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明之机。”

曹操点了点头。这事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如果没有别地什么意外的话,曹操就会就此按兵不动,并对孙权给与一定的支援,令孙权和周瑜可以一战。而孙权和周瑜也会在没有两败俱伤,或是一方败绝得情况下,落一个相对稳定。而整个大汉也会因此落一个短暂的太平日子。

然而。刘明、郭嘉。贾诩他们的那番设计又是干什么地?

那绝对是一个曹操,孙权他们不得不在一的一个意外。

首先,就在几日后。曹操率先得到了一封密报。一封来自幽州的密报。而且还是曹操好不容易买通地刘明手下重臣郭嘉给来地密报。

曹操打开一看。没看一半,好悬没气过去。

曹操刚刚立定主意要坐看孙权和周瑜他们决斗。等候合适地机会。在不惊动刘明的前提下,一举消灭孙权和周瑜,夺取江南。可郭嘉这一封密信。又完全打破了曹操的部署。

怎么呢?

郭嘉这封信写地很明白:如今周瑜自立这件事,刘明已经知道了。虽然刘明不想参与其中,可刘明手下的主战派,却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上书刘明,孙权谋兄夺位,乃大不义。此等恶人,不可留存世间。而若是周瑜心存歹念。叛主而噬,还诬陷孙权至此,那就更是不可饶恕。而且,孙权、周瑜长时间在江南征战,江南百姓生灵涂炭。也不可不理。在这些主战派的建言,而那刘明本身又是一个好义之人,又感念江南百姓疾苦。刘明如今已经被其说动。只是刘明不想因片面之言而论罪孙权或是周瑜。故此派出了徐庶前往江南调查此事。只待此事明了,即出兵讨伐孙权或是周瑜。

看到这里。曹操心里那个滴血啊。不管自己如何努力的想让刘明不要参与进来,可没想到刘明还是要参与进来。而若是刘明参与进来,尽得巴蜀、江南,那自己今后只能困守在两河流域之间,那就再无出头之日了。

好在曹操的心志确实过硬。好歹坚持着看完了下一半,这才收了点安慰。觉得自己花在郭嘉身上的钱财没白花。果然还有一些用处。

怎么呢?

感情郭嘉在后面给曹操支了一个小招。郭嘉提示曹操:刘明乃愚忠之人,若是曹操假朝廷之名义,传檄天下,出兵讨伐周瑜叛上自立,不谈周瑜反叛孙权,只说周瑜反叛朝廷。刘明必然不能袒护周瑜。而刘明远在幽州,北隔中原,南隔巴蜀,也不能越地而讨伐周瑜。

曹操看完了,哈哈大笑:“果然如此!我怎么就忘了刘明乃是一个愚忠之人了呢。”

曹操随即传令叫来戏志才,对其言道:“我欲诏令天下,讨伐周瑜反叛朝廷自立。公所见若何?”

戏志才闻言先是一惊,后是一喜,对曹操叹服道:“主公壅智。属下愧不及也。如此,刘明爱惜羽翼,必不敢背负叛逆之名收留周瑜。当可便于我等取事。”

曹操哈哈大笑,也不说明此计乃是郭嘉所献。只是暗中想着:这个郭嘉倒也贴心,不枉自己花了这么多的心思收买他。

事后还要多多给他些好处。若是那郭嘉能帮着自己的妹妹在刘明那里得势。日后更可左右刘明。

而此时,戏志才又进言道:“丞相此计虽妙。可仍有所为。若是在此之前,令蒋干再次前往周瑜那里晓之其若不投降。丞相定当出兵讨伐朝廷叛逆,而那刘明也万万不会收留朝廷叛逆,以之威压周瑜投降。或有可能攻破周瑜心志。不战而收周瑜数十万军马。而即使不成,也可暗中令蒋干暗中通知黄盖。十一月初八,领军于赤壁,与我回合。分化周瑜的兵力。

尔后,若是周瑜投降。主公即可传檄天下,言孙权乃杀兄夺位之叛臣,乃大不义之人。想来有此污名,刘明也不会冒然收留孙权,只要我军能速灭孙权。当可无忧。而若是那时,周瑜还狂自强横,不服丞相调度,那时吞再传檄天下,言明周瑜乃是朝廷叛臣。尔后联手孙权,大军讨之。那也委实不晚。”

曹操大喜,此计果然又完善了许多。随即传令蒋干,细细叮嘱之后,令其再往周瑜那里说事。

然而,就在蒋干再次动身地时候,徐庶也乘着幽州大船,来到了建业。

按照幽州的情报,此时的孙权早就在诸葛亮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建业老家。而沿江的九江,柴桑,巴陵,公0安等地,却在周瑜地占领之下。徐庶要走访孙权行事。当然只能奔建业来了。

好家伙,徐庶乘船一到建业,又是引起一阵轰动。没办法,谁让徐庶是坐着幽州的大型战舰来的。

原本那江南本是水军为主。战船本来是见惯了地。不应该对战舰有什么惊讶。那建业的水港更是深良。容纳过地船只无数,连番外之船,也停靠过不少。但是,徐庶如今乘坐的这艘战舰,那确是幽州往来于海上的霸王铁甲战舰。那吨位,在如今来讲,那实在是太大了,太不可思议了。而那铁甲,更让这些建业的军民百姓想不通,这船不都应该是木头做的么。怎么能是铁的呢?他怎么就不沉呢?

说实在的,别说是他们这些初次见到的人了。就是当初奉刘明之命建造钢铁龙骨的船匠,那也是想不通的。还是在第一艘铁制龙骨的船下水成功后,这才相信,并逐渐做出了如今这种铁甲战舰。

不过,虽说这种战舰在海上的威力很大,可那航行却是要靠强劲海风的。徐庶来的这一道上,在海上之时,那真是快速无比,直接就从幽州沿岸穿插过来了。可到了近江,逆流而上,那可是费老劲了。全靠着沿岸的纤夫牵引。要不然的话,但只靠着舰内的水手划桨,那是没日子到了。

但是,如今的这番轰动,那就全值了,徐庶要的就是这份效果。江南不就是水军厉害,船只厉害么,那就让他们瞧瞧幽州的战舰!

 第五百八十五回 贾诩小策

“吾奉太尉大人之命,来此明辨吴侯害兄谋位一事。吴侯有何以告吾?!”徐庶很是嚣张的问道。

孙权闻言,很不是味。

孙权心里憋屈啊。孙权自打得知徐庶到访,孙权可是恭恭敬敬,一点礼数也没缺少的派人犯徐庶接来的。而且,为了表示对徐庶的敬意,孙权甚至亲自出府恭候徐庶的到来。以孙权如今一方诸侯的地位,这礼数绝对是周到了。可没想到,入得厅来。这徐庶别的话还没说,上来就来这么一句,孙权能不憋屈么?

你徐庶什么意思?审犯人了不成?

孙权虽然在性情上比起的他的兄长孙策来说,那要温和得多。可那邪火也被徐庶拱得够呛。

不过,如今的孙权,他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谁让这个徐庶是代表刘明来的,而那刘明的实力又偏偏太大了,别说如今有着曹操威胁,万万不能两面树敌。就算没有曹操的威胁,那刘明也是得罪不起的啊。

故此,孙权还是把这口气给忍了下来。如此也看出。这孙权果然坚忍,比之其兄孙策,那确实是更胜一筹。要是那孙策在此,那绝对是万万容不得徐庶如此嚣张的。

孙权故作不解,反问徐庶道:“徐参谋此言何来?太尉大人何以如此相责于吾?”

眼看孙权还能保持如此心平气和,更如此做作,徐庶也很是暗暗惊讶:孙权身为人主,一方霸者,竟能对此等挑衅都能装作视而不见,其城府实在是太深了。看来要完成右军师之计,还需要更加努力不可。

徐庶本人的性格,当然不是这么嚣张的人了。但是为了达到此行的目的,徐庶就还非得如此不可。只有激怒了孙权,并让孙权有气无处发泄。以致气令智昏。那才能完美达到贾诩等人的计策。

故此。徐庶看孙权装糊涂。当下眼角一挑,蔑视的看着孙权说道:“吴侯何以装糊涂?贵军周瑜自立,不就是以此由,不再尊听吴侯号令的么?”

徐庶的神情。更是令孙权上火。

这有时候,一个人被另一个激怒了,不见得非得是言语上的。脸上神情地表现,有时候更为重要。很有可能,对方话说得很是平常。可就那眉毛,那眼神,那鼻子,让人看得不惯,忍不住地邪火往上窜。显然。如今徐庶就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孙权还是为了大局。忍了下来。当然了,徐庶地那番话,也有让孙权惊讶、冷静的地方。周瑜自立这回事。虽然在江南知道的人不少。可孙权早已下令封锁消息。不应该那么快就传到江南以外的地方去了。尤其还是幽州那么远地地方。

这在如今一个情报走三个月,消息闭塞的年代。那绝对是不可思议的。而这,也证明了孙权的境内,江南的地界。还是有刘明眼线的。而且,这些眼线传递消息的速度。非常的快。

孙权忍住气,佯装从容的说道:“周瑜自立,乃被主忘德之人。他之言语。皆是妄言。太尉大人,经多见广。当知其假。岂可信之。”

“吴侯所言其假,不知可有何凭证?吾受太尉大人所谴。却是不可轻信。”徐庶很是无礼地说道。

孙权为之气节。所谓:捉贼拿赃。自古都是抓住贼了,以赃物做凭证。哪有没事却要找凭证证明自己清白的?那不就是找麻烦么?何况,如今这个事,只能撇清,那还能自己找凭证的,只要一找,那岂不就真成了无私有弊?

想到这里,孙权气得一双碧眼,险些冒出幽幽的绿火。只是,即使孙权气到了如此地步,孙权还是不敢冒着得罪刘明,以至于两面开战的风险去喝斥徐庶。只是狠狠他瞪了一旁地庞统一眼。随即扭转过头,气得不再理会徐庶。

庞统自然知道孙权为什么瞪他了。不过,庞统却是丝毫也不在意的。只是在心中暗暗的感叹:我这个师兄,倒还真是不简单啊。

但是,虽然庞统沉得住气,对如今地这个局面,一点也不在意。可一边的鲁肃,却不能容忍主公孙权受那么大地羞辱。

而且,如今这个局面,孙权已经被气得不说话了。而那徐庶还是一幅不依不饶,非得问出一个真章来得样子,鲁肃忍耐不住上前质问道:“徐参谋,我主迎先生。礼数未有半分缺欠。先生何以咄咄逼人?即使先生奉太尉大人差遣,太尉大人上不曾定我主之罪。先生何故一隅定之?”

鲁肃此时为孙权出头,孙权是又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鲁肃果然是自己的直臣。为了自己,那是真敢说话。不过,孙权也担心,若是鲁肃把徐庶得罪了,那可如何是好?

可出乎孙权意料之外的是,徐庶闻听鲁肃质问,大量了一下鲁肃,竟然笑了。而且还是很和颜悦目的对鲁肃说道:“这位将军想是鲁子敬将军吧?在下徐元直,给将军见礼了。”

屋内之人,尽皆愕然。

这反差也太大了吧?要知道,就是在刚才,徐庶见到孙权的时候,那也是止高气昂的。根本没有给孙权行过礼。稍后安稳住了之后,更是对孙权一通质问。没给过孙权好脸子。怎么鲁肃这一质问,这徐庶倒给鲁肃行起礼来了?这鲁肃就算再有名气,他也不过是孙权的一个下臣啊。

此时别说是旁人了,连鲁肃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怎么有这么大的威力,惊讶的连自己刚才质问徐庶什么都忘了。诧异的向徐庶问道:“徐先生何以知我鲁子敬?”

徐庶笑道:“将军与我家荀大人交好。我家荀大人感将军风骨,时常提及将军。在下乃荀大人所辖部门之人。故晓之。此行,我家荀大人,还命我来此之后,要与将军问好。”

鲁肃一听明白了。这个徐庶是荀域地手下,想是这个徐庶事故,怕自己与荀域有故。故而恭谨于己。想到这里,鲁肃不禁感怀:这荀域与自己一见投缘,倒是很够朋友。

可鲁肃感怀的这当口,孙权更是气了。当着那么多文武的面。自己的颜面还不如鲁肃威严呢?自己颜面何在?尤其是这当口。外面正说这周瑜自立呢,而今自己又不如鲁肃,自己如何还坐得稳这个江南?

孙权情不自禁的怒哼了一声。

孙权这一哼,把鲁肃惊醒了。鲁肃本是大智之人。虽说过于诚实。可不是不通事务。闻音而知其意。当即知道孙权有些不满了。而且,鲁肃也觉得如今这种局面对孙权今后的威信不好。

故此,鲁肃容颜一正,再次正色的说道:“徐先生。你来此乃是公干,而我与文若公之交情,乃是私交。此时公务在先。私交无须虑之。而君咄咄逼人,辱及我主。君当与我主赔之以礼。”

徐庶暗暗佩服:无怪乎主公和荀大人等,都说这个鲁肃不错。此人确有风骨。

不过,徐庶佩服归佩服。可徐庶却不会认为鲁肃能胜过自己。更不会听任鲁肃得指使。就连刚才徐庶给鲁肃地那番做作,也不过是依计而行。何况鲁肃让徐庶给孙权道歉,那也是绝对的与徐庶所背负的使命相违。徐庶也就更不能听命了。

要知道,如今徐庶所来地目地,那就是执行当初贾诩献给刘明的计策。

而贾诩的计策。那就是派一能言之人前往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