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周郎-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

众人策马疾追,到了羊肠小道前,黄祖等人的身影已经隐入了竹林中不见。孙坚突然感觉有些异常,见竹林旁立有一块石碑,上书“风林关”三字,心中猛然醒觉,大叫一声:“不好,敌人有埋伏,快退”

时迟那时快,孙坚的话音刚落,便听得一阵梆子响,密如蝗虫的羽箭自两旁的山崖上射下,孙坚忙挥舞古锭刀,将羽箭格开。眼角的余光所见,猝不及防之下,跟随他前来追赶黄祖的士卒已经折损大半。

一轮箭雨过后,一员银盔银甲的战将站立在山坡之上,向着孙坚高声叫道:“孙文台,江夏吕公在此还不速速下马就擒,某可饶你性命”

原来是黄祖靡下的勇将吕公此刻的孙坚什么都明白了,今日一战,黄祖定是诈败,预先让吕公率人在此地设伏。看来自己还是轻敌了

懊悔之下,孙坚也不答话,指挥着剩余的士卒往山外冲去。

这时,又听得一阵铜锣响,山上乱石如雨砸下,伴随着一声声的惨叫,孙坚手下的士卒又有半数倒在了血泊之中。

孙坚倚仗自己的神力,用古锭刀连续挑飞了十余块山石,将自己周边的数人牢牢护住。见山上落石稍缓,孙坚大叫一声:“随我来”拍马挥刀,便要往山外冲去。

“砸死那个头戴红帻的”山坡上的江夏兵纷纷喊道,于是有更多的落石往孙坚所在之处砸去。孙坚怒瞪双目挑飞砸过来的落石,慢慢地往山口挪动。

吕公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让孙坚逃走,自负箭术不错的他此刻已经拉开了自己心爱的铁胎弓,搭上狼牙箭,瞄准了孙坚。

“嗖”孙坚正忙于应付山上的落石,多年的沙场经验加上武将的直觉告诉他,有一样危险的事物正在偷偷地接近他。

在挑飞落石的空隙间,孙坚忙回头张望,见到一个黑乎乎的细长物体正向自己飞来,分明是敌军的冷箭。可是这支箭却似乎是射偏了,并没有射向孙坚的身体。

孙坚的判断没有错,吕公此箭并不是要射孙坚本人,却是奔着他的胯下马去的。孙坚回手一刀,将狼牙箭格飞。几乎是同时,有一块车轮般大小的巨石从山上轰隆隆地滚了下来,直直对准了孙坚。

孙坚忙集中精力应付落下的巨石,但是吕公的第二箭却又不声不响地到了,这一箭依然射的是孙坚的胯下马。此时的孙坚已不及反身了,就在电光石火之间,冰凉的狼牙箭射入了孙坚胯下马的后腿中。枣红马只觉后腿上传来一阵剧痛,忍不住人立而起,孙坚猝不及防被颠落马下,就在他的身体上方,巨石呼啸着坠落

“噗通~~”一声巨响,震惊了整个山谷。烟尘四起,孙坚整个身体已经被那巨石砸中仅余的十余名孙坚亲卫突然爆发出剧烈的嚎叫声,泪眼奔涌而出,他们狂乱地从不同方向扑到孙坚身旁,见那块巨石正好砸在孙坚的胸腹上,孙坚那刚毅的脸庞上溅满了自己的鲜血,因为突遭重压,孙坚的口角也不停地流出血来,剧痛传来,整个人当场昏死过去。

“报将军孙坚的援军已到山口约有千人。”一名斥候正向吕公汇报军情。吕公眼见孙坚是不得活了,今日能砸死孙坚,自然是大功一件,没必要再和豫州军继续纠缠下去了。

“通知全军,我们撤”吕公简洁地下达了命令。

“呜呜呜~~~”,随着凄凉的号角声响起,山坡上、竹林里埋伏的江夏兵顷刻间退得干干净净,只余下孙坚的亲卫门跪倒在尘埃之中,放声大哭。

待程普领军赶到,见此情形也不由得大吃一惊。自己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主公已然中了黄祖的埋伏。

“主公~~~”,见到孙坚的惨状,程普不由得双膝一软,虎泪长流,跪倒在他身旁。作为情同手足的兄弟,程普、黄盖等将领和孙坚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孙坚也是他们的主公,在他们的头顶撑起了一片天空。如果孙坚一死,那天就要塌了。

也许是程普的声音唤醒了孙坚,也许是回光返照,孙坚居然慢悠悠地睁开了双眼。“德谋……”,孙坚的声音极其轻弱,程普听到后大喜,忙把耳朵凑到了孙坚的唇边。

“我死之后……伯符可为豫州之主……望弟兄们待他如待我……”孙坚的声音越来越小,气息渐渐地微弱,终于一口气接不上来,一代名将就此撒手归去。

此时,天色微黑,一颗明亮的流星从天际滑过,留下了灿烂的痕迹。

程普泪如雨下,轻轻地用手将孙坚的一双虎目阖上,泣拜道:“主公放心,我等必会辅佐伯符,为主公报仇”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打赏谢谢



 第三百二十章 豫州新主

第三百二十章豫州新主

汉兴平二年四月三十日,豫州刺史孙坚领兵攻襄阳,于岘山中黄祖埋伏,黄祖部将吕公箭伤坚马,坚殉于巨石之下。坚临终前托付诸将,奉子策为主。

孙坚死后,豫州军群龙无首,斗志已夺,已不可能继续攻打襄阳。程普、黄盖诸将便各率本部人马,全军缟素,护送着孙坚的灵柩,退回豫州去了。

黄祖本欲派兵追杀,却被刘表止住。刘表长叹道:“孙文台一世英雄,昔日也曾在荆州为官,命丧故土,就让他安静地离去吧。”黄祖自然不会反对,其实他心里明白,孙坚靡下程普颇有谋略,后面又有袁术在撑腰,刘表是担心荆州军轻敌,中了敌人的埋伏。

程普事先已派人快马通知了孙策,孙策得信后,悲恸万分,几近昏倒,若不是大乔在一旁搀扶,只怕他就躺倒在地上了。孙坚是孙策自小的偶像,行事果决、勇挚刚毅、忠规武节,在这些方面,孙策受孙坚的影响颇深。

孙策醒来后,闭门半日,任谁在门外喊叫,只是不理。半日之后,天边的一弯新月刚刚升起,孙策疲惫不堪地出了门。在门口守候多时的大乔、孙母、孙权等人忙迎了上去。

半日的时间,孙策彷佛苍老了许多,大乔心细,看到孙策的两鬓竟然已经有了些灰白的毛发,不禁心痛不已。孙策的精神却是很好,他看到众人关切的目光,即朗声道:“母亲、权弟、莹儿,请勿担心。我是家中长子,自然该承担起光复家族的责任权弟,你也长大了,请你协助我”

黄发碧眼的孙权身材已经和成年人一样高大了,他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道:“权一切听从哥哥安排”

孙策随后召集留守在颍川的将领和官吏,宣布阳翟全城缟素,准备迎接孙坚的灵柩。又令斥候部队增派人手、扩大警戒范围,在阳翟周边五十里都设下层层卡哨,严防有异变发生。

第二日清晨,孙策带着孙母、孙权、吕范等人,到城东的四郎山选了一处山林翠绿、白水环绕的地方,定为孙坚的墓址。下午,吕范即带着城里的工匠,用马拖着材料进山开始施工。

三日后,程普、黄盖众将护送着孙坚的灵柩抵达阳翟。满城缟素,孙策领着全家人在城外十里处相迎。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中,长长的送葬队伍将孙坚的灵柩一路送进了山。

虽是仓促修成,孙坚的陵寝还是颇有气派。墓的周围全是苍松翠柏,山风吹来,松涛阵阵。墓前立着一块青石碑,上面刻有“汉豫州刺史、乌程侯、破虏将军孙坚文台公之墓”字样。

孙坚的家人跪在墓前,哭成一片,只有孙策没有哭,只是在磕完头后,挺直了自己的身躯。他的眼泪在前几日就已经流完了,肩上的责任告诉他,继承父亲遗志,光复家族荣耀,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而当下最重要的,是迅速稳定豫州的局势,安定军心、民心。

葬完孙坚之后,孙策于阳翟城外登坛立誓,继任豫州刺史之位。隔日便召集众将议事,黄盖、祖茂、韩当等人皆喊着要替主公报仇,建议孙策立即起全豫州之兵,先灭黄祖,再杀刘表,扫平荆州。

孙策此时心中已有定夺,见众人情绪激昂,一时也未表态,他见程普独坐一旁,神情沉肃,便宣布改日再议,然后单独留下了程普。

“德谋叔,今日众将皆欲起兵为先父复仇,不知你意下如何?”孙策诚恳地问道。

程普见孙策态度谦恭,便也直言不讳,道“主公中黄祖奸计,惨死襄阳城外,我也欲为他复仇。然为伯符计,豫州疲惫,新登刺史之位,民心、军心虽可用,军资粮秣不足,若无外援,只怕是不宜草率行事。”

孙策英俊的脸上此刻一片凝重,闻言点了点头,道:“德谋叔言之有理。父亲已去,我军新败,粮草不足,确实不宜大动干戈。然身为人子,不能为父报仇,实乃奇耻大辱也。”

程普明白孙策的意思,他是觉得不打刘表面子上过不去,真要去打又没有必胜的把握,便微微一笑,道:“我有一策,可解伯符?多打赏谢谢



 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瑜赠粮

第三百二十一章周瑜赠粮

阎象却轻轻皱眉道:“主公,据信报程普、黄盖等孙坚部将已拥立孙策为豫州之主了。//  //我们现在去接管,他们能让么?”

李丰在一旁冷笑道:“孙策乳口小儿而已,怎能担此大任?我看孙坚的部将们也只是不忍心见孙氏一门覆灭罢了。主公只需派几名能言善辩之士,分别暗中说降,很快豫州便正式纳入主公的版图了。”

袁术哈哈一笑,道:“诸位也不可轻视,孙策号称小霸王,勇武不逊于乃父,听闻他与扬州周瑜亲如兄弟,千万莫让他投奔周瑜。否则,他们俩联手,就会把咱们给夹在中间,到时难受的就是咱们了。”

阎象轻轻摇头,道:“这一点主公勿忧。以我对孙策的了解,此人和其父一样,一向胸有大志,必不是甘居人下之辈。他虽与周瑜兄弟相称,但各有其志,也许他日,二人在战场上成为对手也未可知也。”

袁术“嗯”了一声,点了点头,道:“主簿之言很有道理。不过此事也不可不防。把豫州拿到手中才是最好的方法。”说罢,袁术对李丰说道:“此事就有劳李将军了,府中能言善辩的官吏任你挑选,所有需要送的贵重礼物你写个单子出来,一概照办”

秣陵。

周瑜收到孙坚中了黄祖埋伏、死于箭石之下的消息后,忍不住掩卷长叹道:“历史竟然还是没有改变,按原有的轨迹在前行着,孙坚竟是难逃黄祖之手……可惜可叹可怜,伯符痛失其父……”

周瑜知道,孙策的果敢坚强将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他必定会很快地安定豫州局势,而且孙策会很快派人到秣陵来,扬州和豫州的正式结盟为期不远了。

果不出周瑜所料,十日后,周瑜府上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神秘客人。周瑜迎出来一见,那人中等身材、挺立如松、唇上两撇浓黑的胡须,便大喜道:“子衡,原来是你我正奇怪今天早上便有喜鹊在我的窗前叽叽喳喳地直叫,肯定是有贵客到了”

吕范见周瑜平和如常,便轻轻一抱拳,微笑道:“寿春一别,数载不见。公瑾在江东闯出了好大的局面可喜可贺”

“唉”

二人坐定后,周瑜吩咐府中丫鬟奉上新茶,吕范端起茶盏,先闻其味,再签尝一口,展眉笑道:“好茶真是好茶很久没喝到这么香的春茶了~~”

周瑜微笑道:“子衡还是一样地爱喝茶,这是秣陵城南茶农于清明前采摘的嫩芽,精心炒制而成,清香宜人、口感醇厚,去年春季我去那里采茶时,桃花灿烂,正好一阵大风吹过,落花如雨,我便给此茶取名为雨花茶。”

“雨花茶这个名字取得真妙”吕范不由得赞道。

“呵呵,子衡自远方来,必不是来看望我这个老朋友这么简单吧?”周瑜的目光中透着睿智。

“实不相瞒,我这次来……一是为正式结盟,二则是求援来了……”吕范平生很少开口求人,说话间不免有些吞吞吐吐。

“子衡请讲,我和伯符之间亲如兄弟,他有困难,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周瑜正色道。

“那我就直说了,”吕范喝了一口茶后,方说道,“袁术狼子野心,居然趁着先主去世之机,欺负少主新立根基不稳,派出了不少说客,携带者贵重礼物,试图说服先主的部将们,让他们转而投入他的帐下。幸亏各位将军皆为忠义之人,斥退了他们。不过,从此之后,袁术对豫州的粮草援助就中止了。如今,豫州缺粮啊……”

“我明白了,”周瑜闻言点了点头,起身拉着吕范就往门外走。到了门口,全柔领着十余名精悍侍卫守卫在门前,见周瑜和吕范出来,忙牵了两匹马过来。周瑜翻身上马,对吕范招手道:“子衡,你速随我来”

一行人很快便到了城内的一处粮仓门前,全柔上前叩开大门后,周瑜拉着吕范的手走了进去,吕范展目呀,这座粮仓里一个个粮囤紧挨着,看粮囤的顶部都堆得尖尖的,想必是装满了粮食。

就在吕范看得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