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师,魏延虽然鲁莽,以致损兵折将。可此战对我军也不无小补。

敌军感我军决死之心,已经不敢再行进逼。而且,军师三番设计,也极大的损伤敌军兵力,大振我军军威。而如今战场之上,正是用人之机,万望军师体恤,不计小过,留其一条牲命。让其戴罪立功。”

诸葛亮要杀魏延,本来就不过是要立威,要吓唬魏延。魏延可和刘磐不同,刘磐乃是要为了汉中丢失,十余万的将士丧命的重大责任顶罪。而这魏延却是诸葛亮转移手下众将的出气筒。故此,这刘磐杀得,可这魏延却杀不得。

可谁知道魏延的人品实在是太成功了,满营众将竟没有一个给魏延讲情的,弄得诸葛亮也差点收不了手。这要不是鲁肃早就知道诸葛亮降服魏延的意图,站出来帮忙说话,诸葛亮还真就不好办了。

诸葛亮当即借坡下驴吩咐道:“来呀,把魏延给我推回来。”

魏延给推回来之后,那真是犹如在鬼门关上转了一圈又回来了。那种死里逃生的感觉,那听激动啊。魏延跪在地上,向诸葛亮拜谢道:

“谢军师不杀之恩。”

诸葛亮猛地一拍帅案喝道:“魏延!非是山人不斩于你。实在是鲁将军为你讲情。而你之罪过,也在山人的计算之中,也有可恕之处。

故此饶之!还不谢过鲁将军。”

魏延又急忙向鲁肃拜谢道:“谢鲁将军讲请之恩。”

鲁肃一笑置之。而诸葛亮又说道:“魏延,虽有鲁将军讲情。汝死罪可免,但你活罪难逃。重责你四十军棍,你服是不服?”

事到如此田地,魏延哪敢说什么不服。当即连声说道:“服。

服。末将心服口服。谢过军师。”

四十军棍下去。魏延是真不敢再和诸葛亮叫板了。而其他将领,有了魏延这个前车之鉴,也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没有再敢乍翅儿的了。

而诸葛亮也借机大肆宣传幽州军已经在自己巧妙的安排下。受到重创,已经停步不并了。只要各部军马都打点起精神来。长久保持剑阁无碍,就能大量消耗幽州军的军粮储备。到时候战备幽州军,那也是不在话下。

别说,诸葛亮这一套,还真是极大激励了哪些不明真相的吴军士兵。整个剑阁的守军,那都是军心大振。

可这些能唬得了别人,可诸葛亮。鲁肃。庞统三人,那可都是跟明镜一样。败退回来地吴军,虽然各自了解的都不全面,可统计出来。

那就足够诸葛亮、鲁肃、庞统等人了解当时的真相了。

就诸葛亮那种连环计策。在幽州军没有防备的时候,以多打少。

竟然都不能立刻把幽州军的前锋营给消灭。竟然让对方,逐渐有扭转战况的趋势。这实在不得不说吴军精锐的战斗能力,和人家幽州军的战斗能力,实在是没得比,差地太远了。

而幽州军快速救援地能力,也说明了幽州军各营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快捷,反应、应变能力是多么的迅速。这一点,也要远远地强于吴诸葛亮和鲁肃、庞统三人各自暗中估算一下,均觉得吴军和幽州军要是在野外对战起来。最少也要五比一的兵力对比,那才能跟幽州军抗衡一下。

想到这里,诸葛亮和鲁肃、庞统,那都是无奈地摇头,五比一,按这种算法,哪怕幽州军就是只有二十万,那吴军也得需要一百万的军兵。那还不把吴军地家底全搭上了。何况人家幽州军绝对不止二十万的军马,传闻当中,幽州军马那可是好几百万的。单单只是曹操那边,就不止一次看见幽州动员五十万以上的兵马实力了。最夸张的一次,据传看见了两百多万的幽州兵马。想来这幽州军,怎么也不可能只有二十万的兵力。

诸葛亮、鲁肃、庞统都止不住重新构想起吴军的崛起计划来。实在是太受打击了。

鲁肃向诸葛亮建言道:“孔明,幽州军势大难敌,实在是出乎你我的意料之外啊。你我如今,实在是任重而道远。依我看,咱们要尽快和幽州和谈。尔后快速发展我军实力,才有可能与幽州军一搏。”

而庞统最先考虑到的却不是什么孙权的利益,而是周瑜和鲁肃的发展。对庞统来说,孙权实在算不上什么,只有周瑜和鲁肃,才是他所看重的。故此,庞统则建言道:“孔明师兄,幽州军虽然势大难敌,可我军有剑阁之险,只要后勤无碍,敌军也是不可奈何。不如以此地之险,力拒幽州兵马。那幽州军长途而来,其消耗,必然远多于我军。积少而成多,只要长期以往,幽州军的实力损耗,将不可计量。而我军拒守剑阁以里,可夹心发展。实力必然大增。到时候,有周都督一手训练精兵,军事实力的增长,自然不在话下。那时节,我军甚至可以跨长江而击曹操。进而再一步的扩展我军实力。进而一统天下。”

庞统得口才虽然不错,可奈何诸葛亮的政治敏感性实在是远胜于庞统,庞统得那点小心眼,诸葛亮一听就听出来了。虽然诸葛亮对周瑜并没有什么偏见。可诸葛亮却是孙权请出来的,诸葛亮自然要为孙权考虑。何况,连曹操以抗拒刘明,那乃是诸葛亮军策的根本。当然更不容别人推翻了。虽然庞统得那种据剑阁之险,拖垮幽州军力的建议,让诸葛亮有小小的共鸣。可天性谨慎的诸葛亮,更希望在蜀中稳定之后,吴军在蜀中积累了一定的仁德之后,再如此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毫无根基的铤而走险。

故此,诸葛亮轻挥羽扇,淡然表态道:“我军统领蜀中不久,百姓未得恩惠,幽州大军压境,极易激起不稳,若有民变,内忧而外患齐至。我军虽有剑阁之险,依然危亦!而拒幽州尚且无力,冒然进攻曹操,两处共同开战。其变数更多。无异自取灭亡。实不可取。倒是子敬之言甚秒。遣使议和,成则腾出我军施惠蜀中,安定蜀中,整合军马的时机。不成,也极大的打击了幽州持士的忠诚,更可能依此说的马超归降,为我军平添一大助力。到那时,我军在依托剑阁之险,边战,边稳定发展,那也为时不晚。”

鲁肃当即赞成,而庞统也无话可说。而这个出使幽州军的人选,却还是有了一番争议。

按着诸葛亮的意思,诸葛亮很是想亲身上幽州军那面走一趟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而且幽州军又以仁义之名传世,诸葛亮到不怕幽州军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反倒期待通过此去,能够在幽州军中发现一些军情,或是策反几个幽州军的官员。

然而,诸葛亮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鲁肃的极大反对,且不说诸葛亮是在幽州那里挂了号的。传闻中号称刘明克星的家伙,就这么一去,还不得让人家幽州军一刀给宰了。再说了,诸葛亮如今统领三军,那身份远比一个马超要重要的多,诸葛亮过去了,马超换不换,有嘛价值?

何况帅不离位,如今这里那么多人了,哪能让诸葛亮亲自出马。

而除去诸葛亮,鲁肃认为自己去幽州军那里议和最合适。不论是官位,代表等等,都合适。

但是,诸葛亮却认为鲁肃太老实了。应对曹操那种老奸巨滑的,只要利益得当,那绝对是对症下药。可应对幽州军那不可知的对手,却恐怕缺少了机变。尤其是上次那个斥责自己的女人黄月英,据其自称,那也是幽州军的军师,诸葛亮就更是深知老实忠厚的鲁肃,绝对不可能应对得了一个机变女子的盘问。非吃亏不可。

故此,鲁肃前往,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而剩下的庞统,远远不能得到诸葛亮的信任。这一下,谁去幽州军那里议和,就成了一个难点。

 第五百六十一回 鲁子敬单身入汉宁

推敲再三。最终还是只能让鲁肃前去。而今剑阁众人之中尸。唯有鲁肃的品级和官位可代表得了孙权,而又不至于引起幽州军的窥视。而至于那鲁肃过于老实忠厚的人品。诸葛亮也想开了,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不可欺之以诚。只要鲁肃咬死了以马超和那一万俘虏来交换各自罢兵,两年之内,互不开战的底线。那就足够了。至于那漫天要价,让幽州军吐出汉中,也就不期待了。而且,只要不过分的贪图什么,诸葛亮也觉得鲁肃这样一个老实憨厚的正人君子,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更容易成功。

鲁肃离开剑阁,领扈从二百,高挑吴侯使节旗帜,直奔汉中而去。

两日的功夫,鲁肃就已经再次来到朱恒伏兵的那道山梁。可鲁肃令人刚刚转过山梁,鼓声雷动,一对幽州兵马已经拦住了去路。为首的正是赵云的先锋马岱。

马盐在这个山梁吃过亏,那布置下得警戒哨,当然也就更远了。鲁肃还离得马岱远远的呢,马绿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原本马岱布置下那么远的警戒,就是为得不犯原先的错误,先发制人。可鲁肃带得人也太少了,才两百人,而且还一点隐蔽的意思都没有,更大模大样的挑着吴侯使节的旗号。不来是打仗或偷袭来的。马岱也摸不准这彪人马是干什么来的。故此,马岱才亲自领兵出来巡视。

不错放,也不是了幽州的礼节。

马岱跃马而出,高声喝问:“吠!某乃幽州镇西军先锋将军马岱是也!尔等何人?到此何事?速速说明,否对抢下做鬼!”

鲁肃不慌不忙,毫无惧色,催马而出。拱手说道:“有礼了。吾乃吴侯驾下,横江将军鲁肃。奉吴侯之命,出使幽州。”

所谓礼多人不怪,而且马岱看鲁肃相貌魁奇,仪表堂堂,不怒而威,正气凛然。也是一幅诚实君子的样子。马岱当时也就客气了几分。同样给鲁肃回了一个礼。

见礼之后,鲁肃这才堂堂正正的责问道:“将军即以知吾乃奉吴侯之命。出使贵军。吾乃堂堂使节。持军而今还拦吾与此,这可是太尉大人的待客之道?”

有礼不在声高,虽然鲁肃的话音不大,可马岱却一点也不敢怠慢。

以至于落下话柄。要知道,即使如今两军开战。可就算是两国开战。

那还不能慢待使节呢?打归打,礼节不可废。何况如今孙权和刘明不管怎么说。表面上可还都算是同殿称臣地同僚呢。而且,使节谈不谈这种事,从那排,也轮不到马岱这个小角色做主。马岱当然就更不敢怠慢马岱当即说道:“将军即为使节,我军自当护送。”说完一摆手,马岱军队分为两列,给鲁肃让出一条道来。

马岱说是护送,其实也就是变相的把鲁肃监视起来,移交上级领导处理。

鲁肃也是不以为意,坦然地随着马岱部队护送而行。

等马岱把鲁肃护送到赵云那里,赵云显然也是不够级别和鲁肃谈判的。赵云招待鲁肃休息一宿,再次把鲁肃向上移交,派兵护送前往汉宁的关羽那里。关羽作为此次行动的统帅,有刘明的授权,又是刘明的二弟,还是有权和鲁肃谈判的。当然了,鲁肃休息地时候,赵云也先一步派快马前住汉宁,向关羽通报吴军派鲁肃为使节出使幽州军地消息。

而等关羽接到赵云的上报,也是搞不动吴军派鲁肃来此的用意何干。战事都已经打到这种地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过,为了不失幽州地礼数。关羽倒也没准备不见鲁肃。只是向黄月英稍稍的咨询了黄月英很是平静地说道:“我军和吴军如今交战正烈。当无友好、宣战之说,而吴军又屡遭败绩,由此可推断,吴军此次遣使前来,必为议和。”

关羽等人深以为然。均笑吴军都被打得这般模样了,竟然还妄想议和。真是太天真了。

唯有黄月英对此不置可否。不管是什么样的议和、谈判,那都是要有符合双方利益和条件地。哪怕就是一方无条件的答应对方一切要求,那这个承诺本身,也是他的一种符合它当前利益本身的条件。没有一点双方都满意的,谈判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吴军既然派人来了,那就说明它本身是有一点筹码的,那它的筹码是什么呢?

想到这里,黄月英心中一动,难道己军先前做的那些举动,都不足以激怒对方下狠手吗?

没别的,此时黄月英已经想到马超了。马超在关羽出征之前,呈报幽州的战扳上,那是下落不明。如今打了那么多的日子,也抓了不少俘虏了。大伙也都知道了马起被俘了。可马超属于被诸葛亮重点看护的,不是经手的人,也确实不知道马超如今到底是生死如何了。而关羽、赵云、马岱、庞德等人,也都理所当然的认为马超壮烈牺牲,殉职了。毕竟马超的性子那么烈,而且这些人都认为马超不可能投降叛变。

如此,马超还不被对方杀害,那还能怎么的?

而此时黄月英想起来,对方有可能一开始就已经想用马超做筹码了,甚至在吴军大将被接连斩杀的情况下,都能忍住杀机不报复。黄丹英不由得为对方老谋、谨慎和坚忍,感到微微的头疼。吴军还真有一个不好对付的敌手啊。

虽然黄月英已经有所料到,可除了头疼,黄月英也没有什么完全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