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岐黄大宋-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赵婧眼中殷切的神情,李唐只觉喉头发苦,权衡了一阵子之后,李唐还是下了决心:“殿下,此疾恐有些棘手,微臣要和几位太医商量一下才能作答。”
    赵婧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其实,由于李唐的屡次相救,她现在面临绝望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唐。虽然这治病的事情和她前面的两次遇险,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她还是不由自主地相信李唐会有办法解决此事的。但这一次,李唐却让她失望了。
    随即,赵婧的心中又生出一丝歉意。方才她曾经将这些太医说成“废物”,可李唐也一样束手无策,自然也是废物了。
    就在这尴尬的时候,忽听向太后的声音说道:“算了,既然李爱卿也无法可医,就罢了。反正,老身活了这把年岁,现在追随先帝而去,也不算是夭寿了。况且,老身这一辈子什么样的荣华富贵都享受过了,不管是吃的,穿的,住的,用的,无一不是这世上最好的,老身走到哪里,人人毕恭毕敬,想起这份荣耀,也足够了。咱们身为女子的,能在这青史里面留下那么一笔,比起男人来,又要难很多了。老身能得如此荣幸,也是再无遗憾。”
    她这番话,自然是说给赵婧听的,李唐听了也是暗暗点头,一个人能有心境,实在难得。赵婧连忙弯下身子,抓着向太后的手,道:“您老人家休要胡言了,六哥是一国之君,不怕找不到能治您老人家病的奇能异士。”
    “是啊,母亲您但请安心养着便是,这病,依儿子看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依朕看来,上天给您老人家加这一场病,别无他意,就只因您老人家为咱们儿女的事情操劳过甚了,上天这是借此来逼迫您老人家好好将息呢!”一个声音远远地从外面传来,越传越近,等到那“呢”字传来的时候,那声音已经到了李唐的耳边。而就在他的眼前,赵煦一脸笑意地站住。
    向太后的脸被帷幔遮住,众人看不清她的脸色,但从她的语气来看,她对于赵煦的到来还是很高兴的:“皇帝来了,你今日怎么有遐过来?”
    赵煦笑道:“这几日因为辽、夏两国使者来朝,一直都在为这件事情忙着。方才两国使者都已经回去了,总算是闲下来了,便立即来看看母亲,母亲感觉可好些?”
    李唐看着赵煦无害的笑容,心下暗暗发寒。看来一向以来,自己都有些小看赵煦了,此人脸皮极厚,出手极狠,居然能把“笑里藏刀”四个字演绎成这样的情状,实在是令人恐惧。
    向太后一听赵煦忙完了国事,立即便来看自己,也是欣慰的很。她笑道:“你能有这份孝心,老身就安慰得很了。你自己身子也不好,自己也注意将息一些,那些国事能交给下臣们去办,就都交给他们去办。你父亲当年说过,做皇帝的,不是比能干,而是比用人。一个皇帝若是自己累,而群臣却闲,不论他如何操劳国事,也只是一个没有识人之明的昏君而已。你可不要成了那样的皇帝,知道吗?”
    赵煦连忙虚心受教:“母亲教训的是,儿子一定谨记在心!”
    向太后见赵煦如此听得进劝,欣慰的很,又说道:“你还是多去看看皇后吧,她不是进宫之后一直有恙在身吗,这可不行说起来,老身也已经三年没有见过她了,都差点忘记这孩子长什么样了。原本以为她这次回来,老身总可以再见上她一面,想不到她也和我这样老太婆一般病倒了。可见,这几年她在外面是受了很多苦的,你啊,要好好补偿她一下。对了,今日有这么多的医士在这里,你便选一个医术最好的去给她看看。”
    向太后当年和孟皇后相处是十分不错的,当年赵煦废孟皇后立刘皇后的时候,她便很有些不满,只是由于她并非赵煦的生母,这些事情也不好随意插手,便也没有说太多的反对之言。是以,如今孟皇后重新进宫,向太后又见不到她,心中颇有遗憾。
    向太后说一句,赵煦便应一个“是”,待得向太后说完,他便回头向李唐道:“李爱卿,既然你也在,等下便随朕一起过去吧!”
    李唐连忙躬身应道:“是!”
    赵煦便向向太后道:“母亲保重,儿子这便过去看看皇后,待得什么时候她身子好一些,朕便让她来拜见母亲!”
    帷幕里传来向太后一声叹息。随即,就听她的声音道:“还有你的那些兄弟们,姐妹们,尤其是九郎这孩子,能让他们来见见,就让他们来见我一面吧,老身膝下没有子女,你们都不是我亲生的,但在老身的心目中,你们都是我的亲生骨肉,难分彼此。平日里还好,这一病了,还真想得很呢!”
    赵煦的眼皮跳了跳,眸子里闪过一丝杀机。他知道向太后说了这半天,其实就只是想见一下老九赵佶而已。其他的人,都只是她的幌子而已。向太后其他方面都不错,性情淡泊,不喜欢插手政事,又不像一般的老人家那样絮叨,但她却有着很多老人家一样的毛病——偏心。
    这个毛病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什么,对于向太后来说,却是致命的——至少赵煦觉得如此。
第194章 生死之间
    赵煦无力地坐在椅子上,双腿微舒,显得十分的无力。WWw;事实上,你若是一眼看见他,会觉得他浑身都没有什么力道,他太瘦了,整个人身上,根本看不出有肉的地方。几个月以前,他还不是这样的,二竖凶横,就是一他这样帝王之尊,终究也是无力抵挡。
    但他一双眼睛却依旧是炯炯有神,一双眸子里面寒芒毕露,就仿佛他全身的力气都聚集在了一双眼珠子上一般。
    李唐还是第一次从赵煦的身上感受到如此强劲的压迫力。他这一刻的紧张倒不像是以往那样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事实上,他此刻感觉到的,已经不只是紧张这么简单了,而是恐惧。他知道自己和死神之间的距离,已经十分近了。面对死亡,很难有人毫无恐惧,李唐不是盖世英雄,自然也难免有所恐惧。
    当然,由于预先有所布置,赵煦想要杀他灭口也并不容易,但若赵煦真动了此心,李唐最多也只能凭着自己的反制之策和他博个同归于尽。但这个选项,不到万不得已,李唐是绝不愿选择的。李唐现在活得很好,家有娇妻美妾,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温馨得很。儿在事业上,李唐也算是颇为成功了,年纪轻轻,身居一个不错的位置,在大宋这个并不需要太多的本事,单凭资历就可慢慢升迁的时代,以后至少能混个高干当当。
    生活这般美好,就算是皇帝的性命,李唐也没有理由以自己的性命去换。何况,赵煦这个皇帝,最多也只能维持半年的性命了。
    “你都知道了?”
    赵煦的声音很平静,就像话家常一般。但是,在这偌大一个寂静无声的大殿里,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声音来,却有一种阴森的感觉,虽然如今还是白天。
    李唐一脸的茫然:“陛下所指的是什么,微臣有些糊涂!”
    赵煦嘴角扬起一个小小的弧度:“你真的不知道?朕可不喜欢自己的臣子在朕面前装糊涂!”
    李唐头皮发麻,嘴上却兀自强撑:“陛下所指何事,可否给个提示,微臣真的一点也不知!”
    赵煦终于发出了一声轻轻的笑声。只是不知道这是冷笑还是真心实意的笑。
    “你真的不知?太后的‘病’,是怎么回事,你真的不知?”
    李唐心下一沉,赵煦将这句话径直问出口,也就相当于承认了这件事本就是他所做的。但李唐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听不懂是他面前唯一的活路,他只有继续耍赖:“微臣才疏学浅,实在看不出那是什么病,若是陛下于此加罪与臣,臣也无话可说,但私心里难免不服!”
    赵煦“哦”了一声,细细地重复了一遍那“才疏学浅”四个字,好像要从这四个字里面挤压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一般。
    “既然你自承才疏学浅,一点小病尚且束手无策,你还有什么好不服的?”赵煦试探着问道。
    李唐吭声说道:“陛下,微臣乃是进士科出身,平日里所学的,都是经史,从来没有真正学过医科,那岐黄之术也只是通过一些医书自学而成的,可谓中途半端,上不得台面。陛下让微臣为陛下看病,微臣自觉身为臣子当仁不让,也只好勉为其难,但微臣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医术能超过当朝的太医。如今,太后的病就连御医们尚且束手无策,微臣一个连医士都算不上的进士科臣子,如何能拿出什么好的办法呢?望陛下明察!”
    赵煦捏着鼻子“嗯”了一声,心中暗暗对自己的判断生出一丝怀疑来:“看他的表情不似作伪,难道真看不出老太婆的毒是我下的?这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以往他所治的病,虽说都是疑难杂症,却都还在‘病’的范畴之内,至于毒,他未曾尝试过,似乎也不足为奇!况且,就如他所言,他的正学乃是经史,岐黄术只是他的兴趣爱好所在,就连一个像样的师傅都未曾拜过,就算他凭着艳艳之才,学成了一身不错的医术,也很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有重大的缺陷。”
    赵煦对于李唐,本来并无杀心。因为李唐虽然知道一些别人并不知道的宫闱隐秘,但这些秘密,不久就要公开的,过了这段时间之后,这些秘密就全无价值了。况且,赵煦如今也还要依仗李唐来保养身子,也不好动他。
    今天却出了一个意外。原因便是长公主命梁从政前去请李唐来。以往向太后自己也请过太医,但太医们的口径出奇的一致,每个人都说自己无能为力,向太后见众人都束手无策,便也死心了。她虽然知道李唐医术不俗,但也不怎么相信他能强得过天天浸泡在医书里面,从医多年的太医们。反而是赵煦“孝心至诚”,竟然将所有被传召的太医都拘禁起来,命他们“不想出办法休想出宫”,让向太后对这些太医们都心存愧疚,也不愿再召其他人进宫了。
    但今天长公主赵婧却忽然想起了李唐,也不顾向太后的反对,命梁从政立即去传召。别人的命令可以不听,就算是皇后的懿旨,梁从政都可以违抗,但长公主的钧旨,梁从政却是一丝违抗的心思都不敢起的。赵婧是谁啊,那是一句话就能决人生死的,她虽然至今从来没有直接或者间接致人死命,但梁从政却知道,赵煦绝对可以因她一言而杀很多人。
    李唐进宫的时候,赵煦正在紫宸殿送别辽夏两国的使者。梁舯昶和耶律延禧都对这次谈判的结果比较满意。
    梁舯昶所满意的是,这次谈判的过程比想象中要简单多,结果也好多了。虽然从今天开始,这繁华热闹的汴京城,他是不能再呆下去了,这有些遗憾,但回到西夏之后,不免要升官发财。比起所失去的,他所得到的要多得多,这当然值得高兴。
    耶律延禧对于宋、夏两国缔结和约的事情当然也高兴。毕竟这样一来,西边边陲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了,他可以专心对付国内的叛逆和即将发生的叛逆。
    而所谓“即将发生的叛逆”,也是耶律延禧这次南行的主要收获,一直以来,他都把生女真那些野人当做温顺的小狗,想不到他们却是野狼妆扮而成的,若非这次足够幸运,还真发现不了这个秘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次南行虽然没有获得他最初想要得到的南国美女,却也算得上收获颇丰了。毕竟,没有美女,只要他的江山社稷还在,他的皇位还在,以后有的是机会寻找,但若是这百二金瓯都成人家的物事,他性命都未必能保住,更不用谈什么美女了。
    赵煦也有他的满意,他的满意是源于梁舯昶和耶律延禧的满意。客人们对自己的招待满意,他这个东道主自然是满意的。而他更为满意的是,客人也对他的“加餐”满意。
    临别之际,三人居然都生出了一点依依惜别的情愫,便把个紫宸殿当做了唠嗑闲话的场所,居然话起了家常。
    但就在此时,忽然有人来向赵煦禀报李唐进宫的消息。赵煦一听,脸色当场就变了,随意和两位使者酬酢两句,将他们送走,便径直来到了崇庆宫……
    如今的赵煦,心情也是极为矛盾。若是杀了李唐,自然一了百了,他的弑母之事就不会有泄漏的危险,但杀了他同样有很多不利之处。就比如,他自己的病……
    赵煦也陷入了踌躇之中。
    李唐虽然一脸的平静,但心中也翻起了阵阵波涛,他已经感觉到,眼前的赵煦正处在杀机最强的时候,若是此时不能打消他的杀机,今日很可能就要葬送在这里了。
    “公主殿下方才说——”李唐忽然开口说道。
    他知道这样沉闷下去,赵煦很可能会对自己下辣手。反正他自己也是死定了,只在一个迟早的问题,他应该不会愿意冒着风险留下自己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