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王侯-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永淳对他也有好感,如果没有太可靠的证据,还是算了吧。”
  永淳忽然开口道:“姑母不要误会,我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好感的,其实刚才给他金花,也是个误会。在那些人里,他不算好也不算差,就把金花给他了,免得张圣母那边不高兴而已。现在他既然是坏人,就让有司来审理,杨都督执掌东厂,一定能够把坏人绳之以法,我们还是不要多管。姑母,我们一会去玩捶丸好不好?”
  见她这副模样,永慷公主只觉一阵无力感袭上来,这两姐妹都是什么人啊,自己掺和到选驸马的事里,可能是有些卤莽了。现在唯一希望的是,永寿不要因为这件事恨上自己,虽然同是皇族她不可能对自己如何,但是得罪那么一位公主,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永寿笑着拉起妹妹的手“二妹放心,有这么多人看着,是不会让坏人有可乘之机的,谢昭那种事,绝对不会再次发生。姑母,今天这事,秀嫦做的也有不到之处,您可别生我的气,改日我给您倒茶认错,听您的家法。”
  家法云云,不过是场面话,永慷公主也不会真蠢到对永寿讲公主辈分,只是叹息着“你们抓人,也要早来一会才好,现在才来,金花都给出去了。这样吧,永淳,你再看看,剩下的几个里,有哪个不错的。我跟你姑丈说一声,让他做你的驸马。”
  永淳微微一笑,虽然表情还是那么羞涩甜美,但是语气中,已经多了一份坚定与果决。“多谢姑母,嫣儿已经想好了,我决心出家为尼,带发修行。每天颂经,为母后祈福,驸马的事,我已经不想了。”
  永寿看着永淳,又看看外面的杨承祖,心里百感交集,不知道是该感谢这个男人,还是该恨这个男人。永慷公主则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侄女,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整个文会,彻底成了一锅粥。
  永淳出家的事,原本也没这么容易决断,甚至说这种事,也不是她一个人决定,就可以实施的。但是不久之后,另一件事的发生,却间接推动了永淳出家之事的进行:慈庆宫起火了。


第九百五十二章火烧慈庆宫

  火灾是在夜里发生的,直到宫里的太监过来,杨承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胡乱穿好衣服,跟随着传旨太监向着皇宫疾行。那小宦官知道杨承祖的威风,不等他发问,就主动介绍了情形。
  慈庆宫这边是两位圣母以及正德遗孀夏皇后的居处,火头似乎是在张太后那边起来的,随后张太后和夏皇后就在宫人保护下,离开寝宫,转移到了平安之地。直到这时,事情还算是正常,但是不正常的在于,她们发现火头,然后转移的过程中,没人去通知蒋氏。
  这未必是故意陷害,更大的可能是两边关系本来就不好,遇到这种事,就没有通报一下,尽早转移的好心。也或者是,在大火面前,人本身就乱了神智,张氏与夏氏,都不是什么有智谋的女子,被火一吓,忘了蒋氏存在也同样有可能。
  总之就是当蒋氏发觉起火时,火势已经无法控制,即使有几名太监泼了性命救人,蒋氏仍然受了不小的惊吓,据说被烟呛到了肺部,人还没脱离危险。
  火灾中被烟熏到本来就很危险,加上医疗水平确实不高,蒋氏的身体也不是太好,这一场火灾下来,人真的可能没命。杨承祖赶到时,嘉靖的面色铁青,两只眼睛布满血丝,那模样像极了一头恶兽。
  杨承祖抢步磕头“臣防范无方,累慈庆宫遭了回禄,请万岁责罚。”
  嘉靖的嗓音已经嘶哑,抬了抬手“起来说话。朕叫大哥过来,不是要责罚的。这种事,怪不到你头上。就算厂卫再怎么能干,手也伸不到皇宫里。朕不是昏君,大哥不必如此紧张。现在火势已经控制住,不过慈庆宫是保不住了。一些宫殿,几个宫人,这都是小事情,但是母后的事,你应该听说了吧?”
  “万岁放心,太后吉人天相,又万岁鸿福庇护,必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一关,太后她老人家,一定闯的过。”
  “多谢大哥宽慰,这种话,还是留给我皇姐那里去说吧。她就在那边陪着母后,随后防范不测。朕把你叫来,是有另一件事吩咐,朕现在能信任的人,只有大哥你一个。我要你不惜一切代价,查清火灾原因,给朕和母后一个交代。”
  “臣遵旨。”杨承祖磕了头,但是没动地方“陛下,不知哪位公公,与臣同办此案?”
  “公公?不,朕没打算派太监。宫里的太监,有一些是前朝遗臣,朕信不过。还有一些人,他们一心想要讨好朕,让他们去查,只会按着朕的想法,拿出一个张氏那边,有人蓄意放火的结果出来。朕这次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要一个真相,我想搞清楚,这次的事,到底是一个意外,还是故意为之。紫禁城内,宫闱重地,如果也有刀光剑影,朕如何睡的安稳?”
  这次事件恶劣程度,不单单在于蒋氏的生死,更在于深宫大内是否还能保证安全。嘉靖本来就是一个安全感不足的人,经历过卫辉大火之后,他对于火灾有着一种病态的敏感心理,这次慈庆宫的火灾,恰好刺激到了嘉靖这根脆弱的神经。他现在担心的不光是母亲的生死,更担心随时随地出现第二把火,烧到他的乾清宫。
  在此时此刻,他的愤怒和恐惧很难说哪个情绪更重一些,如果连皇宫大内都不能保证安全,放眼天下,怕也找不到安枕之地。至少在当下这个时间段,嘉靖是没有诬陷或是借题发挥的想法,只想搞清楚真相。
  “朕赐兄长金牌一面,如朕亲临,上至张圣母,下至宫人,大哥皆可询问。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金牌是早就备好的,杨承祖接过来之后,挂在腰间,又问道:“太后的身体?”
  “陶神仙在为母亲设坛祈福,向天求寿,太医们也一直在忙,希望母后可以转危为安。大哥,答应朕一件事。”
  乾清宫内,只有君臣两人,嘉靖的声音放的很低,除了杨承祖外,不会有第三个人听见。“如果母后这次有个三长两短,不管真相如何,都替朕送老乞婆下去。”
  “臣遵旨。”
  蒋氏的身体,暂时轮不到杨承祖关心,他也没办法对蒋氏的身体给予帮助,不过离开乾清宫后,还是到蒋氏那边看了一眼。永淳哭的梨花带雨,肩膀不停的抽动,一见杨承祖过来,想过去打个招呼,但随即意识到场合不对,不敢多说什么。
  永寿比她大方一些,走出来道:“太医们还在想办法,大都督有心就好,等到圣母醒过来,本宫会把大都督过来探望的消息回冰。这里你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先去做事吧。”
  她表情冷漠,态度上也显的高高在上,等杨承祖转身离去时,罗素芳却悄悄跟了过来“公主有话,让大都督放手去做,太后的身体……现在还说不好。她老人家被烟呛的有些厉害,太医们也不敢保证能救的好。公主心里也难过的很,她让奴婢带句话过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罗婆,这事我有数了,审问这事,要不还是您帮忙吧。”
  张太后那边,肯定是不能用审的,那些宫女太监,也没什么关系,惟独正德遗孀夏皇后,年纪也不过三十出头,如果只是杨承祖来问话,确实不怎么方便。可是让别人帮忙,又缺乏足够可靠,又能托付重任的帮手。
  罗婆摇摇头“大都督,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陛下给了您这个差使,就是不希望您借助别人之手,不管是奴婢,还是其他的宫人,您都不要再叫。您是聪明人,万岁的意思,您应该明白。”
  杨承祖被蒋氏的身体和慈庆宫的火灾,搞的有些慌乱,这时罗素芳提醒,他才醒悟过来,天子给自己这个差事,就是要让自己问夏皇后的话。张氏一向管理宫廷甚严,让自己这么个大男人去问夏氏这个未亡人的话,实际就是要打张氏的脸,顺带坍正德的台。
  联想到几年间,有关正德荒唐事的消息在民间迅速传播,这中间自然少不了上层的授意。现在想来,恐怕根子却在这位至尊身上,这次自己这个恶人,怕是一定要做。


第九百五十三章奉旨凌弱(一)

  慈庆宫的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自身的宫殿是保不住了,好在今天晚上风不算太大,火没烧到其他宫殿,已经算是万幸。风中传来东西烧焦的味道,隐约还有哭声。张佐带领着一批宿卫太监,如狼似虎的将一批宫人拖出来,身上上了绑绳,时不时以拳脚殴击。
  厂卫的人,在天子特许后,也已经赶到慈庆宫这里,着手对起火原因进行调查。平日里,京师里几大机构之间,对于案子是要抢的,可是真到了这种大案面前,大家的态度就变成了能推就推。宫廷的水太深,即便是大人物牵扯进来,说不定也要惹上无穷的手尾,自然是能避则避。
  张佐现在司礼监做秉笔,又兼御马监掌印,宫禁安全是他负责,这样的事情一出,他是逃不掉的。本来正在愁眉苦脸,想着该怎么逃脱惩罚,杨承祖拿了金牌过来,不啻于天降救星,因此宫廷禁卫武力第一时间,就为杨承祖开道。
  起火的事怎么调查,杨承祖实际没有什么头绪,他没学过侦察,本体的家传的功夫里,也没有应付这种场面的经验。好在厂卫里奇人异士多,本就有不少精通此道之人,秦何两人,又都是刑部名捕,对于侦破这种案子更是驾轻就熟。虽然天还没亮,但是这些人已经进入废墟里,开始了翻检调查,杨承祖则带着一部分人,开始了对慈庆宫众人的询问。
  留在张太后和夏皇后身边的,只是一些年老失势的宫人,还有一些,就是张佐安排过来的耳目。当初张太后威风最盛时,整个皇宫的太监宫女,几乎都为她所用。但是这几年时间,嘉靖对于稳固自己后方的工作做到很到位,太监宫女大幅度的换血,皇宫中可以称为张太后心腹者,就已经只有几十人了。
  比起强势的婆婆,夏皇后能用的人本来就不多,正德与她关系冷淡,夫妻甚至没有圆房。她这个名义上的皇后,在正德在世时,就不怎么受宠,等到正德死后,日子就更难过一些。
  在南京,有她家的一些亲族,杨承祖的海贸和新军操办中,也有夏家的人出来掣过肘。可是这么一位皇后实际没什么用,那些皇后家人,甚至还不如一般的地方官好用,倒也没起到什么作用。
  夏后和张太后沾亲,婆媳关系还是可以的,但是日子过的不好,正德不宠幸她,丈夫死后,嘉靖继位后,对她这个嫂子也不怎么放在眼里。吃喝用度虽然还能保证,可是宫里的存在感极低,上面有张太后,真正怕她的人不多。于广大宫人而言,这位前皇后更像是这皇宫里的一件会走的家具或是喘气的布景,没几个人真正尊敬她。
  正德初死时,她靠着皇后身份,手上还抓了一部分人马,还曾追杀过刘五儿,可现在,她身边只剩了一名亲信宫女。为了落她的面子,那名唯一的亲信,是当着她的面,被几个身强力壮的粗壮宫女拖拽出去的,表面上说是协助调查,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个宫女铁定是回不来了。
  那名宫女拼命的挣扎着,抗拒着,高喊着娘娘救我,然后被那几个宫人一路拖拽而出,双手紧抓着地面,十指的指甲生生磨掉,血肉在金砖上,留下十条直线。
  杨承祖大马金刀的与夏皇后对面坐着,按说他一个外臣还是个男子,是不能与皇后对话的。即使要说话,中间也要隔上帘子,身边还得有宫人伺候。可是在嘉靖的授意下,现在房间里,只有这一男一女,更没有什么珠帘隔绝,让杨承祖得以看清楚这位皇后的样子。
  夏皇后的个子中等,看上去正好是恰倒好处的那种身高,能够成为皇后的人,相貌不会太丑,虽然出身小门小户,但是经过仪态培训之后,皇后娘娘的表现也不会太失礼。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已经与这间房间融成一体,那位宫女的惨叫与哀号,对她没有什么影响,也不见她开口求情。
  头戴凤冠,身穿黄色大衫外罩锦缎霞帔,由于衣服宽大,看不出她的体形。但是给人的感觉,总让人觉得她很瘦弱,如同一朵在黑暗中逐渐枯萎的花朵一样,这位丽人的大半生命力,似乎已经被皇宫大内所吞噬,现在剩下的,只是一具空壳。在这个夜晚里,面对这位曾经下旨追杀过刘五儿的皇后,杨承祖心里却没有多少恨意,只是觉得,她有点可怜。
  他甚至想起来孙雪娘,若干年后的雪娘,会不会也像这个夏皇后一样,在深宫中逐渐枯萎,无声无息的死去?希望她能活的比夏皇后幸福一些,否则自己,就真的害了她一生。
  “娘娘,您身边这位宫娥的事,确实对不住,几个奴婢手上不知礼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