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的就是即便曹操获胜了,也要延缓曹操恢复的时间!
………………………………
第八百三十六章 动乱再起(一十二)
    五日后。
    曹操派来的使者,离开了元氏。
    因为五天赵风都是抱恙,显然就是不想见人了。
    而曹操那边军情紧急,哪有那么多时间,耗在元氏。
    毕竟兖州发生这种大事,赵风不可能不知道。
    当然,只要赵风没有面见曹操派来的使者,没有当面拒绝曹操的请求。
    赵风以后就可以说自己因为抱恙在身,谁都不见,包括自己麾下的文武官员,所以对此毫不知情。
    反正不管你信不信,只要赵风自己信就可以了。
    这天。
    守卫走进议事厅,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太史都尉求见!”
    赵风听后,内心一喜。
    要知道,州牧府的这些守卫,根本不认识太史慈。
    要知道,太史慈当初在青州跟随赵风,然后去了徐州一趟,返回冀州后,便率兵攻入了河内郡。
    之前在河内郡河阳驻守。
    之后赵风准备任用太史慈,去攻伐幽州,才把太史慈调回来,让太史慈去陪陪他母亲。
    而太史慈穿着的是将军衣甲,所以上次回来时,守卫是根据太史慈的衣甲,来汇报的。
    当时称呼的是太史将军。
    不单单是太史慈,赵风这边因为对将领的保护级别高,所以校尉以上的将领,穿着的衣甲,都是最高级别的。
    当然,其他诸侯的校尉,也可以成为将军。
    所以赵风此举,没有任何影响。
    之后太史慈自然是卸甲返回真定赵家庄,陪自己母亲去了。
    那么这次来求见自己,自然就是穿的普通服饰。
    守卫不认识太史慈,太史慈自然需要自报身份。
    然后守卫才会根据太史慈自报的身份,决定通不通知赵风。
    如果只是普通人,守卫自然不会禀报。
    但如果是来辞官什么的,守卫也会来汇报。
    但汇报的内容,就是太史慈来请辞的。
    而现在,是太史都尉求见,这说明太史慈是愿意辅助赵风的。
    因为太史慈的官职,就是都尉一职,都领两名校尉。
    赵风心里有了判断,笑道:“请进来!”
    守卫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没多久。
    太史慈走进议事厅,对赵风一拱手:“见过赵州牧!”
    赵风听到这个,内心又有点小遗憾。
    虽然太史慈决定留下来帮自己,但却没有直接拜主。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只要能在自己手下办事,赵风迟早也会让太史慈拜主的。
    毕竟现在与以前不同。
    赵风入住‘王府’,已经是或明或暗的表明了自己的野心,以后是要成就王霸之业的。
    所以,如果还要继续帮助赵风,那就说明,他们对此,已经有过思虑了。
    目前只是因为局势不明。
    所以才略有顾虑。
    赵风看向太史慈,笑道:“子义去真定与九门一个月时间。”
    “对于真定与九门,子义有何看法?”
    太史慈沉吟了一下:“真定与九门,差别太大。”
    “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同。”
    “真定的百姓,生活的比较轻松、惬意,九门的百姓,依然生活的比较沉重。”
    “当然,这只是拿真定与九门来做对比。”
    赵风笑道:“这是自然。”
    “毕竟真定乃是变法试行之地。”
    “别的不谈,整体赋税,就减少了一成!”
    赋税减少一成,这就是大杀器。
    光凭这一点,就会有很多县城的百姓,想要自己的县城,也来推行新法。
    当然,这只是普通百姓的想法而已。
    至于世家、豪强怎么想,那就没人知道了。
    不过,赵风估计,世家、豪强,应该也会支持。
    毕竟,这年代消息不怎么流通。
    普通百姓,或许还可以通过官府,来获知这种消息。
    但世家、豪强圈养的佃农,就不一定会知道了。
    抛开世家、豪强隐匿的黑户人口,这一成的赋税,也能做出很多文章。
    简单说,就是继续压榨佃农。
    虽然赵风实行了变法,废除了卖身契一说,全部改成了合同制。
    但当初王莽都失败了,所以赵风也一样遇到了问题。
    就是所谓的双契约。
    一类,是长工一类的契约,是拿给官府看的。
    一类,就是卖身契,是他们私底下按照以前的规矩,继续使用的。
    赵风估计,这些世家、豪强,也是根据当初的经验,衍生而成的。
    所以世家、豪强,明面上根本没有什么反抗之举。
    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赵风就跟王莽一样,会自行废除所谓的合同制。
    只不过,赵风和王莽的区别,就是王莽是从上而下的执行,全国都是敷衍了事。
    而赵风是从下而上的执行,先让试行的县城体会到好处,然后让其他县城非常羡慕。
    这样一来,以后这些人,就会自发的接受变法,而不是被逼着用。
    所以,赵风对此,也没去强行干涉。
    因为暗地里的事,根本无法干涉。
    反正闹出了矛盾,官府只认合约制的契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卖身契迟早会被历史淘汰。
    至少赵风是这么认为的。
    因此,真定和九门两地的百姓,差异自然是有的。
    太史慈笑了笑:“如果以后大汉都如真定一般,那么大汉的百姓,就有福了。”
    “末将特意前来,是准备复职的!”
    赵风听后,内心一动。
    太史慈这句话,可是有歧义的。
    想要大汉以后都如真定一样,那就意味着,赵风要拿下整个大汉,然后全国推行变法。
    这摆明了就是造反的言论。
    但既然太史慈有这种想法,为什么又没有拜主?
    这是赵风疑惑的地方。
    不过赵风一时间,也想不出所以然。
    只能归结于,太史慈认为真定试行的变法,对百姓确实有好处。
    但赵风本人如何,太史慈还需要观望。
    毕竟赵风现在暗中表露的野心,只是要成就王霸之业。
    还看不到赵风要夺取天下的野心。
    说不定,太史慈这就是暗示自己,应该把野心再扩大一点,比如争霸天下!
    也就是说,太史慈想要辅佐的人,要有争霸天下的野心。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
    说不定太史慈的意思,是想赵风去匡扶大汉。
    因为当赵风位极人臣时,依然可以主动推行全国变法!
………………………………
第八百三十七章 动乱再起(一十三)
    赵风暂时还没有摸清,太史慈到底是如何想的。
    不过不管如何,太史慈都愿意留下来帮助赵风。
    也算是个不错的消息。
    赵风笑道:“既然子义这么说。”
    “那就准备几日,然后前去河内郡河阳复职吧。”
    太史慈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时间缓缓流逝,一眨眼便过去了十天。
    这天。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幽州传来消息。”
    “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已经向公孙瓒发起了进攻。”
    “另有一则传言,说是他们推举的乌桓司马阎柔,也已经率领乌桓、鲜卑大军,在赶往幽州的路上!”
    赵风听后,沉吟道:“这么说,刘和应该也会让我出兵了?”
    田丰点了点头:“刘和应该会在几日内,便会派人来请主公出兵相助!”
    赵风直接问道:“毛嘉所部,已经调派到吕布那边,去协助吕布去了。”
    “其余各部大军,有都有各自的镇守任务。”
    “如果我们要出兵的话,要调派哪几路大军?”
    田丰沉吟了一下:“如今兖州发生战事。”
    “清河国有华将军领兵在甘陵驻守,和杨将军领兵在东武城驻守。”
    “这两路大军,只需留守一路,来提防青州张燕的黑山军便可。”
    “公孙瓒多为骑兵,所以理应让华将军随行,杨将军继续在东武城镇守!”
    “另外,赵子龙将军,也应率领骑兵随行。”
    “最后,只能让主公亲率虎营、豹营,然后带着两万新兵,赶往幽州了。”
    赵风轻咦了一声:“需要我亲自带兵前往吗?”
    要知道,赵风以前想上战场作战,所有人都不同意。
    除非情况特殊,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赵风才会领兵作战。
    而类似这次出征幽州,帮助刘和夺下幽州,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让赵风前往的。
    因为有赵云有够了。
    毕竟赵云现在是冀州刺史,牧守一方。
    威望足够!
    田丰沉吟了一下:“这次乌桓司马阎柔,会带乌桓、鲜卑大军攻打公孙瓒。”
    “但不管这么说,这些都是外族之人。”
    “另外,刘虞的旧部,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也需要在这次战事中,被尽可能的削弱。”
    “否则,以后让刘和来当幽州牧,时间一长,说不定会生出异心。”
    “就算刘和能力有限,不会生出异心,也难免刘虞的那些旧部,会引诱刘和。”
    “所以,我们虽然率兵前往支援,但具体的战事,还需要主公来拿主意!”
    田丰的意思,赵风懂了。
    这是根据赵风喜好来决定的。
    因为赵风不喜欢外族之人杀戮汉人,所以可以借助这次战事,让公孙瓒、乌桓、鲜卑,都受到重创。
    另外,为了制衡刘和以后会有其他心思。
    也需要通过此战,让刘虞的旧部,受到严重的削弱。
    简单点说,这次的战事,大部分时间,赵风都是看戏的。
    所以田丰认为赵风亲自领兵前往幽州,也没什么关系。
    反正只要不直接上战场,赵风的安危就不会有问题。
    但又不能完全一点都不作为。
    所以具体是战,还是看戏,就需要赵风临时决定了。
    这事毕竟不怎么地道,所以不能直接告诉赵云等人。
    否则消息传出去,会对赵风的名望,有所影响。
    之所以让赵风亲自前往,还有一点就是,这两万新兵,都是以赵风的名义,让鲁肃去训练的。
    也就是说,这两万新兵,需要赵风亲自调度。
    如果是以前,为了方便调度,赵风一般都是把新兵划拨给其他将领。
    但现在,大部分将领的兵力,都在七千五到一万余。
    而且,这些将领,分别镇守一方,也无法调动。
    所以只能赵风亲自率兵了。
    简单说,就是赵风看上去人才不少,但依然极度缺人!
    赵风沉吟了一下:“确实可行,光凭新兵训练时间不足这一点,就够我们拖延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也是非要让赵风前去的理由之一。
    因为新兵训练不到位,上战场就跟送死一样。
    这个理由,任何人都无法说什么。
    接着转头看向熊大:“去通知鲁肃。”
    “让新兵准备一下,可能随时会有行动。”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是把赵云和华雄都调到元氏来。”
    “还是决定出征后,再临时调动?”
    田丰笑道:“他们二位将军率领的都是骑兵,速度非常快。”
    “所以,等大军行动后再临时调派,也足够大军汇合的了。”
    赵风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吧。”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五天。
    这五天里,朝廷传来敕令。
    因为之前李傕、郭汜等人,打败马腾、韩遂、朝中士大夫等人。
    这些被李傕、郭汜等人,打下来的地盘,自然要有一个名分。
    所以,朝廷决定拆分凉州。
    把目前还在马腾、韩遂手中的,敦煌郡、酒泉郡、武威郡、金城郡,四郡之地,依然归属凉州。
    把原凉州的陇西郡、武都郡、汉阳郡、安定郡,另置为雍州。
    以邯郸商为雍州刺史,治武都。
    北地郡没有被归属到任何一方。
    但赵风猜测,应该是张济与李傕、郭汜等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