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得知涂中失守的刘备,他那心中的惶恐就更加不安了。

如今刘备接手的刘鹞兵马,已经全部的损失殆尽,就剩下他那十几万的嫡系部队还在虎林苦苦的支撑着。太史慈虽勇,可碰上以谋略见长的周瑜,那却是有力使不上,没有勇武的地方。

而就在刘备走投无路,准备再次请于吉出来帮忙的时候。于吉却在这个节骨眼,自己来了。

敢情于吉最近也不怎么好过。孙策这人办事,向来是非常干脆利落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从来没有那种中间混拢着的。而于吉的圣火教,又始终在宣扬着刘备的好处,为着刘备说话。这孙策当家作主之后,自然容不得圣火教这种异端的存在。孙策在进攻刘备的同时,也发出命令,宣布圣火教为邪教。凡是信仰圣火教的百姓,在此命令之后,退出圣火教的,一概既往不咎。但是,凡是在此命令之后,仍然执迷不悟,不肯退出圣火教的百姓。一律按匪人论处,杀无赦!

结果,除了几个比较顽固,没拿孙策这个命令当回事的人,其余那些在孙策治下的百姓,全都纷纷在明地里退出了于吉的圣火教,而暗地里却跟着圣火教,保持着联系,以此来观望事态的发展。

而在孙策雷厉风行的把那些顽固分子杀了个一干二净,同时也捣毁了圣火教在庐江各地的道观之后,所有观望的百姓,全都真正的退出了圣火教。毕竟加入教派,也不过是为了求得一些医药的帮助,面对生死的选择,是没有那么多坚定的信徒不顾一切的。而于吉的那些铁杆教徒,那也在孙策的领地,一个都呆不下去了。全都纷纷的撤了回来。

于吉来此,那也是找刘备想办法的。

结果,两个为难得人,碰到了一起,那就更为难了。

最后,还是刘备的心眼比较多,他挑唆于吉道:“老神仙,咱们能有今日,那可都是江东孙家逼得!孙家逼我,我是无话可说,都是为了振兴家族,争夺利益,以我跟孙家的过节,他这么做,哪到无可厚非。可他不应该这让对您啊。您传播道统,那是劝民向善的大好事。那孙.策,他怎么能这样对您呢?如今那孙策,那可是在往绝处逼您啊。您辛苦了这么大半辈子,不就是为了把道统传下去吗?您深山之内,几十年的苦修,不就是为了张显神通,教化百姓吗?可如今,那孙策可以要灭您的道统啊!事可忍孰不可忍!我刘备没说的。我这条性命,当初就是您救的,没有您,我就活不到今天。为了您,我豁出去,我跟孙策拼了,哪怕我的兵马都因此死绝了。我也绝没有二话!”

刘备说的慷慨激昂,把于吉感动的够呛,于吉险些落泪地说道:“好!好!贫道果然没有看错了人。为了贫道的道统,委屈你了。”

刘备连忙谦让道:“老神仙,这是备应该做的。”可随后,刘备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老神仙,恐怕就算是备拼尽了兵力,也不是孙家的对手,到时候,您的道统,还是要不保啊。不如您也号召信徒们自救,发起圣战吧。这样的话,有万千的教民支援,再加上我的部队,江东的孙家,那也是不在话下的!”

 第四百五十六回 长安阻击战

“圣战?”于吉等刘备说完,把眼睛瞪得好悬没有掉出来。 

于吉这老道,活了这么大一把年岁,虽然因为修道和研究道法,在政治敏感上,以及手腕上,很是不如刘备,可于吉毕竟还是一个高人,平常结交的也都是水镜先生那样的高人,当然明白刘备所说的这个圣战,不是什么好东西了,这分明就是刘备挑自己出面顶缸嘛。

于吉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口拒绝道:“不行。不行。这怎么可以?我本修道之人,怎么能为了弘扬道法,让无辜的教民去送死呢?”

“老神仙,备这不也是没办法嘛。如今孙策联合了袁术,再次的发兵来围攻于备。如今我的涂中都丢了,单凭我的实力,备一个人是绝对没有办法两线作战的。而您的那位好友,如今也抽不出人手来此相助。备实在是独木难支啊。而当备也灭忙之后,您的圣火教,那可就更难以生存了。如今,您圣火教在庐江地道场,已经全被孙策清干净了。那孙策已经与您的圣火教结成了死仇,就算您想化解,息事宁人,可那孙策也绝不会留下您圣火教这个隐患,而您那些忠诚教徒,也绝对不会允许杀害他们道友的刽子手,能够太太平平。既然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么一个地步。您难道就认头以后孙策把您的心血,全部剿灭。把所有忠于圣火教的教民赶尽杀绝!”刘备非常真诚地看着于吉说道。

于吉当时哑口无言。刘备说的这些都是实情。由不得于吉反驳。如今孙策已经把圣火教定为邪教了,同时也杀了那么多地圣火教教徒。等孙策统一了江东、江南之后,孙策肯定不能留着圣火教这么一个隐患在事后生事。就算自己想要忍下,那孙策也不可能相信的。而且。如今的圣火教损失这么大,若是没点说法,也确实不好向那些信徒们交代。而除此之外,于吉如今的年纪也有些大了,于吉也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能够抛弃眼前的基业,重新再来了。

刘备看得于吉有几分犹豫,又开口说道:“老神仙,这圣战可不是您的私心。也不是您要让那些无辜的教徒去死。而是那孙策逼得啊。就凭孙策地那道命令。您教下的中坚分子,肯定是不会退教的。而没有组织和抵抗的他们,除了被孙策杀害,那也是别无他途的。您这要是发起圣战,那可是在拯救他们的性命。而那些立场不坚定的教徒,也会因此坚定了信心。这可是您弘扬道法的一个大好机会啊!”

一个人有弱点不要紧,可弱点若是被别人知道了,那可就麻烦了。于吉这么大地一个世外高人。平生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弘扬道法,传递道统。而这一点又充分的被刘备知道了。于吉也就算计不过刘备了。

于吉犹豫地说道:“玄德公,即使咱们发起圣战。可仓促行事,准备有所不足。面对孙策他们的大军,教徒们又如何可以抵挡?”

刘备不动声色地说道:“老神仙,昔日,张角号称:大贤良师。振臂一挥,一呼百应,数百万的信徒,为其起而战之。若不是其最后管束不利,其教众沦为盗匪,这天下恐已易主矣。如今。老神仙您的道法,更在张角之上,您的教徒也比他的更加忠诚。您还有什么的担心的?难道您对自己没有信心吗?”

想当初,刘备求教于于吉。于吉直指本心,款款而言。那是何等的潇洒和风范。可如今,于吉被刘备抓住了弱点,主导了思路。这恐怕也就是所谓的:当事者迷。

于吉一想:连张角这样的晚辈,都能有如此的号召力,自己当然更可以了。而至于指挥兵马作战,虽然自己并不擅长,可这不是还有刘备了嘛。刘备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虽然没有什么大地胜利,可也没有什么损失,这要不是刘备时运不济,一直缺兵少将,刘备也不会次于孙策他们。先前,光是孙策一家和刘备打的时候,不是一直被刘备压着打的嘛,这要自己发动了教徒从军,刘备有了足够多的兵马,当然也就可以打败孙策他们了。而且,实在不行,不是还有司马徽了嘛。他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于是,于吉咬着牙说道:“好。贫道这回就跟老天搏上一搏。”

随后,于吉让刘备准备器械,自己则去发动圣火教的教民加入刘备的军队,抵御孙策的入侵。与此同时,于吉还答应刘备,亲自去见司马徽,为刘备请几个帮手回来。

而就在刘备和于吉他们在江南紧锣密鼓的发起圣战之时,一队浩浩荡荡的军马,也正在急急忙忙地往长安奔行。

“快!快!快!过了前面那道山坡,咱们就到了。这要是到晚,军师责骂下来,当心本将军要了你们的小命!”领军的将领在不断的呼喝着,催促着。

可就在这支部队刚刚来到那个山坡,突然间,震耳的马蹄声响起,还没等这支急忙忙赶路的部队醒过味来,山坡之上,箭如雨发,这支正在急行军的部队当时就乱了。而就在这支部队混乱的时刻,山坡之后也转过来了大批的马军。一个盔甲鲜明,刀枪明亮。犹如一只离弦的利箭一般,凶猛的冲入了这支混乱的部队。本就有些混乱的部队,一下子就呈现出了溃散的趋势。整个袭击的各个环节,那配合得,真是天衣无缝。

“我乃武关副将段成,敌将可敢与我决一死战!”段成眼看控制不住局势,为了挽回败局,声嘶力竭的大喊着。

而当段成刚刚喊完,远处一将飞来,抡刀就劈向了段成。段成急忙挺烈焰叉封挡。耳轮中就听‘咔嚓、嘭’的一声,段成连叉带人。被来将砍作了两半。跌落了尘埃。

“无名的鼠辈!”颜良挥去刀头的鲜血,不屑一顾地说道。转而催马,又杀向了敌军。

本就已经快要溃散的部队,在段成丧生,没人指挥的情况下,更是加快了溃散的速度。各个兵丁,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更快的热诚和信念。转身向后跑去。

虽然有玩笑说,一个人的后面有狼追着,会充分的发挥他的潜力,可以跑的快速无比。可事实上,人的两条腿,怎么可能跑过马去?何况,大军掉头,后面的部队还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这拥挤到一起,又怎么跑的起来?

随着颜良手下的兵丁大声呼喝幽州的传统名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跪地者免死!”以及“贼首已死,缴械跪地者不杀!”死鬼段成带来的这支人马,纷纷地弃械投降。

颜良眼看大局已定,勒住了战马,心中称赞:这围城打援,果然是一个妙计。这五万的敌军,不怎么费劲的就拿下了,真是轻松啊。

事后,颜良统计战报,自己带三万人在这里伏击。自身地损失不过六百,而杀敌近六千,敌自相践踏者。足有万人。俘获俘虏三万多,只有不到千人跑入了丛山之中,无法追缉。这真是太轻松的立功。

颜良统计完毕,收队回转幽州的长安大营,向刘明、关羽。交令请功。

刘明记颜良大功一件,随后命人将此事喊与董卓长安的军兵、百姓知晓。同时又命人将董卓武关的援兵已经被歼灭一事,写在白纸之上,分黎明、傍晚两个时辰,以无头的弓箭射入城中,动摇长安守城兵丁,以及百姓的信心。

董卓得知此事之后,立刻命人叫李儒前来询问。而李儒此时,却在第一时间命令士兵全城搜索幽州射进来的那些宣传单。李儒下了严令,如有百姓或官兵胆敢私藏幽州宣传单,或是议论此时者,一律杀无赦!

李儒忙完了此事,这才随着召唤者,前去晋见董卓。

董卓一看到李儒,立即惊慌地问道:“贤婿,咱们武关的援兵,被幽州所灭一事,你看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岳父大人,以小婿看来。这事恐怕是真的。按着小婿地命令。咱们武关的援兵,也就是这一两天就到的事情。刘明他们在此时宣传此事,应该假不了。”

“啊?咱们的援兵已经被他们消灭了。咱们外无援兵,这长安如何守的?”董卓惊恐地问道。

“无妨。武关那地方,乃是与曹操交界的地方,如今曹操敌我不明,我也不敢把武关的兵马全部调光。故此,此次前来回援的援兵,只是武关兵马的一半。只有五万之众。他们行走内地,被消息灵通的幽州偶然察觉,发现并击溃,这也不足为奇。不过,他们也不过是小婿用来引起刘明关注,分散刘明兵力的援兵而已。小婿先前还曾下令调武威的郭汜领全部的兵马回援,那武威的兵马有十万之众,郭汜本身又行武多年,经验丰富,又是从幽州军队所不及的北面调回来,再加上咱们武威的部队吸引住了幽州的注意力,郭汜一定可以万无一失的带着部队回来支援的。何况,我那最后的手段,我也跟您说过了。这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到时候,刘明吃不了,兜着走,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李儒不慌不忙地说道。

董卓一听,那是高兴的哈哈大笑。完全没有注意到李儒所说的其命令郭汜带着全部的兵马返回,那武威的防守可该怎么办。此时的董卓光想着自身的安全,又怎么会想到武威的百姓再没有官兵保护下,会不会遭到外族的捋掠。虽然即使董卓的部队驻守在那里,对当地的百姓剥削和压榨也是不怎么的,可这意义总是不同的。再怎么说,董卓作为大汉的官员,那也是守土有责的。

而此时刘明他们真的会因为消灭了董卓武关的援兵,就不再注意董卓其他的方的援兵了吗?

这怎么可能?

刘明他们的这个计划,起源于黄月英的七年计划,经过了郭嘉、贾诩等众多谋臣的研究,完善。那可是考虑了相当多的事情,制定得非常完美了。围住长安,就是为了围城打援,把董卓留守在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