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重视企业的健康发展、经济秩序的井然有序、社会民生的稳定保障等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是单纯的置身事外,任凭市场经济自由横行。”

“所以,时间积累出来的差距最大的作用效果就是,我们需要为贵国运输十艘油轮甚至更多的油料利润才比拟一艘散货轮船上贵国商品的利润,但我们的企业似乎为此乐此不疲,因为石油开采出来就运到共和国即可,而贵国销售到我国的种种商品还需要考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等。”

盖德一口气说了很多,张雨生算是听明白了,这盖德可不是来谋求合作的,而是来找他哭诉的,这复兴党呕心沥血犹如勾践卧薪尝胆般日夜奋斗出来的成绩,与美国让其经济自由发展的成绩,两者之间被“二十多年”这个时间单位无限放大了。

总而言之,曾今夺取掉英国头上“世界头号实体经济强国”头衔的美国,在世界进入电气化工业时代后,被重视科教兴国的共和国给落下了,因为在共和国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鼓励企业创新与开拓、大力奋战科研工程等等的时候,美国的企业家们正努力开采矿产,恨不得把三岁小孩也能强壮得可以日夜挖煤。

“是教育,我认为是教育让共和国改变,也是教育让共和国如今能够改变世界,同样是教育,让曾经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们,在共和国的面前自惭形秽。”

“部长这是在开玩笑”张雨生笑着说道。

“你看我的样子是像是在说笑吗?”

盖德指着自己已经有些泪光的眼睛,作为一个国家重要部门最高掌权者的他,却当着另一个国家政府官员的面泪眼婆娑,这恐怕传出去会让全世界的舆论界笑掉大牙,对这位商务部部长致以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鄙视,但谁有能曾想到盖德为何会这样?

“我不怕总理取笑,我曾有这样一段经历”盖德为张雨生讲述了自己刚上任不久之后的一个故事。

没有工业部的美国政府机构中,美国总统算是一家的老大,而他掌管之下的许许多多部门头领也就算是他的小弟。作为当届总统的罗斯福曾接见过盖德,并在两人的单独会面之际发生了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罗斯福有些突发奇想的要设晚宴招待他的商务部部长盖德,所以早早就来到罗斯福“隐居”所在庄园的盖德,被罗斯福近乎勒令一般让他看了一下自己的庄园,从房屋建筑到周边环境,甚至是车库、厕所、主人卧室等等所有的地方,最后当然是不知为何的盖德稀里糊涂的跟着罗斯福看了这些地方,最后两人在书房里有了这么一段对粀ww?

“部长先生,请问刚才你都看见了些什么?有何体会?”罗斯福并未有任何刻意神色的向盖德问道。

“总统阁下,我刚才有幸参观了您的庄园,装饰、配置都很好”不知道为何因由的盖德只能按照心里真实的想法回答道。

“很抱歉,这所庄园不是我的,而是巴特鲁先生的一个富贵庄詗ww?

罗斯福知道这样贸然的邀请商务部部长、冒然的做这些不知所以然的事情,的确有些唐突,而问这些问题也更是很显刁难之意,所以不打算继续绕弯子下去的罗斯福,直接步入了此次会面的核心话题。

“我想,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注重细节、注重品质的高品质住宅。它出自于一个隶属于亚美集团宏远地产的公司之手,而刚才我们所逛的每一个细节地方,没有一处不是出自于一个名叫中国的地方,是由他们的企业生产、制造,装饰豪华的屋内所有的家具、家电,车库里的汽车、健身房里的健身器材等等,甚至包括部长此时坐着的藤椅,我坐着的轮椅,都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中国制造”,我想现在部长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和你在这里秉烛夜谈了吧”

“因为我们所用的电,也是用共和国制造出来的发电机组发出来、电缆供给、变压器变压等之后传输到我们这里的,似乎我们所处的地方,此时此刻除了这片土地、呼吸的空气、发电用的煤炭、桌上杯子里的水等是属于我们美国的,其他能够被制造生产的,都不是我们的企业所创造”

罗斯福的话犹如一拳接一拳的重击打在当时还很年轻的盖德身上,而后这段股市的结尾就是如沐春风般的盖德灰溜溜的空着肚子回到了住所,随即便成为了罗斯福旗下最为得力、最为坚定的“振兴美国工业”派,到现在为止,屡屡重拳出击的美国政府算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放在共和国面前似乎依然是那么微不足道,毕竟二十多个春秋交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赶上来的,虽然他们的基础并不差。

故事讲完了,盖德沉默了,而一旁的张雨生也沉默了,良久之后张雨生打破了沉寂,略带工业金属味儿的声音说道:“那部长此次访华,除了哭诉,还希望得到什么呢?”

 第一百零八章 与美国的纠葛

第一百零八章  与美国的纠葛

国与国之间,能够永恒镌刻在历史上的只有“利益”二字,恰如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国家关系,唯有利益永恒”。

无所谓道德,无所谓正义,当一个真心实意为了民族利益、为了国家利益的政府在面对和处理纷呈的国际事务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所采取的行为,都非常完美的体现了一个中心,那就是以自我利益得失为中心,从共和国建国以来或参与、或主导的众多国际事务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几个典型的事件足以说明问题。

印尼排华事件,或许荷兰东印度公司至今都还未想明白他们到底是哪儿得罪了共和国,他们就更加不知道整个排华事件,是不是真的因为在印尼地区的华人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遭受到了当局统治者的不公平待遇,或者是其他什么不幸,以至于共和国需要大动干戈得试图要和荷兰政府一较高低,而纯粹为的就是确保在印尼华人的权益?

现在,时间已经冲淡了当年的云烟,显露出了一些可以原本还是遮遮掩掩的本质,尤其是现在正蓬勃发展、大力建设自身经济和国家政府职能的印尼人民共和国,它的凭空出现,以及它成立之后与共和国之间的缠绵不断的暧昧,是谁也能看得出之前的华人事件是什么样子的一出舞台剧了。

很显然,荷兰成为了共和国将自己影响力插入东南亚地区的牺牲品,而与之相对的是在欧洲,在希特勒所统帅的第三帝国里,被冠上“最卑劣种族”的犹太人,在遭到希特勒及其激昂国民的迫害之时,“草芥人命”、“人如猪狗”等词已经无法形容犹太人的悲惨遭遇,这些同样是在共和国所宣扬的维护人类基本生存权益无论种族的人道主义范畴之下,但共和国的作为却仅仅是外交谴责、愤慨,与在印尼排华事件里共和国海军将航母舰队开赴热点地区的惊天动作相比,的的确确是很好的体现了第二个事件确实与共和国利益无太大干系。

对于没有祖国的犹太人而言,他们在德国的遭遇是可怜又可悲的,共和国在国家关系上未能做到很好,但在其他领域里还是做得非常仁至义尽,像现在共和国国内就有不少以政治避难、投资移民等各种各样理由躲难的犹太人,他们的幸存也不得不说是共和国对于犹太人的人帮助,至于要让共和国以强硬态度来面对德国,那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不可能,自然是因为德国与共和国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合作关系,早在欧洲大战期间,自治区政府就已经和德意志帝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甚至曾因为自治区的大力物资贸易支持而赢得关键性战役,虽然最终遭到了失败,重新竖起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希特勒也继承下了两个民族间的友好关系,并且还将关系发扬光大,从民间广泛的贸易交流上升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合作,前后两次所达成的技术贸易,为双方所带来的巨大裨益,相比于那些遭受不幸的犹太人而言,的的确确不成比例。

而共和国的在应对国际事务上的作为只不过是国家关系中的小小一部分而已,当有着同样实力、在面对同样事件的时候,会采取同样策略的国家很多很多,国家荣誉与尊严、国内公民与海外侨胞人身安全与利益等等都是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态度的重要因素,所以许多人都直接把“国家外交”称为“精明商人”,虽然商人有时候会厚颜无耻,但国家之间也常常有“绥靖政策”,因此无利不起早的商人身上的许多特点,都与一个国家的外交态度很像。

所以,这一次美国商务部二十一名官员,他们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可不仅仅是为了来看一看东方文明古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也不可能是为了来体验喷气式客机、来参观共和国首都的,带有重要使命的他们是肩负着美国的国家利益来和共和国交涉的,交涉的内容以及交涉的目的自然是想让双方能够在合作中得到更多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深化友谊这种屁粀ww?

1943年8月30日上午,伴随着共和国外交部发表电视声明称中日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的新闻晨报声中,迎来新一天的共和国首都却要在这一天发生一件足以惊动世界的大事。

自1938年多国首脑参加的世界经济论坛以不欢而散告终,随即各国大打贸易壁垒战以来,世界上以各个国家为中心形成了许多个经济贸易圈,像英国、法国等国家就以各自的殖民地范围形成了一个“圈内国家与地区彼此享有最惠国待遇”的特殊经济贸易圈子,也有的国家是以自己的影响力构成了一个彼此之间相对关税壁垒很低的圈子,像美国对于拉丁美洲,像共和国对于哈萨克和印尼以及如今的朝鲜、琉球,也有的国家是打着光棍四处受到排挤,比如日本。

所以在这一天之前的世界上,是很多个经济利益共同体的,但这已经形成了近五年之久的形态将被打破了,因为在这一天共和国商务部宣布将于此次访华的美国商务部就两国经济领域合作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在外界看来这一说辞更像是“两国要达成经济利益合作伙伴”一样富有内涵。

为此,除了发布重要数据报告之外还从未深受过媒体如此热烈关注的共和国商务部,其办公所在地前的双向六车道的街道,以往的畅通状况变成了今时今日的有些拥堵,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记者以及那些关心两国经贸关系走向人,几乎把这条街道变成了一个热闹的车展一样,人车嘶闹之间,地处街道对面的众多办公写字楼俨然也成了关注阵地,没有被允许进入商务部的热心人士们,将这些写字楼变成了看台一般,远远看去写字楼的每一个落地窗户背后都是些拿着望远镜企图看到商务部大楼里的人,其中不乏有很多记者的“长枪短炮”。

与外面的热闹相比,此时此刻两国商务部的开会会议室里,却显得非常的安静,双方同数量出席会议的人有34名,直接面对面坐在了长长的办公桌两侧,仿佛这一次的对话交流其实是一次谈判似的,不过会议开始后不久双方并没有太多的交流,而是看着一份文件——从1938年到1943年六月份为止的双方每年度经贸往来数据统计表以及附带说明。

安静的会场里,只剩下纸张之间的摩擦声,哗哗的响声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后,一直埋头苦看的双方与会人员都纷纷抬起了自己的头来,随即又是一阵一个各自阵营为单位的彼此交头接耳,会场里顿时又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嗡嗡耳语声,再加上一些人不时的点头和摇头,会场倒也恢复了几分生气。

“贵方提供的数据非常详实,也和我部的统计数据无太大出入,我方一致认为,这些数据是可信的。”

共和国商务部部长蔡英是国务院里众多部级干部中唯一的一个女性干部,五十一岁的年纪如果在其他国家里也能算得上是年轻的,但她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同她所需要考虑、所需要服务的得共和国众多工商企业一样,注重效率和质量,所以她是很快就看完了由美国商务部提供的数据,同时对本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然后同助手和到会的几个干部一番耳语后,就立马表态了,而对面的盖德正和自己的助理小声的说个不停。

“我方也秉持同样观点,贵部提供的数据非常准确”美国商务部部长盖德看了一眼蔡英后说道。

“那很好,我们接下来正式开始进入议题吧”

蔡英将刚才看过的文件放在了一旁,重新为自己打开了一份文件夹并放在了身前后,说道:“美利坚合众国始终是我国在全球经济领域里的重要贸易对象与合作伙伴,在多年的贸易往来中,双边关系稳健发展,但自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国经贸关系开始趋于缓慢发展状态,这其中所表露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商榷,但我方始终坚持认为,困扰两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