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房子的这段时间,他也不会把事情交给什么都不太懂的儿媳妇儿,自己之管个大面就行了。
    现在儿媳妇儿的这个提议说起来还真不错,每天在菜市场卖肉他们老两口能带孩子顺便也能解个闷,不过如果那样,恐怕他就得把养猪场完全交到儿子手里了。胡老屠为人强势,现在完完全全的撒手,他心里既不放心也不是那么甘心,他咋就没晚生几年呢。
    不过看看等着他答案的儿子和儿媳妇儿,看看旁边一脸赞同的老妻,再看看坐在电视机旁打打闹闹的俩孙子和坐在妈妈怀里揉眼睛的小孙女,他叹了口气。其实这样安排也挺好的,他平时还能教教三个孩子,他们老胡家的手艺可得一辈辈儿传下去。
    这么一想他心里的那几分不甘心也就没了。再说了毕竟他也还能挣钱不是,起码在镇上的菜市场卖猪肉比赶集卖要挣钱多了,还轻松。因此他便说道:“行,就这么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Σ( ° △ °|||)︴,昨天晚上写完了就睡觉了,谁知道竟让没往草稿箱里放,o(╯□╰)o,不好意思了大家。

  ☆、第67章 泥瓦匠

胡老屠一拍板,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不过现在胡家镇上的新房子连外墙都没磊呢,要是按照他们的计划恐怕得一年以后了,现在关键是盖房子要紧。等房子晾的差不多了,胡家人又开始紧锣密鼓的忙活起来。
    现在到了夏天就算是待在屋里人都热的够呛,更别提在外面忙活的人了,不过也许是有那一百块钱的工钱的原因,大家干劲儿都比较足。农村人都实在,收了人家的钱,再不给人家好好干活他们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怕大家热到了,胡杏儿整天熬几大锅绿豆汤过去给大家消暑,偶尔还带几箱子汽水和冰糕过去,虽然热但是大家心里却是凉快的。
    等到进了秋天眼看就要秋收,胡家的房子总算是盖好了,漂亮的二层小楼,上下两层都是套间,每层都有三个睡觉的房间,除此之外还有厨房。不过胡家可没像城里人那样,把厕所放在屋里,因此在院子里还磊了厢房和厕所。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因为屋子住不开,所以厢房也当了睡觉屋子,但是现在地方大了,厢房就当了厨房,在里面还盘了一个大锅,方便平时做卤肉啊什么的。
    除此之外院子里的厕所旁边还磊了一个专门的洗澡间,幸亏院子大要不然根本就成不下了。在屋子正前面,留了一块儿方方正正的土地这是留着以后种花种菜用的。当然了李桂兰可没打算在里面种花,他打算在这种些菜呀什么的平时吃。在角落里还可以搭个葡萄架又可以有阴凉又可以解馋多好。像胡杏儿那样种花种草的在李桂兰眼里纯粹是糟蹋地方,没人能比李桂兰更知道自己二女儿的那点儿小矫情了。
    房子盖好了,但是也不能随随便的搬进去,得选个黄道吉日,再说房子不晾个半年根本没法住,胡老屠索性便决定明年天儿暖和了再搬进去。正好也不耽误俩孩子九月份在镇上上学。
    秋收也是胡家忙碌的时候,虽然他们家地都租给别人种了,但是这时候也要收粮食。现在地里粮食的产量高了,除了交公粮和自家吃的还能剩下一些,因此很多人家都会选择卖些粮食,卖给胡家不用跑了不说,他们家给的价钱也公道,因此安平村很多人也愿意卖给他们家。
    这次胡国栋铁了心要扩大猪场的规模,因此除了在本村收粮食还要去外村收,家里没有拖拉机平时都是用王立的,这次收的粮食也多一用就是好几天,这让胡国栋很不好意思,要不是刚盖了房子明年又准备大干一场手里的钱实在是不怎么富裕,他都准备买辆拖拉机了。毕竟以后用到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
    或许是看出了小舅子的不好意思,王立一巴掌拍在了这小子的脑袋上笑着说道:“你有啥不好意思的,我是你亲姐夫又不是别人。再说这油钱不是你出的吗?”王立比胡国栋要大的多,他的长子跟胡国栋也就差个七八岁,当年王立跟胡桃儿结婚的时候,胡国栋还小呢,因此王立简直把胡国栋当半个儿子看。
    “要是你真不好意思,等明年老大结婚的时候你这当舅舅的多掏点儿份子钱就行了。”王立说道。经过胡桃儿的千挑万选王聪的对象终于说下了,是邻村的姑娘,那孩子虽然也只上到了初中毕业但是大方爽利也能干,王家人都很喜欢,现在已经订了亲就等明年一开春儿就结婚了,毕竟俩孩子也都不小了。
    胡杏儿倒是也给说了一个在他们卤肉铺子干活的姑娘,虽然人长得漂亮人也爽朗,但是也许是在镇上待了一段时间的缘故,一看就不是在庄稼地里干活的人,胡桃儿没看中,最后自己亲自出马挑了一个。
    农村人结婚喜欢闹舅舅,再说又是一个村的谁也都认识,就算王立不说,胡国栋到时候也少掏不了。现在大家手里宽裕了,遇到这种结婚的喜事儿闹得也就越发的厉害了。再说胡家是村里有名的富户,胡国栋又是唯一的舅舅,恐怕到时候他都会被摁着起不来了。
    “行,到时候我一定给他包个大红包。”胡国栋笑着说道。王聪小时候最喜欢跟在胡国栋屁股后面转悠,俩人之间与其说是舅甥还不如说是兄弟,提起他的婚事儿来胡国栋也高兴地很。
    “对了姐夫,前段时间王聪跟我说想去镇上学泥瓦匠,你看呢?”王聪给胡家盖了将近半年的房子,虽然平时干的都是一些体力活,但是也没少跟在花钱请来盖房子的那几个专门的泥瓦匠身边打下手,有时候兴致上来人家也会指导他两下,不过精髓谁都不会说的,现在的人们都还有几分教了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对自己的手艺看的比较严。
    以前还不算什么,但是这几年泥瓦匠却是越来越吃香了,不仅仅是盖住房还有商店什么的,就胡家请来的那几个人一年到头挣得比工人挣得还多,虽然是累点儿吧,但是农村人从小就下地,身上都是力气,这点儿累不算什么。
    这么看着王聪心里便有些蠢蠢欲动,他也是二十多的人了,眼看就要成家立业,光指着地里那点儿产出饿不死但也撑不着,见泥瓦匠这么挣钱他便动了想学点儿手艺的想法。不过他没先跟他爹娘说而是先跟胡国栋说道。
    胡国栋回家难免便跟吴红儿提了提,没想到吴红儿倒是很赞同,后世两类有钱人的代表一个是煤老板一个就是包工头,吴红儿是从后世来的,当然知道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泥瓦匠,但是前景却是很好的。包工头虽然听着就是暴发户的意思,但是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房地产大亨,如果王聪这能混出个样子来,没准以后比他们还要出息的多。要不是她娘家的三个兄长岁数都不小了,她没准儿也会撺掇着他们干这个呢。
    当然了吴红儿总不能大喇喇的跟胡国栋说,我是后世穿来的,你放心这个一定挣钱之类的,她只能一步步的引导让胡国栋觉得干这个真的挺不错的,你还别说胡国栋经过吴红儿这么一引导,还真咂摸出了几分。
    相对于吴红儿干巴巴的话语,胡国栋想的则更多些,平时他也是经常往镇上跑的,镇上的形势他也了解的挺清楚,这几年的变化真的不小,有几个新开的店铺就是这几年盖起来的。因此泥瓦匠的需求量还真不小,就连他们这次都是胡杏儿托人才找到了几个手艺好的,如果王聪真能学出来以后一定差不了。
    至于这活儿又脏又累这件事便被胡国栋忽略了,现在干啥不脏不累呢,在地里种地每天还要摸大粪呢,盖房子总不能比这个还脏吧,至于累只要想混出个样子来干啥都累,王聪爷爷不是小孩子了,顾忌这顾忌那的啥也成不了。
    今天王立提起王聪,胡国栋便把这件事儿跟他提了提,毕竟自己再觉得不错,也只是孩子的舅舅,到底怎么样还得王立这个当老子的说了算。
    王立听胡国栋把事情一分析也觉得不错,虽然他这辈子就是这样了,但是也盼着儿子能有出息,因此三个孩子都供着他们上了学,不过这几个孩子显然那根筋不在学习上,除了老三勉勉强强的考上了个高中,老大和老二一个都没考上。现在老大有这么个想法也挺不错的,能学门手艺就算是以后在村里给人盖房子也行啊。总比光指着地里那点儿产出强吧。至于学不会或者混不出个样子来也没啥,不是还有地吗,大不了再回过头来种地就行了呗。
    “我觉得也行,其实就算没国栋你说的那么好也没啥,孩子多一门手艺是好事儿,就算以后只在村里盖房子也行啊。这几年村里盖房子的也挺多的。”可不是,村里这一茬茬的孩子都在长大,都要娶媳妇儿生孩子不盖房子怎么成呢。王立可是知道有一门手艺的好处的,别人不说就看他老丈人,现在养猪开铺子的不是就弄得风生水起吗,以前他还不如自家老爷子呢。
    “不过这小子还是跟你亲,这事儿不跟我这个当爹的说竟然先跟你说。”王立笑着说道:“既然这么着,我也就一事不烦二主了,托你给他找个可靠的人好好跟着人家学学。等以后这小子要是真混出个模样来,让他好好谢谢你这个当舅舅的。”胡国栋家刚盖得房子,那些手艺好的泥瓦匠怎么也认识几个,王立也就顺势说道。
    “行,我回去打听打听,学上个半年左右他也就能出师自己干了,到时候能挣钱了正好娶媳妇儿。”胡国栋颇为爽快的说道。自己的亲外甥他当然会尽心尽力。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大家我又晚了,无颜再说了,遁走。。。

  ☆、第68章 考察

麦收刚过,胡国栋找了个熟人,便把王聪打包送到了镇上有名的包工队上,在那儿不仅能学手艺,平时当个小工还能赚钱,干上半年等他结婚的时候手艺学个差不多不说,还能攒下点儿娶媳妇儿的私房钱,这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在这也得在王聪不是个榆木疙瘩的基础上。要不然就算给他再好的条件也没用。
    王聪倒是很高兴,虽然他很早就不上学开始干活了,但是家里的钱都是胡桃儿统一给管着的,他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倒不是他想攒私房钱,但是现在他毕竟说了媳妇儿,平时给人家女孩子买点儿什么东西都给跟他妈要,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现在手里能有点儿工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再好不过的了。
    把侄子送走,胡国栋便开始考虑吴红儿的提议了。说实话这件事儿的可行性还真的有,不是他吹,他们家的卤肉只要吃过的就没说不好的,尤其是卤猪蹄、卤猪耳朵和压猪头。这些虽然不是啥好肉,但是做出来就是香。
    在镇上的铺子生意也是格外好,不过也有弊端,这种东西就算能放一段时间也长不了。因此开拓市场便很为难,他们也只能仅仅限于小小的镇上,就连市里都不能去,运输什么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在夏天根本就放不住。
    或许可以带出几个徒弟来让他们去开分店,但是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胡家也不愿意把这份儿手艺传出去,如果人家学了手艺自己去开店了,他们去哪哭去?胡国栋去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问题又来了,胡国栋走了扔下一家的老老小小怎么办,总不能连根儿都不要了吧。
    如果真能按照吴红儿说的做成罐头或者真空包装的形势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他们附近就可以弄一个工厂,然后一点儿点儿的打开销路,继而销往全国各地,没准他们胡家卤肉还能成为全国有名的牌子呢。只要一想到这个胡国栋甚至有些激动的睡不着觉。
    因为跟胡杏儿一直合作着,胡国栋便首先把自己的想法跟胡杏儿和赵强说了。听胡国栋说完,赵强一拍大腿也直说好。“国栋你这个想法不错,如果真的能弄成,咱家的卤肉没准儿真的嫩销往全国各地呢。”赵强别看嘴上花花,干体力活也不咋地,但是脑子却很好使,听胡国栋这么一说,他脑子里就转了好几个想法。
    如果按照胡国栋的想法,他们甚至就能达到产销一体,家里就有养猪场完全不用担心原料的问题,到时候再开一个加工厂来加工,至于他跟胡杏儿就专门负责销售。赵强觉得凭自己和媳妇儿的能力,狠狠地大赚一番绝对没问题。
    倒不是赵强有多自信,而是现在市场上这种真空的熟食实在是太少了,仅有的几样味道也不是那么好,而且价格不低,根本没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你想想中国这么多人,不多买,只要一家子买他们一个猪蹄这得有多大的利润。只要一想到这个,赵强甚至能想到一大群的钱争先恐后的像自己扑了过来。
    “不过国栋咱们也不能盲目下手,要我说咱俩最好出去考察一下,南方这种厂子应该不少,等考察完了,咱们再决定具体怎么做。至于开工厂选址什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