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王侯-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姑点了点头“好多了,多谢公子你义伸援手,要不是你,我就不知道该怎么样了。那些和尚凶神恶煞,庙里还有十几个武僧,你可要小心些。那些和尚棍棒了得,可不要吃了他们眼前亏。”
  两人边说边走,从后门回去,铁头等人不放心,已经找了过来。见二人走来,忍不住朝杨承祖连打手势“杨哥果然厉害,抽眼不见,就把小师娘搭上了?我们就说么,要降住这样的妇人,非杨哥不可。”


第二十八章争田(二)

  杨承祖顾不上和他们瞎扯,只说了方才有几个和尚前来调系苗氏,吃自己打跑了,要小心着和尚再来,要他们做好准备。
  这些人若是在头一天听说此事,心里多少要犯点嘀咕,毕竟河南的和尚不是好惹的。可问题是今天他们刚刚从漕帮拿了份钱,觉得自己已经是爷字号的人物,心理上先有了三分优势,再加上又喝了不少烧酒,当下把胸脯拍的山响。
  “杨哥你放心,不就是一群和尚么?这成福寺的底细我们也清楚,武僧不过二十余名,纵然全伙到此,也不够咱们打的,跟着杨哥走,不管是谁我们也敢打。”
  他们的白蜡杆都放在卫里,不过铁家既是练家,又开着场子教徒,兵器倒是不愁,这干人等各自寻了应手的棍棒,只待和尚找上来撕打。可是直到了半夜时分,也不见僧来,王铁头笑道:“哈哈,敢情这成福寺的和尚只是纸老虎,真要是有人与他们放对,他们自己就先怂了。”
  那念经的道士这时已经下了法台,有人端过一碗饭送过去,见他举起筷子如风卷残云一般吃个干净。那苗氏上前道:“道长,这法事还没做完吧?咱们说好的,可是要做三夜。”
  “我知道,我知道。这位大嫂你放心,我陶某说话最是算数,不像那些无良和尚一般说了不算,说是三晚,就一定是三晚。只是贫道虽然道法高深,可还没修行到辟谷的地步,该吃得吃,该有三急还是得有。我且去解一解,稍后便回,收了你的钱,就要把事情做好。”
  杨承祖见这道士四十开外,生的国字脸,八字眉阔目,直鼻方口,三绺长髯散在胸前,乃是个极有威风的相貌。说起来,倒也有些道骨仙风的味道。只是一身道袍浆洗的发白,几个地方还能看到补子,看来这日子过的不算甚好。
  等他走了,杨承祖见铁家的宾客散了多半,也就少了些顾忌,凑过去问苗氏道:“这道士听口音,似乎不是咱们本县人,你家里现在只有女眷,可要加点小心,仔细他是个坏人。”
  那苗氏点头道:“杨大老爷说的极是,这道士姓陶,听他自己说是湖广人,这人的眼睛看人极不老实,奴家只是贪他收钱便宜。若是大老爷你在这,我想这道士是不敢放肆胡为的。”
  她那股柔弱的味道,再加上软语哀求,还真让人不好拒绝。杨承祖只好笑道:“左右天晚了,我就替铁头守一晚上,明天天亮的时候,同着你们铁家的族长,咱们有什么话再慢慢说。”
  苗氏这几天担惊受怕,眼下总算来了主心骨,心里大为安定,也就陪着杨承祖多聊了一阵,又去取了茶来为他解渴。铁头等年轻人在远处比比画画,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忽然只听远处传来杀猪也似的叫喊“杀人了!和尚杀人了!”接着这声音猛的就断了,与方才苗氏求救的情形十分相似,可是这声音,怎么一股湖广口音?
  “是那道士!”杨承祖劈手拿了一条棒,朝着发声的地方奔去,铁头等人见他出动也不怠慢,各自提了兵器后跟。果然,就见厕所方向,十几颗闪亮的光头正围着一人殴打,边打边道:“让你这牛鼻子不长眼,居然敢来抢佛爷的生意,难道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么?惹的佛爷发怒,把你捆起来沉了黄河,也叫你知道知道,佛爷的手段。”
  那被围殴之人,嘴里似乎塞了什么东西,想喊喊不出来,只是发出阵阵呜呜之声。杨承祖一声怒喝:“好大胆的贼秃,铁捕头死丧在地,你们就来闹丧,难道是欺铁家无人么?左右,与我打散了!”
  他一声令下,那些少年哪还管那许多,提了棍棒劈头打去。这十几个和尚手里没拿兵器,人数又少,登时被打的落花流水,抱头四散而逃。杨承祖道:“给我拿几个活的,我后半夜也好有个消遣。”
  这些人都是锦衣子弟,有些家传的手段,不多时就捉了四五个和尚,捆了个四马倒攒蹄,口内塞了布团,不让他们发出声音,俱都塞到了柴房里。那边有人奔过去,见被打的果然是那陶道人,连忙扶他起来。
  这陶道人倒是比苗氏强的多,四十多岁的人,被十几个年轻和尚殴打,却是没受什么大伤,最要紧的是,他挨打时晓得护住头面,脸上没落下伤痕,不影响稍后做法。
  至于那道袍虽然被撕破了几处,可是这道士甚有办法,简单收拾几下,就让外人看不出其残破形状,看来类似情况遇到的多了,早就有心理准备。
  他起身之后忙给杨承祖施礼道:“救命之恩,不敢言谢,贫道今后定要为施主早晚打醮祈福,保佑施主高官得做,骏马任骑,美眷如花,金银无数。”
  杨承祖笑道:“多谢道长好意了。您这套说的精熟,一看就是在江湖上常打滚的吧,怎么这么不留神,被这帮和尚给伏击了?”
  那道士摇头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老虎还有个打盹的时候,何况是人。我也没想到,这帮家伙居然藏在茅厕外面打埋伏,大意了,大意了。其实贫道出身龙虎山,学的是正一道法,若是让我做起法来,五雷天罡正法连妖精都灭的了,何况几个光头?到时候我踏罡步斗念动真言,几个天雷下去,这几个秃驴,一下一个,全都劈成灰。又或者我拿我的法剑,配合符水,什么样的光头,也挡不得一击。”
  “免了吧,您这天雷下来,这房子就没法住了。您就发发慈悲,可怜可怜铁家的房子吧。还没请教,道爷您尊姓大名,如何称呼?”
  那道士道:“不敢,贫道姓陶名典真,乃是龙虎山雪崖真人的至交,师从上清宫范真人门下,学了满身的道术,想要为国出力。奈何现如今道门不兴,就只好做这营生,赚点钱糊口,不想秃驴们有如此多的田产还不满足,连这点小钱都要抢,简直混帐透顶。早晚有一天,若是我道门当盛,非要把寺院改成道观不可!”


第二十九章争田(三)

  杨承祖前世不是什么历史爱好者,对于大明历史了解有限,只是因为他是京剧演员,于戏文十分了解,从中大概知道正德、嘉靖等人以及部分历史上的大能。可是陶仲文这名字,他却是有印象的。
  当初他听别人聊嘉靖皇帝时,指出其一大荒唐事就是前后让邵元节、陶仲文两个道士担任礼部尚书之职,说这简直就是胡闹,哪有两个方外人可以当尚书的道理?不过根据杨承祖结合现在这身体的记忆分析,八成这两个道士只是享受尚书待遇,并且有礼部尚书加衔而已。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搞明白大明加衔、实授、坐堂官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陶仲文都是未来大明朝廷中一颗分量不轻的棋子,换句话说,是未来皇帝的亲信,他怎么现在就混成这倒霉德行?陶仲文怕对方看不起他,忙道:
  “说来,贫道其实也是官府中人,湖广黄梅县户房的管年,也是经制吏员啊。只因为爱好神仙之道,不想受世俗束缚,这才挂冠而去,游走天下,只求飞升成仙早得正果,功名利禄于我而言,不过过眼云烟而已。”
  “经制吏不当,去做神仙,道长,在下是锦衣缇骑,您既是官场中人,就该知道我们吃的是什么饭。跟我说假话,您觉得有用么?”
  天色昏暗那陶仲文的脸色看不出来,只是他沉默了片刻,才道:“其实这一饮一啄,都是天数。实在是那县令混帐,明明是自己搞不清状况,却非要把亏空落在贫道头上,这天下间哪有这种道理?”
  他爱好神仙方术,于公事上就不怎么认真,而这个时代,大明的官场已经开始了怠惰风气。县令带着师爷跑出去风花雪月,不干正事,还能落一个宽政爱民的称号,比起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知县,风评不知要好多少。
  不过这有个前提,是下面的吏员得得力,不能说主官去逍遥,下面的吏员也有样学样,那样就要出大问题了。
  陶仲文经手的帐目里出了一个大纰漏,包赔这笔损失就将家产耗了个七八,又丢了差事,只好四处游方,只是眼下道门整体不盛,就是游走天下,盘缠也大成问题,只好搞起了降价经营,就连超度亡魂的活都接了。
  这倒不是说道门就不能超度,比如在另一个时空中,从清朝开始,道门就逐渐承接超度的工作。可是眼下大明朝,实在是没有多少道士干这个,他又选在了佛门力量极为兴盛兼之武力强悍的河南跟和尚抢生意,连杨承祖都得佩服其胆肥。
  陶仲文道:“我本来是想进京,为天子分忧,为朝廷出力的。哪知那些光头把持了言路,我根本就觐见无门。杨大老爷,你们锦衣卫可以密奏万岁,直抵君前,连通政司都不用经过,要不然,您帮帮我的忙?只要这事成了,万岁重用于我,我必然对杨大老爷有厚报。”
  “这事不急,现在天家信的是佛,你们道门的典章不怎么感兴趣。你且先去把这法事做完,我们有什么话再说。我去审审那几个和尚,问问他们是什么意思。”
  陶仲文道:“这后半夜也没几个亲友了,这法事耽搁一会没什么,我跟您一起去审审,我好歹也是公门出身,对这审问之道不算外行。再说,贫道能写一笔好字,记录口供是个老手,能给您帮忙。顺带打那帮秃驴一顿,出口心中恶气。”
  杨承祖心道:你给我帮忙是假,想要打人才是真的吧。摇头道:“你先安心去超度亡灵是真,我这边把口供审完了,你再慢慢打,总有的是时间。”
  铁家没有什么刑具,可是这干少年都是锦衣家学,谁还没有几手祖传的手艺?因陋就简,对付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和尚自是绰绰有余。而且锦衣与衙役不同,也不不讲什么毛竹板子打人,专一是往疼的地方招呼,几个和尚杀猪似的叫喊,两道大刑没用过来,就已经高喊道:“有招,有招。”
  原来这群和尚都是成福寺的文僧,奉了住持法谕前来小铁庄弘扬佛法,保护僧产的。成福寺眼下为了让僧人们能够全心全意为寺里做贡献,出台了不少奖励机制,像他们若是能把那三十亩地收回去,这三十亩地的租金里,就有三成归他们,还能享受一次公款报销的五竹庵一日游,与师太切磋一下藏边佛法。
  按说这活交给武僧最为安全,可是多个人分,这利润不就更薄了?再说想来铁家不过孤女寡母,铁中英人缘又是那般,铁家宗族不是成福寺的佃户,也是对铁家没有好感的,自己前往没什么问题。
  可是到了地方,先是在后门那里遇到个煞神似的锦衣卫,又见到是个道士在上面超度亡魂,这未免欺人太甚。超度亡魂的法会赚的多少放一边,这是和尚的传统势力范围,哪能容道士入侵?事关法统,不可轻视,唯以铁拳以护佛门尊严。不想流年不利,居然又被这伙锦衣给捆了
  杨承祖道:“你们这次收地,到底想了哪些手段,给我一一分说明白,谁要是少说一个字,可仔细本官的手段。教你们个乖,我带的这些人,没一个是锦衣正职,全是军余,不在编制之内。打杀了你们,最多是给他们来个革职,可他们本就没有军职,有什么可革?今天革,明天招,你们要是愿意拿自己的命,兑掉他们一个军余身份,我没意见。”
  这些和尚毕竟都是文僧,哪里有此胆量,当下是把所知之事一一招认,只求杨承祖高抬贵手,千万不要下死手。也有个和尚略微硬气一些“杨大老爷,你们锦衣缇骑可不该插手地方之事,尤其铁家本就是我少林门人,你们胡乱干涉,只怕将来闹大了,谁脸上都不好看。若是有什么产业纠纷,也该由县衙门解决,不该由你们锦衣卫解决啊。”
  杨承祖点头道:“说的好!这文化僧就是和武僧不一样,讲起道理,头头是道,说的蛮有道理。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这位大师修为高深,与普通僧人不可一样对待,今天晚上给我卖力伺候些,只要不打死怎么都成。我去外面找你们的小师娘聊聊,待会陶道爷回来,这个和尚交给他出气就是。”
  说完话又朝一个和尚的肚子上猛踹一脚“我看你就眼熟,方才后门那四个人里有你没有?没有?你是说本官认错了,来啊,这个也给我格外打重一些。”


第三十章争田(四)

  苗氏听说杨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