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像是突然苏醒怪兽咆哮的吞口,霎那将拥挤在缺口上的人体,绞碎吞噬下去。那些高举着手牌和砍刀的回纥士兵,几乎是毫无阻挡的被错落连绵的刀光,砍成一块块血肉喷溅的肢体,顺着斜坡滑滚下来。

深酱色的土地。已经因为吸收了太多的血肉而饱和,新浇灌的血水,一脚踩下去直接的渗流到脚面上,将原本被反复踩踏的地面,重新变成一片滑腻的稀烂。然后很快被踩踏和焚烧变成干燥板结起来,然后重新被血水灌满……

数百里外的鹧鸪堡,回纥人的探马,在昏黄的枯草丛中已经潜伏了三天,灰白的堡楼中,唐人的驻军,依旧是一如既往的照常的操练耕牧起居作息。似乎什么都没有生,除了加紧收获那些牛羊和草料外……

洛阳东接成皋、西连函谷、南临尹阕水、北靠芒山,是个典型的四方城,东西南北各十五里有余,墙高丈八,城内一百零三坊,

由于洛阳曾经沦陷敌手,成为伪大燕的国都,又经过河北官军的烧杀,已经残破不堪。

当初为了筹集军需,将大片被烧成白地的城坊,售卖给那些民间富户自营自建,因此少了一些长安整齐凝重的积淀,多了一些新兴市井的繁华和活力。大片风情迥异的建筑拔地而起,形成一片片颇具特色的新城坊格局,由于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家的地面,因此除了几条穿城大道的沿街建筑和皇城大内附近,还需遵守一定的规格外,最显眼的是那些林立梯次争相攀比的民家高楼。

洛阳大内制略小于长安,也是城中最高的地方,东西四里,南北二里,墙高四丈八,在在城市的中轴线上分布着乾元殿、集贤殿、仙居殿、亿岁殿,同是殿等建筑群落,乾元殿就是正朝的所在,也被称为明堂,其前身是武则天为宠僧薛怀义修建的万象神宫,经过历代改建,到了开元天子又拆掉第三层,修建了一座八龙捧珠的八角楼。

这里也是当今圣上,以太子监国长期主持过的地方,泰兴朝廷处理北外传奏上情下达的通政司,也设立在这里。

洛阳城内,天子移幸的喧嚣,已经散去,重新归于平静。但是随着天子颁布的一连串政令。气氛反而有些行色匆匆的紧张起来。

“天子校阅都畿各军,以军容不整,营风颓丧……罢夺军使、兵马使、军马都知以下十一人之职……以儆效尤,令羽林中郎皇甫皋为检校,盘点都畿旗械……”

“天子以范阳余逆向东流患为由,宣布天雄、天平,清海、博平等七个军,四万余人移镇备边……行途所需粮料,由洛阳行台,直接拨给……”

“有将士贪慕内地繁华,三边艰苦,不愿成行,怨声载道……请处置。”

“以宰相第五岐出龙门、洛口诸仓……检点各道粮储户口色役事……”

“增建河北都察院,监察御史,行御史,判官、推理等,定员五十五人……”

“圣上喻,天下承平无患,废地方权代官之制,限定诸道大使,保举官属之数,凡道州府县正堂官,节度使、都督每年保举二名,布政、处置,转运、都察各使保举一人,矣出缺遴选之……佐官、文僚、幕属不在此限……”

“少府寺增置河北工事院,主理官府营造所需……除金铜盐铁织陶土贡外,废州以下官匠之置……”

“河北诸道流、散官亢多,自乾元年间,地方有滥受取财者,特制命,凡从四品以下除禄……六品以下不再列俸,仅以勋身,日后捐官皆同此办理……”

卞水下游无数士兵正在紧张的登船,兵马使令狐陶有些不安的看着那些从车船上被强行卸下堆积如山的货物。

“我们只有三天的时间……”

“阻断漕运,汴州那里很快会做出反应……李白衣的漕军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天子已经敕令,河北、平卢、河东、云中,河南、淮北诸道都督、布政、处置,转运、都察各使、往洛阳述命,……”……

南海,

咸腥的雾霭,从蒸腾的阳光中散去,永靖号飞鱼船上的重任,也新一天,各种帆揽杂物被拖出来晾晒,越往西,海水的颜色越深,也越显得浑浊。丰富的藻类,直接在海面上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

作为没有正式宣战的海上气数之争,大食船虽然大多数出不得远海,但却有抵近大陆的口岸船只人手补给之利,胜在量上,而作为远到而来的唐船,就是仗着船坚炮利,浮海抗浪,负载巨大而持航久远著称,以质取胜。

因为最近一个能够提供基本食水和简单修补的中继屯点,南天竺和西天竺之间的没来国,也在数百里之外,因此每次出航都要带足食水,在船上呆上数月乃至半载,虽然南海方面已经加紧对后方的填户移民,但是每建立起一个能够自足有余的屯点,却不是数载之功可以竟毕的。而且海路手季节、信风影响甚大。与传船和商船不同,大规模输送人手和物资的船团,只有在一年中那几个有限的月份方便通航。

因此哪怕屡屡击破大食人的船团,却往往无法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拔除其根基,始终纠缠相持在西天竺到安息这一段漫长的海岸线上,进退拉锯。顺便将沿岸殃及池鱼的各种势力,折腾的鸡毛鸭血。

不过这个时代海上男儿的生涯,并不像那些小说传记描写的那么浪漫美好,常年的海上生活,潮湿的环境和复杂多变的气候,让他们多少患有诸如风湿、皮肤炎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而伴随着战斗和激烈劳作,带来的伤痛和突事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和寿数。

这也是大多数航海事业,让女人走开的真正理由,面对浩瀚无边喜怒无常的海洋,无论在力量上,或是在心志,女性相对男性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航海时代,也是一个用生命和鲜血去博取现和利益的时代。虽然传统的中央王朝,因为地缘的关系,对开拓海路以外的,并不是很干兴趣,但是在东西方交流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差面前,永远不缺少投机和冒险者。毕竟,中国古代大部分王朝,长期保持着对外的贸易顺差,为此带来的海量的舶来品输入和新的文化、思想、宗教等等林林总总的东西。

而南海府这些年所作的,就是以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手段,把这种潜藏在民间的巨大力量引导出来,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永靖号飞鱼船的船正,正是当年随那艘现昆仑国航线的特遣船归来的幸存者,因为这段劈波万里的经历,事后都成为各方争抢的人才,现在最少也是镇守一方的屯主或是船团中的重要上层。象所有飞鱼船的船正,也同时是南海水军的校尉,手下的水手、船工,匠人、医官、刀斧手,也是按照军队的操条来编管的。

他又看了眼原本装载货物的舱房,里面坐满了穿着轻便革甲,刀剑横膝的士兵,那是海兵队的成员,其中很多还是稚气未脱的少年,还夹杂着少量的安息血统的胡人义从。由满脸沧桑的老兵带着,整天呆在自己的舱房里。

作为争夺海上权益布局的重要一环,

这次季风之后,他们将留在孤岛上,和那些奴隶一起,自力更生坚守上半年,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将得不到任何的援助,一切全部依靠自己,知道来年开春,后续的援军才可能出。

不比海上佛教文化盛行的南天竺,那些相对孱弱而富饶的小国,从西天竺越往西,地方的民风也更加彪悍一些,与传统安息大食的关系也

更加密切,因为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部族纷争不断,局势错综复杂,对外来者的唐人,始终保持一种有限的接触。

而有些沿海的城邑,则因为传统航路上的商业竞争的关系,对唐船颇有敌意和戒惧。因此在大陆上建立一个安全而可靠的据点,变成一个颇为困难的事情。因此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个合适的海岛作为经营的据点,便派上计划议程。

早年先行的船只勘探过众多的岛屿,才选中这里,有隐蔽的海湾,水源充沛的河流,有足够开垦的肥沃土地和提供大量建材的山林,距离安息海岸线和传统航道,也不算太远,却又刚好在大部分大食海船的活动范围之外。

后面的大船,则载满了南海奴,还有部分来自倭国、新罗、真腊、林邑、佛逝、注辇等地的附民和归化人,另一些货船上载满了大量的铁器和农具,各种谷物和果蔬、经济作物的种子,甚至还有一船公母配对的大小牲畜,都是在海岛环境下成功培育过的。

象稻种是早熟种的扶南稻和南海生种的僚稻,掐花点穗配出来的矮脚稻,虽然产量远不及正在由南及北推广的高产中南海稻三分之一,但是对水肥要求不高,也不需要太多侍弄的功夫,就能一年收上两茬。

虽然其中许多货物都是那些与南海关系密切的海商赞助的,但光是把这些货物和人飘洋过海,千里迢迢运到大昆仑洋来,其中在沿岸辗转补给了不知道多少次,水土不服死了多少人和牲畜,风浪船损停下来修补和掉队达到三成,光是船团跑上这么一趟,就要十几万缗的用度,被抽调走众多大船的传统航线的见解损失,更不知道多少,也只有南海会社和背后的南海都督府这种日进斗金的怪物,才组织的起来。

尽管如此,南海各羁縻州之间,还是出现了人力和运力的紧缺,以及由此带来的抛荒和库存积压现象,估计要到明年才能恢复正常。

因此,也被寄予了美好的期望,特地取名天赐岛。待到几次补给,站稳脚跟后,以此为据点,寇掠安息乃至大食的海岸,乃至保护前往昆仑奴的源地,传说中摩邻、海神诸国的航路,也不再是梦想。根据上头给的寰宇图,那是一片物产丰饶,四季如春,被朝廷赐名为南部擅洲的广阔大地。

 第四百九十七章 迷乱

长安大内诏训门。已经完工的枢密院中,新上任不久的枢密副使李栖筠,也在愁。

他是河北赵郡人,少小就为人所赞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欢读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地方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而且他与阉党之祸中受牵连的倒霉宰相李枧,很早就已经是布衣之交,曾以名声被河西节度使封常清辟为判官,又先后当任过监察御史,河西行军司马等职。后来李岘拜为御史大夫,以三司按群臣陷贼者,表栖筠为详理判官,他在朝中开始迹。

因为这重赏识举荐之恩的关系,李枧被贬镝后,虽然没有追究,但是失势是不可避免的。按照这个轨迹,他顶着工部侍郎的头衔,熬到告老或者主动请退,或许还能得到加一级的追封,相对宽松优裕的过完剩下的岁月。

直到李嗣业病退,迫切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人,来继续维持河西出身的将士,在新的军队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朝野中的语话权,举贤荐近于是就想到这位老部下,再加上朝廷中枢某些大人物,需要某些权利制衡的需要,才重新把他推上这个位置。

因此他既不象仆固怀恩那样热切和激进,迫切的通过军功来经营出自己的班底和人望,也不想梁宰那样保守周全,只要维持现状就好,满足于站在那位内枢密大人的影子里,获取自己的政治利益。

虽然他已经四十是过半,同样多少有着这个年龄阶段官员上进的和诉求,当然更不可能不自量力的野心膨胀到,和那位年纪和权势都正当中天的强势内枢密大人争夺主导权。

从另一个方面说,他在枢密使中,很少表自己的意见,却热衷参加每一件本职和本职有关的事物,表现相当怀若虚谷或者说好学,带着自己的幕僚班底,积极了解和认识任何看起来对将来有益的东西。好让自己更加适应这个位置。

在枢密院的位置上,对这个体系内的东西了解的越多,就不免越位置震撼和吸引,虽然很多东西是前人曾经出现过的雏形,但是把这个多前人的东西和优点创造性的统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运转自如,并看起来兼顾了相当有活力和效能的庞大军事机构。

这位内枢密大人无疑是个奇才,要知道他几乎是在前任的烂摊子上,白手起色,凭空缔造了这么一个周密而细致的军国体制,从这一点说,他的无愧是治政军略的继往开来的人物。

可惜他大部分的兴趣和精力,并不在这些军国大事上,而是那些诗歌文艺,博物杂学,不然成就不会比吴起、商鞅、历史上那些先贤名臣逊色多少。

不过,他随即想想也就多少有些明白,他也不是当初只需要追逐胜利和功名的小小行军司马了,进入朝廷中枢的官场浸润,让他多少有所改变和触动。

到了这个位置,能够像太宗和李卫公那样善始善终的君臣。毕竟只是麟毛凤角的罕见异数。连功高资重如萧何之流都要自污以避嫌。更何况手掌重兵的要之臣,不务正业,总比诸葛武侯那样的事事鞠亲,更让天子安心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