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周郎-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部队的统帅是周瑜一直倚为左右手的鲁肃,计有东城营、牛渚营、信义营、陷阵营、忠义营、长沙营、皖城营等各部,总兵力超过十万人!

鲁肃率领着十万大军,将在河北军撤军的路途上,自侧面给予狠狠地截击!

周瑜则亲自坐镇大营,统一运筹,考虑到南昌营两万将士阵战经验不足,周瑜留其镇守江东军大营,南昌营主将朱治也做好了出击的准备,若江东军发生了危急状况,可随时出发救援。

此时,在黄河北岸的重镇黎阳,又是另一番景象……q

 第五百五十四章 插翅难飞

第五百五十四章插翅难飞

黎阳城下,血流漂杵,尸横遍野。

攻城并不是骑兵所擅长的事情。骑兵之利在于行动便捷,来去如风,在平原上以骑对步大占优势,特别是骑兵发起集团冲锋的时候。而骑兵面对不可逾越的城墙,只能下马,采用步兵的方法去攻城,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然当前的形势迫使并州骑兵的主将夏昭、邓升二人并无其它选择,近二十万河北大军就在返程的路上,若是黎阳不克,大军将被迫转往它途,凶险难测!因此,即便是骑兵改做了步兵,严重缺乏攻打城池的经验,此刻,也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就这样,三万并州骑兵弃了马,改作步卒,如飞蛾投火一般扑向了黎阳的城门。他们的勇气令人赞叹,即便是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后,也仍旧不愿放弃,一波接着一波地冲击着黎阳那并不厚重的城门……

黎阳城内,已经聚集了并州营一万将士和斥候营、飓风营四千骑兵,张辽、徐晃、赵云、薛兰、李封五将齐聚城中,按周瑜军令,此战以张辽统一指挥各部人马,赵云副之。

加上破城时所收降的千余原河北军士卒,在黎阳城内,一万五千余将士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牢牢地捍卫着黎阳城四门!

守具不足,拆民房用之;羽箭不够,从辎重库中取用;粮食自是不用担心,城内粮仓中堆积如神的粮草足够守军吃上三年!周瑜的军令很简单,那便是死守黎阳!不放过河北军一兵一卒,除非他们改走小道回返冀州。

战斗初始,并州将士不习步战的弱点便暴露无遗。仓促之间,他们只能用伐来的巨木当做撞城槌使,行军配合和战机把握,都显不足,在守军的反击之下,上万惨重。

然几番攻势过后,并州将士们逐渐地掌握了步兵攻城的要点,相互间的配合也熟练了起来,伤亡立刻大幅减少,对城门的威胁却越来越大,原本根本碰不到城门的巨木,也狠狠地在城门上面撞击了几下!每一下都撞在守城的江东军将士心口,令他们的血性加倍上涌!

黎阳四门突然打开,赵云、徐晃、薛兰、李封四将披挂整齐,各领五百轻骑径直杀了出来,以骑对步,自是凶横难挡。马急刀快,雪亮的斩马刀上很快便沾满了并州士卒的鲜血,正在奋力攻城的并州士卒无法抵挡,只得溃逃。好不容易发挥出威力的攻势立刻受挫!

随后,江东轻骑仅仅追杀了一番并州溃兵,就高呼着胜利返回了城内。夏昭的脸气得铁青,他刚刚集结了数千精锐骑兵上马,准备反击,此刻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军的身影隐没在城门之内,只有战场上漫天的风沙在飞舞着,似乎在嘲笑他们的无能。

接连两日,并州兵也未能攻破黎阳的城池,却屡屡被江东军骑兵反击得手,折损了五六千人马,这可都是在马背上操控自如的骑兵战士啊!痛心之余,夏昭和邓升仍在咬牙硬拼,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能攻下黎阳,他们也将无法顺利返回并州了!若是袁绍怪罪下来,扣上作战不力的罪名,便是自己的主上高干也没法保护他们!

在他们的死拼之下,黎阳四处城门虽未被攻下,但南门已被撞击得面目全非,眼看着就要碎裂开来了!

守军自然也发觉了此点,加强了南门的守卫力量,为数不多的守城器具也大半集中放置在南门,以硬对硬,愣是没让并州兵再触碰到南门一次!

而即将破碎的南门就像是一块吸铁石,诱惑住了夏昭和邓升的目光,他们源源不断地派出人马去攻打南门,寄希望于能从南门杀入黎阳城内。结果一次次地令他们失望,也迫使得他们不得不继续咬牙坚持。

攻到第五日,黎阳仍在江东军的手中!此刻,并州兵的攻势已颓,连番激战之下,守军也是身心俱疲,无力再出城逆袭,两军不约而同地休整了半日。

夏昭和邓升心中明白,攻城再无进展的话,他们恐怕得另寻它途返回并州了,哪怕路途险恶许多,也比白白地在黎阳城下丢掉性命要强!除非河北大军赶到,以雄厚的兵力方能攻破黎阳。

不久,一条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传了过来,顿时将夏昭和邓升心里仅存的一丝希望击得粉碎!

就在一日之前,在黄河与济水之间的乌巢,江东军追杀而来,河北军各部仓促应战,被江东军击溃!

是役,江东军太史慈部率先杀到,将士虽勇悍,然兵力不足,河北军逐渐稳住阵脚,鲜卑、乌桓骑兵自两侧以骑射伤敌,眼见其不支时,江东军黄忠、魏延部衔接而来,太史慈部士气大振,太史慈杀得兴起,单骑直如乌桓骑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连斩乌桓骑将四人后,太史慈方杀透骑阵,返回本部。

彼时,江东军鲁肃部、吕蒙部、陈武部相继杀来,河北军阵脚大乱,眼见得江东军人马越聚越多,且人人悍勇个个争先,令河北军将士胆寒。袁绍虽竭力稳住局面,终是枉然。

鲜卑、乌桓部骑兵见势不妙,立刻远遁,在江东军各部轮流冲击之下,河北军终于崩溃!江东军随后展开追杀,黄色的土地顿时被鲜血所染红!

乌巢地处丘陵,筑有一寨,地势较为险要,袁绍急领中军精锐退入寨中,暂避江东军之锋芒。然其却不知,这是一条死路!

江东军大将高顺领陷阵营将乌巢团团围住,暂且不攻,只待其余各部将士把河北军的大队人马分割开,逐个歼灭后,再集中兵力,进攻乌巢。

袁绍统治河北多年,培养了不少死士,皆在其亲卫队中效力。此刻,眼见情势不对,袁绍帐下谋士郭图、辛评皆劝之,趁江东军兵力分散之际,宜集中全力自一点突围,返回邺城后再兴兵复仇不迟。若是在乌巢久留,只恐被江东军围得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败千里

(第四卷群雄逐鹿)第五百五十五章一败千里——

第五百五十五章一败千里

袁绍历经多年的征战,冷静下来后自是也看得清局势,此刻他也后悔自己一时冲动,领军避入乌巢这块死地,等着江东军前来攻打。//然避入乌巢的虽是精锐部队,总数却不超过三千人,面对越来越多的江东军士卒包围而来,哪里是轻易间能突得出去的?

唯一的希望,便是有一支或数支河北军部队自外向内攻,乌巢内的人马则自内向外攻,方有突围成功的可能。

也是袁绍命不该绝,其帐下大将韩猛发觉袁绍避入乌巢寨中后,大觉不妙,便率部死命向着乌巢杀来。韩猛所部皆为冀州子弟,平素里袁绍待之不薄,此刻也愿拼命相救。经其死战,终于撼动了高顺所部的阵脚,袁绍看准时机,以亲卫队统领高览为前锋,以诸多死士护着自己和郭图等谋士,在付出近半数的伤亡之后,终于突了出去!

一旦突围,袁绍毫不停留,直奔延津渡口,那里留有渡河的船只和守卫渡口的部队。到了渡口,袁绍第一个登上了木船,当船工划动木船,袁绍和他帐下的谋士们回首南望,不禁个个心伤。

就在这块黄河南岸的土地上,十余万河北子弟兵正遭受着他们平生以来第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败!自从强渡白马,踏上这块土地上以后,伴随着他们的只有一次接着一次的失败,愈是这样,士气愈是低迷,士气愈是低迷,就愈是战败!

他们的背后,是一杆杆锋利的长戟,是一把把雪亮的大刀,除了举械投降的,试图抵抗的士卒在转瞬间便被呼啸而来的江东军将士所吞灭。

“苍天啊,你为何要对我如此残忍?”袁绍脸色郁结,双目含泪,多日积累的怨愤忍不住爆发,双手猛地捶击着自己的胸口。

数月之前,袁绍领大军南下,那时的他自信满满,一副俾睨天下的姿态。凭借袁家的名望、雄厚的兵力,只要在官渡击败江东军主力,横扫中原、底定江南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可一旦踏上黄河南岸的土地,袁绍就经历了一系列不顺之事!白马强渡,损失不小,又被鲁肃一把火烧掉了几千人马。自白马、延津到官渡,粮道屡屡被袭,前锋部队常遭伏击,及至在官渡安下数十里连营,声势虽然浩大,袁绍内心的那股子自信和骄傲却渐渐被消磨了。

官渡两军对峙,面对江东军顽强的防守和反击,河北军将士束手无策,内部的矛盾却越来越大,袁绍方知,自己在哪个儿子继位上的摇摆不定,导致自己的部下们分为了几个团体,相互争斗,严重地内耗了河北军的实力!

黄河之水滔滔,卷走两岸多少尘土!此刻,展现在袁绍眼前的,是黄河那无比的威势,浪浪拍岸,奔腾不息,袁绍第一次感受到了对于天地的敬畏,或许,人各有命,袁家命中便注定不能问鼎天下?

在袁绍的船上,郭图、辛评等心腹谋士个个形象狼狈,或披头散发,或灰头土脸,衣裳之上斑斑点点的,也不知是自己的还是旁人的,袁绍的举动他们看在眼里,心中亦是非常沉重。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袁绍是他们的主公,他们是袁绍的臣子,此战失利后,河北军将元气大伤,没有三年五载,难以恢复争霸中原的实力。

而这三五年中,周瑜可以“挟天子以讨不臣”,势力必将大涨,彼时若是天下归心,地方俊杰争相而投,军备整顿,农桑发展,只恐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却也只能望中原而兴叹了。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时,哪怕再苦再累,有个盼头,他就会活得滋滋有味。而一旦希望变成了失望,梦想变成了空想,便是锦衣玉食,他也没法感觉到前进的快乐和成就感!

辅佐明主成就一番事业,从而为自己和家族挣下几辈子都花费不完的基业,那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可惜……

郭图回首望了望黄河南岸上正在东奔西窜的河北军将士们,尽管已有部分人马已经上了延津渡口的渡船,正在向着北岸疾行,但更多的同乡袍泽将会命丧此地,他们的魂灵压在生还者的身上,令每个人这辈子都活得沉甸甸的!午夜梦回之际,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噩梦中惊醒,带着满身的虚汗!

“官渡一战,将会导致天下格局的巨变,我等,该何去何从……”郭图掩藏住眼中闪烁的虚光,以免被袁绍发觉。这个念头自袁绍宣布撤军之日起就在他的心中产生了,同为谋士,他可不想重蹈田丰、沮授的覆辙!

尤其是袁绍已年近五旬,身体已不复当年之壮,而在继承人问题上的摇摆不定,导致了河北军的分裂,如今大公子袁谭和三公子袁尚虽未公开反目,一山难容二虎之势已成,两虎相争,无论谁胜谁败,对于河北军来说,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在儒家的思想中,继承人自然是以长子为佳,废长立幼,有碍礼法。郭图身处袁谭阵营中,虽和辛评等人一起竭力维护着袁谭,但他心中并不十分看好袁谭。原因很简单,袁绍已经明显地倾向于袁尚了,纵是他们再努力,恐结局也难以改变。

“也许,我等该找个退路了……”郭图眼神闪烁不定,偶尔与辛评的目光碰撞上,短暂交汇便又避了过去。这可是涉及到身家性命的大事,岂能轻易外泄?便是一丝一毫的念头也不能让旁人得知,否则,身败名裂是轻,株连九族也不为过!

当袁绍一行狼狈地渡过河,回首南望时,江东军与河北军的厮杀已到了白热化的状态!河北军毕竟也是百战精锐,即使身处逆境,也仍然能够组织起来,结成小阵以抵抗江东军的攻击。

但他们此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只不过能延缓失败的时间而已,主帅逃离、士气崩溃,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

当这个重磅消息传到了黎阳城下后,第二日清晨,赵云登城巡视时,发觉围城的并州骑兵已经全部撤走。让赵云欣喜的是,夏昭、邓升为能领着并州子弟兵返回家乡,选择了翻越太行山,自小道返回的路径,大量的军马被他们遗弃在了营寨之中。

y

 第五百五十六章 心气郁结

第五百五十六章心气郁结

汉天佑元年七月,周瑜统帅江东军与刘备联手,在官渡一带大败袁绍的河北军,随后驱动大军追杀之,在延津附近发起强力攻击,河北军不支,袁绍领部分河北军仓惶渡河,其余大部人马被江东军包围,战死者无数,眼见无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