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粮胡同十九号-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辆黑色的道奇,就像蒸发了一般,从此永远地消失了踪影——连同那位事关重大的目击证人巡警李小柱这件事情,也许是严大浦有生以来最无法自我开脱的一个疏忽。

    法庭上那位铁面无私的王玉农法官,当众把这个无法弥补的“失误”,归罪为警方有关负责人的“严重失职”!

    他当场否认了法庭和自己本人“曾经派车前往市警署移送目击证人”这一事实。而且特别声明:本法庭从来无此先例。

    毫无疑问,原告方的证人,理所当然是要由原告方自己全权负责送入法庭接受问话的。再说了

    “本法院并不拥有这样一辆道奇牌的黑色轿车!”

    

    

    接下来的,是一个非常例外的程序:在那间指定医院的停尸间,进行嫌疑人钱胜晓手掌的伤口与被害者门齿齿痕的吻合鉴定。

    为了充分体现出司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除了必须在场的原告、被告双方的律师、当时对被害者实施了抢救的“肖秋姗大夫”,以及法院指定的两位具有法医资格的医生之外,王法官还特别允许了新闻媒体推选出来的五位代表,亲眼旁观了整个检验过程

    就在走进那间充斥着强烈福尔马林气味的停尸房的霎那间,秋姗突然醒悟到了,在一审与二审之间,那五十多天漫长等待的全部真实意义——

    钱胜晓手掌上的伤口,已经完全愈合。留下的模糊疤痕,不过是两排断断续续的浅色斑点。包括秋姗自己在内,已经都无法予以确认了。

    在秋姗的眼前,小月姑娘的面孔,已经因为这场漫长的诉讼,眼眶深陷、面颊凹下。加之医院冷藏冰块供应的匮乏,也无可避免地开始了腐烂

    她的父亲,那位瘦小而衰弱的原告,在默默地凝视了女儿几分钟之后,当场仰头倒了下去

    一场被寄予了莫大期待的法庭二审,一场煞有介事的“严肃的司法调查程序”,就这样,匆匆地草草地宣告降下了帷幕。

    开庭宣判的日子,正如紫姨所预测:五天之后就到来了。

    王玉农郑重宣读法庭初审判决书:四名被告“因为原告方出具犯罪证据的严重不足”,全体被宣判——“无罪”。

    并且,“当庭释放”!

    就在新闻媒体和各界关注此案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一溜儿三辆汽车,就像早已预知了必然的审判结果一样,堂而皇之地等候在法院的门口。他们带着与一审时截然不同的傲岸和坦然,脸上挂着对大众民意不加掩饰的蔑视,迎接着“凯旋归来”的骄子们——

    杨副署长的宝贝养子,被钱胜晓父亲的专车——一辆黑色的大福特,一起“捎回”了皇粮胡同;

    那位银行家的二公子杜志岩,一头钻进由他家亲自前来迎接的一辆茶色别克牌轿车;

    日本藤永商社社长派来迎接儿子的,也是一辆美国造的道奇轿车,但它并不是黑色的,而是一种非常高雅、漂亮的墨绿色,泛着崭新的光泽

    

    

    京城所有的报刊,无一遗漏地对这场诉讼的结果,发布了相关的报道和评论。小町发现,同行们竟没有人写出一篇文章,对那位手法高妙的王玉农法官,提出具有抨击力的谴责。

    整个审判的过程,无疑是“严格”地遵循了全部应有的司法程序。倒是有人尖刻地质问:为什么警方自己“走失”了至关重要的目击证人?是不是因为,他们自己一位高级警官的公子,也涉嫌了这场轰动全市的强奸杀人案?

    严大浦因此在警署受到了“停发全薪两个半月、停职反省一个月的惩戒处分”。

    作为原告的老巡警周常贵,很快就主动提交了自己的辞呈。他听从秋姗的劝告,因为小月的遗体已经开始腐烂,还是送到火葬场烧成了灰烬

    皇粮胡同的人们纷纷传说,判决后没几天,巡警老周不曾与任何人告别,一个人抱着女儿那“一小包骨头茬子”,回到了自己的乡下老家河北兴隆的周老庄

    这一回,皇粮胡同算是彻底消失了那个老巡警熟悉的身影。

    二十多年来,胡同里的居民们熟悉了那一身被晒得泛白的黑色警服;屁股边上晃动着一根很少见他握在手上的警棍;脚上一双大头皮鞋,有点像美国好莱坞喜剧电影里那个卓别林一样,总让人觉得挺滑稽

    傍晚时分,他总会多管一件“闲事”,端着从皇粮御膳房后厨房讨来的残汤剩菜,在胡同里一个多年无人居住的荒废小院里,照顾那些大大小小的流浪猫们。

    新近派来的一个巡警,是个年富力强的人物,姓葛。

    据严大浦说,这也是个“挺有经验,人也不错”的老巡警。但皇粮胡同的居民们没有人再敢开玩笑叫他声“片儿警”老某某啥的,也尽量不用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去劳烦他。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连孩子们远远地看见他,都会自动站在墙角,等他走过去再继续玩耍。虽然他也是面带笑容,愿意主动跟老人们打招呼的

    

    

    紫姨的小牌室里,出师败北的曾佐,终于改变了他以往的矜持和冷静。他到底是沉不住气了。他再明确不过地醒悟到,自己受到了一场阴谋的摆布和捉弄——

    那个无名小法官王玉农,使自己最初就多少产生了轻敌的意识。

    本来,曾佐相信自己,只要通过当庭质问那几个乳臭未干的被告人,法庭上就有可能迫使他们当众露出马脚。甚至,有可能诱导他们“狗咬狗”,彻底地互相咬出对方的罪行。

    但是,王玉农根本就没有给他这个原告律师提供当场质询被告的一点时间,自然也就回避了触及被告方最致命的弱点。

    王玉农显然是琢磨透了所有律师惯用的杀手锏,从而基本避免了所有让被告开口与原告方律师对话的机会。他把人们的注意力,统统集中在看似非常重要的“犯罪证据的核实”这个老套子之中——

    曾佐事后回想,就连当时王玉农下令对所有“犯罪嫌疑人”的当场拘禁,都是充满了深思熟虑的所作所为——四名因为年轻浮躁而嘴巴不严的被告人,很难保证不会在诉讼期间,对外人泄露出罪行的真相。

    在法院进行宣判之前,“法院”把他们统统与外界隔绝,实在是“一箭双雕”的一招高棋——外人无不认为,王法官表现出的是,简直就是大义凛然的铁面无私!而作为真正的帮凶,王玉农在占尽舆论春色的同时,确保杜绝了任何不利于内定审判的风声隐患。他在几个关键步骤上,甚至在开庭的时间安排上,掌握了一切主动权。

    当舆论被突然转移到了“因警方不慎而走失了目击证人”这个“不可弥补的严重过失”上面去时,原告方律师对被告人进行当场质询、被告方律师进行必要的辩护等一系列重要的司法程序,就这样被法庭“自然而然地忽略不计”了。

    如此人命关天的一桩案子,稀里糊涂却也是“堂堂地”结束了它的初审判决。

    尽管大多数世人的直觉,依然相信原告方的冤情。但是,似乎这样的判决结果,对于一位力求主持公正的年轻法官来说,也已是回天无力且不得已而为之了。

    好你个王玉农王法官王八蛋法官——真可谓是个“当够了婊子也挂起了牌坊”的主儿呵!

    当曾佐层层剥笋地把整个审判在脑子里重新过了一遍,更是发现自己从来也没有被如此的捉弄过。就像无可奈何地吃了一只苍蝇那么恶心在整个社会舆论的面前,这居然就是一场法院“严格遵循司法程序”而进行的裁判!

    自己全盘皆输——竟输得如此莫名其妙,输得是“打落牙齿还不得不和血吞下”!?

    

   

    第二十二章

    曾佐突然一把抓住身边严大浦的衣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冲动和失态。平时那个性格内向、富于哲理和修养的名律师曾佐,就像突然变了个人。

    他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咆哮:“为什么把李小柱给弄丢了?你这笨蛋!”

    秋姗“噌”地站起来,不由分说就给了曾佐一个耳光!

    在场包括紫姨在内的所有人,都被震惊得无以复加了。显然,事情远远没有因为周小月的肉体已经烟飞云散,便被划上句号。她那弱小无助的冤魂,在所有当事人和旁观者的心中,遗留下久久无法平复的风暴

    紫姨忍不住还是开口说话了:“曾佐,我们假定大浦当时跟李小柱一起上了那辆黑道奇,那么他也必然会跟李小柱一起,消失得踪影全无;再假定李小柱根本没有乘坐那辆黑道奇,那么警署自己的警车,也未必就不会来个当街大爆炸我想,秋姗也是早就有所耳闻,那个所谓的日本藤永商事,若论动‘黑’的,就是整个市警署的警力,也未必就是他们的对手。这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日本帝国陆军军部,潜伏在北平的一个长驻特务机关。”

    曾佐惭愧地低下头,轻轻为大浦抚平了被自己抓歪了的衣领

    他承认自己如此失态,内心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作为一个名律师的职业尊严,受到了一个司法界小流氓其实并不高妙的挑战。结果竟然是一败涂地!紫姨似乎看穿了曾佐内心的秘密,她微笑地拍了拍这个自己最器重的“大将”的肩膀:

    “君子报仇,未必十年。”

    最后,她对所有的牌友提出了一个冷冰冰的问题:

    “各位,回答我——那些把老周父女毁掉了的人,是不是必须严惩不贷?是不是绝对不可饶恕?认为是的,就举起你的手。”

    在她的面前,五只手,没有任何犹疑地竖了起来。

    

    

    皇粮胡同恢复了平静,消失了身影的巡警老周,也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随着盛夏的暑热,一起退去了、淡漠了

    胡同里,不再容易听见小贩沿街叫卖酸梅汤和冰镇山楂糕的吆喝声,深秋时节来临了。

    北平最美好的时节,莫过于秋天了。瓦蓝瓦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会让人联想到丰收的棉花

    城郊盛产的水蜜桃、葡萄、樱桃、沙果、甜杏纷纷被果农们肩膀挑、小车推地直接送进了胡同。经过年复一年的交往,已经熟络儿的主客们互相间打着招呼,说道着乡下的年景,问候着老人的健朗

    紫姨也收到了九号院女夫人久违的邀请,带着自己没心没肺的干女儿小町子,到公主府去品尝时令鲜果。

    小町不是第一次陪着紫姨光临这皇粮胡同最气派的宅第,她最喜欢的是公主府门前那对古老的石鼓门墩儿——金鸡报晓的精美雕刻匠心独具,已经被无数人的手摸擦得发出了光亮。

    每每走到“公主府”门前,她就会想起儿时挂在嘴边的歌谣:小小子坐门墩儿,哭哭啼啼要媳妇

    今天,她关心的除了那桩大事情之外,就是那位号称“儒雅渊博”的院长夫人朱雨馨,在经历了那一场生死攸关的大官司之后,又开始烹香茗、邀雅友,将要请她们娘儿俩享用什么令人惊喜的天下珍奇——那无疑是一种快乐,每次都会不同凡响。

    一个贵夫人,竟能够“高贵”到了这种境界,也可谓是值得小小一书的题材了。小町的确曾经对院长夫人提出过,想请她动笔为报社的副刊,写些诸如“雅说饮食”之类知识性趣味性的花边儿小品,当然是被那位夫人未加考虑便予以婉拒了。

    天气微微凉爽了,钱府后院的十几盆菊花,开放得五彩缤纷、风情万种:雪白、艳黄、绛紫令人望之便不忍离去。为此,主人还是将茶座设在那个三角凉亭里。

    今天的院长夫人,身穿一件酱色薄呢旗袍,外面罩着一件黑色的开司米对襟外套。一朵菊花造型的黄金别针上,镶着刻工精巧的翡翠色叶片儿全身上下透着与秋光十分和谐的情调。小町从来认为,在皇粮胡同里,气质和品位能够跟自己的妈妈平起平坐的,也就是这位九号院的朱雨馨了。

    这一次,女主人并没有过多在茶上做什么文章,一壶上好的茉莉花茶,与围绕在凉亭周围的名贵秋菊,仿佛一起泛着清香

    上了茶以后,只见年轻的女仆轻移莲步,竟为她们端来一只小砂锅,然后摆上拙朴而手工精细的小竹笸箩。打开小砂锅盖子,小町差点笑出声来——

    栗子,竟然是一锅煮栗子!颗颗浑圆饱满,五香俱全的蒸气扑面而来

    紫姨也被逗笑了:“夫人,今天,您栗子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朱雨馨先是连声劝客人“尝尝”,自己也一同兴致勃勃地动手剥起栗子来。小町毕竟是年轻,动作也泼辣,一口气就是三颗栗子仁儿滚进了嘴里——不吃也罢,这一旦尝到便不肯罢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