没完没了跟你要好处,争利益的。还有你动的那些高门大户,有不少跟他们也有姻亲,为亲戚站台么,正常的很。”
  杨承祖接过孩子,在小孩的小脸行亲了几口,被孩子在脸上涂了口水,心情也好了不少。九姐则趁机抱着丈夫,将头靠在丈夫肩上,“杨慎带着娘子去教坊司见世面?都说他是个不羁才子,果然是真的,居然这么大胆的事也做的出,不怕被人发现啊。听说他娘子是四川才女,品貌无双,是不是真的,漂亮不漂亮?”
  “没注意啊,我只是过去敬了杯酒,安排了几个姑娘过去陪杨慎,哪顾的上看他老婆长什么样子……别拧,我这抱着孩子呢,腾不出手来。”
  九姐在杨承祖的耳朵上用力拧着,后者抱着幼子,不便躲闪,最后只能承认“确实很好看吧,穿的是男装,能看的出来,姿色很好。但是分跟谁比,比起我的娘子来,可差的远了。”
  “呸!我这种丑姑娘,哪比的上人家啊,那可是真正的大美人。”九姐一脸的欢喜,耍赖似的勒住丈夫的腰“可是你的丑夫人,已经给你生了儿子,你现在就算想甩也甩不掉了,我赖定你了。”
  等到九姐与玉环主仆两个都无力的瘫软在杨承祖怀中时,见丈夫的情绪变的好了,九姐的心才放了下来,羞赧道:“不好意思啊,我是知道你的想法的,想要让勋贵逐渐拿权,最后出来制衡文官。可是你这个想法,那些武臣未必知道,就算知道,也未必敢走。自从土木之后,我们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在朝廷上发出声音了,现在的天下,是属于文官的,我们总归是弱者。再说这次的事太大,就算是那些勋臣,也未必全都赞成,说不定有些人的心里,也支持杨廷和的主张,认为万岁该继孝庙香火呢。”
  为了实现自己朝政平衡的构思,杨承祖给了勋臣大量的优惠条件,包括盐引船引,江南的土地,以及杨记的分红。可是勋臣与武臣一样,不是铁板一块,随着时代的推移,有的勋臣与文臣联姻,有的勋臣与一些大儒也成了好朋友。
  这些人出身是武将,对于道理之类的东西懂得不多,其中一部分人,会把道理之类的玩意当扯淡,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确实是想要学道理,学着那些书香门第,体面人的方式生活。
  从学规矩、学道理,到学做人做事,勋贵中有一部分人,思维方式已经变的与儒生无异。加上姻亲关系,或是利益纠葛等,勋贵中很有一部分人,站在文官或是大族那一边。
  虽然都是杨记的股东,但不代表这些人,对于杨记的经营策略完全支持,像是粮食降价,对于盐政的涉足等等,这些勋臣并不是完全支持。甚至也有人在暗地里施以阻力,或是给一些绊子。
  但是杨承祖圣眷足,又在海贸的事里,给了他们不少好处,这些勋臣不敢闹到明处,只能暗地里说些怪话,搞些小动作,掣一掣肘。杨承祖这次建议嘉靖对文官开战,也有着震慑这些勋臣的目的,只要把杨廷和打下去,这些人不管心里怎么想,总归不会跟自己继续为难。
  他一边在九姐身上大肆侵攻,一边说道:“夫人,我跟你交个底啊,这次呢,是我给勋贵一个机会。万岁要抬举勋贵这个群体,用他们来牵制文官,不代表要抬举团体里所有人,这个机会能抓住的人,就会飞黄腾达,至于拿不住的,那就只能怪自己命苦,怪不到他人头上。岳父要是想晋为国公,最好就抓住这次机会,拿出点底气来,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事实上,就算他们不动手,我手上也不是没有人出来做事。我的力量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第一千零五章大争将起(下)

  “这次的事,算是万岁与首辅翻脸了,不管谁输谁赢,君臣肯定就没的做了。依我看来,杨新都不一定因为这次的事,就真的失去相位,很大的可能是他继续做首辅,但是内阁里,皇帝的力量大为加强,形成对相权进一步的削弱。现在最该关心的是让谁入阁,以及这个阁臣,我们能不能掌握得住。”
  内宅里,刘五儿与马氏,如同并蒂莲一样,躺在杨承祖怀中,任他把玩。马氏终归是面嫩,即便是在豹房里,也没让正德弄过这样的把戏,如今做了这个,羞的不敢见人,只差把头埋到枕头里。
  刘五儿比较大胆,并不在意这些事,主动靠在杨承祖怀中,任对方的手,在自己身上滑行。她虽然还没怀上子息,但是只要保持这种恩爱,怀上孩子,只是个时间问题。
  从当初的乐户,到后来进入豹房陪伴天子,又被皇后的部下追杀,差点没了性命。现在曾经迫害她的皇后,已经在尼姑庵出家,据说人也神智不清,疯疯癫癫,倒是她可以享受爱人的温存,且有希望诞下子嗣。
  有了这个念想,刘五儿的心思,自然也就都在这个男人身上。她现在是杨记的秘密总帐房,也是杨承祖一个重要谋主。这次的事,虽然不能耽误,但是着急不等于仓促。该怎么打,又该考虑哪些方面,这些东西都要思考清楚。作为谋主,刘五儿也有义务替杨承祖思考,并为他想到可能有的危险,以便于及时规避。
  杨承祖也知,即使这次嘉靖可以取得辉煌的胜利,从长远角度看,治理国家是离不开文臣的,阁臣的权力可以限制,但依旧是朝政中的重要力量。他思考着
  “阁老,必然要用够分量的文臣,我跟这个圈子交集不大。再说五儿姐你是知道的,我的身份太敏感。如果和文官走的太近,万岁那里会不高兴的,所以阁老那边,肯定要有人,但是也不能走的太亲近,尤其是首辅,就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让天子想太多。”
  “明明是你自己想太多,万岁对你如同兄长,又有永寿千岁和太后为你撑腰,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该和阁臣走动,也是要走动的,这个也是正常的礼尚往来,没什么问题。我看那个严嵩啊,虽然现在不显山露水,但是做了国子监祭酒,只要不是太倒霉,将来就有机会入阁。他的字我看过,写的很好,能把字写这么好的人,做人的不会差到哪去,将来他说不定真的能走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承祖弟弟与他有老交情,这一点要保持,将来大家彼此帮衬着,日子都好过。还有那个杨一清,你和他虽然没来往,但是他在三边,很照顾闻香教,如果他入了阁,两下可以多亲近亲近。”
  有资格入阁递补的人是有一些的,这里面有的人可以搭上关系,有的人则搭不上,刘五儿已经通过厂卫的力量,开始搜集这些未来阁臣的资料,按照对方的兴趣爱好,准备对应的礼物送过去。如果坚持不肯收礼,也不肯和杨家亲近的,就想办法,让他做不成阁臣。
  杨承祖不能保证与所有阁臣成为朋友,但是要尽量保证,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成不了阁臣,这是杨家的底线所在。至于对抗杨廷和上,刘五儿自己不便出面,但还是能提供一份名单,为杨承祖找到一些援兵。
  这份名单上的人,都是正德时期被提拔任用的官吏,这些人并不会因为正德任用他们,就对正德心存感激,近而服从杨承祖调遣。但是刘五儿记得他们,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官身,而是他们在正德时期,曾被人搜集到一些把柄。若是这些抖出来,足够将他们从现在的位子上赶下,但是正德并未因为这些把柄就把他们罢免,反而继续让他们做事。
  这些把柄,刘五儿大多记得,以锦衣卫的手段,把这些东西翻出来不是难事。以这些证据相要挟,也不怕他们不听调遣。
  除了这些人外,还有意图在东南海贸中得利的北地豪族,想要把山东码头也设为市舶所在,近而开海通商的山东大家族的代言人等。杨记如果马力全开的话,在朝廷中,也能形成一股声势,虽然论力量不能与杨廷和颉颃,但是从舆论声势上,未必就一定落下风。
  “当然这事上,不能是你来出头,要让永寿千岁出面主导,你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