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檐-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是武将,如今盛世太平,少不得中年发福,又或是索尼这般,精明得连脸都瘦得凹下去。
  “各位都是朕和大清的股肱之臣,朝政的中流砥柱,或战功赫赫或文采博学惊天下。”福临淡淡一笑,“你们,难道害怕一个弱女子,抵得过千军万马朝堂政治,能颠覆一个国家?”
  众人皆沉默不语,好不容易有个骨头硬的,强行说:“皇上,臣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提醒皇上以国为重,是臣等的职责和使命。”
  “先帝病弱时,不愿耽误朝政,但朝廷之事,岂能轻易假手他人。”福临冷然道,“彼时皇太后一心为先帝分忧,又不愿招惹类似你们这些人的口舌是非,只能委曲求全,堂堂皇妃佯装成宫女,伺候在先帝左右。这件事,知道的人,往前站一步。”
  气氛紧张,但渐渐有人挪动了脚步,索尼鳌拜等,都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福临道:“历朝历代,多少太后垂帘听政,乃至把持朝政,然到如今顺治十三年,大清入关十二载,皇太后可曾干涉过朝政,你们看不见吗?今秋颁布的《内则衍义》,亦明令禁止后妃干涉朝政,各位大臣都曾传阅,也是朕盖了章的,你们可还记得?”
  “是……”众人应道。
  “贤妃在乾清宫,不过是伺候笔墨,从未干涉朝政,各位若好奇,现在去看一眼如何?”福临问。
  众人不敢抬头,也一时没人吭声。
  福临再道:“外头的人谣传,你们就信了,他们连乾清宫的门宽几尺高几仗都不知道,胡言乱语的话,你们就信了?偏偏……不信朕的话!”
  大臣们纷纷跪倒,自然本就不是人人都反对这件事,见皇帝动怒,纷纷说这点小事,请皇帝息怒,他们必当肃清谣言,还贤妃清白。
  “贤妃自有清白,何须你们来还?”福临转身道,“不仅是朕,往后代代帝王,后妃皆可入乾清宫侍奉笔墨,但绝不能干预朝政,这件事,就从朕这里开始。”
  众臣俯首称是,福临又道:“太后当年的委屈,随着先帝而去,太后亦不愿再提起。但朕于心不忍,今次既然提起来,朕要上太后尊号,以表太后对大清之功,着礼部建奉先殿,供奉每一代帝后神龛。”
  众人山呼万岁,福临负手而去,但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眸冷冷一笑:“想来,你们是觉得贤妃身份低微,配不上这乾清宫的庄重。既然如此,朕加封董鄂氏为皇贵妃,礼部草拟诏书,三日内呈于朕过目。”
  大臣们一个个抬起头,惊愕地看着皇帝。
  贤妃八月下旬进宫,到如今不过月余,堪堪几十天的功夫,就从妃跃升为皇贵妃。想来内宫之中,除了几位科尔沁的蒙古妃之外,满洲八旗女子中,唯有董鄂氏是进宫就封妃。
  更何况,她还是个寡妇。
  但大臣们,都不能拿寡妇说事儿,一则满人本就不忌讳,再则先帝最宠爱的宸妃,就是二十六岁来嫁的寡居之人。再如何不满,也不能戳先帝的脊梁骨。
  随着朝会散去,皇帝要册封董鄂氏为皇贵妃的消息,迅速散开,彼时元曦大病初愈,到慈宁宫请安问候,陪伴太后在佛堂诵经,正坐得腿脚发麻、瞌睡连连,忽然听得这消息,顿时困意全消。
  玉儿轻轻一叹:“皇贵妃啊。”
  苏麻喇一脸尴尬:“是,皇贵妃。”
  玉儿道:“皇上要不要,将她姨母的封号,借来一用?”
  佛堂中,安宁无声,许久,玉儿问:“元曦,你知道历朝历代,有哪些皇贵妃吗?”
  元曦欠身道:“太后,皇贵妃这个称号,从明朝才开始,往前并没有这个封号。”
  “可不是吗,人家都知道,要把皇后和妃嫔区分开。”玉儿要起身,元曦忙来搀扶,结果倒是玉儿没什么,元曦因为腿麻,自己把自己绊倒了。
  “你啊。”玉儿笑了,伸手拉起孩子,“元曦,你想要那样的封号吗?”
  元曦摇头:“只要能伺候太后,臣妾有没有封号名分都无所谓。”
  “那皇上呢?”玉儿问,“你病了的那天,皇上去景仁宫看你,你为什么闭门不见?”
  元曦松开手,退后几步跪下道:“太后,臣妾能说实话吗?”
  玉儿颔首:“说吧。”
  元曦早就想清楚了,平静地说:“一时拥有注定会失去的东西,患得患失忐忑不安,不如永远都不要来得太平踏实。”
  玉儿蹙眉,内心沉重不已,又欣慰于元曦的冷静。
  元曦道:“眼下,皇上对臣妾,不过是一时愧疚一时怜爱,过了一阵,天下太平,臣妾很自然地又要靠边站。凭什么呢?倘若是臣妾装病耍性子换来的,也罢了,可偏偏不是,臣妾更不稀罕。”
  元曦叩首,恳求道:“太后,请允许臣妾永远侍奉在您的左右,哪怕失去帝王恩宠,也能仰仗您的庇护。臣妾不愿做个可怜人,不愿被后宫妃嫔乃至奴才们欺负到头上。”
  “你这孩子,要什么,不要什么一贯都清楚得很。”玉儿道,“这点小事,我能不依你吗,起来吧。”
  元曦眼中含泪,紧紧咬着唇,玉儿捧起孩子的手,轻轻抚摸那细嫩的肌肤,安抚道:“你若真能拿得起放得下,反是你的造化,还记得我说过吗,这天下可不是只有儿女情长值得稀罕,女人家在世,难道就图个男人的心?可笑至极。”
  “是。”元曦神情坚定,“太后,臣妾放下了。”
  玉儿道:“但放下的,是你的心,面上大可不必如此强硬,皇帝对你的好,你照单全收,他想不起来的,你就别计较。你说呢?”
  元曦老实地说:“太后,只怕臣妾装不来,或是装得久了,心更累。”
  玉儿笑道:“不用装,你别撵他,就是了。”
  说到撵人,曾经是皇帝和元曦之间的乐事,那会儿元曦还在角落里住着呢。
  那时候的她,那么胆小,那么傻,把福临看做是天,她曾说过再也不会撵皇帝,到头来,还是辜负了。
  “额娘……”此时,玄烨从外头跑来,他可好些日子没见过母亲了,脸上还带着熟睡时压出的印子,身上热乎乎的,就往元曦怀里钻。
  “玄烨,这些日子,在慈宁宫乖不乖?”元曦蹲下来,为儿子整理衣衫,“今晚跟额娘回景仁宫去住,好不好?”
  玄烨笑得眼眉弯弯,额娘给穿戴好了,他便来拉祖母的手,嚷嚷着饿了,要皇祖母一道去吃早点。
  可是才走出门,就有门外的太监来通报,说几位亲贵大臣要见皇太后,还有留在京城的科尔沁王公。
  玉儿蹙眉:“这才多会儿,他们就来了?”
  苏麻喇在边上道:“只怕是为了皇贵妃一事。”
  玉儿懒得理会:“你去打发吧,他们怎么什么事都要管,闲得慌。”
  元曦抱着玄烨,仿佛没听见这些话似的,其实她心里明白,太后必定更明白,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皇贵妃就取代了皇后。毕竟就算在明朝,皇贵妃也常常是用来册封新后的跳板。


第539章 别生朕的气

  皇帝当庭宣布要册封贤妃董鄂氏为皇贵妃,那就绝不是开玩笑的事。
  皇贵妃位同副后,持金册金宝,地位显赫,在明朝,除了几位格外得宠的妃子被册封为皇贵妃外,大部分则是为了封后做准备。
  明朝这才过去多少年,那会儿的事,还在老百姓之间流传。
  而当今皇帝,当初大婚两年就废了皇后,这次贤妃进宫才一个月,即册封皇贵妃,谁都觉得,皇帝是在为将来封后做准备。
  坤宁宫里,新皇后呆呆地坐在明窗下,病愈的元曦前来向皇后请安谢恩,她淡淡一笑,请元曦起身。
  宫女们来奉茶,皇后的人与元曦都熟,也知道佟嫔是一贯帮着皇后的,便问元曦:“佟主子可知道了,皇上要册封承乾宫为皇贵妃的事?”
  元曦颔首,接过茶,皇后撵她们道:“下去吧,别多话,告诉他们都别多嘴。”
  宫女们撇撇嘴,也是不满皇后太软弱,可也实在没法子。
  “其实……是太后要臣妾来向娘娘传句话,请娘娘放心,绝不会有人动摇您的皇后之位。”元曦捧着茶水,恭敬地说,“臣妾也会一心一意,守护娘娘。”
  皇后眼中含泪,苦笑道:“其实我在来北京的路上就想好了,只怕早晚是要被废了的,姑姑她那么美,都没能留住皇上的心,我这样样貌平平的,又有什么资格。他若要废了我,我别无他求,只希望皇上能把我送回科尔沁,对外人就说我死了好了。”
  元曦放下茶杯,跪下道:“娘娘,您千万别这么想,还有太后娘娘在呢。更何况,惠妃娘娘和靖妃娘娘,是您的妹妹和侄女,她们还要您来守护。”
  皇后摇头:“我连自己都保不住,怎么守护她们呢。”
  元曦说:“娘娘,您不信太后吗?”
  皇后抿着唇,眼泪颤颤地滚落下来,她自己拿丝帕擦去后,嗓音沙哑地说:“到时候,一个要废我,一个要保我,母子俩天崩地裂,我就罪孽深重了。”
  这话说的,元曦的心也凉了半截,她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而到时候,她和她的玄烨,又该如何自处?
  不论如何,好说歹说地把皇后哄平静下来,元曦嗓子发干,只想回景仁宫可以毫不顾忌地大口大口喝水。
  辞别皇后,从坤宁宫侧门出来,见太监宫女正往承乾宫送东西,不知道皇帝又赏赐了什么,据小泉子说,这光景在承乾宫几乎天天能见着。
  她带着自己的人回去,就快走到景仁宫门前,忽然听见皇帝的声音,在后头喊她:“元曦。”
  元曦的心一颤,调整情绪,转身来,笑盈盈地看着皇帝。
  福临大步朝她走来,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人,说:“这次苦头大了,瘦了不少。”
  元曦笑道:“这下入冬后,天天涮锅子吃,也不怕胖了。”
  福临道:“嘴巴贫也罢了,身体可不许胡闹,昨天朝鲜送来些野山参,他们自诩是极好的,朕叫他们拿些来给你,泡茶喝。”
  元曦不以为然地说:“咱们东北的大人参,不比他们强吗?臣妾不稀罕,皇上留着打发别人好了。”
  福临嗔道:“要拿几件好东西到你眼前来显摆,还真不容易,佟图赖恨不得把佟家的金山银山都给你搬来吧。”
  元曦一如往日般,嬉笑开朗,不提那三日看戏的误会委屈,不提这半个多月卧榻休养的清苦。
  正如她那夜不见皇帝,是不想要皇帝的施舍,不想要让皇帝觉得自己可怜,她继续好好扮演她的“宠妃”,让皇帝觉得省心安逸,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分量。
  而在福临眼中,元曦爱穿鲜艳明媚的衣衫,与承乾宫的清素淡雅,仿佛冰与火的不同。更让他欣慰的事,再没有人,比元曦更懂事,更叫他心里舒坦。
  自然,愧疚也是有的。
  此刻元曦笑着请旨,说想见见家兄,福临一口答应:“往后不必过问朕,大大方方地让他们进宫,你觉得不妥当,就去和皇后说一声。”
  元曦谢恩,目光朝皇帝方才来的地方看了眼,那些人没有跟过来,还在那儿等着,显而易见,皇帝是要往后面去。
  “皇上,太后命臣妾回景仁宫歇中觉,说要再悠着些养上一个月,皇上,臣妾就不留您喝茶了。”元曦笑着就往后退了两步,故意做出撵人的手势,“皇上赶紧走吧。”
  福临睨她一眼,可心里明白,元曦聪明。
  他从不反感元曦的聪明,正如曾经也不讨厌孟古青的精明一样,只是孟古青的精明把他们的关系逼入了绝路,而元曦,永远都捧着他。
  他也会担心,有一天,元曦再也不愿捧着他,那必定不会是元曦的过错,而是他不好。
  福临径直往门里去,元曦赶紧追过来,皱着眉头不满地看着皇帝,福临却一笑:“别生朕的气,元曦,别生朕的气。”
  在坚强的心,终有柔软之处,何况元曦放下了对帝王恩宠和感情的痴恋,她并没有放下福临呀。
  她忍不住眼圈微红,福临带着她进门,避开宫女太监的目光,将人儿搂在怀中,轻轻抚摸她的背脊。
  “都是朕不好,委屈你误会你,拿你来撒气。”福临说,“元曦,别生气了,好不好?”
  可是,来不及了,这样的怀抱,这样的哄人的话,甚至这份感情,元曦觉得自己都要不起了。
  她可以装作很感动,但不能自欺欺人,守着最后这点恩情,做好一个“宠妃”该有的样子,才能真正地保证,她和皇帝的“长长久久”。
  “那我睡着了,皇上就离了吧。”元曦眼角还噙着泪,鼻尖通红,软绵绵的声音楚楚可怜,“等臣妾养回了精神和体力,再伺候您。”
  福临答应,捧着她的脸颊说:“是朕欺负你了。”
  元曦笑着摇头,扭动了一下,把脸埋在皇帝的胸膛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